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種姓制度的優越性

今天爭取四更吧。

“天降明王,驅除韃虜救華夏!地上天國,山嶽縱橫漫無邊,江河漫延最錦繡;一萬萬民神明胄,地大物產博。揚我日月帝國旗,插遍寰宇贊明王!”

軍樂嗚咽而奏,雄壯的國歌《明王贊》響徹雲霄。一片高歌聲中,整齊的遠征軍士兵,正在默默上船。軍人的家屬,歡送的民衆(都是天道教組織的)在遠處揮着日月旗幟,發出一陣陣聲嘶力竭的呼喊聲。

定海港的海浪不小,推得港口那些三四千石的福船一陣陣的起伏波動。擔任護航的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的戰艦早已經拔錨出港,展開白色的風帆,在海面上組成了編隊,繞着舟山島一遍遍的轉圈。它們在等候運輸船隊裝載完畢之後,護航出海。

現在已經是天道二年的秋季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申冤運動”和隨之而來的“大同黨鎮壓”都已經成爲了歷史——可惜大同黨並沒有成爲歷史,只是暫時蟄伏起來了,只要大明帝國不肯改弦易轍,回到華夏原本的發展軌跡上去。那麼一個加速奔向資本主義的大明世界帝國,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阻擋大同主義思想的發展的。

這是被後世歷史所一再證實的真理!

不過現在,大同黨和它的主義還是暫時淡出人們的視線了。從天道二年夏天開始,大明帝國就同時開始了“大工”和“遠征”。“大工”就是運河、黃淮、兩京等重大工程。先開始的是勘察、設計、維修和準備大工材料等前期工作,當然還有籌集資金。

其中黃淮治理和兩京營建工程,是用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的——債券的抵押就是大明帝國在明洲殖民地的金銀收益。明洲金銀現在已經成了大明帝國的信譽保證了,因爲在天道二年夏季的時候,又有五艘裝載了超過兩萬斤黃金和十萬斤白銀的“新大陸”級帆船從明洲返回。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佐渡金和石見銀(天道元年時發現的)從日本運往明都,用來購買大明帝國的H藥武器和南芬鋼——日本國內的“天道戰爭”還在沒完沒了的持續着。因爲大明帝國對日本天道武士的支持並不是非常有利,而且也沒有多東日本的鎌倉軍採取禁運。因此天道武士雖然擁有精良的裝備,但是卻沒有一下壓倒鎌倉武士的力量。

另外。早些年被陳德興打發去了呂宋島的趙與鬱,居然也走了狗屎運。他的人在呂宋島上發現了金礦!

一時間,黃金白銀好像潮水一樣流向了江都天道莊總行的金庫。因此誰也不擔心大明帝國會沒有錢還債,債券的發現非常順利。

此外。幾年前在“遲約風波”後產生的“股票市場”,在長期低迷之後,到了天道二年,終於迎來了一支看上去很有前途的股票——漕運行股票。始建於隋朝的大運河現在成了這家漕運行的資產!

而大明皇帝陳德興本人,則成了漕運行最大的股東。漕運行的主業則是修復損壞了幾十年(並不是完全損壞。只是中原一段損壞)的大運河,並且負責維護運河,開發運河沿岸的城市,同時收取運河通行費,還要代收商業抽解稅。

大運河被陳德興搞成收費公路了!

不過一條收費的大運河,和北方運河沿岸昔日的繁華,還是讓大明東南的投資人相信,投資漕運行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運河變成了穩賺不賠的買賣,而戰爭到了陳德興手裡,居然也可以投資了!

進攻南番和天竺的戰爭。現在都變成了江都券業交易所裡面可以投資的標的。

當然不是股票,而是戰爭債券。高息,無擔保,而且還有附帶收益——附帶收益是什麼?那是大賣家和幾個未來國王的事情,或者是包稅權,或者是官職,或者是其他什麼好處……

而此次要征伐的是爪哇國和高棉國,都是南番的大國富國,負責進攻高棉的是李彥國的唐軍。包括後世越南南方、柬埔寨、老撾南部、泰國東部和馬來半島北部的遼闊土地,都將是未來唐王國的領土——當然地盤得李彥國自己去打。軍費得發行債券去籌集。

負責攻打爪哇的是福藩、宋藩和夏藩聯軍——夏藩就是夏貴的軍隊,佔據淮西的夏貴軍是所有南朝藩鎮中實力最強的,自然要儘快把他們從淮西弄走,而且還要有個好去處。土地富饒。足夠養活一億多人的爪哇島就是不二之選。三藩將會聯合出兵,戰後爪哇島由夏貴的家族佔有,成爲夏王國的領土。因此出兵爪哇的所有軍費都由夏藩籌集(就是借債),而且夏藩還要負責爲宋藩、福藩的天竺征伐提供軍糧。

