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擊江東盟軍

“定遠城破,江淮軍退兵了。”徐世績在鍾離城內,接到這個重要情報之後,先是愕然,但旋即又高興起來。

他很清楚,這是陛下的戰略奏效了,看似沒有直接來救援,但是,幾次出手都打中了江淮軍的命門,迫使杜伏威、沈法興等江東盟軍,不得不後撤。

“論用兵的能力,陛下還真是用的爐火純青的地步,朝廷大軍抵達北岸不足半個月,卻接連獲勝,迫使三十萬大軍撤兵,扭轉了局勢,把被動變爲主動,實在高明啊!”徐世績感慨一聲,衷心的欽佩。

周圍的房彥藻、王君愕、韋義節等人,也都紛紛點頭,高興之餘,還有深深的敬佩。

“幸虧陛下御駕親征,一下子解決了江淮的難題。”房彥藻感嘆。

王君愕也欽佩道:“陛下這些年,帶兵出征,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堪比歷史上的名將啊!”

“徐將軍,我們是否要追擊,現在二三十萬江東盟軍撤走,肯定軍心不穩,只要大軍追擊,會讓他們更緊張,甚至出現崩潰的局面,我們可收割一些,也算給死去的將士們報仇了。”韋義節抱拳道。

徐世績沉思一下,點頭道:“追擊,死死咬住他們的尾部,決不讓江東盟軍撤的那麼容易,南方馬匹少,這支盟軍的騎兵,加起來也不多,我們可派一支騎兵,一支輕裝步兵去追趕,不斷滋擾他們的斷後人馬。本將軍帶着數萬主力在後壓陣,一旦盟軍大規模掉頭作戰,我等就趁機衝殺一番,拖住敵軍後撤的速度,相信陛下已經帶兵去前面阻截了,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徐將軍,末將願意帶兵前往。”韋義節主動請纓。

王君愕也抱拳道:“末將也願意前往。”

徐世績看了二人一眼,說道:“韋將軍,你帶兵兩萬,輕裝上路,騎兵五千,去拖住斷後的江淮軍隊。王將軍,你帶兵一萬騎兵,從側面繞路過去,對前方的盟軍進行滋擾,趁機掩殺,敵人停下來阻擊,你們就後撤,敵人行軍,爾等就不斷衝擊,不要讓江淮軍好過!”

“末將明白!”二人都應答下來。

..........

杜伏威撤軍了,策騎前行,這一次他連羅昭雲的軍隊都沒有看到,就被逼迫撤退,感到十分憋屈。

闞凌負傷歸隊,向杜伏威講解了當晚定遠城被偷襲的細節。

“看來,在徐世績撤退的時候,就在定遠城內設下了暗樁,是我們大意了,沒有對城內百姓進行盤查。”杜伏威嘆了一口氣。

他們這些農民起義軍,多是寒門出身,政治悟性不夠,許多細節想不到,也不懂入城之後,先封鎖檔案戶籍,盤查城內人口,哪些是臨時逗留的生面孔。

當然,徐世績臨行前讓人燒燬了檔案戶籍,就是杜伏威等人派人去查,也會有很多漏洞。

謀士鄭東平在旁分析形勢道:“總管,朝廷軍隊越聚越多,淮南有了二十萬大軍,江都郡雖然名義上在我們義軍的控制下,其實根本沒有管治。平時都是義軍到哪,就控制了哪座城,對治所下附近城鎮鄉里,沒有有效動員。城池一丟,周圍區域就全部沒了,不像朝廷那樣不斷派文官滲透到鄉鎮,做縣令、里長,真正治理地方。目前整個江都郡現在已經不受我們所控了,只有歷陽郡作爲根基,憑此對抗朝廷大軍,有些困難了。”

