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一劍問心

唐人在整個越京不過只有一個軍團,雖然這個軍團是號稱他們大唐頭號的第一軍團,但是即便是這個軍團在面對自己七個兵團的情況下也只能退縮,更重要的是這個軍團還分佈在越京、河防以及貢明城三城中,這種分散式的不妨無疑爲自己一方實施突擊帶來了莫大好處。

在馬其汗兩個兵團的策應下,擔任主攻任務的馬其汗七個兵團如同一具由無數齒輪組合而成的精密機器轟隆隆的向着越京城碾壓過來,擺出的架勢分明就是要一舉將越京城奪下,洶涌咆哮的大軍迅速將整個越京城嚴密的包圍起來,沒有任何多餘言語,奪下越京城就是他們唯一的任務。

樑崇信滿意的看着眼前這一幕,自己的意圖基本上達到了,馬其汗人終於還是忍不住了,動用了九個兵團參與了對越京的攻防戰,這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尤其是三個羽林兵團也夾雜在其中,這讓樑崇信十分得意,越京城下馬其汗人的軍隊越多,戰鬥力越強,那就只能證明在北邊的馬其汗本土和安傑行省的馬其汗軍隊防禦力量會變得相對薄弱,他也知道馬其汗人肯定會有針對性的在北邊他們的本土上佈置足夠兵力,因爲第二軍團和第八軍團在五湖南部邊境擺出的架勢已經起到了作用,看起來帝國是準備利用越京拖住馬其汗主力,然後在馬其汗人北部邊境實施突破,而馬其汗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可取所需,馬其汗人希望在越京取得勝利,而帝國卻希望在馬其汗北部贏得突破,就看誰才能從這一戰中真正勝出了。

第二軍團和第八軍團都迫不及待的擺出了要準備全面進攻地態勢,二十萬大軍雖然才經歷了北方戰役不久,但是能夠參與到徹底解決馬其汗人這場戰爭中來對於任何一個軍人來說都是一種榮耀,馬其汗人對於帝國來說其威脅性現在已經超過了西斯羅和卡曼。 只有徹底將馬其汗人打垮肢解,才能爲帝國贏得一個真正安寧的南方。

馬其汗人的北方是帶着一些淺丘的半乾旱草原——巴布韋草原區。 這個草原區事實上不能完全稱之爲草原,因爲在這片草原區中除了有着逶迤不絕的佗里亞淺丘帶外,還有著名的梅里雪山,這座山脈在巴布韋草原區憑空拔地而起,海拔六千八百多米的雪峰終年積雪不化,而梅里雪山地融雪也造就了巴布韋草原上多條水流湍急的河流,這也同樣有馬其汗北方最重要地城市——哈拉雷。

由於河流的衝擊作用哈拉雷屹立在巴布韋草原區上第二大河流——比西河畔。 不過很不幸的是由於河道原因,哈拉雷城市就修建在河的北岸,這對於唐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最重要的目標。

當第二軍團和第八軍團終於越過了邊境線進入巴布韋草原區時,這對於大唐來說有創造了一個壯舉,在馬其汗自建國以來,大唐便從未主動在這條邊境線上主動發起過進攻,從未主動越過這條邊境線,每一次戰爭每一次衝突都是以馬其汗人突入五湖地區拉開序幕。 然後又以唐人委曲求全告終,雖然唐人在外交爭端中表面上總是佔盡上風,但是對於不好虛名的馬其汗人來說,他們的每一次衝突都能爲他們贏得一些赫赫戰功。

二十多萬大軍如滾滾洪流一般捲入巴布韋草原區,激起滔天巨*,馬其汗人是第一次感受到大唐軍隊踏入他們地本土。 歷來都是他們恣意的在周圍鄰居面前肆虐,從沒有人敢於在他們面前輕捋虎鬚,但是這一次大唐大軍的全面殺入他們終於感受到了震驚和恐懼,這是戰爭,真正的全面戰爭,將要將要決定這個國家命運的戰爭,真實的發生在自己身邊,伸手可及。

雖然赫連勃和成大猷很想一舉南下哈拉雷城,但是他們也清楚,馬其汗人在這裡駐紮了三個兵團來確保這座北方要塞大城的安全。 很顯然馬其汗人對於大唐軍在五湖地區的動作早已有所防範。 及時地補充了兵力,以確保這座捍衛着馬其汗國北方本土的安全。

