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

李治對於狄仁傑,毫無疑問是相當欣賞的。

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不斷的給狄仁傑升官。

一路從六品的大理寺丞,一直飈到四品大員。

這已經可以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後面,就是李治的病逝,隨後唐睿宗上臺。

唐睿宗完全可以說只是一個傀儡,因此這些年份,大可以說是武則天一個人,垂拱而治。

五十六歲的時候,狄仁傑被外放,成爲寧州刺史。

這個職位很不錯,可以說真正的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了。

他在任上做的也的確是相當的不錯。

史書上面記載。

在當時唐朝會有御史巡視地方,來看看是不是有地方做的不夠好。

去到其餘的地方,都只感覺不過爾爾,唯有去到了寧州,剛剛踏入到寧州境內,就有大批的百姓歌頌狄仁傑的美德,

甚至將他的路都給堵住了。

當地甚至還給狄仁傑豎起了一塊碑。

這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待遇,作爲一個父母官,到了這個情況,幾乎可以說是頂尖的程度了。

御史自然也是感慨。

回去之後,就大力推薦狄仁傑隨後,狄仁傑入朝,爲冬官侍郎。

這裡要額外說一下,當時武則天的時候,稍微改了一下唐朝官員的名字。

六部被改成了,天官,地官,然後春夏秋冬四官,三省變成了文昌臺,鳳閣,鸞臺。

名字倒是挺好聽的。

所以實際上冬官侍郎,也就是工部侍郎。

在朝廷裡面過了兩年還算安穩的日子。

隨後江南巡撫使的屁股都還沒坐熱。

豫州的越王就已經叛亂了。

但是這個越王的叛亂只能說,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根本不是當時宰相張光輔的對手,張光輔迅速平定了叛亂之後。

狄仁傑就走馬上任,當上了豫州刺史,他過去,是要安定民心。

是要讓豫州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的,畢竟打仗相當的損害元氣。

但是狄仁傑絕對沒想到,過去之後竟然還能夠看到這樣一幅,讓他開了眼的情況。

張光輔手下的士兵,那是相當的猖狂。

在他們看來,打了勝仗,自然就要有厚厚的封賞。

那封賞要是不夠怎麼辦呢?

那就他嗎的燒殺搶掠,搶奪財物,順便借一下老鄉的腦袋,來領個軍功。

殺良冒功,老傳統了。

所以狄仁傑拒絕了他們所要的豐厚的上次。

“刺史,你是覺得,我們不夠被你放在眼裡嗎?”

張光輔看着面前的狄仁傑,半帶着一些威脅,半帶着一些脅迫的開口。

“亂豫州之人不過越王,你以二十萬的兵力評判,卻讓無辜之人生靈塗炭,縱容手下士兵誅殺降卒冒充軍功,更是殺良冒功!

你現在竟然還和我提封賞這件事情?

若我現在手中便有尚方寶劍!定然取你項上人頭!”

這句話說的很不錯,很有底氣,也很讓人感覺到振奮。

當然事情不僅僅只是如此。

當時越王兵敗,大概還有兩千名餘黨要被處以死罪。

狄仁傑一番進言,不動聲色之間給武則天戴了一頂體恤百姓的帽子。

武則天看到狄仁傑的奏表也覺得有趣,乾脆就赦免了這些人的死罪。

所以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狄仁傑絕對是一個一心爲民的人。

他很明白人世間的疾苦,並且在多年的從政生涯中,從來都沒有更改過自己的目標。

所以隨後他就被流放了。流放復州。

還好距離不是很遠,大概也就一千多裡的路,也就是從河南到大連,不是特別遠。

但是張光輔這個人,卻沒有活的太長。

狄仁傑被貶還沒多久,張光輔就被人誣陷謀反,然後被直接給砍了。

所以這裡有個很樸素的道理。

既然張光輔是個想要謀反的敗類,那麼和他作對的人,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武則天想到了狄仁傑。

