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盧府壽宴(四)

突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驚呆了,堂堂大將軍竟然如此失態,魚俱羅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宇文述的手腕,“宇文大將軍,這裡是盧府,不可魯莽!”

張鉉卻平靜異常,冷冷看着宇文述,無非是爲了楊玄感之事和天寺閣一案而遷怒自己,宇文述還不知道自己在突厥看見了宇文化及,如果他知道自己是知情人,恐怕他更要除自己而後快了。

不過張鉉並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這是盧府,有人會攔住宇文述,不需要他多說什麼?

他向魚俱羅行一禮,“魚將軍所需卑職自會奉上,先告辭了!”

他轉身便向堂外大步而去,宇文述氣得胸脯劇烈起伏,他也知道不能在盧家老爺子的壽辰上殺人,可如果不殺此人,他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魚俱羅又低聲道:“大將軍,給我這個面子。”

宇文述狠狠將刀入鞘,“就看在你的面上,今天且放過他!”

旁邊羅藝驚得目瞪口呆,他想不通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堂堂的大將軍竟然爲了一個侍衛如此失態,簡直有失體統,但也可見仇恨之深,他忽然覺得讓張鉉住在自己府中,是不是有點不妥。

羅成似乎想到了什麼,立刻追了出去。

這時,宇文述回頭對盧儀道:“此人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會和他同堂爲客,如果他不走,那我走!”

“不能這樣!”

魚俱羅連忙阻止,“伯通,再給我個面子,咱們今天不說這件事,以後再說!”

“你們自己看着辦吧!”宇文述重重哼了一聲。轉身離開了大堂。

盧儀頓時覺得頭大如鬥,一邊是宇文述,一邊是魚俱羅,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羅成一口氣追到大門,卻沒有發現張鉉的蹤影,他又問了門房。也沒有看見有人出去,羅成走了回來,卻意外在一座小亭內看見了張鉉,只見他正負手觀賞池中游魚,顯得頗爲悠閒。

羅成鬆了口氣,快步向亭子走來。

“元鼎兄,我以爲你會一怒離去!”

張鉉回頭看了他一眼,滿臉笑容,沒有一絲怒氣。

“我爲什麼要走。若倉促離去,別人還以爲我的懼怕了宇文述逃走,我會怕他嗎?”

羅成心中暗暗嘆息一聲,歉然道:“是我不好,不該帶你去見魚俱羅,本來還想着讓魚俱羅能指點一下武藝,沒想到卻惹出了——”

不等他說完,張鉉擺手止住了他。“此事與你無關,宇文述遲早會找到我。與其被他無聲無息幹掉,還不如當面撕破臉,讓我有點防備。”

“可是,兄長怎麼會得罪他?”

“此事說來話長,以後有時間我會慢慢告訴你,現在好像有人來找你了。”

羅成一回頭。只見一個小丫鬟怯生生地站在自己身後,他頓時怒道:“有什麼事?”

“公子,夫人讓你去內宅,有要緊事找你。”

“你去告訴我母親,我現在很忙。等會兒再過去。”羅成不耐煩道。

“玉郎,你還是去一趟吧!我暫時不會離去。”

羅成無奈,只得點點頭,“好吧!我先去一下,馬上就回來。”

羅成轉身便匆匆向內宅而去,張鉉望着他背影走遠,卻慢慢陷入了沉思,他很清楚自己處境並不樂觀,不僅是因爲楊玄感案和天寺閣一案,而且他還在突厥遇到了宇文化及,一旦宇文述發現自己掌握他私通突厥的內幕,他更不會放過自己,這纔是他張鉉最大的危機。

這是一個權勢橫行,強者爲王的叢林時代,弱小者只能任人宰割,如果他要頂住宇文述囂張跋扈,他就必須有強大的實力,就算一時辦不到,也有更高的權勢者撐腰,那麼比宇文述權勢更大者,又是誰?

盧府內宅,今天壽宴的主角盧慎正在聽次子盧儀的稟報,盧慎今年七十歲,長得高大威猛,滿面紅光,完全不像個七十歲的老人。

另一邊則站着他的長子,現任盧氏家主盧倬,家族實權依舊掌握在父親盧慎手中,盧倬只是名義上的家主,他性格溫和,身材也略顯得文弱,比起性格強勢且身高體壯的二弟盧儀,他就顯得有一點懦弱。

盧慎從小就不太喜歡這個文弱的長子,嫌他沒有魄力,沒有族長的威儀,一點不像自己。

他更喜愛高大強勢的次子盧儀,只是族規擺在這裡,必須由嫡長繼承家主之位,若修改族規必然會引起家主內部其他嫡枝的非分之念。

而另一方面,盧倬的懦弱也有利於他繼續掌控權力,所以盧慎最終沒有修改族規,還是讓長子繼承了家主之位。

盧慎卻不知道,他承諾過次子爲家主卻又無法辦到,盧儀雖不敢恨他,卻對兄長恨之入骨,從而引發了兄弟之間的一場嚴重爭權鬥爭,險些毀了孫女盧清。

但盧倬是個極爲孝順的兒子,他不願父親知道他們兄弟之間的手足相殘,盧清那件事他便沒有告訴父親。

策劃者盧儀當然也同樣心知肚明,他只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就彷彿盧清之事和他毫無關係,只是他並不知道盧清是被張鉉所救。

