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堅城

“現在同盟常備軍主力要想關注這裡只怕有些困難,科隆人已經成功的把同盟常備軍主力拖進了泥潭,短時間內要想和奧格斯堡人分出勝負不大現實,說實話,現在同盟的情況不大妙,法米尼帝國那邊雖然已經和同盟勉強擱置了紛爭,但那是因爲利茲人和法米尼人起了衝突,一旦法米尼人察覺到奧格斯堡和同盟陷入了僵持,只怕法米尼人就會把他們狼一樣的目光投向東方,到那時只怕我們會更麻煩。”

尼亞西斯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本不是該自己的關注的問題,但是現在面對比爾賈惡劣的形勢,同盟顯然沒有多餘兵力來增援這邊,唯一的希望大概就是漢諾威人,但是漢諾威人力量就能夠抗衡唐軍的進擊麼?尼亞西斯心中沒有一點把握。

史蒂文何嘗不是如此?比爾賈對於漢諾威人來說固然重要,但是要在這個時候讓他們派出主力增援,只怕他們就未必肯幹了。常備軍幾乎都已經調往了南方,漢諾威人手中大概該也就是十萬人左右兵力可供動用,除了必須留足守禦首都卑爾根的兵力之外,一個兵團大概也就是極限了,問題在於漢諾威人敢於將這一個兵團毫無保留的投入麼?這一戰失利那就可能影響到整個漢諾威公國的生存。

“看吧,我們也只有盡人事,聽天命了。同盟軍若是無法來援。那就看漢諾威人態度如何了,他們若是能夠拿出一個兵團來援,我就敢讓這比爾賈必成唐軍地墳場,若是一兩萬人的象徵性支援,那我也只有說聲抱歉了。”史蒂文滿面不甘,唐軍勢大。光是一個白鸛兵團是無法抗衡的,但是如果多一個漢諾威兵團,憑藉比爾賈的堅城和白鸛兵團輕騎兵的實力,史蒂文倒是很想掂量一下唐軍的戰鬥力究竟有多高。

崔文秀沒有想到這一支白鸛兵團竟然如此難纏,呼延虯地第七軍團加上兩個遊騎兵團竟然在德斯坦行省中部被白鸛兵團牢牢拖住,進展緩慢,足足花了兩個星期纔算掃清障礙通過這一段山區,而他們抵達比爾賈的時間甚至比應建明的印德安軍團更晚,這讓呼延虯臉上頗感無光。

比爾賈的城防構設崔文秀早就在圖紙上見過了,但是真正抵達比爾賈之後崔文秀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的設想有些太過理想了。眼前高聳的城堡和連環交錯的堡牆將一個個城堡聯繫起來,而且堡牆也不像東大陸那些城市大多是以土坯磚壘砌而成,這裡的堡牆幾乎全部都是用清一色的岩石壘築而成,堅硬無比不說且相當平整光滑,投石車要想擊垮這種城牆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連環交錯地堡牆亦是與東大陸城市那些四方平面的城牆不一樣,形成了多個攻擊點,可以給向城牆發起進攻的一方造成極大的威脅,要想拿下這一戰還遠不像自己當初考慮的那麼簡單,這個時候崔文秀才明白爲什麼白鸛兵團一遭受攻擊之後便立即遠遁撤回這裡。這裡地確是狙擊的好地方。

第七軍團和印德安軍團都已經抵達了比爾賈城下,加上三個遊騎兵團,唐軍的兵力已經四倍於對手。但是在這個地方遊騎兵已經基本上失去了用處,比爾賈南面險峻巴克拉山脈阻斷了去路,而往北則是漢諾威公國東方省境內的斯塔納山脈,比爾賈正好處於漢諾威公國通往西印德安地區的咽喉要道上,而受西方建築風格地影響,比爾賈也就成爲了西方城堡式建築在印德安土地上的一個實驗田。

仔細察看過地理地形的崔文秀臉色陰沉地回到營帳內,這一戰前期進展就不太順利,白鸛兵團採取的手段相當得力,成功的延阻了唐軍進展速度。自己的損失卻並不大,除了藍堡城內取得了一些收穫外,在德斯坦中部和德信行省,唐軍幾乎一無所獲,甚至還付出了一定代價,這樣的戰爭進程無疑是崔文秀不願意見到的,雖然呼延虯也算是老朋友了,但是崔文秀還是聲色俱厲的給予了第七軍團的進展速度以訓誡,兩個遊騎兵團的兵團長也被崔文秀罵得狗血噴頭,從一開始似乎就顯示出這一戰地不佳預兆。