所以回來吧。

回來也別當什麼其他的東西了。

來當宰相。

這一年,是武則天登基的第二年。

當上宰相,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少人羨慕的位置。

但至少,在武周的朝代裡面。

這個位置絕對不會被人羨慕。

因爲死亡率有點過於的高了。

高到誰當了宰相,家裡面就可以提前準備一下棺材了。

因爲武則天掌權了22年,其中一路殺了二十個宰相,順便這個還不包括被貶的,或者是被嚇死的。

這就很尷尬。

你要說這些人都是草包,那肯定不至於,那爲什麼換宰相換的這麼勤快呢?

或許和上面的人,多少有些關係。

因爲不信任。

果不其然,狄仁傑宰相屁股還沒有坐熱。

酷吏來俊臣直接告了狄仁傑謀反。

好嘛,又是這個罪名,真的是屢試不爽。

當時武週一朝的確是任用酷吏,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狄仁傑一路直接進了牢裡。

酷吏,酷吏,沒有一點手段,叫不了這個名字。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所謂的律師,你進了來俊臣的牢房,別說是謀反了,就是你現在親手挖了李世民的墳,那也是完全可能的。

因爲來俊臣想要你說什麼,你就得說什麼。

自以爲自己很強,能夠頂住的人,來俊臣後面都沒有再見過他們。

這種情況,換一個人,那可能寧死不屈,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對於他們而言,骨氣,或者是意氣,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但爲人不忘本心,能屈能伸,實際上也相當的不錯。

