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誰拳頭硬

看到主帥似乎若有所思,原本一直因爲過度興奮而交頭接耳的一干部下都漸漸平靜了下來。難怪他們如此興奮激動,能夠魚躍龍門,一下子從叛黨亂軍成爲帝國的高級將領和官員,這種突如其來的身份鉅變的確讓他們一時間難以壓抑自己的感情。他們都不是堅決的太平教崇拜者,無論是先期跟隨主帥的部下還是後期投奔而來的部屬。太平教這麼多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已經讓他們看清楚了單單靠一份熱情和執着就想坐天下享榮華純粹是一種虛幻的夢想,而主帥在動盪的亂石中能將自己一干人帶到如此地步也讓他們對主帥充滿了敬佩和無條件的信任。

在九江的低調和保守一度讓成大猷的部屬們有些不解,面對來自各方拋來的繡球媚眼,成大猷也都是熱情相迎禮貌相待,但卻始終不肯表明態度。即便是對在河朔的聖國,成大猷依然不時送上一份不厚不薄的禮物,讓部下們完全不能理解自己這位主帥究竟想要幹什麼。而大量起用舊官員、帝國政策制度一樣不變、與當地士紳保持和睦友善這些表現也讓不少一直追隨成大猷的老部下感到不滿,但好在成大猷的威信足以壓制一切來自自己內部的不滿呼聲,所有政策都被毫無更改的推行下去,以至於在整個五湖地區,打着太平亂黨招牌的九江府反而成爲了經濟最繁榮治安最穩定的一個府,這不由得讓五湖地區的傳統貴族勢力大跌眼鏡。

而這一切,幕布終於在今天被掀了開來,各有封賞任命的將領官員們面對着今天的盛大場景,都不禁佩服自己主帥的智慧,久等有席坐,這句俗得不能再俗的古話成了這一次收穫的最經典詮釋。

成大猷雖然不想打擊興高采烈的部下們,但他不得不給他們潑一潑冷水,讓他們過度發熱的頭腦清醒冷靜一下,以便於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展開。司徒朗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這第一批軍服物資和軍費外,恐怕再想從他那裡擠出點東西,就要看自己的表現了,不過成大猷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靠外人的施捨和恩賜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把自己的生存權利掌握再別人手中素來不是他的習慣,尤其是在這個所謂的主人也並非足夠強大。

“張山,帝國中央財政總署送來的銀票去核對沒有?夏季軍服以最快速度發下去,原來太平教的東西可以丟進垃圾堆了,一切原來的標記都要去掉,咱們既然接受了帝國的招安,在面子上至少必須作足。”成大猷沒有大力幾個一臉企盼之色的師團長,徑直問自己的後勤財務官。最爲以軍事立足的成大猷,自然直到後勤保障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所有人都直到九江府掌握財政大權的並不是財政署長,卻是這個不倫不類的後勤財務官。

“大人放心,屬下已經去核對了,準確無誤,三百萬金幣沒有任何問題,屬下已經把它轉到南洋商業銀行去了。軍服已經在各師團開始開始下發,不過盔甲方面,大人是否可以考慮也進行一些更新,尤其是第四第五師團。”面目精明的男子衣着樸素,在生活作風方面上它與自己的上司頗有些格格不入,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二人的密切關係。第四第五師團就是由叛變逃出河朔的太平軍整編而來,而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則是成大猷的老部下。

“嗯,把倉庫裡的庫存盔甲下發給第四第五師團吧,另外繼續加大向商人們的訂貨,務必保證有足夠的庫存,我打算從第一第二師團第三師團中各抽出一個聯隊,第四第五師團合計抽出一個聯隊,馬上重新組建兩個獨立師團,庫存的盔甲和武器都需要大批補充,那三百萬金幣正好應急。”成大猷淡淡的擺擺手,不容置疑的吩咐道。

