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幽州易幟

都督官衙後堂,羅藝負手站在窗前,目光憂慮地注視天空,他一直嚴密注視着河北局勢的變化,但局勢變化造成的後果他卻不敢面對,直到今天他得知張鉉出兵上谷郡,他便知道自己無法再逃避了。

除了幽州外,張鉉已經統一了河北和遼東,那麼他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幽州了,這一點連傻子都看得出來。

儘管溫彥博安慰自己,張鉉不會馬上進攻幽州,他也相信溫彥博的分析正確,可問題是,張鉉遲早會來,一旦青州軍大舉進攻,自己的兩萬軍隊能守得住幽州嗎?

羅藝暗暗嘆了口氣,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那自己該怎麼辦?接受突厥軍隊進入幽州倒是一個辦法,可就怕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突厥軍隊進入河北,那他羅藝就成爲天下罪人了。

可除此之外,他還有什麼好辦法?

就在羅藝愁腸百結之時,有士兵在堂下高聲稟報道:“啓稟都督,唐王派使者前來求見!”

羅藝一下子愣住,他沒有聽清,又問道:“是誰?”

“長安唐王派來的使者求見!”

李淵派使者來見自己?羅藝只是略略驚詫一下,但立刻便明白過來,他接過拜帖看了看,居然是李淵的記室參軍溫大雅爲使者,他簡直覺得上天在眷顧自己,就在他最絕望之時,希望就出現了。李淵頓時喜出望外,也顧不上儀態,連忙迎了出去。

大門外。溫大雅站在臺階前等候多時,這時。府內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不止一人,溫大雅一眼便看見了急匆匆走在最前面的羅藝,他心中不由暗暗讚許,兄弟說得果然不錯,從羅藝急切的態度便知道自己來得是多麼及時。

溫大雅曾在盧氏家學讀過幾年書,見過羅藝,他上前拱手笑道:“羅都督。多年未見。”

“溫參軍,實在是有失遠迎,讓參軍久等了。”

羅藝滿臉燦爛,每一個毛孔都蘊着笑意,很多親兵都感到詫異,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都督如此熱情洋溢了。

羅藝心中着急,連忙請溫大雅進官衙,他向後看了看,卻沒見溫彥博,羅藝奇怪地問道:“彥博沒有跟參軍同來嗎?”

溫大雅淡淡一笑。“我還沒有來得及去見他,公事重要。”

“那也是,參軍請!”

“都督請!”

兩人一起走進了大門。一直來到貴客堂,羅藝請溫大雅坐下,又命侍女上茶,他這才坐在溫大雅對面,羅藝笑道:“聽聞李公已經入長安位居唐王,可喜可賀!”

“我們一路南下,基本上沒有遭遇什麼抵抗,連屈突通都願效忠李公,可見人心所向。但我家唐王只是爲了匡扶大隋社稷,這次特地令我來幽州出使。想聽一聽羅都督的意見和建議。”

溫大雅說得很含蓄,就是問羅藝承認哪個隋朝。是長安的隋朝,還是江都的隋朝?

羅藝對哪個隋朝並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自己能得到什麼?

羅藝沉吟一下問道:“幽州對李公就那麼重要嗎?”

“那當然,唐王剛剛開府就派出了兩名使者,一個是通議大夫張綸,他是巴蜀人,所以去招攬巴蜀各郡,第二個就是我,命我來幽州面見羅都督,足見唐王對羅都督的重視。”

說到這,溫大雅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呈給了羅藝,“這是我家唐王給都督的親筆信,請都督一覽。”

羅藝接過信看了一遍,李淵在信中說得倒很坦懇,希望自己能接受長安的冊封,但信中卻沒有提到打算封他什麼?

羅藝當然很在意爵位,張鉉被封爲齊國公,他纔是北平郡公,讓他着實不舒服,但爵位只是一方面,現在他更關心自己的退路,如果李淵肯出兵牽制張鉉北上當然最好,如果實在牽制不住,那自己也能有一個去處。

既然李淵在信中說得那樣坦誠,羅藝也不再含蓄,他緩緩道:“溫參軍應該也知道,張鉉剛剛滅了渤海會和竇建德,現在河北除了幽州外,都是他的地盤,甚至包括遼東,他的下一步必然是針對幽州,我想知道,如果我接受了長安招安,一旦張鉉率軍大舉進攻幽州,唐王的軍隊會不會出井陘來進攻河北,從西面牽制住張鉉?”

