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利益至上

半個時辰後,在瓦崗山主峰的聚義後堂內,翟讓正和李建成商議對付張須陀的措施,張須陀用釜底抽薪之策逐步摧毀瓦崗山的外圍農田,使瓦崗軍的農田只剩下山中的一部分,可以預見今年秋收後瓦崗軍將遭遇前所未有的糧食短缺。

翟讓憂心忡忡,在內堂上負手來回踱步不語,他不得不承認張須陀的厲害,抓住了瓦崗軍的要害,如果瓦崗軍內外糧食斷絕,很可能就熬不過明年了,張須陀將不戰而勝。

這時,旁邊謀士王儒信道:“卑職覺得走楊慶的路線並不靠譜,他畢竟在我們手中慘敗,宿怨極深,他不僅不會幫助我們,反而會參與扼殺我們,我們反而會弄巧成拙,請大將軍三思!”

李建成心中冷冷哼了一聲,他知道王儒信會這麼說,但凡自己的提議他都會反對,實在無法反對就胡攪蠻纏,或者暗中拉後腿,雖然他並不是翟弘之人,但他也是渤海會的信徒,和翟弘穿一條褲子。

不過王儒信的反對並沒有觸動翟讓,關鍵是王儒信只是爲了反對而反對,他提不出另外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反對就讓人有點添煩了。

這時,翟讓停住腳步,回頭向單雄信望去,“雄信,你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單雄信點點頭,“若失敗也無非是損失一點財物而已,而且卑職也覺得可以利用對方內部的矛盾,可以嘗試!”

單雄信的同意無疑使決策天平倒向了李建成,儘管翟讓還有一絲疑慮,但他已經無計可施,他只得下定了決心,“好吧!所需錢財由我來出,這件事我就交給二將軍全權負責了。”

郇王楊慶有三個兒子,長子楊承嗣官任太常丞,在京城爲官,次子楊承業出任東平郡丞。只有小兒子楊承年跟隨在他身旁。

楊承年年約二十五六歲。爲人精明能幹,替父親掌管着郇王府的龐大家產,而且他喜歡交結朋友,出手闊綽。在中原一帶有很高的聲望,被譽爲滎陽公子。

這天中午,管城縣最大酒肆聚英酒樓內生意興隆,樓上樓下坐滿了客人,三樓一間雅室內。楊承年與往常一樣,正和幾個朋友聚會飲酒。

幾個朋友都是名門世家子弟,其中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是大理寺卿鄭善果的兒子鄭儼,因爲他參加楊玄感的叛亂而被抓下獄,儘管不久後放出,但他已被削去一切功名,終身不得爲官,這兩年他鬱鬱寡歡,不過他和楊承年的關係很好,經常在一起飲酒。

楊承年長得高大英武。一表人才,而且能說會道,他給鄭儼倒了一杯酒,笑道:“山川社稷,變化如秋,今天風雨交加,明天就豔陽高照,依我看,在野不在朝,未必是壞事。儼兄說是不是?”

鄭儼端起酒杯笑道:“說得也有幾分道理,聽說朝官不準飲酒,我現在卻能開懷暢飲,來!我們再喝了這一杯。”

“喝酒!喝酒!”

衆人一起舉杯共飲。房間裡十分熱鬧。

這時,一名楊承年的隨從走進房間,悄悄遞給楊承年一張紙條,楊承年迅速一瞥,心中不由一驚,他不露聲色對衆人笑道:“大家慢慢喝酒。我有點小事,馬上就回來。”

楊承年起身來到二樓,走進了二樓的一間雅室,房間裡只有一人,年紀和楊承年差不多,長得濃眉大眼,英氣逼人,此人正是瓦崗軍名將徐世績,也是瓦崗西堂派系,被李建成派來和楊慶談判。

“楊公子,很久未見了!”

瓦崗軍當然和郇王楊慶打過交道,楊慶在東郡有四個大田莊,上萬頃土地,他要保護自己的利益,和瓦崗軍打交道必不可少,事實上,這些年瓦崗軍從沒有碰過楊慶的莊園,也沒有觸動過他的利益,所以楊慶對瓦崗軍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楊慶的田莊都是由三子楊承年掌管,楊承年和瓦崗軍有過多次接觸,和他打交道之人正是徐世績。

如果是從前,瓦崗軍的人出現並不會讓楊承年感到緊張,但此時正是朝廷圍剿瓦崗軍之時,徐世績在這個敏感的節骨眼上出現,着實讓楊承年感到緊張,當然,他也不會出賣徐世績,畢竟他們在東郡有着巨大的利益。

楊承年連忙關上房門,低聲問道:“你怎麼來了?”

