第一五九三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明清官窯都是宮廷畫家描繪,線條流暢精確。劉大彬從來不死照真品來畫,而是融會貫通,在領會宮廷畫法的精髓之後,套用典型的畫面佈局,人物和風景比例,自行“創作”,信手畫來,天衣無縫。

而一些低仿的畫者心裡沒底,纔會用打底描摹的方法去依樣畫葫蘆,自然畫虎像貓,容易穿幫。

另外自然就是完美去掉“賊光”。劉大彬說,如果用柴窯,就把劈柴先用鹽水浸泡一下再裝窯,鈉在高溫下氣化薰在釉面上,回燒出很柔和的“肉質感”,天然沒有“賊光”;如果用電窯或者氣窯,則需後期加工,或者是前期用電,後期用木炭;又或者在適當的時候往爐子里加一些鹽水泡過的松樹枝,結果都是一樣的,像明清官窯真品一樣油潤、肥亮。

還有個過程是必須的,那就是製造“包漿”。又稱“黑漆古”,是器物在悠悠歲月中因爲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澤,或者土埋水浸,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射線的穿越,層層積澱,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

包漿無非是長期把玩摩擦造成的,劉大彬便僱傭一些老人,讓他們用比較細膩的獸皮去摩擦,加速形成包漿。對於這種加工方法,張天元竟在網上也能搜索到同樣的答案:除了獸皮,棉布也能製造包漿效果。

如果嫌手工麻煩,還有人使用藥水浸泡的方法,現在西江陶瓷鎮高仿者早已經擯棄了早年的高錳酸鉀、氫氟酸等化學溶液的浸泡方法,因爲很容易被識別出來,而且會傷害釉面,而改用自然物質配合研製的溶液推陳出新,給瓷器泡出“包漿”效果。

瞞過專家,那還要瞞過科技測試。瓷器胎體用的是舊泥,化學成分與古瓷一致;釉面的年份則靠一種化學高手研製出來的藥水浸泡,泡的時間越長釉面“年份”就越久。

說到藥水。劉大彬還說了個真實的笑話:有一次要做一件乾隆年間的高仿品,由於藥水浸泡時間偏長,拿到帝都做科技測試,竟然測出是400多年前明代的“真品”。他不得不返工。

最後一招是“假心真皮”。打算拍出天價的高仿品,不妨找一個差不多年代的真品錦盒,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拿出來“上拍”,那就更加威風八面了。

說實在的。聽完劉大彬這一番話,張天元幾乎是傻了眼了,連科技測試都能瞞過的瓷器,換了一般的專家,誰辨別的出來啊,那不是強人所難嗎?

“其實我做這個還是心安理得的。”劉大彬突然笑了笑說道。

“心安理得?”張天元愣住了,因爲不管怎麼說,劉大彬的這種做法那都是造假啊,別人不找你麻煩也就是了,你居然還說自己心安理得?

“我們是打開大門做高仿、賣高仿。賺的都是辛苦錢,騙人的不是我們,而是拍賣行、古玩店,我們爲何心虛?”劉大彬聳了聳肩說道:“兄弟你應該去過西江陶瓷鎮吧?那裡的高仿者從來就不會遮遮掩掩。”

關於劉大彬的這個說法,張天元倒是相信的。

其實一些名聲在外的高仿大師,還喜歡複製知名作品,因爲越是知名作品,越能凸顯其技藝精湛、堂堂正正。

張天元認識一個姓黃的高仿大師,甚至還去過這位的家裡。

在這個黃姓大師的展廳裡,正中央陳列着兩件堪稱名動天下的瓷器高仿品。一件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一件是“萬曆五彩鹿紋罐”。前者在2005年英國佳士得拍賣行進行的“中國瓷器及藝術品”拍賣中,以1500多萬英鎊(合2.4億元人民幣)成交,拍出了當時中國瓷器的最高價。後者則是帝都故宮博物院的珍稀藏品。