“大人!”不但後勤財務官愕然失色,連同堂下其他幾名軍官也一樣驚訝莫名。要知道第四第五師團的組建也纔是兩個月之前的事情,剛剛完成整編命名,現在九江一府之地已經支撐起十萬大軍,這樣大的經濟壓力已經讓財務官倍感心力憔悴,雖然帝國纔給予了三百萬帝國金幣的軍費,但這也僅僅夠補充必要的裝備和物資,連士兵們的薪金也難以維繫,現在上司居然又提出還要徵兵,這簡直讓他無法接受。

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很少發怒的財務官終於爆發了:“大人,我不知道大人在想什麼,現在一個軍團十萬人駐紮九江,難道大人還認爲九江不夠安全?當初五萬人我們不也一樣堅持過來履險如夷,現在軍隊數量翻了一個倍,難道反而更危險了麼,還需要擴軍來保障安全?”

對自己財務官的發作,成大猷並不覺得奇怪,換了是他,他也一樣不能接受這樣匪夷所思的擴軍計劃,短短几個月間,在外界沒有任何威脅增加的情況下,一下子把軍隊數量擴增一倍有餘,這樣的行動在財務官眼中,自己大概真是被成功衝昏頭腦,要窮兵黷武竭澤而漁了。

成大猷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後勤財務官的質問,而是把目光轉向期期艾艾猶疑不定的其他幾名軍官,“你們幾個的意見怎樣,是不是和張山抱有同樣看法?”

幾個軍官交換了一下眼色,最後還是由最年長的一名軍官出面道:“大人,增強軍事實力固然重要,可是咱們只據九江一府,現在在擴軍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這樣大規模的擴軍帶來的財政和後勤壓力恐怕您也得考慮一下,張大人這樣着急我們弟兄幾個覺得還是有他的道理。”

點了點頭,成大猷寬慰之中也有些失望,寬慰的是自己這幾個手下沒有一味附和自己意見,也沒有狹窄的只從軍隊角度出發來看問題,失望的卻是自己部下中仍然沒有一個能夠佔到戰略高度來看待這一次的整編和即將面臨的複雜局勢,看來要培養一個具有長遠目光和戰略意識的將領還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成功的。

“張山,你先不要激動,我要擴軍自由我的道理,也有我的分寸。”成大猷絲毫不帶感情色彩的解釋顯得有些乾癟無味,沒等主帥作下一步解釋,財務官卻已經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大人,您的理由對我來說不成立,我只知道現在一個軍團光薪水發放就需要三四十萬金幣,九江目前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而帝國撥給的經費您又說需要重新補足裝備和物資,我不知道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更不用提您說的再增加兩個師團軍隊編制。”

“我不是說過了麼?我自有分寸!明天楚王殿下的特使將會送來一張一百萬金幣的銀票,可以聊解燃眉之急,但我所說的擴軍計劃不能停頓,必須不折不扣以最快速度執行!”頓了一頓,成大猷有些陰冷的目光掃了一眼堂下衆人:“大家把目光放遠一些,問題看深一些,司徒朗爲什麼要花費這麼大代價招安咱們?司徒泰爲什麼會百般拉攏咱們?這司徒元爲什麼會雙手奉上一百萬金幣的銀票?難道他們是傻子不成?”

財務官欲言卻在主帥嚴峻的目光下又吞了回去,“大夥兒想一想,他們看中了咱們的什麼?不就是咱們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而態度似乎又和河朔那邊有些不一樣麼?最主要的還是咱們這幫兄弟能打仗,能打勝仗!看看司徒元在東海的表現,半年之內就把偌大一個東海郡全數交給了司徒泰,枉直手中還握有二三十萬大軍。可咱們呢,幾萬人就能把帝國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這就是資本!如果咱們沒有了這個資本,那咱們就連狗屎都不如!”

