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一章 建盞

張天元自然是知道的,這種建盞可是宋時爲皇室御用茶具,以福省建陽建窯燒製的黑釉瓷茶盞最負盛名。

宋代名窯之一,亦稱“建安窯”、“烏泥窯”。

窯址在福省建陽縣水吉鎮。

以燒黑釉瓷聞名於世。

遺址位於今建陽市水吉鎮後井村,它的製品在宋代已負盛名,由於宋時崇尚鬥茶之風,故除了必需提供優質的茶葉之外,還需要有最適於鬥茶所用的茶具。

建州宋時已出產許多貢茶如建甌北苑貢茶、武夷山御茶,“建盞”又是當時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們都認爲是鬥茶最佳的珍品。

這樣有名的宋代建盞,當時已由留學我國的日本禪僧們帶回國而傳到國外。

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黃兔毫、建盞、建州垸等記載。

15世紀以後,他們把建盞及黑釉器訛稱爲天目;今天“天目瓷”已成爲黑釉一類陶瓷器的國際通用名詞。

傳世的建盞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變”、“油滴”等四隻建盞已被定爲日本國寶,是稀世之珍,極受重視,免毫盞反居次位。

除日本外,美國許多著名博物館也有建盞的收藏,由於j.m.普魯瑪曾調查過水吉的窯址,故密西根大學有較多的樣品收藏。

當然,我國故宮博物院、上浦博物館和他處也收藏有建盞的寶貴樣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寶藏之一似乎可以認爲是未經多少發掘和清理的建窯古窯址。

這樣好的東西居然會出現在這一次的堂口拍賣之上,張天元簡直有點不太相信。

所以在別人還沒有動彈的時候,他就第一個衝上去,仔細對那所謂的建盞觀察了一遍。

確認,沒有問題!

儘管只有一分鐘的鑑賞時間,可是張天元看出來的東西,絕對比任何人都要多。

建窯黑釉是一種析晶釉,屬於含鐵量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備燒成黑釉的基本條件;

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

同時,石灰釉黏性強,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高溫中容易流動,所以,建盞外壁底部往往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

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

從這一點上來判斷,絕對沒有問題。

而器物口沿釉層較薄,呈褐紅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窯黑瓷的胎質基本特徵爲:

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爲含鐵量較高所致;

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較多,故胎質較粗糙,露胎處手感亦較粗。

從燒成工藝分析,建窯黑瓷爲高溫燒成,若胎土淘洗太細,則器物易變形。

建盞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兔毫盞”。

也有燒成“鷓鴣斑”和“銀星斑”的,別緻美觀。

這裡所說的“銀星斑”正是此種油滴盞,一般用石灰石配釉,鐵爲呈色劑。

生坯掛釉,入窯焙燒到一定溫度,釉料中的鐵形成結晶體,並聚合成黑色油滴新狀,降溫熄滅後,結晶顆粒保留在釉層中,有獨特的裝飾效果。

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進”琖等字樣,爲貢瓷。

而拍賣會上的這件東西,就有“供御”,分明就是貢瓷,其質量自不必說。

畢竟貢瓷是上供給皇帝的,如果東西不好,那鬧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宋人制作的黑釉茶盞極具藝術表現力,色似墨玉,彩如夜空,通過窯火的自然造化,在黑色釉面上產生鐵結晶花紋,或明、或潤、或金、或銀,如絲絲玉發,順通暢達,具有極高的觀賞品位。

正由於建窯黑瓷中的建盞胎體厚重,胎內蘊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的保溫,適合鬥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爲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建盞多是口大底小,形如漏斗;圈足較淺,足根有修刀(俗稱倒角),造型古樸渾厚,手感普遍較沉。

油滴盞的釉面密佈着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直徑從數毫米之微至針尖大小,形似油滴。

“油滴”的形成其實是鐵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卻後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從中析出晶體所致。

在黑色釉面上呈銀白色晶斑者稱“銀油滴”。

《君臺觀左右賬記》裡記載:

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

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

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而拍賣會上的這件東西,就是所謂的第二重寶,也就是油滴建盞。

從臺下下來的時候,別人還在那裡鑑賞,張天元卻已經盤算着要如何花費比較低的價格來把這東西拍下來了。

畢竟好東西,價格肯定不會低。

尤其這種東西,在日本地位是相當之高的!

