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東南之旅(4)

從餘杭軍港到狀元嶴軍港再到泉州軍港,凌天放的東南之旅幾乎是馬不停蹄,在餘杭逗留了三天後,凌天放便將隨從中三名參謀司和規劃司的官員扔下讓他們負責與地方政府一道進行大東洋海軍的先期籌建工作,自己則乘船沿海南下抵達了狀元嶴軍港。

松江府城並不臨海,而狀元嶴所在的樂清鎮事實上就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松江府的海上交通門戶義務,而狀元嶴也因爲其獨特的環抱型地理位置一直是原帝國水軍的一個補給基地,只不過這一次將其升格爲第一常備艦隊的候補基地了。相比於餘杭軍港的破落,狀元嶴就只能說是蕭索了,原本就不及餘杭軍港那般規模壯觀,加之地位也不如餘杭軍港那般重要,這裡事實上可以說是被廢棄了,甚至一度成爲海上走私團伙和倭人交易的據點,直到西疆正式接管整個江南後,隨着地方警備隊的建立,這裡才漸漸有了絲生氣。

松江府城守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直到凌天放離開漢中時,仍然沒有合適人選,事實上人選很多,但正是因爲人選太多以致於素來果斷剛決的秦王殿下這一次也顯得有些躊躇不決的味道,凌天放不知道是自己的過分敏感還是的確如此,在這一波的官員任命中似乎摻雜着一些不太和諧的雜音在其中,雖然凌天放素來不大愛過問這些地方政務,但作爲西疆四大署的署長,秦王殿下在任命這些地方要員前不可能不徵求各方意見,哪怕有些時候僅僅是表面上的程度。那位柏元重大人的沉浮似乎就是各方鬥法的結果,至於秦王殿下究竟打的什麼主意把他安排到了這餘杭府擔任城守,大概也就只有秦王殿下本人才明白了。

松江是紡織行業的龍頭府,無論是棉紡織還是繅絲行業都是帝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府,而這裡又是花家的根據地,凌天放不想將花家與這次松江府城守難產的問題聯繫起來。但據說花家似乎很有些希望能夠佾本地人中一個親善花家的士紳中產生,但這好像並未獲得秦王殿下的首肯,於是這個位置似乎就一下懸空起來,好在陪同凌天放視察狀元嶴的這位松江府代理城守似乎還頗有能力,竟然能夠在自己在餘杭府呆的那幾天裡就把這狀元嶴好生修繕一番,看上去除了冷靜蕭索了一些,倒也沒有太多岔眼的物事。

狀元嶴說起來應該產是一個相當優良的港灣。環形海灣是天生的避風良港,海灣內隨便哪一處水深都在十米以上,這位停泊重型和大型船舶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但松江府城並不臨海而在內陸使得這裡優良的地利條件沒了用武之地,僅僅是樂清一個鎮甸是遠遠無法支撐起一個海港所需要的人氣的,但現在狀元嶴似乎迎來了一個機遇,如果能夠成爲艦隊的候補和後勤基地,這裡的地位將飛速上升,連帶着這樂清鎮只怕也會一下子繁榮起來。

泉州的情形比起餘杭和狀元嶴那邊來無疑要好上許多,司徒元在離開泉州之時。帝國第三水軍艦隊的殘部仍留駐在泉州軍港,加之在臨近米蘭海軍的護翼之下,倭人也不敢輕易嘗試來這裡挑戰米蘭海軍,遭受了重創的第三水軍艦隊也就勉強在這泉州和臨近不遠的葫蘆島軍港駐留下來。

當司徒泰入主江南之後,這泉州的地位就越發特殊起來,米蘭人的駐軍一直停留在泉州,而司徒泰似乎也好像爲了不激怒米蘭人,對於泉州的現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採取一種不過問相安無事的態度,泉州事實上也就變成了半獨立狀態。

米蘭人雖然並沒有過問泉州府的具體行政事務,但實際上卻在發揮着巨大的影響力,一步一步將泉州納入米蘭的勢力範圍。司徒泰更是無暇顧及,只不過眼看到這種趨勢正在漸漸向目的靠攏時,卻被整個江南突然劇變的局勢攪亂了計劃,而泉州府的工商階層們所以纔會在江南剛剛納入西疆統治時冒出那麼一個聲明。不過米蘭人十分善於審時度勢,他們敏銳的意識到李無鋒不是司徒泰,他不會空忍任何本該屬於他的東西歸屬於別人。所以在泉州府的商人們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改正了聲明後,米蘭人也表明了對泉州沒有任何企圖的態度。