溫大雅在臨走之前特地和李淵談論過此事,李淵和裴寂都認爲,就算他們出兵井陘,幽州還是守不住,張鉉的實力太強大,何況劉武周嚴重威脅太原的安全。

只是他們急需一支軍隊從北面牽制住劉武周,想來想去,只有羅藝的幽州軍最合適,但他們絕對不能把真實目的告訴羅藝,只能從羅藝的角度來安撫他。

溫大雅笑道:“我們之所以來聯繫羅都督,當然是希望能得到幽州這塊河北的戰略要地,爲我們將來統一河北打下基礎,所以如果青州軍北上,我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盡力牽制住他們,或走井陘,或走滏口陘,甚至攻打河內郡,無論如何,我們的軍隊一定會出現在河北。”

羅藝一向精明狡詐,他怎麼可能因爲溫大雅的兩句出兵之語就信以爲真,對李淵而言,得到幽州固然欣喜,可得不到也沒有什麼損失,所以羅藝對李淵出兵的誠意就有點懷疑了,李淵會爲幽州而出傾國之兵和張鉉火併嗎?顯然不會。

羅藝心中冷笑兩聲又問道:“如果唐王的軍隊無法牽制張鉉大軍北上,又該如何?”

溫大雅依然不慌不忙道:“如果羅都督實在守不住幽州,也可率軍西進,從飛狐陘進雁門郡,幷州的軍隊會接應幽州軍南下,我們會給羅都督一個臨時安置之地,待時機成熟,再支持羅都督反攻幽州。”

這句話還比較實在,羅藝也知道這是李淵能做到的最大誠意了,對自己也有了一條退路。

羅藝便不再糾結李淵出兵一事,又笑着問道:“信中唐王承諾封我高官厚爵,卻有沒有明說,我想知道長安的誠意究竟是什麼?”

“請羅都督放心!”

溫大雅欠身道:“因爲官爵要由天子下旨冊封,所以唐王不好明說,絕不會讓羅都督失望。”

羅藝稍稍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不是江都的天子,而是李淵立的義寧帝,他又追問道:“究竟是什麼?”

溫大雅微微一笑,“天子將加封羅都督爲左翊衛大將軍,賜爵北平郡王,開府儀同三司,聖旨我已帶來,如果羅都督願意接受,我就正式宣旨了。”

這個結果讓羅藝大喜,他願以爲會封自己燕國公,卻沒有想到是封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羅藝心神激盪,差一點就答應了,但他稍微冷靜一下,便笑道:“我原則上可以接受,但今天不是宣旨的日子,明天一早我正式答覆參軍,同時會接受旨意。”

溫大雅知道羅藝還要考慮一下,便笑着點點頭,“既然如此,我明天一早等都督的好消息。”

羅藝派人將溫大雅送去貴賓驛休息,又連忙讓親兵去把兄弟羅壽找來。

羅壽是羅藝的胞弟,現任北平軍使,率五千軍鎮守榆關,由於青州軍進攻上谷郡,羅藝擔心張鉉要大舉進攻幽州,便發鴿信將羅壽的五千軍隊緊急調來,羅壽也是今天下午才趕到薊縣。

不多時,羅壽匆匆來到了都督官署,他長得頗像羅藝,一進門便笑道:“我剛聽說李淵派使者來了,是嗎?”

羅藝點了點頭,便將溫大雅的條件一一告訴了兄弟,最後道:“我現在已經有七分願意,只是還有一點猶豫,想讓你來幫我拿一個主意。”

羅壽是個典型的軍人,做事果斷,雷厲風行,不像羅藝那樣多疑,他想了想笑道:“如果寫信讓玉郎去勸說張鉉,大哥覺得張鉉會讓步嗎?”

羅藝搖了搖頭,“首先我不知道那個渾小子現在何處,但就算他去找張鉉,張鉉也絕不會爲了私人交情放棄幽州,就算盧家的關係也不行,這一點我心裡很清楚。”

“既然如此,兄長還有別的出路嗎?”

羅藝沉默片刻,終於長嘆一聲,“你說得對,我其實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

大業十三年六月,幽州都督羅藝正式接受了長安義寧皇帝的冊封,投降了唐王李淵,他隨後便更換了幽州軍的旗幟,宣佈承認長安爲天下正統,不再效忠江都朝廷。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

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章 人心難測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6章 替身之謎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43章 青石之經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30章 慶功酒宴
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130章 渤海高慧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223章 保衛臨淄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1174章 天下大戰(三十二)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章 人心難測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6章 替身之謎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310章 王孫聯手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57章 討價還價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43章 青石之經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359章 明謀暗算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30章 慶功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