“師父,那個小碗有那麼好嗎,你怎麼看得那麼入迷?”

劉金寶在旁邊壓低了聲音問道。

“當然好了,這是宋代建窯產黑釉油滴盞。

說起宋代瓷器,衆所周知是五大名窯:汝、哥、官、定、鈞,除了定窯是白瓷外,其他四個都以青瓷出名。

但五大名窯之外,建窯的黑瓷茶盞也是別負盛名的一代名器。

建窯在宋代名氣之盛,足以與汝窯、定窯等名窯相媲美。

在當時建窯瓷盞就被文人們津津樂道,蘇軾、蔡襄、黃庭堅、楊萬里,甚至著名的藝術皇帝宋徽宗趙佶都曾留下過詩文讚美建窯瓷器。

可以說,在宋代當時,建窯瓷器的的名聲和被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今天一般人所熟知的五大名窯。

倒是在日本,今天建窯瓷盞依舊保持了極高的地位。”

“怎麼回事兒?咱們中國的東西怎麼倒是城了日本的寶貝了?”劉金寶好奇地問道。

張天元解釋道:“日本的文物主要分爲四個級別,即國寶、重要文化遺產、重要美術品和一般美術品。

2001年6月,有1059件文物被指定爲國寶。

其中包括8件中國古代陶瓷,分別爲宋代建窯曜變茶盞3件、油滴茶盞1件;

宋代吉州窯剪紙貼花折枝牡丹紋茶盞1件;

宋代龍泉窯青釉直頸瓶1件、青釉鳳耳瓶1件;

元代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1件。

8件國寶級中國古代瓷器中,建窯瓷盞4件佔一半,加上建窯系的吉州窯瓷盞,建窯系瓷盞佔八分之五。

可見的在日本,建窯瓷盞的地位高到什麼程度。”