“司徒朗想的是什麼?司徒元想的又是什麼?不就是想借我們的力量去對付司徒泰麼?咱們可以不去麼?拿了人家那麼多東西,不去似乎說不過去?也許大夥兒在想,咱們真要不去和司徒泰硬碰,他們拿我們也沒轍!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就如剛纔張山所說,這一個九江府能支撐起咱們這十萬大軍?沒了帝國的支持,咱們只怕連今年都過不了就得玩完!大家夥兒可能又在問,既然連十萬軍隊都養不起,那爲什麼我還要擴充兩個師團?這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麼?”成大猷的目光像蛇信子一般慢慢的在廳堂中游移吞吐,閃爍不定。

“我告訴你們,正是因爲咱們現在沒辦法活下去,那纔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搏他一搏!”成大猷長身而起,傲然環視衆將:“既然九江這片土地養不活咱們,難道咱們就不能佔他孃的一塊更大更肥沃的土地麼?誰說的哪塊地盤就該誰佔着?!我告訴你們,誰說了也不算,哪怕他是皇帝老子!誰拳頭硬才由誰說了算!”

第68節 帝國反擊第76節 戰起第64節 大捷第100節 東向第35節 絕不停步第61節 鄂霍次克(1)第60節 政治(1)第35節 定計第51節 插旗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14節 臥虎藏龍(2)第3節 隱流第35節 王與僕(3)第96節 惡毒第22節 挾勢第32節 連環殺(5)第103節 交火(3)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87節 混亂第44節 東來第35節 定計第24節 謀慮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29節 爭議第72節 敗像第18節 人力資源第27節 暗箭(全)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6節 奔襲第15節 以攻代守第7節 攬士第7節 會獵(1)第32節 惡狗第51節 日新月異第12節 暗流(4)第32節 一邊倒第99節 戰猶酣(3)第78節 大會戰(9)第48節 巨浪第50節 強本固基第48節 變起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18節 轉折第35節 割肉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25節 新時代第89節 警告第75節 心機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48節 巨浪第43節 拉與打(1)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57節 玫瑰之約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28節 大發展(2)第19節 莫測第72節 大會戰(3)第32節 惡狗第8節 掌握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6節 東進方案第15節 秘間第47節 霸勢(3)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50節 火起第43節 翠屏關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8節 轉折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75節 詭變第17節 短兵相接第74節 絞殺第81節 大會戰(12)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8節 好價錢第79節 誰之責?(1)第59節 接舵第41節 走火入魔第90節 攤牌第49節 絕色雙姝第5節 崩陷第81節 壯士斷腕第65節 一劍封喉第80節 誰之責?(2)第40節 狹路第79節 葬禮第5節 剿匪第54節 釘子第42節 戲弄第6節 晉升第21節 立基第9節 枕頭狀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26節 算盤
第68節 帝國反擊第76節 戰起第64節 大捷第100節 東向第35節 絕不停步第61節 鄂霍次克(1)第60節 政治(1)第35節 定計第51節 插旗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14節 臥虎藏龍(2)第3節 隱流第35節 王與僕(3)第96節 惡毒第22節 挾勢第32節 連環殺(5)第103節 交火(3)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87節 混亂第44節 東來第35節 定計第24節 謀慮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29節 爭議第72節 敗像第18節 人力資源第27節 暗箭(全)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6節 奔襲第15節 以攻代守第7節 攬士第7節 會獵(1)第32節 惡狗第51節 日新月異第12節 暗流(4)第32節 一邊倒第99節 戰猶酣(3)第78節 大會戰(9)第48節 巨浪第50節 強本固基第48節 變起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18節 轉折第35節 割肉第90節 安第斯之戰(3)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25節 新時代第89節 警告第75節 心機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48節 巨浪第43節 拉與打(1)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57節 玫瑰之約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28節 大發展(2)第19節 莫測第72節 大會戰(3)第32節 惡狗第8節 掌握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6節 東進方案第15節 秘間第47節 霸勢(3)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31節 分崩離析(1)第50節 火起第43節 翠屏關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8節 轉折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75節 詭變第17節 短兵相接第74節 絞殺第81節 大會戰(12)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8節 好價錢第79節 誰之責?(1)第59節 接舵第41節 走火入魔第90節 攤牌第49節 絕色雙姝第5節 崩陷第81節 壯士斷腕第65節 一劍封喉第80節 誰之責?(2)第40節 狹路第79節 葬禮第5節 剿匪第54節 釘子第42節 戲弄第6節 晉升第21節 立基第9節 枕頭狀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26節 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