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六章 搜刮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把整個房間簡單查看了一遍,確認沒有危險,張天元纔對這房間裡的那些東西仔細觀察了起來。

臥室裡面陳列非常簡單,就是牀和桌子之類的東西。

桌子也是古物,只可惜已經嚴重損壞了,就算帶出去,估計也沒什麼用了。

至於那牀則是用石頭和泥漿盤成的炕,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不過張天元在地面上的角落裡發現了幾顆散落的珠子。

這就有點意思了。

在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中,作爲玉器的搭配,珠子總是一直伴隨其左右,故古人也總是喜歡以“珠玉”並稱。

在《管子·國蓄》中有“玉起於禺氏,金起於汝漢,珠起於赤野……以珠玉爲上幣,以黃金爲中幣,以刀布爲下幣”的記載,當時人對於珠玉的看重可見一斑。

在古籍中真正關於珠子的獨立記載,最著名的莫過於東周時期的隨侯珠了。

古人甚至將其與和氏璧相提並論。

《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並且隨侯珠到西漢時依舊存在,而且是當時國之重器“爲隨侯(珠)、劍寶、玉寶璧、周康寶鼎立四祠於未央宮中”,這是《漢書·郊祀志》中記載的。

雖然在典籍中僅只言片語的隨侯珠已令今人飄渺不可尋,今天的收藏圈內面對那些同樣來自古代的珠子依舊興趣正濃。

張天元仔細將地上的幾個珠子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用東西擦乾淨了,然後仔細賞玩起來。

這幾個珠子之中年份最高的是一枚紅山文化的玉珠。

玉珠高1.5、寬0.8-1.4釐米,通體鈣化爲雞骨白狀態,由於其殼狀態完全類似同時期紅山文化出土的其他雞骨白形態玉器。

珠子整體上大下小如一喇叭形狀,底部亦有打窪掏膛工藝,造型十分罕見。

這種器型究竟在當時有何意義,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正是有這種未知的色彩充盈於其間,使小珠子在賞玩之餘令人平添了許多探索考證之趣。

若言體量則當屬另外一枚煤精質地的夏家店文化珠子了,這枚珠子呈扁圓鼓狀,直徑達2.4、厚1.7釐米。

煤精又稱煤玉,煤精是國際公認的有機寶石之一,在寶石學上將其歸入“珀、珊瑚”類。

因爲其主要出產於中國東北地區,故當地夏家店下層文化中的文物很多都是這種材質,在夏家店文化遺址中發現出土了大量的煤精飾品。

這枚夏家店文化煤精珠子,四周各有三道線切弦紋作爲裝飾,頗顯其獨特之處,珠子整體飽滿,包漿完好,堪稱珠圓玉潤。

如果平時拿在手上細細欣賞把玩,倒也可以自詡掌上之珠了,不經意間又增加了幾分盤玩之趣。

還有一枚是東周時期八棱勒子。

勒子亦屬於古代珠飾中的一種,通常人們將形體較長的稱勒子,形體較短的稱珠子。

這枚勒子長3、寬1.2釐米,屬於地方玉材質,呈雞骨白狀態。

張天元清楚記得自己在一次翻閱考古圖錄《輝縣琉璃閣甲乙二墓》一書時曾經也看到過一些關於珠子的資料。

這枚勒子與其中記錄的一對東周時期“白玉棱管狀飾”極爲相似。

雖然尺寸有所出入,但造型基本一致,看到這珠子與自己記憶中的寶物相呼應的確是件妙極的事情,既是對於物件斷代的參考,也頓時令自己充滿成就感,欣喜之餘不由多了幾分怡然自得之趣。

宋人趙希鵠在其所著《洞天清錄》序文中寫道:“(收藏)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鐘鼎,如親見商周。端硯涌崖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