第四二一五章 聚寶盆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第一五四二章 見鬼說鬼話第四八三零章 沙漠裡的活地圖第四四四一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六三八章 除靈第一五一四章 菩提子和兩種地氣第一三一五章 羊蹄怪的真身第三一零九章 凌晨鬼市見聞(三)第三一三五章 入局第三七六三章 吊打秦大師第四零三八章 厚禮還人情第四五五零章 建國第九七七章 劫道第三零八九章 玉器專家洪老第四五八七章 貪婪的莫瓦少爺第二零九七章 法器自然是品級越高越好第一零三七章 珠光寶氣第四六八章 包廂去玩第二八零六章 誰纔是冒牌?第一六五一章 神奇的清涼油又來了第六三一章 你方唱罷我再來第三九三五章 福禍難料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書第一五九六章 仿明古瓷第二一零九章 把古董當破爛的人第八六二章 賜字第二七七一章 古錢冊子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二六四四章 失魂引第五四四章 洪泉的古董經第三六零二章 我就是超人第一一四八章 巴黎第二六三六章 學無止境第一二一六章 泥人的火性第二四九零章 唬人的鑑定液第一七七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三八零章 收藏新寵崖柏第六零零章 公盤就是一場大賭局第一三八二章 穿越千年的串珠第二八零六章 誰纔是冒牌?第二九零六章 豪族李氏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四一五零章 龍怨:麻煩來了第三七四一章 陶器小鎮第三七六章 黑市來電第一二六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五百章 同花順?第二七七章 女皇珠寶套裝第二三二五章 一萬塊都不給第二零一九章 恐怖的辟邪材料第一二六四章 交通意外第三七一五章 徒弟想出師(二)第一六零六章 來勢洶洶第一八四五章 法器堂傳人第三九五二章 挾持第三零三一章 又來白送明清花?第四零二八章 與龍談判第一九四章 福禍難料的暗標第四一二六章 最後一關,決定奪魁的關鍵第四九九章 賭技遇上作弊第二六三章 開拓和疆市場第九八二章 後臺的用處第三五零六章 怪事兒第四零二四章 全力配合第四四八二章 難以接受的飲食習慣第二二五二章 忠誠第八十五章 國寶中的國寶第一五六八章 兩個耳光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四四六五章 寶盒之中有重寶第四零零三章 小村莊裡的大師第四六五二章 匾額第一六四二章 地氣新用第三四一八章 小人物馬傑克第二七七六章 十大隱士(一)第二一六五章 青銅棺槨第三十三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二七四八章 廁所裡打燈籠第一六五九章 時代變了第二四七七章 大聖遺音琴第五八六章 象牙編織第一七九四章 充實的工作生活第一四三四章 以小搏大第一六三七章 失落的瓷器技術第九三六章 佔便宜的事兒真不想做第一四六章 朱棣的玩物第一一九三章 銅柱縣的團伙第一六四一章 元老醫術第七四七章 狂蟒之災第一零六二章 奇畫第一五八章 三忌四畏第二一四二章 玉琀第一一九二章 曲線購買第一九二三章 魔性的拍賣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二三零四章 賭漲的技巧第一七四八章 超鑽第四四七三章 朱雀寶印
第四二一五章 聚寶盆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第一五四二章 見鬼說鬼話第四八三零章 沙漠裡的活地圖第四四四一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六三八章 除靈第一五一四章 菩提子和兩種地氣第一三一五章 羊蹄怪的真身第三一零九章 凌晨鬼市見聞(三)第三一三五章 入局第三七六三章 吊打秦大師第四零三八章 厚禮還人情第四五五零章 建國第九七七章 劫道第三零八九章 玉器專家洪老第四五八七章 貪婪的莫瓦少爺第二零九七章 法器自然是品級越高越好第一零三七章 珠光寶氣第四六八章 包廂去玩第二八零六章 誰纔是冒牌?第一六五一章 神奇的清涼油又來了第六三一章 你方唱罷我再來第三九三五章 福禍難料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書第一五九六章 仿明古瓷第二一零九章 把古董當破爛的人第八六二章 賜字第二七七一章 古錢冊子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二六四四章 失魂引第五四四章 洪泉的古董經第三六零二章 我就是超人第一一四八章 巴黎第二六三六章 學無止境第一二一六章 泥人的火性第二四九零章 唬人的鑑定液第一七七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三八零章 收藏新寵崖柏第六零零章 公盤就是一場大賭局第一三八二章 穿越千年的串珠第二八零六章 誰纔是冒牌?第二九零六章 豪族李氏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四一五零章 龍怨:麻煩來了第三七四一章 陶器小鎮第三七六章 黑市來電第一二六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五百章 同花順?第二七七章 女皇珠寶套裝第二三二五章 一萬塊都不給第二零一九章 恐怖的辟邪材料第一二六四章 交通意外第三七一五章 徒弟想出師(二)第一六零六章 來勢洶洶第一八四五章 法器堂傳人第三九五二章 挾持第三零三一章 又來白送明清花?第四零二八章 與龍談判第一九四章 福禍難料的暗標第四一二六章 最後一關,決定奪魁的關鍵第四九九章 賭技遇上作弊第二六三章 開拓和疆市場第九八二章 後臺的用處第三五零六章 怪事兒第四零二四章 全力配合第四四八二章 難以接受的飲食習慣第二二五二章 忠誠第八十五章 國寶中的國寶第一五六八章 兩個耳光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四四六五章 寶盒之中有重寶第四零零三章 小村莊裡的大師第四六五二章 匾額第一六四二章 地氣新用第三四一八章 小人物馬傑克第二七七六章 十大隱士(一)第二一六五章 青銅棺槨第三十三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二七四八章 廁所裡打燈籠第一六五九章 時代變了第二四七七章 大聖遺音琴第五八六章 象牙編織第一七九四章 充實的工作生活第一四三四章 以小搏大第一六三七章 失落的瓷器技術第九三六章 佔便宜的事兒真不想做第一四六章 朱棣的玩物第一一九三章 銅柱縣的團伙第一六四一章 元老醫術第七四七章 狂蟒之災第一零六二章 奇畫第一五八章 三忌四畏第二一四二章 玉琀第一一九二章 曲線購買第一九二三章 魔性的拍賣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二三零四章 賭漲的技巧第一七四八章 超鑽第四四七三章 朱雀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