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

洛陽城外,死屍遍地,破損的甲冑、攻城器械散落到處都是,義軍損失很大,依舊沒有攻下了洛陽,對義軍的士氣影響很大。

哪怕楊玄感身先士卒,數次帶兵親自上陣,可是面對堅固不催的銅牆鐵壁,也感到力不從心。

城內的守軍,不再出城硬拼,完全仗着城牆的高厚堅韌,居高臨下,抵擋着楊玄感義軍的攻城。

六七日過去後,這種僵持的鏖戰,使得義軍將領們都陷入了焦灼情緒中。

大營帥帳,楊玄感正在跟將領謀士們商討破城之計,還有何去何從。

“玄感,得到城內放出的消息,咱們楊府已經被禁衛軍抄家,沒收了所有財產,男女都被押往大理寺的地牢。”楊慎說道。

楊玄感點頭,這也是他所擔憂之處,在考慮李密獻策時候,他就把家人因素考慮其中,打算先攻洛陽,不可捨近求遠,如果能很快順利破城,楊府自然保得住,現在楊府上下,除了提前被接走的嫡系子弟外,其它旁支、妾侍、家眷等,幾乎全都被抓了。

“可知楊廣派回的先鋒部隊,抵達哪裡了?”

李子雄抱拳道:“啓稟楊將軍,楊廣已經回來燕郡,不日就能抵達涿郡,穩固北方騷亂,目前已經派出了楊義臣、屈突通帶兵南下,抵達河陽,即將要渡黃河了,從東面來襲,楊義臣從北門壓來,我軍若不能三日內破城,便會陷入了內外包圍之中,必須要撤走了。”

楊玄感聞言沉默下來,局勢從剛開始的主動,變成現在的被動,可以說,戰局瞬息萬變,他舉義旗的時候,本要效仿楚霸王一般,帶着楊家子弟崛起,號召天下各路反王,舉義兵揭竿而起,加上幾個亡國後裔響應,隋朝也會如暴秦那般,很快動搖。

可是,他估算錯了形勢,這次起兵後,各地響應並不積極,許多地方的隋民,因爲沒有收到徵遼東、開運河等影響,反而過着平靜的日子,而河南、山東地帶,壯丁都被抽調了,還有大部分逃入荒林,一時難以召集太多的壯丁來入伍。

還有不少義軍首領,都在觀望,秘密集結,但因爲比較倉促,都在觀望中,還沒有過多響應。

“軍師,你還有何高見,能解燃眉之急?”

李密聞言長舒一口氣,說道:“當務之急,時間緊迫,不能再浪費時間了,兩日,集中兵力攻打洛陽,若還不能成功,連夜撤走,西進函谷關,然後派重兵在那裡屯守,關中乃是龍興之地,地形複雜,當年秦國吞併天下,就是以函谷關、虎牢關等爲要塞,把六國雄兵擋在東方,難以攻入關內。”

“我軍若攻入長安,那裡畢竟是西京,關隴貴族的根基所在,許多沒落的貴族,曾累世公卿,人才濟濟,秦川土地肥沃,我等完全可以扎住根基,憑藉楊公積累的威望,楊族門閥的勢力,足以站住腳,廢掉西京皇室,然後我軍再發檄文,公佈楊廣罪狀,號召天下義軍起兵,紛紛對抗朝廷軍,願與天下諸侯分封天下,使百姓安居樂業,這樣一來,響應者必如過江之鯽,咱們在關內不動兵卒,就可以發動各地義軍如螞蟻般,咬死隋朝廷這隻大象了。”

衆人聽完之後,都露出驚容,覺得此計穩妥,而且非常可行,楊慎、楊約等人咀嚼之後,露出喜色,這個策略,足以讓他們立住腳跟,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楊慎神色雀躍,說道:“玄感,軍師的計策很高明,我覺得可行。”

“是啊,楊將軍,屬下也覺得可靠。”史懷義抱拳說道。

楊玄感擡頭,看到大帳內的謀士、武將、參事們,目光殷切地盯着他,微微點頭道:“好,就按照軍師的計策來辦,接下來兩日,加速猛攻,若不破城,連夜西進,專攻長安城。”

衆人聞言後,都鬆懈幾分,沒有剛纔的茫然和憂色了,現在有了新的目標,皆認爲切實可行,使得諸將生氣恢復。

李密心中暗歎,他很想提議,馬上就撤走,直接攻打長安,因爲時間太寶貴,時機稍縱即逝,必須要抓住抓牢,遲則生變,但是覺得肯定會被楊玄感和諸人否定,所以,退而求其次,讓衆人再攻打兩日爲限。

.........

羅昭雲帶兵退回了遼東城,接近十萬大軍,沒有折損分毫,全部安全撤離回來,麾下的將領和士卒們全都引以爲傲,因爲高句麗的追兵,始終不敢近前,只是在後面搖旗吶喊,虛張聲勢,雙方竟然沒有交鋒上。

不過,高句麗軍也有收穫,畢竟在城外和沿途,得到一些器械、兵甲、糧草,雖然只有隋軍攜帶的幾分之一,但也夠高句麗的兵馬使用一段時日,算是豐厚戰利品。

而且主力軍保全,沒有再損耗一兵一卒,這是乙支文德要倚重的軍力,不敢輕易損耗掉。

副將車彥奇道:“乙支將軍,我軍離遼東城還有十里,要繼續前進嗎?”

乙支文德詢問:“前方的隋軍如何了?”

“已經進入遼東城!”

乙支文德道:“傳令,停止進軍吧,聯繫方圓城邑,收編殘軍,另選擇交通隘口,設下障礙,召集當地壯丁、漁牧民參軍,提防隋軍擾民在這裡殺伐百姓。我國需要休養生息,否則,離着真正亡國不遠了,即便不被隋國消滅,可那些虎視眈眈的突厥、契丹、靺鞨、鐵勒等部落,可是都盯着咱們,不能再這樣消耗下去了。”

副將呼延川點首道:“是啊,即便歸順隋國,充其量成爲附屬國,還是咱們割據遼東,自己管理一方,若是被突厥、鐵勒、靺鞨攻陷,恐怕我高句麗人都要成爲底層的奴隸了。”

乙支文德坐於馬背,望着遼東城的方向,眼神深邃,感嘆道:“不錯,那些野蠻的草原遊牧民族,遠比中原人更可怕,不得不防,若是下一次,我軍抵擋不住隋軍的時候,不滅選擇城毀人亡,玉碎保節,而是應該主動歸降,自降封號和身份,抱住高句麗之根本,在這休養二十年,就可以再度崛起,跟中原爭鋒!”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說客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七十四章 盤踞關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八十九章 逍遙一嘆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六十四章 意外露才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十二章 廝殺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說客第六百七十章 西北軍的強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擾敵營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七十四章 盤踞關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力銳減的驍果衛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二百四十九章 練兵有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軟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斷了後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六十五章 夜宴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惡終有報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六百一十八章 奪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風雲將起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五十九章 夜下傾談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一十五章 聯袂出谷第八百九十三章 複雜的心態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一百零四章 開幕了第八十九章 逍遙一嘆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六十四章 意外露才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軍匯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五百八十一章 驚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九十四章 觀音婢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東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五百零六章 春風一笑樓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六十三章 東宮率衛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軍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玄感起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七百八十六章 戰國格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十九章 權謀之術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盤算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十章 鐵甲鏘鏘雄威壯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月的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創十八騎第五百六十七章 發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師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十二章 廝殺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二百八十五章 設西海郡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