珠子雖小卻可以小見大,堪稱此中有丘壑,令人沉浸其中盡得其趣。

“看起來這地方的主人,活着的時候倒也是個妙人。” Wωω▪ ttκд n▪ ℃O

張天元笑了笑,然後起身走向了茶室。

這臥室裡的情況,他都已經基本摸了個遍,除了這幾顆珠子之外,再無什麼引人注目的東西了。

不過那茶室之中的東西,倒是讓人眼前一亮。

有幾件東西雖然明顯沾滿了灰塵,可是依然保存十分完整。

這大概還是跟其所用的材質有關吧。

比如其中一件就是瓷器。

根據張天元的鑑定,這是一件唐代湘南沙城窯青釉褐斑模印貼花椰棗紋執壺,高23釐米,口徑10.5釐米,底徑14.5釐米。

口沿外翻,短直頸,深腹,平底。

肩部飾對稱的三條形系,前有八棱形短流,後爲三條形曲柄,流下模印貼花椰棗紋。

椰棗紋,葉如椰子樹,果實似葡萄,無樹幹。

模印貼花是先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花紋,然後趁半溼未乾之際粘貼在壺上,並在粘貼處加飾褐色塊狀釉裝飾,貼花的出現爲原本樸素的器型增添了生氣。

這東西應該屬於古代沙城窯的傑作。

沙城窯位於湘南沙城市郊銅官鎮瓦渣坪,所以又叫“銅官窯”、“瓦渣坪窯”。

沙城窯是在湘陰窯的基礎上開創的,始於中唐,盛於晚唐,終於五代。

爲唐、五代時期的南方地區重要的民窯,是燒造青瓷的窯場之一。

從考古資料顯示,沙城窯產品不僅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國外也有大量出土。

1998年—1999年間,在印尼爪哇島東北部,打撈出唐代貨船“黑石號”,出水瓷器6萬件,其中沙城窯瓷器就有5.6萬件,可見沙城窯在中國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沙城窯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