狄仁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下獄的第一天。

來俊臣還在思考,對待狄仁傑這樣的硬骨頭,他應該上點什麼刑罰讓他開口。

然後狄仁傑一見到他,就直接點頭。

招了。

那是二話都沒說,頭點的飛快,來俊臣說什麼他答應什麼。

給來俊臣當時都整笑了,果然,滿堂諸公也不過如此。

他開心的不行,於是立刻關押了狄仁傑,只等着武則天一聲令下,然後就可以午門斬首了。

來俊臣對於狄仁傑,也放鬆了警惕。

然後狄仁傑就找到了一個機會,將牀單撕下來了一小塊兒,問小吏借了點墨水,將自己的冤情寫下來,塞在了衣服當中。

帶了出去。

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方纔收到消息,急忙的覲見武則天。

武則天是相信酷吏的,但如此的情況,難免讓她有些狐疑。

所以,他找到了一個人,一個人代她去獄中,問問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第一百一十四章:哲宗人都暈了第二百四十八章:挫骨揚灰第八十四章:委屈了其餘朝代呢第二百一十三章:乾隆的自信第八章:無妄之災第一百章:這也太離譜了!第十一章:不跑了,絕對不跑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十大名將系列第八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二百二十二章:皇帝有幾個爹?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十萬對陣四十萬第二百一十二章:思考第一百四十章:岳飛,岳飛!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會這麼慘吧?第二十二章:飲馬瀚海第十八章:完美的人生,完美的劉秀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一百零六章:溥儀的一生第二百三十九章:極大的懷疑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二百六十六章:載不動,許多愁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五十一章:郭蛤蟆,完顏陳和尚第一百六十二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二百四十三章:言外之意第十章: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四十章:太子啊,你多少得有點問題啊第四十八章:海東青?這怎麼可能?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一章:十大帝皇排行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二百六十三章:是個女人第二百四十七章:注意點錯了啊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一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的精銳!第二百二十九章:柳永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二百八十二章:辛棄疾!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十二章:趙匡胤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六十七章: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零七章:何等的幸運?第二百五十五章:明月夜,短松岡第四十章:太子啊,你多少得有點問題啊第一百六十一章:郭子儀的起伏第六十一章:多少帶點離譜的味道第二百七十六章:很離譜第七十九章:來人第二百四十九章:蘇東坡第一百二十一章:城池守衛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一百九十五章:白起與昭襄王第一百九十八章:用戰績堵住你們的嘴第二十三章:永樂大典第四章:李世民的怒火第一百九十八章:用戰績堵住你們的嘴第一百五十一章:郭蛤蟆,完顏陳和尚第十九章:難以置信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三十一章:儒家文化第二百八十章:奪情第一百五十七章:找錯了,這兒沒人叫劉邦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三十二章:雄才大略第一百二十二章:郭京和郭開第一百七十四章:獅子山下,龍江之戰第四十五章:選擇困難症第一百二十四章:屍骨未寒第二百二十九章:柳永第一百零四章:最可愛的人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三章:降下獎勵第四十二章:第二位!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九十八章:分土地咯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七十四章:高句麗第二十八章:難說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十大名將系列第九十章:多少有了點眉目第二百一十八章:有趣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二百五十二章:烏臺詩案第二百五十章:啊?寫的是孫權?第十三章:趙匡胤(2)第一百六十五章:漠南第二百三十四章:五年的時間第二百二十二章:最爲激烈的權力鬥爭第六十一章:多少帶點離譜的味道第一百九十一章:李靖與韓擒虎第一百九十七章:兵仙,韓信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二百五十八章:文,武
第一百一十四章:哲宗人都暈了第二百四十八章:挫骨揚灰第八十四章:委屈了其餘朝代呢第二百一十三章:乾隆的自信第八章:無妄之災第一百章:這也太離譜了!第十一章:不跑了,絕對不跑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十大名將系列第八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二百二十二章:皇帝有幾個爹?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十萬對陣四十萬第二百一十二章:思考第一百四十章:岳飛,岳飛!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會這麼慘吧?第二十二章:飲馬瀚海第十八章:完美的人生,完美的劉秀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一百零六章:溥儀的一生第二百三十九章:極大的懷疑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二百六十六章:載不動,許多愁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五十一章:郭蛤蟆,完顏陳和尚第一百六十二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二百四十三章:言外之意第十章: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四十章:太子啊,你多少得有點問題啊第四十八章:海東青?這怎麼可能?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一章:十大帝皇排行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二百六十三章:是個女人第二百四十七章:注意點錯了啊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一百四十五章:天下第一的精銳!第二百二十九章:柳永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二百八十二章:辛棄疾!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十二章:趙匡胤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六十七章:回家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零七章:何等的幸運?第二百五十五章:明月夜,短松岡第四十章:太子啊,你多少得有點問題啊第一百六十一章:郭子儀的起伏第六十一章:多少帶點離譜的味道第二百七十六章:很離譜第七十九章:來人第二百四十九章:蘇東坡第一百二十一章:城池守衛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一百九十五章:白起與昭襄王第一百九十八章:用戰績堵住你們的嘴第二十三章:永樂大典第四章:李世民的怒火第一百九十八章:用戰績堵住你們的嘴第一百五十一章:郭蛤蟆,完顏陳和尚第十九章:難以置信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三十一章:儒家文化第二百八十章:奪情第一百五十七章:找錯了,這兒沒人叫劉邦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三十二章:雄才大略第一百二十二章:郭京和郭開第一百七十四章:獅子山下,龍江之戰第四十五章:選擇困難症第一百二十四章:屍骨未寒第二百二十九章:柳永第一百零四章:最可愛的人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三章:降下獎勵第四十二章:第二位!到底是誰?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九十八章:分土地咯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七十四章:高句麗第二十八章:難說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十大名將系列第九十章:多少有了點眉目第二百一十八章:有趣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二百五十二章:烏臺詩案第二百五十章:啊?寫的是孫權?第十三章:趙匡胤(2)第一百六十五章:漠南第二百三十四章:五年的時間第二百二十二章:最爲激烈的權力鬥爭第六十一章:多少帶點離譜的味道第一百九十一章:李靖與韓擒虎第一百九十七章:兵仙,韓信第六章:排名第九,隋文帝,楊堅第二百五十八章: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