帳篷裡的氣氛有些壓抑,崔文秀端坐在上方,默默的注視着懸掛在帳篷內的地形圖,德斯坦地區的確是西印德安地區地勢最複雜的地區,而且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這裡的民衆在宗教信仰上都信奉聖靈教,以至於感情上都更傾向於西邊的鄰居,帝國大軍的每一個行動都能很快的反應到白鸛軍手中,也難怪帝國軍從進入德斯坦地區就像踏進了一塊四周都充滿了敵視情緒的黑暗中,連斥候和情報系統傳回來的情報都變得含糊不清,迫使軍隊的行動每一步都不得不謹慎行事。

“怎麼了,都說說吧,這比爾賈城擺在咱們面前,怎們拿下它,諸位都說說自己的看法。比爾賈城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拿下它我們就可以確保整個西印德安地區的穩固,甚至威脅到漢諾威人的東方省,拿不下它,不但是德斯坦,就是麥納和德信甚至法罕,都隨時可能被漢森同盟襲擾,所以這座城我們志在必得!”崔文秀目光如炬在坐在自己下手的一干將領面前掃視,“不過這座城可不像我們東大陸那些城池,不但城牆形狀和質料不一樣,而且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平面形式,而是縱橫交錯形的,我們原來的攻城方式恐怕不太適合,所以這一仗我們的仔細策劃一番。”

“大帥,比爾賈城是由多座城堡連接形成的一個多面體,攻守兼備,事實上更像是一個長滿尖刺的刺蝟,雖然看起來不太像一座城市,但是對於防守來說卻相當合用,加上它的城牆表面大多用石條壘築而成,投石車很難將其打壞,而無論從那一個方面進攻都容易遭到其他方向的攻擊,如果能夠避免從正面攻城,屬下以爲這是最好。”應建明首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觀察了比爾賈城的城防系統之後,他就暗自抽涼氣,這種城池可不像往常所見城市,純粹就是一個大型堡壘,如果硬要拔掉這個釘子,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價。

“那你的意思如何呢?”崔文秀冷冷的問道。

“這,屬下還未想好,但是比爾賈不是產糧區,據情報顯示,因爲靠西南的漢諾威重要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不遠,他們的糧食補給大多由格但斯克海運而來,如果我們能夠截斷這條航線,然後採取圍困的辦法,……”格但斯克距離法罕行省北端並不遠,正好處於巴克拉山脈尾端的濱海地區,也是漢諾威東南重鎮和第二大港口。

“同盟軍也許短時間內抽不出增援比爾賈的軍隊,但是漢諾威呢?漢諾威人如果反應過來,我們的圍困就毫無意義了,他們東方省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陸路運來,即便是我們從法罕行省包圍了格但斯克,也沒有多大意義。”呼延虯反問道。

崔文秀已經聽出了應建明的言外之意,這個傢伙胃口比自己還大,居然想出了這樣一個法子,從法罕北上圍攻格但斯克無疑是笨辦法,既不合用,也沒有大的價值,漢諾威人在格但斯克駐紮有三萬人,那裡同樣是堅城要塞,要想攻克只怕不會比比爾賈輕鬆。

“呼延大人,我們軍團長的意思是我們從北面進軍。”趙劍鋒忍不住插言,在來這裡路上,他就和上司商談過如何打破眼前這道難關,比爾賈如果要用強攻手段拿下來,一個軍團只怕都留不下一半人馬,能夠避免那是最好,但是按照他們的法子,那戰爭就會無限度的擴大化了。

“北面?!”呼延虯吃了一驚,目光往上在地圖上搜尋,要想繞過斯塔納山脈,那就只有從德信行省以北的騰格里草原地區向西,可那裡就是漢諾威人的東方省了,難道是要從漢諾威人東方省南下?那這場戰爭就有可能演變成和漢森同盟的全面大戰了。