“‘鬼谷子下山’拍出兩億多元。拍賣前在上浦、帝都、香港預展,我去現場看過,還託了熟人,摸了摸真品,把所有信息都記下來,拍賣一成功。我的十件仿品就直接上市,堂堂正正賣的是高仿工藝品,售價是兩萬八千元一個,一下子全部賣光,最後一件賣到十二萬元,現在流通市價已經要二十萬元。”姓黃的大師告訴張天元說。

在這位大師的展廳裡頭,即便不是他親手製作的“鬼谷子下山”,目前售價也要900元。

還有一位姓李的大師則仿製過2010年11月11日在英國拍賣的清乾隆官窯花瓶,當時真品以5160萬英鎊(約合5.5億元人民幣)成交,再次刷新中國瓷器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

“在拍賣的時候,我們就去觀摩過,很多人看不到的細節,我們會注意,所有的照片、尺寸記錄都有。現在仿製品在英國已經公開‘上拍’,成交價是五萬英鎊。”姓李的大師說這話的時候很是坦蕩,就跟這會兒劉大彬的表情一樣。

但即使是高仿品能賣到幾萬元至幾十萬元,在仿製者看來,他們掙的依然是“辛苦錢”。這位姓李的大師做了二十四年的高仿,覺得高仿的成本越來越高。

他告訴張天元說:“真正完全還原古瓷的生產流程和原料成本太高了。比如元青花高仿,以前到山上撿青花料不用錢,現在買一斤成本要一萬元。前幾年一噸高嶺土六百元,現在要八千元,而一噸只能掏出三百斤使用。這些年我做高仿賺了不少錢,但也花了不少錢去研究。比如說宋影青,我會去上浦硅酸鹽研究所做分子分析,回來研究配方,回去再測,直到過關……胎體還沒做出來,已經花了不少錢。接下來描花、燒製……又是一系列很複雜的流程。”

除了製作艱難之外,高仿行業的一個“潛規則”讓高仿者無法批量生產。

這個張天元以前不知道,姓黃的和行李的大師也都沒告訴他,不過劉大彬卻很清楚,他告訴張天元說:“高仿瓷做得再像,也是養不大的兒子。仿第二個,之前的客人就跟你急:‘我花了二三十萬元買你的高仿,你怎麼還賣給人家?我的就不值錢了!’現在我的生意裡,最掙錢的都是日用瓷生產,單利小但是批量大;高仿幾乎不做了。可就是這樣,那鬼麪人還是不肯放過我,從這個情況來看,鬼麪人走的肯定不是正當的高仿生意,他們是把假的當成真得賣的。”

劉大彬還爲一件高仿藏品的所得算過賬,一件高仿的明清官窯,目前在西江陶瓷鎮的行價爲兩萬至八萬元,一般都在境內外拍賣公司拍出,成交價是出廠價的十倍到一百倍!

其實這個過程中真正的獲利者並不是高仿大師,反而是拍出高仿品的最後一個擁有者。

“那你爲什麼還要堅持練習這個技術呢?”張天元還是有點不能理解。

“因爲喜歡啊。你難道沒想過可以複製古人的經典嗎?如果一個人可以完美模仿唐伯虎的畫作,完美模仿畢加索的畫作,相似度達到百分之百,那其實他的水平已經非常接近這些大師了,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爲模仿的本身,就要求最起碼水平要達到這些大師的水準,否則的話只有空有其形,而沒有其神。”說到這裡,劉大彬就顯得非常激動。

“對了,你知道我除了時大彬之外最佩服的人是誰嗎?”劉大彬突然問道。

“誰啊?”