輪番的攻擊顯得枯燥無味。 雖然馬其汗人這三個兵團的戰鬥力相較於原來那些精銳的兵團有些差距,在唐軍兩個軍團輪番攻擊下顯得有些吃力,但是三個兵團九萬人,而已依託哈拉雷的城牆防守,他們仍然可以堅持下去,尤其是這座北方大城在雷覺天主政之後便三次修繕完善城防系統,畢竟這是直接面對大唐本土地北方要塞,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確保這座城市的安全都是及其必要的。

殘酷的攻防戰在越京城下和哈拉雷城下幾乎同時展開,馬其汗人的精銳和大唐的兩個軍團大軍爲着各自的目的奮戰在第一線,誰能夠先行拿下各自的目標,無疑他們會在隨後的戰爭中佔據絕對優勢,而對於馬其汗人來說一旦丟失了哈拉雷城幾乎就意味着,日後地戰爭將在馬其汗本土徹底打響,而能否拿下越京城也就顯得並不重要了,連根基都已經喪失,奪取越京城又有何價值,唯一地辦法就是要搶在唐軍攻下哈拉雷城之前拔掉越京,將越京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有贏得主動才能重新樹立士氣,爲全面展開防禦作戰打下基礎,畢希利是絕不會向唐人屈服,對於一個汗王來說,王族的榮譽就意味着一切。

舍內耐心地等待着來自前線的情報,第六軍團四個師團被悄無聲息的運動到了邊境線上,他也知道馬其汗人現在的注意力都已經放在了巴布韋草原上和越京城下,已經沒有多少人還會把精力放在這裡了,畢竟唐軍的分佈都相當清楚,一方面就是要在巴布韋草原上打開缺口,強渡比西河,殺向馬其汗本土中部,直迫桑林城,另一方就是要堅決阻擊馬其汗人在越京發起的攻勢,徹底打破馬其汗人希望在越京扳回一局的希望,事實上只要能夠在越京城下死死拖住馬其汗人這二十多萬精銳,樑崇信知道自己就已經勝利了,無論哈拉雷能否拿下,第六軍團將決定馬其汗人的整個命運。

“軍團長,來了!”隨着遠處黑暗中閃耀着的幾朵火焰的點燃,早已整裝待發的舍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猛然一揮手,“出發!目標傑美洛!”

如同一頭出海的蒼龍,沿着安傑行省的邊境地區瘋狂的向前突進,第六軍團八萬多大軍默無聲息的狂奔在邊境的小道上,誰也未曾想到一直在羅尼西亞活動的第六軍團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而這正是樑崇信設計此役的關鍵所在。

除了一個師團留在羅尼西亞與虎衛軍團一起演戲吸引着人們的眼神之外,四個休整已久的精銳師團卻早已分部移動到了北面,對於樑崇信來說,期望第二軍團和第八軍團從北方正面取得突破不是不可能,但是那裡是馬其汗的本土,馬其汗人素來以民風強悍著稱,只要進入他們本土就必將面臨來自民間的強烈反抗,馬其汗民族同樣是一個不甘於被人奴役的民族,要想將他們徹底征服,首先就必須要將他們引以爲傲的軍事力量徹底摧毀,否則即便是日後攻入馬其汗本土,也將會遭遇無窮無盡的抵抗,只有最大限度的將他們的武裝力量消滅,讓一個喪失了脊樑的馬其汗民族出現在大唐版圖中,只有那樣才能真正爲帝國贏得一個安定和平的南方。

樑崇信已經成功的做到了第一步,將馬其汗精銳盡數吸引到了越京城下,爲此樑崇信也走出一步相當冒險的棋,他在越京城內只留駐了兩個師團,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吸引馬其汗人冒險,他知道越京城內的軍力佈置瞞不了馬其汗人的斥候,要想因他們上鉤,就不得不冒險下真的誘餌,不出所料,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和一句獲勝的誘惑,馬其汗人終於還是上鉤了。 接下來的就該是在安傑行省的表現了,而一直隱藏着實力的第六軍團將會是這場戰爭的真正關鍵。

