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僕從

巴陵府在一片混亂中落入了馬其汗人的手中。

誰也未曾想到司徒彪會在關鍵時刻突然抽身離去,當白曰裡全府城突然下達戒嚴令時就引起了整個巴陵府士紳們的驚慌,但隨即司徒彪親自出面向商會的士紳商賈們安撫,表示只是因爲瀘江發現有西疆軍異動,巴陵暫時進入戒嚴狀態,以利於軍隊調動調整,防止西疆間諜特務刺探五湖軍調動情況,特此請商會的士紳商賈們給予諒解和支持。司徒彪的出面解釋勉強安定了商人們惴惴不安的心情,但入夜之後整個巴陵府城卻像一個喧鬧的集市一般鬧騰起來,從鶴壽關撤回的軍隊一邊入城,而城內駐軍則將整個巴陵府城的運輸工具全部徵用,將囤積在巴陵城內的所有糧食、物資全部搶運,要麼在巴陵碼頭登船裝運,要麼直接從東門出城一去不返。

雖然陷於戒嚴民衆無從得知府城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看到一輛輛滿載的車輛和船舶紛紛離開巴陵東下,所有人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那就是湘王殿下對於守住巴陵城已經失去信心,但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紅曰升空新的一天開始之時,整個巴陵城竟然沒有剩下一兵一卒,所有軍隊和官員竟然在一夜之中消失無蹤,到這個時候所有人才反應過來原來湘王殿下早就打定了拋棄巴陵的主意,而用緩兵之計不過是要麻痹民衆的思想,爲他們能夠成功轉移所有資金物資而已。

就在全城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曾經統治過巴陵的馬其汗人再度捲土重來了,當馬其汗人的飛狼旗重新插上巴陵城頭時,巴陵民衆這才明白過來,一夜之間自己的家園又換了主人。巴克利雅爾的一萬士兵和越京僕從兵團佔領巴陵並沒有花費什麼力氣,在他們看來亂成一團的唐河人純粹就是等待着他們的到來,當他們前鋒騎兵挺進到巴陵城下時,巴陵城甚至連城門都未曾鎖閉。

而此時已經得到消息快速向南推進的西疆第一軍團第二第三師團卻晚到了一步,當馬其汗人已經開始接手巴陵城防務時,第二第三師團距離巴陵城還足足有一百六十里地,即便是用強行軍的速度也至少需要一天半時間才能趕到,而佔領巴陵城的馬其汗軍實力也還並不清楚,這讓南下的西疆軍陷入了困境。如果繼續南下,兩個師團不過四萬餘人,情報不明,又無任何增援部隊,這樣一仗打下來勝負難料,輸了仗固然難以交差,更爲重要的時折了此次東下五湖的銳氣那纔是真正成了罪人,這讓黃連庸和山遙二人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站在繁華的巴陵城頭,作爲越京國僕從兵團第二萬人隊的萬夫長阮德勇此時的心情卻是複雜無比,自己那個同宗同姓的兵團長已經在興致勃勃和那個不知死活的馬其汗萬騎長擺酒慶功了,如此輕鬆拿下號稱東大陸糧倉的五湖郡一個大府。連阮德勇自己又覺得驚訝,原來一直對唐河帝國的軍事實力保有相當敬意的他也不禁有些疑惑了,難道唐河帝國真的如馬其汗人所說那般已經完全沒落了,甚至已經到了任人蹂躪的地步?阮德勇無法相信這種說法,至少那個唐河帝國的秦王李無鋒麾下軍隊就把不可一世的馬其汗幾十萬大軍在半島打得進退兩難,難道說源出一脈的唐河人之間差異就會這麼大?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還不是讓阮德勇心神不寧的主要原因,巴陵城已經拿下,但整個巴陵府尚未承認新的主人,來自北方岳陽的西疆大軍威脅已經凸顯,而方纔來訪的客人更是讓他心煩意亂。作爲曾經在原越京國國防軍中擔任軍職的阮德勇雖然表面上還對對方的話語有些懷疑,但內心深處卻早就意識到對方話語的真實姓。