“一個叫周丹泉的人!一個明代的仿瓷大師!”劉大彬回答道。

說起周丹泉,那就不得不說一說明代中期的蘇城。

明代中期之後的蘇城,繁華和奢侈之風領導着全國,甚至遠渡重洋傳播海外。到了萬曆年間,蘇城人的收藏之風,造園之風,把蘇城人的蘇式生活推向了一種輝煌的極致。

曾經有人問張天元萬曆年間的蘇城是怎樣一種生活?張天元想了想道,當時蘇城的文人階層時尚做三件事;聽崑曲,看《金~瓶梅》,饋贈時大彬壺。

他好歹是學考古的,歷史也看了不少,這樣的問題還是能回答出來的。

由於蘇城文人的介入,此時的蘇城工藝得以突飛猛進;工藝不僅僅滿足實用的需要,更多的關注觀賞的精緻。如時大彬就是在這一時期,在蘇城文人品茶聽曲的旁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把文化的氣息融入到了制壺的工藝之中。

某種意義上講,作爲宜~興人的時大彬,他的藝術生涯是在蘇城;是蘇城讓他從一名制壺工匠成就爲一位傑出的制壺大師。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時的蘇城涌現出許多能工巧匠;當然,當時的這些能工巧匠只是些默默無聞的耕耘者,他們有可能會出現在一些文人的筆下,留下一些零星的記述;至於說大師的稱謂都是後人給他們的讚頌。

不像當下,大師滿天飛;窗前的繡娘是大師,公園裡擺攤寫字的是大師,連給人酌茶的童僕也可以冠以大師。

周丹泉就是這一時期吳門典型的能工巧匠。他是一位仿定窯瓷的制瓷高手;他所燒製的仿定窯瓷人稱周窯。

根據藍浦的《西江陶瓷鎮陶錄》記載:周窯,隆慶、萬曆中人,名丹泉,本吳門籍,來昌南造器,爲當時名手。尤精仿古器。每一名品出,四方競重購之。(~^~)

