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家有小郎

竇建德的書房內坐着四個人,坐在正中間是主人竇建德,坐在他對面主客位是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黑麪男子,年約三十五六歲,目光凌厲,滿臉橫肉,此人便是竇建德從前的舊部劉黑闥,他是竇建德的同村好友,也是竇建德軍中的第二號人物。

竇建德投降張鉉後,他的軍隊全部被解散,劉黑闥卻在竇建德決定投降後便帶着數百名心腹親兵離開了軍隊,他在上黨郡的太行山中落草爲寇,並逐漸糾集了數千匪衆,自稱爲黑王,在太行山一帶混得頗有名氣。

但劉黑闥是一個野心極大之人,他絕不甘心在太行山做一個草寇,所以當同樣不甘心的高慧找到他後,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河北腹地起兵,這裡隋軍兵力較少,盛產糧食,容易造成聲勢。

劉黑闥當然想做老大,但高慧卻不斷勸說他,讓他去說服竇建德同反,利用竇建德在河北的威信,必將一呼百應,風起雲涌,劉黑闥也被高慧說服,化妝商人,秘密來到了漳南縣武丁鄉,這裡是竇建德的故鄉,但同樣也是劉黑闥的故鄉。

劉黑闥已經勸了竇建德半個時辰,說得他口乾舌燥,但竇建德依舊沉默不語,不知他是在考慮,還是委婉拒絕,好在劉黑闥很瞭解竇德建,知道竇建德是很重情義之人,必須耐心勸說纔會有效果。

劉黑闥剛要開口,只見丫鬟端着一壺新煮的茶走進來,劉黑闥立刻咬住了舌頭,丫鬟在茶壺放在桌上,竇建德擺擺手,讓她出去。

丫鬟退了下去,劉黑闥回頭見丫鬟關上門,這才壓低聲音又繼續勸道:“當年我們起兵之時,大哥就說過,除非滅掉大隋,否則我們將戰死方休,現在隋朝還在,我們的志向還沒有完成,大哥爲何雄心泯滅,甘爲一鄉人?我們完全可以東山再起,以大哥的威望,振臂一呼,河北數十萬勇士將雲集在大哥身邊,那時我們據幽州,控遼東,有突厥人的戰馬,有大唐的錢糧,天下三分,我們也能得其一,大哥,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劉黑闥聲淚俱下,在隔壁偷聽的小丫鬟卻翻窗出去,找到了主母李氏,緊張道:“夫人,那個黑大漢我認識,就是以前的劉二叔,他在勸老爺重新起兵造反呢!”

李氏驚得臉色慘白,如果再造反,自己的孩兒可就活不成了,她想了想,便對小丫鬟道:“你去河對岸那座養羊的屋子,找到一個叫小武的年輕人,你把聽到的話都告訴他,快去!”

“夫人,可以嗎?”

“沒問題的,快去吧!”

丫鬟一溜煙地出去了,這時,劉黑闥的勸說也到了尾聲,竇建德一直沉默不語,劉黑闥也沒有辦法,而且他不能呆的時間太長,他便對竇建德道:“我話已經說盡了,大哥卻始終不表態,這樣吧!大哥考慮兩天,我兩天後再來,先告辭了!”

竇建德還是沉默不語,低着頭,彷彿什麼都沒有聽見,劉黑闥無奈,只得拱拱手帶着兩名手下快步離去。

走出大門,劉黑闥對一名手下低聲道:“留在這裡,盯着他們一舉一動。”

竇建德直到他們都離開府門,才嘆息一聲,起身向內院走去,正好碰見了懷抱兒子的嬌妻,竇建德抱過兒子,在他小臉蛋上親了一下,笑道:“你爹爹想過幾年安穩日子都難。”

李氏憂心忡忡問道:“老爺,他們是什麼人?”

“是我的舊部,來看看我。”

“他們是來勸老爺起兵造反嗎?”

竇建德感覺到嬌妻的擔憂,便笑道:“放心吧!我有了兒子,已經沒有那個心了。”

“可是.....他們不會放過老爺的,我見他們都陰沉着臉出去。”

“我給你說沒事的,別放在心上。”

竇建德抱着兒子向內堂走去,李氏在後面咬了一下嘴脣低聲道:“老爺爲什麼不向武校尉求救,他們就和我們隔河相望。”

竇建德臉色大變,回頭怒視妻子道:“你去告訴他們了?”

“老爺,他們是來保護我們的,我覺得應該向他們求救!”

竇建德急得直跺腳,“真糊塗啊!你要害死我們了。”

“老爺,我做錯了嗎?”

李氏嚇得呆住了,竇建德懷抱中的兒子也嚇得大哭起來。

竇建德連忙哄兒子,又對妻子急道:“快收拾一下細軟,立刻去中都,快去!”

