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節 一個要求

姜諮確實沒這個面子說動三部吐谷渾人投身馮小寶爲奴,只有姜恪才辦得到!

三部吐谷渾人得知朝廷敕令,吐谷渾人遷往靈州!

這個消息他們不是很喜歡,相比於靈州,涼州的牧場更好,有重新興起的基礎,而且離吐谷渾故地更近。

此去靈州,他們有一個認爲,只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去了就永無機會回到吐谷渾故地了!

他們的預感並不差,一旦離開,豈有機會回去,憑什麼?人家打出來的江山給舊地主來坐?對得起死去將士的鮮血嗎?

這個帽子蓋過去,誰都戴不起,吐谷渾一去靈州,難以回故鄉。

涼州好啊,既近也相對安全,朝廷與吐蕃人打仗,吐谷渾人也可以參戰,只有參戰,才能夠順理成章地分享勝利果實,將來返回故鄉!

可是涼州唐家也不歡迎他們,鬧將起來幾成了欲沸之水。

朝廷見不是路,下達敕令,不可逆,且如何破局?

他們可以見到的,能夠依靠的當然是在吐蕃前線主持大局的左相姜恪!

遂下了一個大本錢,進獻一千匹好馬!

部族長老們也夠捨得啊,下了血本,只爲姜恪的一個解決方法!

一千匹好馬的重禮確實有夠重,能夠讓朝廷組建多一個折衝府馬隊,這位厚禮砸得朝廷左相都不好意思了,真心地想個法子來幫他們。

但這個法子不好想,用強力壓制涼州唐家?唐家有個“唐”字,國姓也,不好欺負,即使是朝廷左相也要思之再三,何況,絕不可能爲幫吐谷渾人而去害了唐家,唐家每年進獻朝廷的馬匹包括賣的送的多者過萬匹馬,少者也有半萬匹馬,出欄量穩定,對朝廷貢獻極大,不可動搖。

叫他們投靠其他大族,只怕想都不用想,那些大族足以將他們吞到渣都沒得剩,事情不會幫他們去做。

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姜恪有職業道德,把吐谷渾人的囑託掛在心上。

直到馮小寶歸來,左相姜恪豁然開朗:“此事可着落在馮小寶身上也!”

在他看來,馮小寶年輕,屬當打之年,需要助力,不同於大族,吐谷渾人跟唐朝其他大族是錦上添花,而跟馮小寶則是雪中送炭,意義不同。

他跟馮小寶談過,覺得他劍心琴膽,爲人陽光氣息十足,講究公平公正,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備的良好美德。

他治軍也不錯,寬厚待人,不用擔心他暴虐對待自己的手下和部曲。

其實說什麼都多餘,最重要的是馮小寶殺吐蕃人,斬首萬級!

正如強者文“殺一是爲罪,屠萬方爲雄,屠得九百萬,即爲雄中雄!”

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

殺掉一萬個吐蕃人,馮小寶已爲雄、英雄,

正如姜恪所料,他起初說馮小寶的年齡、官職、家世時,吐谷渾人簡直是嗤之以鼻,然而他說出馮小寶殺掉吐蕃人一萬個,吐谷渾人馬上對馮小寶頂禮膜拜,視同天上星宿下凡,武曲星君降世!

誰都知道吐蕃人的兇殘和厲害,所到之處,亡國滅族,連不可一世的大唐都吃了大虧,這位馮小寶小朋友不到二十歲,就殺掉了一萬個吐蕃人,創造的紀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二十歲不到,有誰會放任這等小朋友上陣做主將的?

有沒有這個本事駕馭軍隊,就算有的話,其他將領會怎麼想?

兵部讓他作主將,誰敢出令,那個兵部尚書得下臺了!

好在這等荒誕事情沒出大亂子,但兵部尚書郭待舉已經驚出一身冷汗,他作夢也沒想到馮小寶居然敢去主動攻打吐蕃,而左相姜恪也陪他一起顛!

事後他將戶部尚書袁公瑜好一頓埋怨,袁公瑜臉皮厚,得意洋洋地吹噓他看人不錯嘛,看,馮小寶不就成就大功了嗎?

其實姜恪頭也很昏,他批准馮小寶去掃蕩西海不假,可沒想到小寶敢過大非川!

深入敵境,噢,天哪!

幸運的是馮小寶成功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用一萬個吐蕃人頭換來了三部吐谷渾人歸心,願意賣/身爲奴!

……

馮小寶召見了三位部族裡的長老十六人一起見他,宣佈道:“你們欲要投靠我,我思慮再三,只要你們答應我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成了!”

他攤開雙手講完,長老問道:“什麼事情呢?”

“起漢名,說漢語,用漢文!”

竟是這等小事?

見到大家不以爲然的表情,馮小寶嚴肅地道:“這不是小事,只有你們徹底漢化,我纔敢收你們,否則休想!”

竟然有人送給他三個部族就是因爲對方不肯說漢語而不幹了!

“不要以爲是小事!”馮小寶強調道:“我不想過多一百年後,當你們當中有的部族重新興起時,對着漢人舉起了馬刀時,我會被漢人們罵道‘看哪,就是因爲他,我們付出了代價!他引進了那些不說漢語的吐谷渾人,結果讓我們大家喪了命’!”

“我承認,我是怕了,我真的怕將來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只有大家同是漢人,那麼,可能你們不就會舉起屠刀,就會放我們一馬,因爲我們同屬漢人!都說同一種話,用同一種文字!”

這句誅心的語言讓吐谷渾人俱都鴉雀無聲,負責記錄的的參軍崔千尋的手一顫,寫污了紙。

“漢人之間也會有仇殺,有時殺得也很厲害,但漢人總體歷史大勢,趨向合作,齊心協力,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更美好!”

“說漢語的地區,不會分裂,就算彼此間的爭鬥不休,但最終還是統一,合爲一體,成爲一國!”

“說漢語的人民,是同一種思維方式,當皇帝的,他就是想把大家都說漢語的地方都統一起來,所以,漢語地區很難分裂,再怎麼仇殺,最終還是在一起,和和美美!”

馮小寶大放厥詞,吐谷渾人還沒什麼,倒是崔千尋聽得手開始發顫,心忖老大又開始抽風了。

“我這個要求,你們能答應我嗎?”馮小寶問吐谷渾人。

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千三二節 (二)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千三五節 (五)第四二一節 向薛公致敬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六五二節 得與失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一五四節 懷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三十五節 高端銷售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八三八節 恩寵不減?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千三三節 (三)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
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三八三節 關多他一個月好不好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千三二節 (二)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一百二十節 同一片星空第二七三節 好參謀長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四四四節 阿史那小強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一九十節 馬啊馬第八七七節 血洞將軍第六二二節 崔千尋面聖第千三五節 (五)第四二一節 向薛公致敬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第一六九節 船老大的哲理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九四四節 不殺一人第七八三節 獻城(二)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六五二節 得與失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一五四節 懷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三十五節 高端銷售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八三八節 恩寵不減?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五一二節 唐家不賣馬糞,卻做強盜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二四一節 行軍打部族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一九三節 石門之戰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六四七節 老油條有大用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千三三節 (三)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第一六三節 大唐軍樂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六七二節 勸進(二)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四六二節 大朝會大驚喜(二)第八五五節 攻入阿巴丹城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千十八節 雙方傷員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七七九節 攻佔木鹿城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