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老謀深算

見蔡京這般氣定神閒的做派,王文柄微微一愣,咀嚼着蔡京的話,一時呆了。

也不知蔡京怎麼想的,可是王文柄知道,蔡太師叫自己先扛着,頭痛的終歸是自己。

只是蔡京這樣說,王文柄也是無可奈何,嘆了口氣道:“既如此,那麼門生就再熬一熬,實在不成,乾脆撂了擔子就是。”

說這樣的話就有點兒小孩子氣了,蔡京呵呵一笑道:“這擔子非讓你來挑不可,放心,我估(摸)着,這兩天就會來準信,先看看高俅那邊怎麼說。”

談笑了幾句,門下郎中便快步來了,急促促地道:“太師,有加急奏疏。”

“是京畿北路的?”蔡京擡眸,懶懶地看了郎中一眼。

郎中躬身道:“沒錯,請太師過目。”

結果那份奏疏,蔡京慢吞吞地看完,然後若有所思地將奏疏放在几子上,乾癟的嘴脣顫動一下,道:“先下手爲強,乾淨利落,這份膽色,只怕天下人再沒有比得上的了。”

王文柄小心翼翼地問:“恩師說的是誰?”

蔡京用指節敲了敲几子上的奏疏,道:“還能有誰?就那個沈傲!他已到了薄城,自高俅以下,共殺了一百六十七人,這還沒算上什麼叛軍。”

王文柄倒吸了口涼氣,一百六十七人,這大宋朝一年勾決的死囚只怕也未必有這個數,沈楞子這次是真的瘋了;更何況殺的乃是高太尉,高太尉是什麼人?也是他能殺的?

說起高俅,王文柄與他還有幾分交情,再加上都是蔡京黨羽,未免有些兔死狐悲,沈傲能先斬後奏殺了高俅,下一個開刀的說不定就是自己。

王文柄不由怒氣衝衝地拍案而起道:“他好大的膽子,真是反天了;恩師,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姓沈的這是自尋死路,太師,擅殺九卿,這是什麼罪?我一定上疏彈劾他。”

蔡京搖頭,招呼他坐下:“他這一手高明之處就在於宮裡頭非但不會降罪,反而更加放心。”

王文柄愣住了,道:“這是何故,還請恩師賜教。”

蔡京笑呵呵地道:“我問你,沈傲如今是什麼身份?”

“總攬京畿三路,轄制三衙、邊鎮,敕命欽差。同時還兼着武備學堂司業、鴻臚寺寺卿,敕侯爵,封太傅。”王文柄知己知彼,將沈傲的頭銜一口氣報了出來。

蔡京含笑道:“這就是了,不說那些虛的,只說轄制三衙和邊鎮,天下兵馬,統統歸他節制,若是他甫一到任,便收買人心,你想想看,陛下會怎麼想?”

“可是他連當朝太尉也……”

蔡京搖頭打斷王文柄,嘆息道:“殺高俅、清洗馬軍司,這個事情傳出去,定然天下震動,殿前司暫且不說,那邊和馬軍司關聯不多,甚至還有點嫌隙,可是步軍司這邊會如何?”

“步軍司和馬軍司都駐在外城,聯繫就緊密多了,那馬軍司的將校到步軍司去聽用也是有的,前年的時候,也有不少步軍司的將校調到了馬軍司。”

“這就是了,步軍司與馬軍司藕斷絲連,殿前司是絕對效忠宮裡的,如今鬧了這麼一出,步軍司定必將沈傲恨透了的,須知被殺的人中,有多少是步軍司的同僚、袍澤?這只是其一,我大宋雖然以文抑武,可是對(禁)軍將校,一向還是優渥的,若不是犯了大案,能留幾分情面就留幾分情面,沈傲這一殺,(禁)軍將校們會怎麼想?”