駐守在安坤城的馬其汗第十二兵團很快就得到了一隻大軍在安坤東部邊境快速行軍的情報,駐軍指揮官除了一邊向桑林城報告外也覺得不可思議,唐軍第二軍團和第八軍團正在巴布韋草原區哈拉雷城下鏖戰不休,而唐軍第一軍團在越京城苦苦抵擋着汗國二十多萬大軍的狂攻,他想破頭也想不出怎麼會有一支軍隊出現在安傑行省邊境,無論是唐軍還是汗國軍隊似乎都不可能出現在那裡,難道是唐軍小股部隊冒充主力要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趁機偷襲安坤城?但唐軍有哪裡來軍隊進攻安坤城呢?這個疑問一直讓指揮官等到最終的消息傳來,只不過那個時候已經爲時晚矣。

第124節 海權第12節 比肩(3)第6節 破殺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3節 折服第123節 錫金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13節 夢破第32節 連環殺(5)第2節 創業(1)第108節 巧遇第11節 夜宴第31節 樹倒猢猻散(2)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40節 亡羊補牢第98節 遊擊(1)第55節 翻雲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80節 誰之責?(2)第3節 關破第85節 動員第61節 繼續戰爭!第96節 大辯論第40節 狹路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114節 裝甲獸第90節 智者(2)第60節 政治(1)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88節 交心(2)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66節 異變(1)第27節 名將誕生第87節 明智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55節 崆峒第1節 暗潮第13節 回校第52節 洶涌第31節 暗手第92節 柳家屯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104節 危局第109節 對質第26節 談判(2)第82節 殘紅第11節 謀劃第83節 風起第70節 危機意識第115節 毒瘤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26節 後手第69節 揮師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90節 攤牌第39節 緬軍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112節 新聞戰第33節 商業間諜第1節 萌芽(1)第2節 驚豔第70節 委婉表達第74節 雄心如鐵第80節 握手第5節 潯陽樓上(3)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67節 危機第28節 壓力即動力(1)第1節 風暴之前第85節 乞求第21節 龍種第6節 一賭天下第65節 僕從第105節 縱論第102節 採訪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56節 開拓第41節 短兵第41節 砝碼第81節 不屈第85節 乞求第25節 光復第107節 飼虎第120節 上當?第84節 骯髒第63節 五月風波第5節 天算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1節 人算第24節 東進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21節 前奏第12節 牛人第36節 江南疑雲第30節 渾水第34節 瞄準第105節 瘟疫第18節 魔王重臨(2)
第124節 海權第12節 比肩(3)第6節 破殺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3節 折服第123節 錫金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13節 夢破第32節 連環殺(5)第2節 創業(1)第108節 巧遇第11節 夜宴第31節 樹倒猢猻散(2)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40節 亡羊補牢第98節 遊擊(1)第55節 翻雲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80節 誰之責?(2)第3節 關破第85節 動員第61節 繼續戰爭!第96節 大辯論第40節 狹路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114節 裝甲獸第90節 智者(2)第60節 政治(1)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88節 交心(2)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55節 施政演講第66節 異變(1)第27節 名將誕生第87節 明智第107節 人才薈萃(2)第55節 崆峒第1節 暗潮第13節 回校第52節 洶涌第31節 暗手第92節 柳家屯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104節 危局第109節 對質第26節 談判(2)第82節 殘紅第11節 謀劃第83節 風起第70節 危機意識第115節 毒瘤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26節 後手第69節 揮師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90節 攤牌第39節 緬軍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112節 新聞戰第33節 商業間諜第1節 萌芽(1)第2節 驚豔第70節 委婉表達第74節 雄心如鐵第80節 握手第5節 潯陽樓上(3)第21節 西線風雲(3)第67節 危機第28節 壓力即動力(1)第1節 風暴之前第85節 乞求第21節 龍種第6節 一賭天下第65節 僕從第105節 縱論第102節 採訪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56節 開拓第41節 短兵第41節 砝碼第81節 不屈第85節 乞求第25節 光復第107節 飼虎第120節 上當?第84節 骯髒第63節 五月風波第5節 天算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1節 人算第24節 東進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21節 前奏第12節 牛人第36節 江南疑雲第30節 渾水第34節 瞄準第105節 瘟疫第18節 魔王重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