“父親,宇文述說得很清楚,如果張鉉不走,那他就走,雖然他是燕王侍衛,但我們不能爲一個小小侍衛得罪大將軍。”

盧慎眉頭皺成一團,宇文述竟然要當衆殺一名燕王的侍衛,一個小小的侍衛竟然讓堂堂大將軍如此失態,這倒是很少見的事情。

“這個侍衛是什麼家世背景?”盧慎回頭問長子盧倬。

“這個.....孩兒還沒有查到。”

盧倬低聲說道,他也剛剛纔聽說了這件事,他怎麼也想不到張鉉居然和宇文述有仇,他原本以爲張鉉只是一個普通侍衛,無意中救了自己女兒,可現在看起來。這個張鉉的背景也不同尋常。

盧慎臉一沉,“你是家主,所有賓客都是你來把關,你竟然不知道?”

“孩兒的賓客記錄中沒有此人,好像.....好像是慶元的朋友。”

“去把慶元叫來!”

盧儀匆匆去了,片刻他帶着盧慶元走進內堂。盧慶元是盧倬的次子,也是盧氏家族的叛逆子弟。

在前年的族會上,他主張嫡庶子弟應該在教育上平等,從庶子中選拔優秀子弟培養,而不能只考慮嫡子優先,引起家族的軒然大波,爲此他被罰在家廟內責打五十棍,並停祭一年。

所以不光嫡系子弟不喜歡他,連庶族子弟也覺得他太魯莽。挑起嫡庶之間的矛盾。

盧慶元走進內堂跪下,“孫兒慶元參見祖父!”

“我來問你,你是怎麼認識這個張鉉?”

盧慶元也聽說了東院發生之事,他心中十分緊張,便將幾天前在盧氏山莊遇到羅成和張鉉,並邀他一起來府中之事說了一遍,最後說道:“張鉉絕非魯莽惹禍之輩,而是一個明事理。知分寸的英雄人物,孫兒覺得他是可交之人。所以才——”

“混帳!”

旁邊盧儀一聲暴喝,打斷了盧慶元的話,他指着盧慶元怒不可遏道:“你這個惹禍精,胡亂領人入府,你知道我們盧家可能因爲他而得罪宇文述,你簡直膽大妄爲。去年的教訓不吸取,還變本加厲給家族惹禍,該把你逐出家族纔對!”

“二弟!”

盧倬十分不滿兄長這樣指責自己的兒子,他冷冷道:“我聽得很清楚,張鉉是玉郎的朋友。慶元的所作所爲纔是待客之道,他怎麼會知道張鉉是宇文述的仇人,你這樣指責慶元是不是有點不公平?”

“你!你就知道護短!”盧儀怒視兄長道。

“我不是護短,我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是嗎?二弟!”

盧倬語帶雙關地說道,他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抑制的仇恨,盧儀心中有鬼,連忙扭過頭去,他心中冷冷哼了一聲。

“好了,你們就別把話題撤遠,回到正事上來,說說怎麼應對此事?”盧慎有點不高興道。

不等兄長開口,盧儀便搶先道:“孩兒覺得這件事必須果斷處置,立刻將張鉉趕出盧府,要讓宇文述知道盧府和張鉉沒有一點關係,這纔不會得罪他,要知道宇文述是個極爲記仇之人,盧府態度一定要堅決。”

“你的看法呢?”盧慎不急着表態,又回頭問長子盧倬。

盧慶元大急,如果張鉉被趕走,他就是最大的罪人了,他眼巴巴地望着父親,心中默默懇求父親不要做得太絕。

盧倬怎麼可能把自己的恩人趕走,如果實在不行,他就向父親說清楚盧清那件事,讓父親知道張鉉怎麼對盧家有恩。

他沉吟一下說:“剛纔慶元也說,張鉉是玉郎的朋友,我覺得這件事最起碼要先和妹夫商量一下,而且還涉及到魚俱羅,絕不能草率處置。”

三人的目光都望向老家主盧慎,他纔是最後的決定人,盧慎緩緩道:“其實羅藝和魚俱羅的問題都不大,但你們沒想過嗎?一個小小的侍衛怎麼會得罪權傾朝野的大將軍,我覺得這恐怕和燕王有關。”

三人都沉默了,姜不愧是老的辣,能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本質,必然是和燕王有關,宇文述不敢招惹燕王,便拿燕王手下的侍衛來撒氣。

“那父親覺得怎麼處理比較好?”盧儀心中雖然不服,但他也不敢像剛纔那樣直接要求趕人了。

“要處理圓滑一點,不能得罪宇文述,但又不能顯出我盧家趨炎附勢,更不能得罪燕王,這就是我的態度,該怎麼辦你們兄弟二人商量一下吧!”

盧氏兄弟對望一眼,父親着實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

..........

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28章 初見蕭後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866章 視察科舉
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890章 滔天大禍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28章 初見蕭後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237章 再次進京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455章 大戰之後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866章 視察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