定海碼頭上,正在排隊上船的就是福王陳淮清的軍隊。賴蛤蟆和潑皮李也在其中。這兩位都是自己申請加入福藩遠征軍的,兩人都是最普通的步兵。

其中潑皮李當了弓手——他是混子出身。在杜橋鎮上混過弓箭社,原本就能開八斗的步弓,現在又訓練了幾個月,終於能開一石弓了。

賴蛤蟆當上了刀盾手,這是最危險也是最容易立功的兵種。爲此他還把家裡的100畝地抵押出去,換了600貫錢,用來給自己添置裝備。購買了一副鋼甲!

潑皮李和蛤蟆都被編入了號稱福藩最精銳的親衛步兵旅,旅帥名叫陳德安,看名字就知道是陳德興的堂兄弟了,長相也和陳德興差不多,又高又大又白,頗是英俊。他還跟着陳德興打過仗,還讀過明軍的陸軍軍校。

現在蛤蟆和潑皮,都在各自的連隊裡面等着上船,遠遠見着對方也只能打個眼色,不能說話交談。

“聖人駕到!”

突然有人大喊起來,然後就看見一隊銀光閃亮的騎兵飛奔而來,當先兩騎分別舉着金底日月旗和金底龍旗,後者是大明天子的旗幟。

“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在碼頭上面等候的將士,全都山呼萬歲。賴蛤蟆和潑皮李同時扭頭望去,就看見他們大王陳淮清已經在一羣門客家臣簇擁下上前去迎接了。所有的門客家臣都單膝跪地,陳淮清卻沒有跪——他到底是陳德興的生父,沒有兒子跪父親的道理。

“伯父,”陳德興在公開場合,一般都稱陳淮清爲伯父,他看着自己這個體壯如牛,五十多歲都沒有一根白頭髮的親爹,笑了笑道,“幾時可以奏凱?”

陳淮清捏着長髯,看了眼海面上龐大的運輸船隊——光是三四千石的福船就不下300條,一次可以運送五萬陸師南下!而且在淡馬錫島還有南洋艦隊主力駐紮,擁有48艘大小戰船,攏共裝備了一千多門大炮!這樣的火力,這樣的軍力根本不是爪哇島上的土著能抵擋的。

所以徵爪哇的問題,並不是能不能打贏,而是如何善後?

陳淮清沒有回答陳德興的問題,而是衝着左右擺擺手,一堆門客家臣,立即紛紛退開。陳德興身邊的陳千一和楊婆兒也立即退開。

“奏凱當在年內,”陳淮清道,“大軍一到,當可奏凱,但是要長治久安……當用何策?”

“可盡屠之?”陳德興淡淡地道。

“爪哇人多,恐難屠滅。”陳淮清微微搖頭。

爪哇島土地肥沃,糧食畝產一直很高,自然也能養活大量人口。後世那裡有一億多人!現在自然沒有那麼多,但是三四百萬還是有的,是南番地區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不過也正是因爲爪哇島人口衆多,才使得這個島嶼得到了足夠的開發,瘴疫之害也不是太嚴重。如果把土著都殺光了,一時又沒有漢人去填補,就怕森林恢復,瘴疫之害也跟着一起恢復了。

陳德興揹着手,在碼頭附近踱起了步子,陳淮清也立即跟了上去。

“大哥兒的信中說爪哇島是流行婆羅門教的?”陳德興緩緩地說道。

說“盡屠”不過是陳德興在表明自己的願望,並不一定能做到。就是明軍四軍部制度的計劃,也沒有“盡屠”的方案。

所以陳德興就提出了第二個方案,也是四軍部和天道教研究後提出的解決方案——種姓制度!

或者說,是用種姓制度在爪哇島上實行種族隔離。將絕大多數爪哇土著置於社會的最底層——此時爪哇島上的情況和三佛齊差不多,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爪哇民族。上層是天竺來的征服者,都是高等種姓(低等種姓不能從軍,也當不了征服者),下層則是爪哇土著。

“婆羅門教?”陳淮清點點頭,已經明白了陳德興的意思。婆羅門教是如何治國,種姓制度是如何運作的,陳淮清早就通過達瑪波羅瞭解的一清二楚——天竺的佛教也是有種姓的!

