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戴氏和兩個女兒把裝着紅燒肥腸、鯽魚豆腐、夫妻肺片、酸菜棒骨湯的大木桶都擡到了櫃檯後面的長條桌子上。
這木桶蓋兒一掀開,這香味兒止不住地往還在觀望的衆人鼻子裡鑽,那叫一個香啊。
爺爺也跟着把蒸饅頭和包子的籠屜都端了出來,就放在木桶邊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是兩合面的,白麪多些,看着白白胖胖的。
饅頭也發的正好,一個個整齊地摞在一起,穀物的香氣,隨着蒸汽飄散開來。
不管是屋裡坐着的還是外面圍着看熱鬧的,都被這饞人的香氣勾着,咕咚咕咚地咽口水。
可不是咋地,這都看了一上午的活了,正是餓的緊呢。
“給我照着剛纔老方的來一份,多加一個饅頭啊,可這一上午的大包給我扛的,吃飽了纔有勁掙錢啊。”一個漢子做了下來,柱子趕忙給上菜。
衆人見了紛紛落座,現在雖然過了五月節了,天氣還不是很熱,一碗熱乎乎的湯下肚兒,還真是舒坦的緊呢。
一時間鋪子裡的氣氛熱鬧了起來,這個要饅頭,那個讓盛碗豆腐的,李雁回幾個忙的不亦樂乎,連想着炒韭菜雞蛋的時間都沒有了。
因爲戴氏手佔着呢,沒時間去竈房,這些幹了一上午活的漢子都餓了,嘴可是急的很呢。
不少兜裡揣着幹餅子的人,就再要一個饅頭,就着酸菜湯吃的正好,還省錢,人家也說了,這隻要買東西就送湯,這可是實惠啊。
不少人西里轟隆地就往裡進,把大廳都堵滿了,說話聲亂哄哄的,沒辦法啊,碼頭上討生活的人都是大嗓門兒啊。
“大嫂子,這紅燒肉也五文嘛?”有人看着紅燒肉燜土豆,泛着油光問。
“大兄弟,這紅燒肉本錢在這呢,要十文一碗,兄弟要來點兒,我給你多盛些。”戴氏笑呵呵地說。
“十文,嗯,也行,這五花肉本就貴,今天活好,掙的不少,大嫂子給我來一碗啊!”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說。
戴氏給盛了滿滿一碗,遞給了小夥子。“哎呦,這紅燒肉做得好,這糖啊可是放的足足的,燉的爛糊,入味,好吃。”那個青年,一邊吃一邊叨咕。
其他和這個青年相熟的湊一個桌子吃飯,青年也不摳搜,推到桌子中間,讓大夥吃。大夥也不好意思,撿了裡面的土豆嚐嚐味道。
“嗯,這味道是好吃,這麼一比啊,我家婆娘的飯菜都快餵豬了。大嫂子,給我也來一碗,咱也打打牙祭,下午船老大說了,萬通商行還有貨船呢,吃飽了好乾活啊。”一箇中年漢子也要了一碗紅燒肉。
有錢的呢就來碗紅燒肉,沒錢的鯽魚豆腐也好吃啊,要說這紅燒豬大腸和夫妻肺片就是最快的,看着也是肉啊,還便宜的很,吃了解饞沒有異味兒,這還有啥說的,手快有手慢無啊。
地方有限,不少人沒地方做,就端了菜堆在門口的石臺上吃了,或者找個背風的地方,把饅頭或者自家帶的餅子泡在湯裡,稀里呼嚕的也吃個痛快。
在外面吃完的人,還都自覺地在河水裡把碗刷了,可是省了不少事兒呢,雖然李家準備碗筷準備的多,架不住這人也多啊,李秭歸和李清合兩姐妹,都快刷不過來了。
“各位叔叔們,這還有我家秘製的膠凍兒呢,拌上蒜泥,爽滑好吃,今天開業酬賓,半價銷售,每碟只要三文錢。”李雁回看大夥都只顧着孃親木桶裡的菜,都沒人問皮凍的事兒。
“丫頭你這啥膠凍,真好吃不?”有好奇的問,看着亮晶晶,透亮亮的,像個冰塊又不是冰塊,也不知道是個啥味兒。
“大叔,您嚐嚐,也替大夥嚐嚐?”李雁回換了小疊兒,給剛纔問話的漢子夾了三塊兒。
“這咋好意思,咋好意思呢。”問話的漢子搓着手,有點不好意思。
“大叔,這沒啥,都是自家做的,您就當給大夥試了,你吃了好,我也能賣出去不是。”李雁回勸着。
那漢子聽李雁回這麼說,夾起一塊,還放在有光的地方照了一下,切成塊的皮凍很透明,微微地顫動着,“嗯,不錯,滑溜極了,還怪好吃的呢。”鄉下漢子也不會啥形容詞兒,不過這樣就夠了。
大夥也都好奇,這開業酬賓還半折,也合算,雖然一小盤就七八塊的樣子,不過也不少了,這透亮的東西都沒見過,稀罕着呢。
存着好奇心,不少人都買些嚐嚐,評價都不錯。
“這要是有酒就更滋潤了,哈哈哈!”一個漢子吃完了,放下錢說。
“大兄弟,今兒開業匆忙,店裡也沒有酒,等過段時間就有了,常來啊。”爺爺收了錢笑容可掬地說。
“行,大叔,你這伙食好,我以後都不用我家媳婦兒,給我帶餅子了,那餅子一硬啊,跟石頭似的。”說完轉身走了。
李雁回在邊上一聽,恍然明白了,我說着皮凍兒咋賣不動呢,這就是下酒菜,沒有酒吃了味道也差一些,怪不得呢。
還有就是這個苦力,以吃飽吃好爲主,這種帶着點享受性質的菜怕是賣的不能太好,畢竟都是力氣換來的,有點奢侈的事兒,基本上就杜絕了。
李雁回想着還得從鎮上的人身上下手,鎮上就是平民有閒錢的也不少,咱也不走高端路線,這平民也是個很好的市場呢。
還有酒,以後店裡也可以添上,不過最主要的是,現在要僱人了,就家裡這幾個人可忙活不過來,再說了,掙錢是爲了更好地生活的,可不是要累死的。
前面大廳李雁回他們忙的腳打後腦勺,推不開桑不開的人,一波接一波的。除了怕磕碰的李婉,奶奶文氏都幫着收錢,爺爺更是跟着柱子上菜。
後院李萬峰也招待着客人,像老邢,村長還有相熟的鄰居啥的,李雁回的舅舅也帶着兒子狗子過來了,還拎了不少山貨啥的,親戚嘛,妹子家有這麼大動靜咋地都得來。
這狗子經過這麼長時間戴大山的調教,老實多了,也不學撒潑打滾那一套了,吃飯都規矩了不少,這戴大山才把他領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