第二三零二章 自負的人真多第一二二零章 九十八人簽名的鑑定書第四五六五章 巫術第三二二三章 大魚上鉤第七一二章 小城第三五八六章 小氣鬼第四四零七章 作爲五億定金的寶貝第一三六四章 神鷹古國第四三一三章 帝王瓷器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二三四四章 這就是命啊第四零九章 揭開香江的神秘面紗第一一八六章 三叔莫邪第九四三章 三年不見紅,見紅吃三年第四四七八章 當一回剎帝利第四十章 伏龍灘第二零八四章 隱靈山第三五一三章 不科學第六三四章 出價的學問第一九八七章 踩錯人了第八七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一九三九章 舉世矚目的新聞發佈會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二四四章 和疆玉皇第九九六章 愛藝術的爺爺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三三三零章 高昌吉利錢第一六七五章 十字社第九三六章 佔便宜的事兒真不想做第一三九六章 越野之王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一零一章 石頭裡的寶貝第四三八零章 收藏新寵崖柏第三零三七章 佳士得的人也來了第一五六八章 兩個耳光第二九零章 帝都第一泉第三三零七章 洛杉磯奢侈品天堂第七一五章 苦盡甘來第二零五八章 與賴一覺的會面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四一一零章 路途上的危機第二七九二章 拜師成癮第四二二七章 龍三爺與青銅古樹(二)第四六六三章 水塘怪事兒(一)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第二二六零章 上船要安檢第二八八一章 廢品堆裡的寶貝第三六三七章 晚清蓋罐掐絲燈第三四八六章 大忽悠第四七五九章 張天元的理想第三八二四章 將軍罐第三五八一章 不完整的美第二二八八章 三王到第一二六二章 專家效應第一二五三章 扇面第三九四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八六八章 玉管(一)第三六七二章 多看多聽少說話第三一零七章 凌晨鬼市見聞(一)第一八六零章 太姥爺第四二三四章 走不出去的墓葬第三七二一章 古代的熨斗第三五零九章 被人算計了第四六零八章 糉子第四三五五章 救人太多,記不住了第一七七二章 阿蘭朵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二三七章 望湖樓第二二五九章 來了好多“客人”第二四二一章 天啓通寶第五三二章 四大金剛第四零七九章 被扎破的財氣第四零四零章 玄學交流會第二六二章 承包玉礦第二三七章 鬼斧劉第二五零九章 誰的投資更好?第四八二章 少小時夢今朝圓第二七零二章 木心兒第二零二一章 化普通爲神奇第六二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一零七四章 掌控拍賣第二五六三章 勘測寶船第一六一八章 別去國外第四五三六章 危險的冰道第一一六三章 琳琅滿目第三六九零章 漆豆第七三四章 我要投資!第一一六一章 拿破崙的藏品第二零九六章 運氣就是好第四三四三章 難道他是上帝?第三一二六章 古董打火機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九九三章 國印之妙第三九五章 贗品也值錢第一六一章 緬甸翡翠商人第三三四零章 學音樂的改賣古董了第一二四三章 照妖鏡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
第二三零二章 自負的人真多第一二二零章 九十八人簽名的鑑定書第四五六五章 巫術第三二二三章 大魚上鉤第七一二章 小城第三五八六章 小氣鬼第四四零七章 作爲五億定金的寶貝第一三六四章 神鷹古國第四三一三章 帝王瓷器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二三四四章 這就是命啊第四零九章 揭開香江的神秘面紗第一一八六章 三叔莫邪第九四三章 三年不見紅,見紅吃三年第四四七八章 當一回剎帝利第四十章 伏龍灘第二零八四章 隱靈山第三五一三章 不科學第六三四章 出價的學問第一九八七章 踩錯人了第八七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一九三九章 舉世矚目的新聞發佈會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二四四章 和疆玉皇第九九六章 愛藝術的爺爺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三三三零章 高昌吉利錢第一六七五章 十字社第九三六章 佔便宜的事兒真不想做第一三九六章 越野之王第一七零七章 夏海號第一零一章 石頭裡的寶貝第四三八零章 收藏新寵崖柏第三零三七章 佳士得的人也來了第一五六八章 兩個耳光第二九零章 帝都第一泉第三三零七章 洛杉磯奢侈品天堂第七一五章 苦盡甘來第二零五八章 與賴一覺的會面第二六七零章 所謂撿漏第四一一零章 路途上的危機第二七九二章 拜師成癮第四二二七章 龍三爺與青銅古樹(二)第四六六三章 水塘怪事兒(一)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第二二六零章 上船要安檢第二八八一章 廢品堆裡的寶貝第三六三七章 晚清蓋罐掐絲燈第三四八六章 大忽悠第四七五九章 張天元的理想第三八二四章 將軍罐第三五八一章 不完整的美第二二八八章 三王到第一二六二章 專家效應第一二五三章 扇面第三九四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八六八章 玉管(一)第三六七二章 多看多聽少說話第三一零七章 凌晨鬼市見聞(一)第一八六零章 太姥爺第四二三四章 走不出去的墓葬第三七二一章 古代的熨斗第三五零九章 被人算計了第四六零八章 糉子第四三五五章 救人太多,記不住了第一七七二章 阿蘭朵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二三七章 望湖樓第二二五九章 來了好多“客人”第二四二一章 天啓通寶第五三二章 四大金剛第四零七九章 被扎破的財氣第四零四零章 玄學交流會第二六二章 承包玉礦第二三七章 鬼斧劉第二五零九章 誰的投資更好?第四八二章 少小時夢今朝圓第二七零二章 木心兒第二零二一章 化普通爲神奇第六二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一零七四章 掌控拍賣第二五六三章 勘測寶船第一六一八章 別去國外第四五三六章 危險的冰道第一一六三章 琳琅滿目第三六九零章 漆豆第七三四章 我要投資!第一一六一章 拿破崙的藏品第二零九六章 運氣就是好第四三四三章 難道他是上帝?第三一二六章 古董打火機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九九三章 國印之妙第三九五章 贗品也值錢第一六一章 緬甸翡翠商人第三三四零章 學音樂的改賣古董了第一二四三章 照妖鏡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