三位公主殿下自從越京王國亡國之後便隨原國王黎德廣流亡唐河,一直在唐河帝國首都中州城中居住,而且據阮德勇知曉的情況,一直活動在越京國故地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馬其汗國越京行省境內的民族自救軍雖然表面上是受三江林家的支持,但事實上背後卻又黎氏的支持,尤其是那位青可公主據說在民族自救軍中有着相當崇高的地位。民族自救軍在越京舊地活動十分頻繁,而自己這些重新組建起來的僕從兵團有不願意與民族自救軍撕破臉打仗,馬其汗人似乎也看出了這一點,這才把組建的三個越京兵團分別調往東線與米蘭人交界地區和北線與唐河帝國交界邊境上駐紮。

現在來人明確要求自己在即將到來的巴陵爭奪戰中投誠或者最起碼保持中立,出示的青可公主手書雖然阮德勇自己無法推斷真僞,但以三位公主都一直生活在李無鋒周圍,據說還有可能成爲李無鋒王妃的可能姓,應該說這份手書不會有問題。只是這樣一來卻把自己推上了絕路,要麼立即背叛馬其汗人,要麼就會被越京境內的那些依然反抗馬其汗人的越京人視爲叛徒賣國賊,阮德勇忍不住要想痛罵自己那個同姓的兵團長,如果不是他好大喜功,馬其汗人怎麼會讓自己一行來當這個替死鬼。

可是現在再罵一通也不起任何作用了,西疆人的大軍已經逼近巴陵,只不過阮文晉這幫蠢貨還不知道而已,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問題是自己該怎麼辦?繼續留在馬其汗人陣營中?那自己恐怕就只能在這條路上走到底了,現在西疆勢力正盛,似乎這樣公然與對方翻臉也不大合適,而現在就投入西疆人的懷抱也有些疑慮,越京還在馬其汗人手中,這樣公然反叛,官兵們或多或少都還有親屬在原籍,如果反叛,馬其汗人會作出何種反應呢?

矛盾的心情糾纏在阮德勇心中,他可以肯定來人肯定不會只找了自己,第一萬人隊萬夫長陳仁文是阮文晉的親信,估計西疆也應該清楚,他們會不會找上門去不好說,但第三萬人隊的萬夫長黎正陽卻比自己的態度更曖昧,來客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這樣一來這個兵團在面臨西疆大軍攻擊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真還很難說。阮德勇細細揣摩分析着形勢,西疆大軍現在聽說已經拿下了岳陽和黃岡,連帝國第五軍團都投向了西疆,看來李無鋒已經在南方取得了絕對優勢,只是不清楚他們派來攻取巴陵的是那支隊伍,不過西疆第一軍團一直號稱西疆最強悍的軍團,無論是高嶽人的純步兵師團還是其他混成師團戰鬥力都非同小可,自己這邊能否守得住也是一個問號,如果能夠摸清形勢觀觀風色,最好能夠了解一下黎正陽這個傢伙的想法,能夠協同一致那是最好。

就在阮德勇還在揣摩黎正陽的態度時,此時的黎正陽卻已經言辭鏗鏘的向着前來的會晤的西疆情報特使慷慨陳詞:“特使先生,請儘管放心,馬其汗人不過是一幫半開化的野蠻人,根本就不懂什麼文明,他們除了依靠武力征服之外,其他一無可取之處,我們越京素來仰慕帝國,眼下聽說青可公主已經和秦王殿下私訂鴛盟,這種天作之合正是我們越京人希望見到的,縱然特使殿下這一次不來尋黎某,黎某也在考慮如果秦王殿下要收復巴陵黎某該如何助秦王殿下一臂之力,眼下有特使先生從中牽線,那是再好不過了。我的第三萬人隊絕對沒有問題,只要到時候西疆軍一旦開始攻城,黎某便馬上率軍反戈一擊!”

“黎大人能夠這般說,本使心中也就放下大半了,馬其汗人在越京推行殖民化統治,青可、青詩、親韻三位公主都深感痛心,秦王殿下也早有幫助越京民衆從馬其汗人魔掌中解脫出來的想法,奈何條件尚不成熟,一直未能如願,這次機會正是痛擊馬其汗人良機,馬其汗人在越京駐紮軍隊並不多,如果能夠利用這次機會削弱馬其汗人在越京駐軍力量,而現在馬其汗人大部分兵力又被我們拖在了半島,也許能夠爲越京的光復平添許多勝算。”外務部門派出特使已經來不及了,此時也只能由情報部門的官員暫時代行外務官員的職權,代表西疆與對方進行交涉,只要能夠贏得這場爭奪戰,便是再許下多少諾言也是值得,“不知道阮德勇將軍與黎大人關係如何?我們也想讓阮將軍能夠在這一仗中最起碼保持中立,這樣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我們雙方的損失,避免無謂的犧牲。”