但泉州似乎還是被安全部門死死盯上了,一場清洗使得許多人察覺到秦王殿下的寬厚背後似乎也還隱藏着某些不能觸及的逆鱗,而新任的城守吳耀漢卻似乎是一個鐵面閻王型的人物,在當地工商界爲其法任的接風酒會上除了鼓勵發展工商和航運的同時也毫不忌諱的告誡所有商人不要忘了各自的身份,一旦超越了底線,那帶來的後果也將是極其嚴重的,這也讓泉州人都知道新任城守是一個面狠心黑的棘手人物。

不過凌天放卻與這吳耀漢十分熟絡,從西北邊陲一下子調任東南名城,凌天放自然知道這個傢伙是秦王殿下的鐵桿部屬,將他安排在這泉州任城守同樣是有深刻含義。

帝國第三水軍艦隊還殘存有兩艘大型軍船和十來條中小型軍船,雖然都有些殘破的模樣,但凌天放知道這些傢伙只要好生修繕一番就完全可以投入使用,至少比等着船廠裡的新船出廠要方便太多。泉州軍港也要比想象中的好得多,至少還一直保持着原司徒元時期的狀態,據說原來還有不少米蘭海軍的艦船時常出入停泊在這座軍港中,但現在卻一艘也看不見了,應該是在西疆接手江南統治權後,米蘭人就知趣的消失了。

葫蘆島軍港距離泉州軍港並不太遠,從泉州軍港出港向東南折行,一天海程即可抵達葫蘆島軍港,這裡屬於北珍珠羣島中的一個重要島嶼,是唐河帝國極盛時期從當時的盟友米蘭王國手中長期租借而來的,因爲當時兩國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蜜月時期,所以在簽訂租借條約時對各方面的條件放得十分寬鬆,除了葫蘆島本島以外,還有它旁邊兩座小島一起租借給了唐河帝國,在條約中也沒有註明租期何時到期,只註明由兩國共同協高決定。在上一次外交部門的三國之行中,米蘭人就提出了收回葫蘆島軍港的想法,但並沒有贏得西疆的認同,西疆更希望用馬汶羣島上的主權問題來吸引三國的興趣和注意力,這在當時的確成功了,但隨着西疆統一帝國之勢不可逆轉,米蘭人究竟會不會有什麼其他想法,就難以估測了。

葫蘆島軍港的情況比泉州軍港情況還要好一些,幾乎保持了帝國時代水軍駐留時的狀況,在這裡同樣有五六條中小型艦船,狀況都還差強人意,加上基地地勤人員,還是有幾百人之多,只不過這點人在偌大一個葫蘆島軍港中看起來太過冷清,凌天放仔細的打量着葫蘆島軍港中設施,兩道修理艦船的船塢看上去還是相當完善,而碼頭上也打理得十分整潔,兩艘中型戰艦和四船小型軍船雖然看上去有些年辰了,但卻是十分精神,海員水兵們排列成整齊的隊形在碼頭上列隊迎接到來的西疆官員,旗杆上的雙龍戲珠旗早已撤下換上了一面金鵬旗,呼嘯的海風將軍旗吹得獵獵作響。

“咦?”雖然凌天放的精神更多的是放在了軍港的設施和海軍士兵們的狀態上,但他還是清楚的聽到了旁邊的雷蒼圃發出的驚疑不定的聲音。

雷蒼圃是才從南海趕到泉州和凌天放會合的,作爲海軍統領,他肩膀的擔子也是被一加再加,從當初的水軍統帥到南海的海軍統領,這下子又一下子被壓上了還要重建大東洋海軍的重任,饒是雷蒼圃精力過人也覺得有些吃不住勁兒,自己從長風會帶出來的幾名得力部下都被分散到各個部門中扛起的大梁,但要組建一支海軍並不是如此簡單,除了大量的硬件基礎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大批熟悉海軍懂海軍的軍官來挑起重任,但長風會中像自己這樣文化程度過得去且又精通艦船技能,還要懂一定管理水平的人員實在太少了,仔細篩選也找不出幾個合適的人選,若是讓這幫傢伙指揮行船,海戰打仗,也許沒問題,但要讓他們和自己一起擔負起建設一支全新海軍的任務,那實在太爲難他們了。