“我想見見令尊,能否煩請公子引見?”

“你....你找到我父親做什麼?”楊承年緊張地問道。

徐世績不慌不忙道:“其實也沒有什麼的大事,只是想請令尊幫一個小忙。”

楊承年知道瓦崗軍這時候來找父親,絕不會是小事情,他沉吟一下問道:“能否先告訴我,到底是什麼事?”

“可以!不過這裡不是說話之地,我們能否換了一個地方。”

楊承年點點頭,“請稍等我片刻!”

他出了房間,又快步向三樓走去。

半個時辰後,在楊承年自己的一座別宅內,徐世績坦率地告訴了他目前瓦崗軍的困境,又對他道:“瓦崗軍願意用兩倍市價購買郇王在東郡田莊的存糧,另外再奉上三千兩黃金和一箱珠寶,作爲瓦崗給郇王殿下的壽禮。”

楊承年沉默了片刻,他很清楚瓦崗軍其實就是來向自己父親求救,這件事涉及的利益太廣,風險也太大,不是他能做主,他最終點了點頭,“我可以替徐兄引見我父親,不過他願不願意見徐兄我不能保證。”

“這個我知道,先煩請楊公子去稟報一下令尊。”

楊承年讓徐世績和他的手下先住在自己別宅內,他離開了別宅,心事重重地返回王府。

此時,楊慶正準備午睡,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每天午飯後要午睡一個時辰,雷打不動,楊承年當然也知道父親的習慣,所以他趕在父親午睡之前找到了父親。

楊承年將一隻精美的檀木箱子放在小桌上,箱子比一個南瓜還大,楊承年打開箱子,珠光寶氣頓時迎面撲來,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裡面至少有百餘件珍寶,光明珠就有三十餘顆。

楊慶負手站在箱子前,眼睛眯成一條縫,他是識寶之人,這隻箱子裡的寶物件件上乘,而且都大有來歷。

他拾起一顆鴿卵大的明珠,仔細端詳片刻,明珠上泛起一種清晰可見的淡紫色,光線越深,紫色越重,他驚訝地對兒子楊承年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種明珠有二十四顆,應該就是楊雄那串紫貝珠,我在十年前見過一次。”

楊承年大吃一驚,“莫非楊雄那幾艘失蹤的行李船是被瓦崗軍奪走了?”

安德王楊雄在大業百年東征高句麗時病逝,他的私人物品從涿郡運回洛陽,但在半路上卻失蹤了,據說是不幸翻沉,其中就有不少楊雄珍愛之物,包括一串由二十四珠子連成的紫貝珠串。

楊承年在箱子裡翻找,果然找出了二十四顆一樣的紫色珠子,楊慶點點頭,這是先帝賜給楊雄的寶物,堪稱無價之寶,瓦崗軍居然把它送給自己了,出手不凡啊!

“好吧!”

楊慶欣然道:“我可以見一間徐世績,晚上帶他來見我!”

當天晚上,徐世績見到了楊慶,徐世績心裡明白,只要見到了楊慶,那麼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至少可以商量了,否則楊慶根本不會見自己。

“徐將軍請坐!”

楊慶聽說瓦崗軍還準備再給自己三千兩黃金,他態度變得更加客氣,請徐世績坐下,又讓侍女給他們上了茶。

徐世績欠身笑道:“今年中原大旱,王爺田莊受影響了嗎?”

“樑郡那邊影響比較大,東郡和滎陽郡都還好,只減產一成,還是得益於平時水利修建不錯。”

“雖然大旱,不過王爺的損失應該也得到了補償吧!”

楊慶明白徐世績的意思,今年大旱,糧食是減產了,但他卻趁機在東郡和樑郡低價收購了七千餘頃上田,又增加了三個大田莊,佃奴也增加千戶,着實收穫極大。

兩人寒暄片刻,便直接進入了主題,瓦崗軍願出兩倍的價錢購買楊慶田莊裡的存糧,這是一筆大買賣,對楊慶的利益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85章 情到深處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55章 識破陷阱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97章 校場較武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章 武川之府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66章 仲堅授藝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41章 皇后軟語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6章 替身之謎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28章 百密一疏
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85章 情到深處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55章 識破陷阱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97章 校場較武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章 武川之府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66章 仲堅授藝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41章 皇后軟語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6章 替身之謎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228章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