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心機

大陸歷695年12月26日,就在整個大陸民衆都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是,帝國北方戰局卻是風雲突變。在帝國軍務大臣何知秋的佈置下,帝國城衛軍團五個師團採取與禁衛軍團換裝,由禁衛軍團抽出部分部隊冒充城衛軍,真正的城衛軍團則連夜出城直撲太平軍南侵的橋頭堡----清河府南部的牛頭鎮,那裡已經集結了近十五萬太平軍。

猝不及防之下,兩軍在大陸歷696年1月2日迎頭相遇展開了激戰。憑藉強大的戰鬥力,參加會戰的帝國城衛軍團四個師團一舉殲滅太平軍兩個步兵萬人隊,並擊潰敵人一個騎兵萬人隊,取得了自太平軍起事以來第一次會戰勝利,震動了整個帝國,史稱“牛頭鎮大捷”。

就在太平軍調整部署,準備再次與帝國大軍進行決戰的時候,可老謀深算的帝國軍務大臣何知秋似乎並不給他們機會。

大陸歷696年1月3日,沒等太平軍調整好部署,趁太平軍主力被正面戰場的帝國城衛軍四個師團吸引了注意力的時候,蓄謀已久的帝國城衛軍團第三師團突然繞道從清河府東面殺入清河境內,威脅太平軍後方,並擊潰了前來增援的太平軍偏師。

太平軍頓時被打亂了陣腳,南線十餘萬大軍被迫收縮防守,戰線一度陷入混亂脫節,被帝國大軍抓住機會從東南兩線發起總攻,太平軍在堅持了三天三夜後終於全線潰敗,十餘萬大軍僅餘三萬人逃脫撤退至清河府城。是役,殲滅太平軍八萬餘人,其中俘虜近三萬人。這是自太平軍起事以來帝國軍隊取得的最輝煌盛大的勝利,史稱“清河戰役”。

這一場重大的勝利不但大大緩解了北面太平軍對帝都的軍事威脅,而且極大的鼓舞了帝國其他地方民心和軍心。清河府境內的太平軍僅餘四萬人,全都龜縮在清河府城內不敢外出。而帝國城衛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尤其是正面作戰的四個師團,陣亡和重傷失去戰鬥力的數量達到了接近三萬人,這是自帝國建立幾百年以來城衛軍遭受的最重大的一次損失。

勝利的消息傳回來,整個帝都是一片歡天喜地,城裡的士紳們紛紛張燈結綵,放煙鳴炮,朝裡朝外都是一片喜氣洋洋,幾大著名的風月場所更是白天黑夜都人滿爲患,也許所有人都想以此來緩解一下這麼長一段時間以來飽受煎熬的心情。

望着窗外繁華的夜景,司徒泰卻顯得心不在焉。這裡是帝都水月大街相當有名的天涯海角樓的三樓上,也是位置最爲好的一處大包廂,從這裡可以清楚的看見位於這座久負盛名的場所中部的大臺。天涯海角樓從建築風格上來說,是一座典型的唐河式建築羣,它的主體是一座臨街的四方型建築物,佔地頗大,共四層,呈環型,將建築物中間留出一大塊空地,卻又在空地上建一一個約兩層樓高的大臺,作爲各類團體表演的地點。

第一層主要是普通的消費場所,第二樓起便是價格奇高的各種風格包廂,可以直接觀看處於中間位置的表演,三樓則是一些大包廂,這裡的價格更加不菲,而且經常是提前一兩個星期都難以訂上座,若無特殊過硬的關係,恐怕是花再多的錢也難以坐上這兒。四樓則是老闆的私人場所,平素無人能夠上去,能夠上去的就絕對不是普通人。

在這棟四方型的建築物又連着一大羣院落,即有場所裡的工作人員居住的地方,也有供客人們留宿的豪華小院,端的是設施齊全,風格各異,不愧爲帝都頂級風月場所,也難怪這裡總是人滿爲患,從來未曾爲客源問題擔心過。

看見自己的主子心情煩躁,做在旁邊的感瘦老者卻無動於衷,半閉着眼睛,默默的養着神。桌上的各類小食早已準備齊備,四周帷幕半掩,窗臺邊

“冷老,您說這個傢伙會不會來呢?”終於還是忍耐不住,司徒泰把目光從窗外收了回來,忍不住問道。

“殿下,不必太過着焦慮,依老奴看,恐怕就算那周大人來了,恐怕也難以探聽到什麼虛實。”見自己主子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老者只好睜開眼睛答道。