“漢人的種姓一律是婆羅門,而且是婆羅門中最高的等級。”陳德興緩緩地交代,“爪哇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儘量收爲己用,將來可以帶他們去天竺,讓他們儘可能把賤民帶走。”(。)

第491章 贖罪券 滿第360章 虎有傷人意,人有害虎心第654章 抱團謀生第2章 真殘酷 、第229章 骨氣第212章 假寶音第473章 變數起?第210章 朝廷的精兵 加更第479章 13世紀土坦克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110章 讀書人 ,第44章 要打炮,先讀書第165章 殺汗(二)第601章 李唐去哪兒?第414章 團練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476章 沙盾、炮車第49章 來了 ,第827章 都不是好人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672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六)第845章 家大業大事也多第834章 父與子第24章 送禮 、第469章 陰差陽錯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279章 衣帶詔第894章 老佛爺第568章 一個李家,兩頭下注第884章 還有大同黨第840章 好一把雙刃劍第768章 聖路易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78章 前面來了個張弘範第826章 弟子忽禿倫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753章 死掉一些也好 ,第34章 衆怒 ,第69章 幽會、定計第78章 前面來了個張弘範第421章 民主人士第866章 強制退休?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198章 強上 ,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527章 舉旗第722章 陰謀論第687章 苛政猛於忽第607章 天道來了,陳禮還會遠嗎?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224章 觀軍容,慷慨歌第383章 唐宋元明 三 滿第499章 炒期貨第658章 紅臉、白臉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220章 要黃了?第64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2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七第722章 陰謀論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786章 奴隸還得有人當第412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 三第607章 天道來了,陳禮還會遠嗎?第419章 官和義門 狂第87章 勇士,不哭第714章 火槍不好玩第22章 揚州城第105章 終於升官了 ,第543章 印第安社會在進步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599章 文天祥在幹什麼?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377章 宿命之敵(二)第604章 傳教佈道的寶音第791章 有了個總統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345章 要教化韃子第322章 螳螂,黃雀 一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96章 英雄年少 ,第97章 快船和槳手 ,第290章 濟州島第863章 好一個養豬場第802章 是教化,不是燒書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826章 弟子忽禿倫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99章 凝聚力 ,第457章 做做樣子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六十六章 雷法和高人第667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一)
第491章 贖罪券 滿第360章 虎有傷人意,人有害虎心第654章 抱團謀生第2章 真殘酷 、第229章 骨氣第212章 假寶音第473章 變數起?第210章 朝廷的精兵 加更第479章 13世紀土坦克第626章 財政危機?第110章 讀書人 ,第44章 要打炮,先讀書第165章 殺汗(二)第601章 李唐去哪兒?第414章 團練第36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23章 天道和天方第476章 沙盾、炮車第49章 來了 ,第827章 都不是好人第582章 三千八百門銃第672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六)第845章 家大業大事也多第834章 父與子第24章 送禮 、第469章 陰差陽錯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887章 大清崛起第279章 衣帶詔第894章 老佛爺第568章 一個李家,兩頭下注第884章 還有大同黨第840章 好一把雙刃劍第768章 聖路易第608章 好福氣的陳淮清第78章 前面來了個張弘範第826章 弟子忽禿倫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753章 死掉一些也好 ,第34章 衆怒 ,第69章 幽會、定計第78章 前面來了個張弘範第421章 民主人士第866章 強制退休?第876章 亡元三策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198章 強上 ,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527章 舉旗第722章 陰謀論第687章 苛政猛於忽第607章 天道來了,陳禮還會遠嗎?第459章 不甘心的李璮第224章 觀軍容,慷慨歌第383章 唐宋元明 三 滿第499章 炒期貨第658章 紅臉、白臉第831章 還有輕騎兵第534章 當馬木魯克遇到八旗第113章 弱智和弱者共天下第220章 要黃了?第64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93章 雄果然是奸的第25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七第722章 陰謀論第462章 三國殺(二)第793章 白金大神文天祥第786章 奴隸還得有人當第412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 三第607章 天道來了,陳禮還會遠嗎?第419章 官和義門 狂第87章 勇士,不哭第714章 火槍不好玩第22章 揚州城第105章 終於升官了 ,第543章 印第安社會在進步第436章 必敗之役無人打第599章 文天祥在幹什麼?第788章 黑白搭配,殖民不累第377章 宿命之敵(二)第604章 傳教佈道的寶音第791章 有了個總統第158章 化成灰都認得他第218章 凱旋需要儀式第345章 要教化韃子第322章 螳螂,黃雀 一第573章 父親、女兒和兒子第96章 英雄年少 ,第97章 快船和槳手 ,第290章 濟州島第863章 好一個養豬場第802章 是教化,不是燒書第594章 埃及大汗忽必烈?第826章 弟子忽禿倫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99章 凝聚力 ,第457章 做做樣子第625章 好學的日本人六十六章 雷法和高人第667章 忠臣是怎樣煉成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