“德勇這個傢伙老殲巨猾,特使先生只怕也接觸過他了,他是不會輕易表態的,只怕他現在也盯着我的動作,如果我與貴方合作,估計他也會效仿,如果我按兵不動,估計他也會裝聾作啞,特使先生放心,德勇那邊包在我身上,我瞭解這個傢伙的想法。”對於自己的同僚黎正陽顯然比任何人更瞭解。

()

第97節 前夜第17節 簡單日記第19節 萬事具備第35節 王與僕(3)第48節 利益取捨第6節 歸途第47節 虎翼第19節 莫測第7節 絕代雙嬌第111節 水雲間(3)第36節 潛機第51節 日新月異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43節 夜不能寐第44節 人心第30節 連環殺(3)第48節 作勢第69節 當頭一棒第50節 隱忍待發第27節 轉變第97節 武林四美第50節 隱忍待發第3節 山雨欲來第90節 試探第65節 獠牙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13節 回校第114節 裝甲獸第42節 發動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1節 一劍問心第45節 甲馬之戰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17節 發展道路第18節 亮劍(4)第26節 逆刺第4節 軍情局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83節 一日之災第31節 縱論第37節 聯手第36節 佔領第28節 北風(3)第8節 好價錢第29節 壓力即動力(2)第77節 制衡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54節 蝴蝶效應(2)第82節 殘紅第61節 政治(2)第41節 商談第72節 風起(2)第80節 瓜分?(1)第135節 西風漸(4)第86節 禍起蕭牆第86節 意料之中第27節 轉變第40節 分割(1)第9節 解決(1)第128節 口蜜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節 預言第24節 說客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節 潯陽樓上(2)第36節 江南疑雲第74節 避暑第47節 獨角獸第40節 分割(1)第88節 先發制人第79節 誰之責?(1)第64節 遇襲(3)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3節 罷戰第20節 一諾千金第4節 初戰第47節 獨角獸第74節 風起(4)第102節 野心第102節 戰猶酣(6)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22節 獵莊第6節 各有所求第16節 南行第50節 隱忍待發第99節 後手第4節 潯陽樓上(2)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28節 衝突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40節 分割(1)第3節 結交第137節 西風漸(6)第113節 回師
第97節 前夜第17節 簡單日記第19節 萬事具備第35節 王與僕(3)第48節 利益取捨第6節 歸途第47節 虎翼第19節 莫測第7節 絕代雙嬌第111節 水雲間(3)第36節 潛機第51節 日新月異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43節 夜不能寐第44節 人心第30節 連環殺(3)第48節 作勢第69節 當頭一棒第50節 隱忍待發第27節 轉變第97節 武林四美第50節 隱忍待發第3節 山雨欲來第90節 試探第65節 獠牙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13節 回校第114節 裝甲獸第42節 發動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1節 一劍問心第45節 甲馬之戰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17節 發展道路第18節 亮劍(4)第26節 逆刺第4節 軍情局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83節 一日之災第31節 縱論第37節 聯手第36節 佔領第28節 北風(3)第8節 好價錢第29節 壓力即動力(2)第77節 制衡第33節 烽煙滾滾(3)第54節 蝴蝶效應(2)第82節 殘紅第61節 政治(2)第41節 商談第72節 風起(2)第80節 瓜分?(1)第135節 西風漸(4)第86節 禍起蕭牆第86節 意料之中第27節 轉變第40節 分割(1)第9節 解決(1)第128節 口蜜第55節 施政演講第1節 預言第24節 說客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節 潯陽樓上(2)第36節 江南疑雲第74節 避暑第47節 獨角獸第40節 分割(1)第88節 先發制人第79節 誰之責?(1)第64節 遇襲(3)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3節 罷戰第20節 一諾千金第4節 初戰第47節 獨角獸第74節 風起(4)第102節 野心第102節 戰猶酣(6)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22節 獵莊第6節 各有所求第16節 南行第50節 隱忍待發第99節 後手第4節 潯陽樓上(2)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28節 衝突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40節 分割(1)第3節 結交第137節 西風漸(6)第113節 回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