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八節 石見明獻策

兩軍一旦拼起刀子,烏卡普心涼半截,知道遇到了硬碴子!

唐軍出刀快,重而有力,砍殺極其兇悍,刀刀奪命!

砍的都是要害,一刀足以讓康國軍受重傷或者喪命。

而康國人刀子砍下,落在唐軍裝甲身上要不彈起,要不入肉不深!

這該死的唐軍的裝甲怎麼這麼好!這個發現讓康國人心情大壞,發出了陣陣罵聲。

詛咒也無用,康國人已無退路,只能迎接唐軍那令人神傷魂斷的利刀攻擊!

乒乒乓乓聲馬刀互拼聲中,夾雜着人們的呼喊聲、慘叫聲以及刀子切肉的鈍響聲,沉重落地聲,囂鬧一片。

讓康國人絕望的是唐軍普通騎兵很強,而將領更是強中強!

史萬超揮動鐵刀一口,刀光盤旋如龍,遇面之敵無一是其三合之將,俱被他斬於馬下!

他的左右有親兵護翼,俾使對方不能暗算他和多方位攻擊他,讓他發揮出強勁的威力。

史萬超屬於難得的高敏加大力的攻擊範疇,加上他學過刀法套路,真讓他無往而不利,他帶頭衝鋒,形成一個銳利的尖鍥突進康國人中間,帶動其他人突破康國人的戰線。

孫三郎則沒有參與硬戰,被部衆包裹他於陣中,光顧着射箭,雖然是拋射,但他的命中率非常高,中箭者無不倒下!

戰鬥中明顯地看出了唐軍官兵的戰鬥素養好,攻擊力強勁,刀法凌厲無比!

殺得康國人屍橫遍野,人頭滾滾,要不是他們的裝備還算不錯,死的人只怕更多。

韋晞的發家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他麾下老兵持續更替,薪火相傳,而且他的軍校、教導隊辦得不錯,本來胡人的紀律散漫,拼殺技術不良,但由於有完善的訓練體系,加入唐軍序列的胡人經過強化訓練,拼殺技術大有改觀,而且紀律性也好了許多,他們不是亂戰,而是跟隨軍官、軍旗,力往一處使,奮勇當先,突破敵陣。

兼且士氣高漲,裝甲堅厚,康國人被一邊倒地屠殺!

烏卡普被親兵圍裹保護,倒是毫髮無損,只是看到周邊環境,讓他心涼如水!

唐軍好象魔神附身般,怎麼砍都能砍中康國人,怎麼射都能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帶出來的兵馬太少了!”烏卡普悲哀地道,卻不想如果帶出大隊人馬,人家纔不會與他交戰呢。

“氣死我也!”馬卡普怒不可遏,見着史萬超在那裡屠殺康國人,遂引軍衝向他。

然而史萬超如此凶神惡煞,只見他一口大刀,衝入一羣康國騎兵中,一陣亂砍,康國人真是碰着就死,挨着就亡,直殺到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見勢不妙,部下軍官們用力拉着烏卡普的馬繮,將他帶轉向,逃回城裡。

二個一千,五千唐軍死傷一千,而五千康國人逃回來只得一千,其他人等盡數死在城外!

這一戰殺得康國人人人害怕,觀戰的人們在城牆上看得癡呆!

“勝利了!”唐軍高呼道,孫三郎上前恭賀史萬超道:“史將軍這等戰力,我軍何憂敵人不平!”

史萬超一點都不謙虛道:“那是當然,也不看看大將軍爲什麼專點了我做先鋒!”

