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全線被動

裴仁基是在兩個時辰後才終於決定派小將秦用率兩千軍隊趕赴新泰縣,加強新泰縣防禦。

他隨即連夜起兵北撤,大營沒有點火把,營帳和大門都依然保持着原樣,但一支支軍隊卻迅速離開了北營門,向新泰縣方向撤離。

“大帥,這件事要不要告訴張鉉?”秦瓊低聲問裴仁基道。

裴仁基心情不太好,只是默默點點頭,“你派人去通知他們吧!”

“遵令!”

秦瓊立刻派親兵趕去費縣給張鉉送信。

這時,裴仁基看了看遠處的城牆,他不由低低嘆息一聲,這次南征還不到兩天就倉促北撤了,何其之窩囊啊!

儘管隋軍是以最隱蔽的方式無聲無息北撤,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是完全被城上的王薄掌握,從裴仁基放駱振玉北上開始,王薄便知道自己的計策成功了,新泰縣一定會被駱振玉拿下。

失去了糧草後勤,隋軍只能倉促北撤,但隋軍當天晚上就大舉北撤,還是出乎王薄的意料,他立刻意識到,隋軍的糧草恐怕只能支持兩三天了。

“大王,我們追擊吧!”十幾名賊軍大將摩拳擦掌請戰。

王薄那如狐狸一樣的目光冷冷盯着遠處隋軍大營,“不急!再等一等。”

他有點擔心裴仁基的倉促北撤是一個誘兵之計,誘引自己北上追擊,一旦自己大軍北上,城池空虛,張鉉忽然率軍殺來,他的老巢就危險了。

王薄想了想,囑咐一名校尉道:“你可率兩百弟兄去費縣,監視費縣隋軍的動靜,如果他們也棄城北撤,立刻用鷹信通知我!”

“遵令!”

校尉飛奔下城去了,王薄又沉思片刻,吩咐幾名手下幾句。這才下城睡覺去了,這兩天他着實疲憊不堪,累得快散架了,只想好好睡一覺。

但天不亮。王薄便被親兵推醒。

“大王,臨沂孫大王那邊發來緊急鷹信,說張鉉也率軍北撤了。”

王薄一下子坐起身,他心情激動萬分,看來隋軍確實是北撤了。他急令道:“命令軍隊立刻集結,大軍北上追擊!”

張鉉確實緊急北撤了,他接到了尉遲恭的緊急鷹信,一支賊軍出現在東安縣一帶,他們抓到一名賊軍探子,新泰縣似乎已經被賊軍攻陷。

這個消息讓張鉉十分吃驚,他很清楚新泰縣失陷對裴仁基意味着什麼,如果裴仁基不立即撤軍,一旦被賊軍前後夾擊,會有全軍潰敗的嚴重後果。

但張鉉更關心東安縣的情況。東安縣只有五百守軍,雖然還有一點降軍,但他們未必能起什麼作用,如果尉遲恭守不住東安縣,那他只能從沂水撤回高密郡。

更讓張鉉憂心的是,如果賊軍大舉進攻北海郡,他留在北海郡的三千守軍能抵擋得住嗎?

時間已經到了五更時分,張鉉的軍隊在費縣以北約五十里外的一座土崗上休息,張鉉坐在一塊大石上,全神貫注地注視着眼前的一幅地圖。他沒有點火把,而是藉助月光查看他們目前的位子。

“將軍!”

裴行儼不知何時出現在張鉉身後,張鉉見他一臉擔憂,笑道:“是擔心你父親的情況嗎?”

裴行儼默默點頭。他知道父親的弱點,做事過於謹慎,或者說優柔寡斷,很多事情不能當機立斷,往往會錯失良機,不管是戰機還是逃命的機會。這讓裴行儼很擔心父親的處境。

張鉉擺擺手讓他坐下,笑着對他道:“現在局勢很複雜,而且是敵暗我明,我們不知道賊軍有多少部署,但賊軍卻很清楚我們的情況,我相信你父親此時一定是在率軍北撤,很可能王薄的軍隊也在追擊他,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現在我的疑問是,新泰縣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還有東安縣現在的境況如何?如果能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我們就能做出明確的決斷了。”

裴行儼猶豫一下,低聲道:“如果王薄大舉追擊主帥,我們是否可以調頭突襲顓臾縣,逼迫王薄撤軍。”

“不可以!”

旁邊房玄齡走了過來,肅然道:“如果我們去攻打顓臾縣,很可能會被王薄和孫宣雅聯手包圍,那時我們就會遭遇滅頂之災了。”

房玄齡又對張鉉道:“所謂奇兵只是在正兵的前提下產生,絕不能單獨使之,現在大帥北撤,我們只有五千軍隊,要面對王薄和孫宣雅的數萬大軍,唯一的選擇就是撤退,而絕不能自陷險境。”

張鉉暗叫一聲慚愧,其實他就是在考慮要不要突襲顓臾縣,好在裴行儼替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確實沒有想到孫宣雅的威脅。

裴行儼慚愧道:“先生說得對,我們不能自陷險境。”

他又向張鉉抱拳行一禮,“現在不能以私廢公,請將軍以大局爲重,卑職會全力支持。”

張鉉沉思片刻,又問房玄齡道:“房參軍有什麼想法嗎?”