竇建德心如明鏡,他很瞭解張鉉,一旦張鉉知道劉黑闥再度邀請自己出山,那麼張鉉一定會下手除掉自己,只有去中都自首,纔有希望免除一死。

而且劉黑闥勸不動自己,也一定會殺了自己,引發自己舊部生亂,他必須立刻離去。

不多時,一輛馬車從竇府裡駛出,向小橋駛去,剛過了小橋,一名年輕男子從樹上跳了下來,他名叫武錚,是一名隋軍校尉,奉命率五十名士兵監視竇建德,竇建德也知道他的存在,大家互不干涉,相安無事。

武錚得到了丫鬟的消息,專門在這裡監視竇建德,他攔住馬車笑嘻嘻問道:“竇公這是要去哪裡?”

竇建德拉開車簾道:“我要去中都面見齊王殿下,武校尉也隨我一起去吧!我可能遇到了不安全之事。”

武錚欣然道:“保護竇公安全是我們的職責,我們自當護送竇公前往中都。”

很快,從遠處奔來的五十名騎兵護衛着竇建德的馬車,離開竇府,向中都方向疾速駛去。

就在馬車剛走,從遠處奔出一人,正是劉黑闥留下監視竇建德的手下,他心中大急,也翻身上馬向漳南縣方向奔去。

張鉉回到中都已經快半個月了,離新年也已不到十天,這半個月,張鉉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裡,好好慰藉了妻子們的相思之苦。

書房內,張鉉年僅四歲的兒子張廷揹着手站着,稚聲稚氣地給父親背誦《論語》,他已經能把《論語》完整地背誦下來了。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張鉉望着小臉嚴肅的長子,心中泛起了一絲愧疚,自己很少有時間陪兒子,卻從未發現他的眼睛很像自己。

盧清坐在一旁陪同着丈夫和兒子,這是她最幸福的時刻,在她身邊的搖籃裡,還睡着乖巧的女兒。

“夫君,讓廷兒喝口水吧!”盧清看出兒子有點緊張。

張鉉笑着點點頭,“不用再背了,我知道廷兒背得下來。”

張鉉疼愛地摸了摸兒子的後腦勺,又問道:“平時除了讀書,還做什麼?”

“還有習武!”

“你會練武?”

張鉉有點驚訝,兒子看起來有點瘦弱,居然還會練武。

“嗯!”

張廷重重點點頭,“是二孃教我的劍法,孩兒練給爹爹看。”

他畢竟還是孩童,說到練武,立刻興奮起來,他一下跳了起來,從桌上拾起一把鐵尺子,開始舞劍,張鉉見他練得不錯,步伐虎虎生威。

盧清在一旁低聲道:“武娘說廷兒有點瘦弱,需要練武強身,每天上午廷兒都要去跟二孃練武。”

“他是有點瘦弱,應該多鍛鍊,讓他長得強壯一點。”

夫妻二人一邊說,一邊看着兒子,張廷忽然用力過猛,鐵尺竟脫手而出,直射張鉉的面門,旁邊盧清嚇得掩口驚呼起來,張鉉手疾眼快,凌空一把抓住了尺子。

張廷嚇呆住了,一動不動,張鉉笑道:“莫非你二孃還教你脫手劍嗎?”

張廷連忙躲到母親身後,膽怯地望着父親,盧清歉然道:“夫君,廷兒只是不小心,你可別吼他!”

張鉉也不想嚇壞孩子,便笑道:“既然你娘求情,這次就饒你,下次我可不再饒你。”

盧清推了一把兒子,張廷上前跪下,“孩兒知錯!”

張鉉摸了摸兒子的頭,“好了,爹爹還有客人,晚上爹爹再陪你。”

張鉉站起身對盧清道:“我去外書房,房先生應該已經到了。”

“夫君去吧!我帶孩兒回內宅。”

張鉉點點頭,便快步向外書房走去。

外書房內,房玄齡正坐在桌前喝茶,他上午才從上黨郡和長平郡回來,來向張鉉彙報情況。

片刻,張鉉快步走了進來,笑道:“讓先生久等了。”

房玄齡連忙起身行禮,“微臣也是剛到!”

“坐下吧!”

兩人已經熟悉了,分賓主落座,張鉉問道:“幷州兩郡的情況如何?”

“啓稟殿下,目前兩郡局勢比較平穩,但長安那邊還是有點小動作。”

“什麼小動作?”

“長安在收買兩郡的官員,據我推測,至少有四成的官員暗中效忠長安。”

(。)

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82章 言而無信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32章 失手殺人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49章 發現秘密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64章 河邊少女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12章 當面挑戰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1026章 兵臨城下
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82章 言而無信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32章 失手殺人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49章 發現秘密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214章 計取武城(四)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316章 兩線出擊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64章 河邊少女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1233章 唐宮政變(五)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12章 當面挑戰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1026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