器物主要有壺、盆、罐、碗、水盂等。

沙城窯產品多以手工拉坯製作,燒製時使用的窯具主要有匣鉢、墊鉢、墊餅、支圈、支墊、泥條。

碗、碟燒時採用疊燒,器裡心有圓形、方形、多邊形露胎,坯上先施化妝土,然後用褐彩繪畫。

小件裝飾用單模、分模、手捏製成。

此外還有雕刻、鏤空、堆雕等手法。

沙城窯以青釉爲主,兼燒少量褐釉、醬釉、白釉、綠釉器。

除光素器外主要有釉下彩繪、模印貼花和雕塑三種圖形裝飾手法。

貼花的部位多見於壺流、壺系的下方及器物的腹部。

常見的紋飾有人物、嬰戲、雙鳥、雙魚、蝴蝶、獅、荷花、葵花、椰棗紋、葡萄以及其他圖案。

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一六三五章 安全第一第一一六一章 拿破崙的藏品第三三四章 觀世音菩薩第三四七三章 黃花梨傳奇(二)第八四五章 大年夜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二四九八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三零三章 被忽悠的收藏者第二四一一章 吃燒烤第二零三八章 別小看鞋子第四二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一八九章 走光貨不能要第三九四八章 超級難度的機關第二六七一章 還真有好貨第一六三二章 惡人我來做第三二零一章 阮籍的求子觀音第二五三七章 另有計劃第九十八章 塑聖和玉佛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四零六四章 金口直斷十數年(一)第三零二零章 報復第五零三章 詐賭王的牌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三三六七章 寶玉第四七七一章 江湖騙子(一)第三五三四章 嚇唬人的催眠第二八九七章 真正的好人第三五五章 貼心老闆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七一二章 小城第二二九四章 被翡翠砸了第二八三七章 樓蘭古國石板書第三九三一章 深邃的洞窟第二五四七章 藍眼怪魚第三九八六章 囂張保安,神秘乞丐第一一一二章 做一回程咬金又如何第四二五六章 打起來了第九九五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四五三一章 大棒和蘿蔔並用第三零六九章 張天元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五章 田黃印章第一四五章 永樂甜白瓷第二六零七章 盜墓新思路第三零四五章 美國小鎮鑑定事件第三九四六章 怪魚第二三二八章 楊瑞扔掉的爛石頭第三六四五章 古董圈子裡的“朋友”第一七三三章 “人”第二一零四章 陰氣的頑抗第三六二一章 老友慕容德第四一六四章 假村子第四五七三章 巫師與風水師第三六七四章 貴妃榻第四零二四章 全力配合第一九五七章 三寶琉璃球第四七零一章 想送古董,我奉陪!第四一五二章 開天眼第四六九章 天堂地獄兩扇門第六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三一五七章 天價竹雕第四八一九章 難題第二三八九章 馳援兄弟第四零一二章 唐代秘色瓷第三八四零章 慷慨的付院長第二一八二章 黑金賭場第四八零四章 兇中兇第一一一六章 收藏的寶庫第三二零六章 互相利用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第二三四四章 這就是命啊第三八六零章 噩夢第三八五一章 瓷枕第一一三零章 可爲人師第二二一六章 超級潛艇第一四九四章 知難不退第二四七章 玉器收藏第一五三二章 國內外考古的不同境遇第三四四章 懸案第三一八四章 初唐的彌勒佛 2第四五九五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第四一零八章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第七三五章 股份分配第六六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二九三章 佛爺的鬼市第二二零九章 餘火和安娜第三二三八章 勢力眼也是無奈第七八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一七四六章 進城第二九五三章 美國特色交易第三二零八章 明光帝國第一七二八章 天涯淪落人第八二八章 自己的店第一三四五章 不用熱臉去貼冷屁股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一五三四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第一三九章 皇朝宮廷
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一六三五章 安全第一第一一六一章 拿破崙的藏品第三三四章 觀世音菩薩第三四七三章 黃花梨傳奇(二)第八四五章 大年夜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二四九八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三零三章 被忽悠的收藏者第二四一一章 吃燒烤第二零三八章 別小看鞋子第四二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一八九章 走光貨不能要第三九四八章 超級難度的機關第二六七一章 還真有好貨第一六三二章 惡人我來做第三二零一章 阮籍的求子觀音第二五三七章 另有計劃第九十八章 塑聖和玉佛第二零一五章 好東西也不能亂放第四零六四章 金口直斷十數年(一)第三零二零章 報復第五零三章 詐賭王的牌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三三六七章 寶玉第四七七一章 江湖騙子(一)第三五三四章 嚇唬人的催眠第二八九七章 真正的好人第三五五章 貼心老闆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七一二章 小城第二二九四章 被翡翠砸了第二八三七章 樓蘭古國石板書第三九三一章 深邃的洞窟第二五四七章 藍眼怪魚第三九八六章 囂張保安,神秘乞丐第一一一二章 做一回程咬金又如何第四二五六章 打起來了第九九五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四五三一章 大棒和蘿蔔並用第三零六九章 張天元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五章 田黃印章第一四五章 永樂甜白瓷第二六零七章 盜墓新思路第三零四五章 美國小鎮鑑定事件第三九四六章 怪魚第二三二八章 楊瑞扔掉的爛石頭第三六四五章 古董圈子裡的“朋友”第一七三三章 “人”第二一零四章 陰氣的頑抗第三六二一章 老友慕容德第四一六四章 假村子第四五七三章 巫師與風水師第三六七四章 貴妃榻第四零二四章 全力配合第一九五七章 三寶琉璃球第四七零一章 想送古董,我奉陪!第四一五二章 開天眼第四六九章 天堂地獄兩扇門第六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三一五七章 天價竹雕第四八一九章 難題第二三八九章 馳援兄弟第四零一二章 唐代秘色瓷第三八四零章 慷慨的付院長第二一八二章 黑金賭場第四八零四章 兇中兇第一一一六章 收藏的寶庫第三二零六章 互相利用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第二三四四章 這就是命啊第三八六零章 噩夢第三八五一章 瓷枕第一一三零章 可爲人師第二二一六章 超級潛艇第一四九四章 知難不退第二四七章 玉器收藏第一五三二章 國內外考古的不同境遇第三四四章 懸案第三一八四章 初唐的彌勒佛 2第四五九五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第四一零八章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第七三五章 股份分配第六六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二九三章 佛爺的鬼市第二二零九章 餘火和安娜第三二三八章 勢力眼也是無奈第七八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一七四六章 進城第二九五三章 美國特色交易第三二零八章 明光帝國第一七二八章 天涯淪落人第八二八章 自己的店第一三四五章 不用熱臉去貼冷屁股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一五三四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第一三九章 皇朝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