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

羅昭雲歸朝兩日後,舉行了一次大朝會,在京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出席了這次朝會,人數達到了兩百多人。

雖然許多官員的任免,都由羅昭雲親自做過批示,任用前,也曾入宮見過一面,但人數過多,加上他也只是根據官員薦舉、門閥推薦、勳貴庇廕等方式,由吏部侍郎、侍中提供了考覈名單,他見面問話而已,對許多人還談不上熟悉。

今日上朝的文武官員二百人,按官爵、職務高低站於金鑾殿上,朝拜天子。

“衆卿平身!”

“謝陛下——”衆人鬨然答謝,起身之後,林立站定。

羅昭雲先開口定音道:“我軍大敗突厥的消息,衆卿也都知曉了,目前整個長安城應該都傳開,北部邊患就此解決,朕已經留下兩支兵馬,一路騎兵出邊關,攻入草原,進行反擊,讓突厥人知曉我們中原人的厲害和強勢,讓他們數十年內不敢南下作亂。另一路步兵,由裴仁基老將軍統領,駐紮邊陲,修補五原一帶的長城,完善防禦工事,雄關礙口,加強邊戍的防護,有效遏制草原騎兵輕易進入中原之地。”

大臣們聽完這些,頓時讚揚聲一片。

“陛下聖明,煌煌偉業,委實於萬民之大德!”有僕射閣老、三公激動地高聲喊出來。

其餘臣子全都跟着高呼:“陛下聖明!”

羅昭雲感受到上百人的朝拜,每個臣子,在歷史上或大或小留有名氣,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定氣運加身,才能成爲廟堂之上的人傑、官員,而他自己,直接成爲這些人朝拜的對象,九五之尊,社稷之重,上蒼意志等等,加持在身,羅昭雲有一種負背山嶽之感。

他腦海中忽然有些感悟,爲何厲害上的皇帝,不少人英年早逝,不少人下場悲慘,只有極少數者能夠壽終正寢,名垂青史,因爲這個位置不好坐啊,非大才大德、有帝王命格之人,坐上這個位置,恐怕招來橫禍,難以長命。

一國氣運加持在一個人身上,絕非等閒兒戲,他的一句話,一個舉措,很可能會影響成千上萬的百姓命運,當謹慎、務實,減少錯誤,多修德行,當天下百姓獲得實惠,四處歌頌了,出現了盛世,往往這個時期的皇帝,都能夠長壽一些,在位時間長一些,在歷史上的名譽也高一些。

“諸位卿家,當前西北邊患,草原威脅,都已經解除,黃河以北,諸侯伏誅,只剩下江陵的蕭樑,以及杜伏威、輔公拓盤踞江南之地,不足爲懼。接下來,我朝廷的重心,從統一戰爭,回到發展經濟、安撫地方百姓上來,休養生息,富國富民,梳理吏政,纔是我等要面對的工作重心......”

文武大臣們聞言,都在頻頻點頭,覺得陛下的考量是符合大勢的,統一戰爭已經到了尾聲,如何治理亂世後的天下,重整山河瘡痍,恢復生產,安撫流民,成爲當前的主要任務。

特別是文官們,翰林清流等,覺得機會來了。在發動戰爭時候,他們的作用很微弱,邊緣化,都是武將位高權重,但如今天下承平之後,文官的地位就會上來,武將會被帝王猜忌,逐漸收兵權,偃旗止戈,參與朝政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翰林院、國子監、御史臺、崇文館等官員心中都有些興奮,都覺得該他們受到重用的時機要來到了。

其實這也是歷朝歷代開國之後,經歷的必要階段,打天下靠武力,但治國安邦,卻需要文吏才行,在歷史中古時期,最繁華的唐宋,一個沒有抑制藩鎮節度使,導致帝國分崩離析,出現五代十國的大亂,一個過度壓制武將,使得大宋無強軍,屢次被番邦欺負,兩度被滅國,亡於戎狄胡族。

因此,羅昭雲打算汲取唐宋的優勢,也要避開不利的方面,特別是在隋代門閥制度還沒有徹底根除情況下,還是要多推行科舉,選拔寒門人才,大力使用文臣,營造文化的繁榮,打破魏晉南北朝以來,‘有兵就是爺’,‘皇帝輪流做’的思想毒瘤,同時,也不能過度打壓武將,國防建設同樣重要。

樞密使陳祾站出來道:“陛下,不知接下來,蕭樑小國、與江南地帶杜伏威等叛軍當如何平叛。”

陳祾作爲樞密院副使,算是朝廷掌管軍權方面的頂級官員了,他聽到陛下似乎對平南戰爭不大重視,所以有些擔憂,站出發發問上諫。

羅昭雲點頭道:“朕已經有了想法,侯君集帶兵五萬進入河西,數日後回京,與兩萬突厥騎士一同南下,增援李靖大軍,對付樑國。同時調動徐世績的平唐兵馬南下,經洛陽修整補充,然後投入江南作戰。”

目前這兩支兵馬,是朝廷能夠調動的正規軍,各地雖然也有府兵、戍兵等,都是駐守當地誠邑,人數少,沒有足夠財力和糧草,招兵買馬,而且天下即將大定,恢復生產是最重要的,朝廷已經不在各地大規模徵兵了。

陳祾點頭,拱手道:“陛下,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侯君集的五萬兵馬,攜帶糧草有限,加上突厥兩萬人,全都投入江陵作戰,那麼江陵地帶的糧草已經不夠,李靖派人催了幾次後續的糧草,這件事,急需兵部與戶部,商討決策,早日發出軍餉糧草,穩定前線所需。”

羅昭雲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轉頭問向同平章事、戶部尚書高士廉,問道:“江陵前線的大軍糧草,爲何遲遲沒有發出?”

高士廉站出來道:“陛下,此事按輕重緩急來做的決定,因爲前些日子戰事集中在西北,所以大批糧草優先供給了三川抗突厥的前線,保證陛下率領的軍隊能夠充足糧餉。其次,長安城附近的幾個國庫糧草,已經捉襟見肘,因爲李唐撤出前,就在不斷運料去往河東太原,最後運不走的,付之一炬,國庫糧草只有去年秋季賦稅收上來一些,但是關內這幾年不是大亂,就是旱災,收成減少,入不敷出。”

“這西北邊陲大軍需要糧草,陛下打仗需要糧草,徵南也需要糧草,長安城附近的幾個糧倉,已經沒有多少存糧了,必須要預留出一定的份額,以保證長安城數十萬戶的口糧所需,所以,能夠擠出來發往江陵戰場的糧草,就沒有多少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談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醫隊的作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六百六十八章 橫掃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議投誠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並重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潛甕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四十八章 神武飛揚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一百四十七章 誆騙之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府團聚第八百一十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選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五百零四章 相處以沫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章 板蕩識城臣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撫後宮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駕而來第兩百章 相邀與赴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八章 父子間的秘密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嚴懲不貸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晉陽破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零三章 再議計策第一百七十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戰河灘第四百九十四章 強勢歸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九百一十一章 食物與肉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談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勝追殺第一千零九章 賑災大使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論驚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醫隊的作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奪定遠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二百五十章 遣將布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七百五十九章 兩虎相爭必一傷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違反軍令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陰影第六百五十五章 打西涼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遊說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圍成皋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孫密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冊封婕妤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六十八章 吟詩一首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來犯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