“哼,仗已經打到這個地步了,我們總不能讓兄弟們的生命去填比爾賈這個無底洞,天知道要強攻下來會付出多大代價?要想解決它,也只有另尋他途了,從騰格里草原繞道是最好的辦法,遊騎兵可以先行斬斷漢諾威人的增援路,步兵在陸續跟進,趁着漢諾威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漢諾威人不是一直想要吞掉德斯坦麼?那我們索性就讓他們的東方省也變成帝國的領土,最不濟也可以迫使漢森同盟撤出比爾賈,否則東方省就會變成帝國的西方郡!不,說西方郡太誇大了,頂多也就是一個西方府罷了!”應建明咬着牙關道。

第134節 西風漸(3)第9節 惡戰(2)第66節 平衡(2)第53節 海洋戰略第95節 爭奪第32節 惡狗第29節 連環殺(2)第97節 別無選擇第36節 伏援第41節 偶遇第59節 接舵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87節 困獸第106節 戰猶酣(10)第95節 鳳凰第117節 最後一搏(2)第46節 共抗第122節 制衡第117節 長思第24節 說客第61節 東下第66節 異變(1)第36節 豐澤園(2)第42節 波及第62節 內應第75節 軍法第54節 虎與狼第32節 皇家事務第1節 風起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83節 大計(6)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12節 意外收穫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37節 東進之路第49節 密謀第20節 暗夜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88節 近衛第109節 水雲間(1)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14節 裝甲獸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6節 各有所求第88節 先發制人第7節 出賣第101節 交火(1)第28節 籌劃第35節 割肉第104節 戰猶酣(8)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32節 樹倒猢猻散(3)第52節 吏改第8節 情動第86節 勁吹第54節 度假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1節 何苦來哉第6節 大暴亂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52節 目標東方第56節 破局第18節 等待第89節 歹毒第64節 狂瀾在即第46節 兵壓第128節 口蜜第94節 幻夢第68節 殺氣騰騰第95節 內訌第91節 春夢第100節 突發第6節 潯陽樓上(4)第3節 評書第51節 大戲第94節 鏖戰(4)第30節 遊說第53節 澎湃第107節 絕命殺(1)第21節 腐敗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67節 危機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63節 悲哀第24節 說客第87節 霸王第35節 王與僕(3)第53節 爆發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5節 裁軍第11節 潮流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7節 會獵(1)第44節 暗手第87節 霸王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12節 暗流(4)
第134節 西風漸(3)第9節 惡戰(2)第66節 平衡(2)第53節 海洋戰略第95節 爭奪第32節 惡狗第29節 連環殺(2)第97節 別無選擇第36節 伏援第41節 偶遇第59節 接舵第102節 智者見智第87節 困獸第106節 戰猶酣(10)第95節 鳳凰第117節 最後一搏(2)第46節 共抗第122節 制衡第117節 長思第24節 說客第61節 東下第66節 異變(1)第36節 豐澤園(2)第42節 波及第62節 內應第75節 軍法第54節 虎與狼第32節 皇家事務第1節 風起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83節 大計(6)第30節 全面爆發(3)第12節 意外收穫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37節 東進之路第49節 密謀第20節 暗夜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88節 近衛第109節 水雲間(1)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14節 裝甲獸第109節 雨驟風狂第6節 各有所求第88節 先發制人第7節 出賣第101節 交火(1)第28節 籌劃第35節 割肉第104節 戰猶酣(8)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32節 樹倒猢猻散(3)第52節 吏改第8節 情動第86節 勁吹第54節 度假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1節 何苦來哉第6節 大暴亂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52節 目標東方第56節 破局第18節 等待第89節 歹毒第64節 狂瀾在即第46節 兵壓第128節 口蜜第94節 幻夢第68節 殺氣騰騰第95節 內訌第91節 春夢第100節 突發第6節 潯陽樓上(4)第3節 評書第51節 大戲第94節 鏖戰(4)第30節 遊說第53節 澎湃第107節 絕命殺(1)第21節 腐敗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67節 危機第24節 和平盛會(1)第63節 悲哀第24節 說客第87節 霸王第35節 王與僕(3)第53節 爆發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5節 裁軍第11節 潮流第97節 別無選擇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7節 會獵(1)第44節 暗手第87節 霸王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12節 暗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