杜伏威聞言,沉默不語,深深嘆一口氣,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卻無計可施。

因爲他們這些所謂的梟雄,大多寒門出身,能夠拉攏的人才,多是寒門出身的武夫,帶兵廝殺可以,要說治理州縣,定邦安民,就有些困難了。

沒有什麼詳細的規章制度,也沒有頒佈新的律法,在他們控制的城池內,都有些混亂,更別說地方縣鎮,還是在用隋律,或是鄉下約定俗成的宗法制度,規範百姓的行爲。

他杜伏威稱霸一方或許可以,讓他真正做諸侯王,頒佈條令,從此治理民政和經濟,搞朝廷那一套三省六部之類的,不論是政治素養,視野見識,知識能力等待,都是不夠的。

杜伏威看着闞凌和謀士,輕嘆道:“你說我們當日起兵是爲了什麼?”

闞凌愣了一下,脫口而出道:“當然是推翻昏君楊廣,帶着族人能夠在亂世中活下去,有衣穿,有飯吃,沒有官府欺壓!”

杜伏威道:“楊廣早就死了,北方已經統一,都是羅昭雲的新朝廷了,聽許多從北方南下的商旅說,目前北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百廢待興,沒有了戰亂和盜賊,比我們江南之地,各自爲戰,藩王割據的局面好多了,我們現在聯合起來,對抗北方朝廷,真的正確嗎?”

闞凌聞言後,怔怔說不出話來。

因爲杜伏威的話,說的有道理,對於沒有讀過多少書的闞凌而言,他想要反駁,也照不出理由了。

連謀士鄭東平也陷入了沉默,咀嚼他的話意,似乎有些道理。

現在抵抗朝廷的意義是什麼,他們能夠撐住多久,打贏了,死傷無數,真的能換來江南的穩定嗎?

杜伏威看二人都沒有了言語,苦笑道:“這也不過是我一時之言,困擾了我很久,不過,真要放棄抵抗,歸順朝廷,怕是我們盟軍不會答應,連歷陽郡、丹陽郡的將士也不答應,時機不到,多想無益,還是繼續掙扎吧。”

鄭東平、闞凌都點點頭,目前形勢是騎虎難下,有些人可能心中想要歸順,但是大部分人,在自己的地盤爲所欲爲自由慣了,要直接歸順朝廷,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就在這時,有斥候飛奔過來通傳,王雄誕所率的斷後軍隊,被徐世績派出的兵馬追上,正在廝殺。

杜伏威臉色微變,該來的還是來了,當機立斷道:“不要逗留,加速行軍,早點離開鍾離郡!”

他沒有派人回援,因爲撤軍時候,被敵軍追殺,是相當危險的時候,很可能造成全軍的潰敗,留下王雄誕就是爲了阻斷追兵,主力軍必須要加快撤離。

軍令傳達之後,二十多萬兵馬,加快了奔跑趕路,騎兵太少,都是雙足疾走,一些士卒的臉上已經浮現了緊張氣氛。

尤其是張善安、沈法興、汪華等人率領的軍隊,都是臨時湊集的逃難農民,選拔爲兵,軍事素質低,訓練也少。這時候已經有逃命的想法了,疾奔的時候,前後有些擁擠衝撞,陣型開始紊亂。

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二十八章 殺一是罪,屠萬爲雄!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三百六十五 舉步維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觀念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
第七百六十二章 樑國困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灘之戰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賠罪來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義憤填膺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連拔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調出徵第七百章 立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層次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九十九章 招攬之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殺念消除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章 虛張聲勢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二十八章 殺一是罪,屠萬爲雄!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襲山陽倉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第三百二十六章 賽文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高天黑肅殺夜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波欲來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九十八章 戰火蔓延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一千一十二章 荊門山要塞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徵高句麗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六百九十八章 東進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飛仙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二十二章 風雪歸途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三百三十章 出謎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四百六十三章 獻身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八百零六章 克澠池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三百六十五 舉步維艱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六百七十六章 唐王政權第八百七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逃第二百八十六章 託孤之意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謀算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實情第六十六章 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崗軍之威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二百五十二章 調兵有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敵策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親自南征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觀念第四百六十六章 謀計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