“哦?”司徒泰一楞,想了一想才道:“可眼下父皇身體尚未痊癒,一直不登朝理政,連我們這些當兒子的都難以面見父皇一面,可週保中這傢伙幾乎每天都要奉旨進宮,連父皇原來一直看重的何知秋和陸文夫也遠遠不及啊。”司徒泰在自己心腹面前絲毫不避諱他自己對宮中信息的清楚程度。

“哼,殿下未免也太看重周大人了。不錯,這一段時間周大人可能是受陛下之招進宮時間多一些,但據老奴估計,那是因爲北方局勢吃緊,陛下需要隨時關注戰局的原因,他身爲情報大臣自然需要時時想陛下報告罷了,這不能說明什麼。”乾瘦老者不以爲然的搖了搖頭道。

司徒泰的心慢慢平靜下來,他也發現自己這幾天有些過於心浮七躁了,許多事情都有些欠考慮,比如今天邀請這情報大臣周保中來天涯海角樓來就顯得有些唐突,他在考慮該如何挽回這眼前的局面。

似看穿了自己主子的猶豫,乾瘦老者嘴角略略抽動,笑道:“殿下毋須太過擔憂,敝下雖然抱恙在宮未理政事,但這帝都內外的大小事情恐怕也沒有哪一件能瞞過他吧,今天殿下光明正大的請情報大臣周大人拉天涯海角樓來赴宴,也不過是人之常情,又有何懼之有?倒是那些偷偷摸摸做些小動作的人,反倒是會被陛下看在眼裡的。”

聽得自己的心腹智囊這樣一說,司徒泰心中寬了許多,他知道自己這個心腹的看事情往往與衆不同,但恰恰每次都又是準確無誤,所以他對老者十分尊重,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慢慢坐下來,司徒泰臉色也鎮定了許多,隨着門外一陣腳步聲,房中兩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老者首先站了起來,司徒泰也緊走兩步到了門口。

“殿下,微臣來遲了,請殿下恕罪。”踏進門的情報大臣一掃在司徒明月面前的唯唯諾諾的模樣,滿面春風,但禮數上卻絲毫不敢缺,進門便行了一個大禮。

“周大人太客氣了。這段時間大人忙裡忙外,委實是太辛苦了啊。”司徒泰滿臉誠摯的笑容,讓人從心底感動。

周保中也是老於世故之人,連連躬身行禮表示不敢當。

賓主就在相互恭維中入座坐定,早已等候多時的幾位佳麗猶如翩翩蝴蝶一般立即從隔壁小間裡涌了出來,按照預先的安排各自落座,而此時對面舞臺上的表演也剛好開始登場。

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其間也免不了談些時局政事,一個問得含蓄,一個答得巧妙,當然都是在避開旁人的前提下進行,不過即使有人在場,估計也很難聽懂二人猶如啞謎般的談話。

一直目送對方的離開,司徒泰臉上那寬厚的笑容才慢慢消退,眉宇間卻滿是思考之色。

“殿下,周大人怎麼說?”乾瘦老者雖然一直坐在旁邊,但司徒泰和周保中二人卻一直低着頭竊竊私語,所以連他也沒聽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哼,這個老狐狸,一問到父皇的事情便顧左右而言他,根本探聽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司徒泰語氣卻並沒有什麼不滿,也許早就料到了這一點。

“哦,周保中能混到這一步,當然不是庸人,他自有他的一套,一般人恐怕很難從他口中掏出點什麼。”乾瘦老者對此也並不奇怪。

“嗯,不過,他還算是識趣,把老三的消息漏了不少給我。沒想到陰了這麼久,老三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我還以爲他真的老實了呢。”司徒泰又把目光轉向了窗外,窗外依然是車水馬龍,一副繁華景象。

“殿下,您太小看三殿下了,雖然陛下在上一次的清洗中的確削掉了三殿下不少人,但他背後代表着十分深厚的勢力,這些人已經與他休慼與共,所以他不可能就這樣蟄伏下去,那他有所動作也是必然的。”老者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他沒有問司徒泰究竟三殿下有何舉動,就直接下了斷言。

“唔,我也知道這一點,只是沒想到老三不但和第四軍團有些人來往密切,而且居然還和李無鋒搭上了線!這簡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啊。”說到這裡,司徒泰的臉色已經陰沉了許多。

“什麼?您說什麼?”這一下連乾瘦老者都吃了一驚,連聲問道,聲音也大了許多,目光緊緊盯在司徒泰臉上。

司徒泰怔了一怔,又把自己剛纔的話重複了一遍,老者皺起眉,有些疑惑的搖搖頭喃喃自語道:“不可能啊,應該不會啊?”