房玄齡拾起幾塊石頭,放在大石上,他將兩塊小石子放在西北和正北,“這是新泰縣和東安縣,這兩座是這盤棋局逆轉的關鍵,從目前的情形來看,顯然是王薄的反擊,暫時和孫宣雅無關。”

張鉉雖然很想問爲什麼和孫宣雅無關,但他最終沒有打斷房玄齡的分析,靜靜聽他繼續說下去。

房玄齡又繼續道:“如果說王薄是爲了逼裴帥撤軍,那他奪取新泰縣就足夠了,只要裴帥撤軍,那我們也只能跟着撤軍,這是必然,但將軍想過沒有,王薄爲什麼還要繼續攻打東安縣?”

“王薄是想把我們全殲在琅琊郡,然後吞掉整個青州七郡。”張鉉立刻明白了房玄齡的思路。

他接着房玄齡的思路道:“那麼王薄這局棋的關鍵就在東安縣,我說得沒錯吧!”

“將軍思路很清晰,說得一點沒錯。”

張鉉沉思一下又道:“但我完全可以從沂水縣返回高密郡,王薄想全殲我的軍隊也不現實。”

“可將軍會走高密郡嗎?”

張鉉點點頭,房玄齡說得對,正常情況下,自己不可能走高密郡回去,一定會走東安縣返回北海郡,王薄也看出了這一點,纔派軍隊攻打東安縣。

他思索片刻,便對裴行儼道:“裴將軍,你可率五百騎兵立刻晝夜行軍趕往東安縣救援尉遲,但靠近東安縣時就不能莽進,一定要當心被賊將伏擊。”

“卑職遵令!”

裴行儼轉身小跑而去,片刻聽見他的喊聲,五百騎兵紛紛站起身,迅速集結,如一股洪流般跟隨着裴行儼衝下山崗,向北方疾奔而去。

張鉉站在山崗上望着裴行儼率騎兵遠去,他沉吟一下又對房玄齡道:“房參軍剛纔爲什麼說這次反擊是王薄的部署,和孫宣雅無關?”

“很簡單!”

房玄齡微微笑道:“只要有孟讓在,孫宣雅絕不會和王薄很默契地配合,孫宣雅會順勢而爲,比如收復費縣,再繼續進兵莒縣等等,如果我們突襲顓臾縣,或者回北海郡的退路被截斷,孫宣雅也會全軍壓上,和王薄一起將我們全殲在琅琊郡,但這只是孫宣雅的本能,和兩軍的配合無關。”

這時,張鉉倒想起一事,連忙道:“我記得奪取沂水縣時,守沂水的主將好像就是孟讓的兄弟,那支軍隊也是孟讓的殘軍,他們佔據沂水縣,是不是孟讓有重回高密的野心?”

“將軍說得沒錯,孟讓絕不會甘心寄人籬下,孫宣雅收容他,恐怕是引狼入室。”

兩人正說着,一名外圍斥候從遠處奔來,大喊道:“將軍,秦將軍派人來了。”

張鉉連忙令道:“帶他上來!”

片刻,一名報信兵被士兵們領了上來,他走上前單膝跪下道:“啓稟張將軍,卑職奉秦將軍之令給將軍送信。”

說完,他將一卷信遞給了張鉉,張鉉展開信,透過微弱的月光,他勉強可以看見上面所寫,是秦瓊向他解釋新泰縣發生的情況。

張鉉暗吃一驚,連忙對房玄齡道:“是王薄的部將駱振玉詐降導致新泰縣失守,叔寶說,新泰縣那邊的賊兵恐怕有近萬人。”

房玄齡也意識到事態嚴重了,“將軍,如果是有近萬人的話,我想他們絕不會困於城內,一定會出擊,攻打東安縣是一回事,我擔心他們會伏擊裴帥的軍隊,和王薄軍隊前後夾擊,裴帥那邊就危險了。”

張鉉也意識到事態嚴重,他連忙問道:“現在裴帥的軍隊已經到哪裡了?”

報信兵慌忙道:“卑職也不清楚,卑職是昨天半夜大軍撤退時前來送信,先去了費縣,結果發現將軍不在,又繼續向北追趕。”

如果是昨天半夜撤退,那現在已經是一天一夜了,若是輕裝急行軍的話,就應該快到新泰縣了,張鉉心中開始着急起來,立刻喝令道:“傳我的命令,全軍立刻集結,準備出發!”(。)

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51章 莽漢初伏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832章 秘密地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2章 驚濤駭浪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7章 臨危受命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0章 少年皇族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182章 兵分四路
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51章 莽漢初伏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832章 秘密地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72章 驚濤駭浪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79章 冶鐵名匠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354章 樑郡一戰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7章 臨危受命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0章 少年皇族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182章 兵分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