秦王殿下的急令讓他從南海火速趕往江南,勒令自己還要擔負起在短時間內組建大東洋海軍的重任,這簡直就要讓雷蒼圃發狂,就是一個大南洋海軍已經讓他捉襟見肘,現在還要重建一支一窮二白的大東洋海軍,這不是有意刁難人麼?

第55節 競食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45節 邁進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60節 危機初露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72節 失勢第46節 霸勢(2)第70節 委婉表達第69節 刺殺第39節 緬軍第35節 心動第71節 摯情第126節 派系第2節 佔領區第51節 插旗第99節 包圍網(1)第61節 英雄第55節 翻雲第73節 大會戰(4)第60節 江南憶第57節 緊要關頭第14節 針鋒第2節 驚豔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74節 大會戰(5)第128節 大發展(2)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62節 海軍(1)第13節 伏鋒第14節 針鋒第115節 心悅誠服第12節 奇正(2)第33節 連環殺(6)第14節 針鋒第24節 聯手第9節 廷議第40節 狹路第44節 一線希望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73節 奇招第73節 詭譎第52節 洶涌第120節 盤算第112節 安穩第46節 瀘江府第7節 劍拔弩張第5節 潰亡第37節 暗子第15節 裁軍第57節 平衡第28節 拔刀第104節 大手筆第8節 壓力第95節 內訌第5節 宏圖霸業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52節 北行第90節 大雷音寺第49節 特種部隊第29節 連橫第93節 楔子第100節 突發第29節 風雲突變第88節 時機第35節 征服第72節 臨江小酌第2節 舌戰第16節 東進方案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132節 西風漸(1)第102節 採訪第95節 裂痕第13節 夢破第77節 配角第29節 蠻女郎第43節 彷徨第10節 鋪開第2節 魅蹤第88節 時機第30節 紅眼第30節 殷勤第10節 虛實相間第101節 揭幕戰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3節 捕蟬第11節 各懷鬼胎第30節 暗香浮動第113節 偶遇第41節 垂死掙扎第16節 定板第30節 紅眼第120節 盤算第74節 黃金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41節 自由城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
第55節 競食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45節 邁進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60節 危機初露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72節 失勢第46節 霸勢(2)第70節 委婉表達第69節 刺殺第39節 緬軍第35節 心動第71節 摯情第126節 派系第2節 佔領區第51節 插旗第99節 包圍網(1)第61節 英雄第55節 翻雲第73節 大會戰(4)第60節 江南憶第57節 緊要關頭第14節 針鋒第2節 驚豔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74節 大會戰(5)第128節 大發展(2)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62節 海軍(1)第13節 伏鋒第14節 針鋒第115節 心悅誠服第12節 奇正(2)第33節 連環殺(6)第14節 針鋒第24節 聯手第9節 廷議第40節 狹路第44節 一線希望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73節 奇招第73節 詭譎第52節 洶涌第120節 盤算第112節 安穩第46節 瀘江府第7節 劍拔弩張第5節 潰亡第37節 暗子第15節 裁軍第57節 平衡第28節 拔刀第104節 大手筆第8節 壓力第95節 內訌第5節 宏圖霸業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52節 北行第90節 大雷音寺第49節 特種部隊第29節 連橫第93節 楔子第100節 突發第29節 風雲突變第88節 時機第35節 征服第72節 臨江小酌第2節 舌戰第16節 東進方案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132節 西風漸(1)第102節 採訪第95節 裂痕第13節 夢破第77節 配角第29節 蠻女郎第43節 彷徨第10節 鋪開第2節 魅蹤第88節 時機第30節 紅眼第30節 殷勤第10節 虛實相間第101節 揭幕戰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3節 捕蟬第11節 各懷鬼胎第30節 暗香浮動第113節 偶遇第41節 垂死掙扎第16節 定板第30節 紅眼第120節 盤算第74節 黃金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41節 自由城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