房間一時啞然無聲,司徒泰也沒有說話,他不想打擾自己這位智囊的思考。

;

第93節 罷戰第112節 驚天變第33節 皇位第74節 全面動員第12節 薦才第29節 壓力即動力(2)第15節 西遷第32節 奇聞第7節 臣服第38節 北伐第3節 購糧第82節 殘紅第73節 火苗第59節 暗謀第39節 太平聖教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25節 施壓第7節 明勢第23節 備徵第1節 離程第99節 後手第77節 強行插入(3)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82節 狡計第43節 捕蟬第78節 城衛軍團第116節 改革第64節 蛇芯岬(1)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99節 包圍網(1)第2節 萌芽(2)第78節 轉機第7節 插刀第69節 決擇第108節 直面第87節 混亂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75節 雄辯如銀第38節 醋意第7節 臣服第82節 永不言敗第114節 兵壓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43節 捕蟬第23節 南下(3)第72節 臨江小酌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67節 氣數第95節 公信第44節 大成第80節 大計(3)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112節 安穩第82節 狡計第1節 暗潮第42節 伏殺第61節 屠刀將舉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35節 李代桃僵(2)第9節 廷議第76節 暗鋒第64節 排行榜(1)第93節 換俘第88節 北伐(1)第15節 裁軍第88節 北伐(1)第41節 砝碼第11節 奇正(1)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41節 自由城第54節 釘子第14節 火併第6節 分配第44節 收復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71節 大會戰(2)第96節 國策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107節 絕命殺(1)第59節 警醒第87節 霸王第51節 變色第98節 土鱉第20節 鉅變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65節 排行榜(2)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50節 籌謀(2)第81節 龍種秘法(2)第52節 吏改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56節 奪權第3節 時代潮流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77節 曲線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00節 戰猶酣(4)第74節 驚變第39節 狂想
第93節 罷戰第112節 驚天變第33節 皇位第74節 全面動員第12節 薦才第29節 壓力即動力(2)第15節 西遷第32節 奇聞第7節 臣服第38節 北伐第3節 購糧第82節 殘紅第73節 火苗第59節 暗謀第39節 太平聖教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25節 施壓第7節 明勢第23節 備徵第1節 離程第99節 後手第77節 強行插入(3)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82節 狡計第43節 捕蟬第78節 城衛軍團第116節 改革第64節 蛇芯岬(1)第21節 蛙跳登陸(1)第99節 包圍網(1)第2節 萌芽(2)第78節 轉機第7節 插刀第69節 決擇第108節 直面第87節 混亂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75節 雄辯如銀第38節 醋意第7節 臣服第82節 永不言敗第114節 兵壓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43節 捕蟬第23節 南下(3)第72節 臨江小酌第25節 和平盛會(2)第67節 氣數第95節 公信第44節 大成第80節 大計(3)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112節 安穩第82節 狡計第1節 暗潮第42節 伏殺第61節 屠刀將舉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35節 李代桃僵(2)第9節 廷議第76節 暗鋒第64節 排行榜(1)第93節 換俘第88節 北伐(1)第15節 裁軍第88節 北伐(1)第41節 砝碼第11節 奇正(1)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41節 自由城第54節 釘子第14節 火併第6節 分配第44節 收復第41節 金陵掘金(4)第71節 大會戰(2)第96節 國策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107節 絕命殺(1)第59節 警醒第87節 霸王第51節 變色第98節 土鱉第20節 鉅變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65節 排行榜(2)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50節 籌謀(2)第81節 龍種秘法(2)第52節 吏改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56節 奪權第3節 時代潮流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77節 曲線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00節 戰猶酣(4)第74節 驚變第39節 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