孫三郎胡人出身,信奉拳頭大就是老大,聽他的話連連點頭,並不覺得他不謙虛。

見到孫三郎的態度,史萬超十分得意的同時,看孫三郎非常順眼,不用在唐人中間,搞什麼明明是行的,還假惺惺地說哎呀,俺不行啊這此虛僞語言

……

且說康國人敗了一仗,烏卡普逃回城裡,倒沒捱到多少罵,畢竟敢出戰對付象突厥、唐國這樣強手的將軍不應該受到責備,他是有種的,勝過那些不敢作戰的。

吃過虧,想起了先行到來的石國王子石見明的有有言在先說野戰康國必敗,不嫌其立即將他請到王宮商量。

康國王廷仿建大唐宮殿,頗有大唐宮殿風範,其規模宏大,形象壯麗,還加進了許多慄特的風格,頗爲別緻。

國王烏斯曼一身標準慄特裝束,高倨寶座上,他四十出頭,正是精氣神強健的時候,眼神銳利,形如鷹隼。

這樣的主兒,是不會輕言投降的。

石見明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康國君臣乃至於昭武諸國的使節們都洗耳恭聽。

“唐軍此來,目標遠大,很可以想攻佔整條商路,想實際佔領,把我們的國度變成他們的州縣!”絕非石見明虛言恫嚇,而是石國有部隊突圍(沒有築起長圍,唐軍騎兵包圍圈並不緊密,石國人半夜逃跑把消息帶出來)

“達不到目的,他們不會收兵!”

“他們有決心,他們有英勇善戰的將軍,他們有足夠的士兵!”

“不同於突厥人,他們除了騎兵厲害,還有步兵,他們步兵守城和攻城技術。”石見明頓了一下道:“是天下第一的!”

見到大家的臉色漸漸變得嚴峻,石見明警告道:“必須集中所有的力量,如果我們稍一疏忽,等待我們的就是亡國的結果!”

有人問道:“那麼應該怎麼對付唐軍呢?”

“趁着唐軍尚未大至時,各國應該把所有的物資、人員都收進城裡,不要資敵!讓唐軍無法補給,他們的補給線路漫長,什麼都不能獲得的話,他們就無法堅持!”

“所有國家都提高警惕,不要以爲距離遠唐軍打不到,唐軍騎兵一人五馬,行動迅速,再遠的距離也趕得到!”

“不要輕易野戰,努力守城,待唐軍懈怠之後,騎兵纔出動,攻擊其補給線,但不要與唐軍騎兵主力野戰!切記,唐軍步兵天下第一,野戰也是天下第一!”石見明作了上述的提議道。

又有人問起來:“王子的意思是說各國不要集中聯軍,與唐軍作戰?”

石見明肯定道:“是的!唐軍遠來,最喜決戰。我們守城,或有勝算,但是我們與唐軍決戰,我們很可能會被消滅,各城也將無兵據守,等待我們的就是亡國!”

康國人、各國使節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石見明強調道:“唐軍比突厥人、吐蕃人還要強,誰認爲打得過突厥人、吐蕃人的,那就戰吧!”

他的話打動諸人,國王烏斯曼站起來,一錘定音地道:“就按石國王子說的辦!”

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九四十節 備戰歐羅巴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二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三百五節 論贊德的憂慮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三五五節 唐吐大戰(五)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貳戰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千三九節 (九)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四三四節 清水河鎮遭遇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
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八八節 別惹太平公主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七九三節 總體戰第九四十節 備戰歐羅巴第八二四節 送馬第七零九節 血麥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第七九六節 爭得值!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二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八九二節 優素福降唐第十二節 紫氣東來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二四四節 陣戰(二)第千二九節 張武相議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三百五節 論贊德的憂慮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三五五節 唐吐大戰(五)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四七六節 回京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三二九節 舉猛士(一)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貳戰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七六三節 此處不利彼處大利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千三十節 明月出祁連第四六六節 進入邏些!第四二十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一七八節 李謹行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四三七節 一路突進(二)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七九節 千尋來訪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一百十六節 追大叔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千三九節 (九)第六七十節 公主府夜話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九一二節 大馬士革暴動!第八一一節 胡大的故事(二)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七八七節 太平公主回朝第二三一節 缺人的問題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二八四節 餘波(祝大家十一快樂)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四三四節 清水河鎮遭遇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