王文柄順着蔡京的思路道:“定是人人自危。”

蔡京趁着王文柄說話的功夫喝了口茶,繼續笑道:“就是這個道理,黿鳴而鱉應,兔死則狐悲,不知不覺,除了馬軍司,各司對沈傲難免會離心離德。這不正是宮裡頭希望看到的?說得再透徹一點,正因爲有了石英,有了周正這些人,老夫才能總攬三省事,邊鎮那邊正因爲有了童貫,宮裡才放心用種家的幾個相公,沒有步軍司、殿前司,沈傲這個總攬京畿三路的差事就做不長了。”

王文柄也不是蠢人,稍一提點,立即明白了蔡京話中的深意,嘆了口氣道:“這麼說,這沈傲殺人還殺對了,非但沒罪還有功,這是什麼道理?”

蔡京慢悠悠地道:“也不盡然,雷霆雨(露),皆在君心,若是天一教灰飛湮滅,那自是沈傲當機立斷,整肅馬軍司,除去了奸臣賊子,立下赫赫戰功。可若是戰事仍舊沒有進展呢?”

王文柄欣喜地道:“那便是恃寵而驕,無法無天,殺戮大臣,致使三軍渙散,錯失滅賊良機?”

蔡京含笑道:“對,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他有功還是有罪,現在還不能下定論,這筆賬,先記着就是。”

王文柄道:“我們要不要從中做點兒梗?我署着兵部,若是拖延幾日運送錢糧……”

蔡京連忙嚴厲地打斷他:“剿滅天一教乃是當下最大的國事,你是不想活了嗎?耽誤了糧草,到時候第一個抄家滅族的就是你。”

王文柄頓然冷汗直流,小心翼翼地道:“是,是,學生太孟浪了。只是姓沈的若真有本事,豈不是成就了他的一件大功?”

蔡京臉色緩和了一些,語氣依然冰冷地道:“要作梗,又不能(露)出馬腳,辦法還是有的。”

“請恩師示下。”

蔡京徐徐道:“沈傲殺了這麼多馬軍司將校,馬軍司那邊的兵由誰來帶?我估(摸)着,他是想用武備學堂的教頭和校尉去補充,可是要讓將士們聽令,沈傲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要使馬軍司(禁)衛與他沈傲同心同德,沒有半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所以嘛……”

蔡京闔着眼,慢悠悠地繼續道:“不要給他拖延的機會,先找些人,上疏彈劾他,不要涉及到高俅的事,只說天一教日益壯大,爲何沈傲率軍止步不前,先給他施加一點壓力。另一方面,還要派人在市井中傳出謠言去,說沈傲根本就不算進兵云云,這件事先慢慢來,一個月之後,再讓更多人彈劾,這只是開始,到了第三個月,就讓人死諫,陛下那邊,一定也會有點兒心急,到時候頂不住這麼大的壓力,下旨意督促進軍也是遲早的事,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看沈傲拿什麼兵去和天一教一決死戰,交戰越早,敗率就越高,只要戰報傳來,立即組織人上疏彈劾,死死咬住沈傲殺高俅致使上下離德將士不肯用命這一條來說,一旦真響應起來,便是官家也保他不住,實在不行,就叫人請辭,大夥兒都請辭,人一多,官家的心就亂了。”

蔡京嘆了口氣,又道:“咱們對付的不止是一個沈傲,甚至還要加上官家,只有官家讓了步,高俅的仇怨才能得報。所以說這一次也是一個大好的時機,只是讓人上疏催促沈傲進兵,誰又能說出個壞來?沈傲不是辦了個遂雅週刊嗎?不如你籌點資,也辦一個週刊,就叫知聞紀事好了,士林那邊只要一煽動,就沒人敢爲沈傲拖延了。”

王文柄一條條記下,對蔡京的手段佩服不已,殺人不見血不就是這樣?明明只是催促進兵,還可以自詡爲公忠體國,心憂匪患,逼着沈傲在沒有做足準備之前與天一教交戰,天一教那邊現在看來也絕不是省油的燈,高俅的馬軍司打不過,沈傲把他的武備學堂安(插)進馬軍司就能得勝?只要不給沈傲足夠的時間,沈傲必敗,到了那個時候,牆倒衆人推,誰也再護不住他。

“恩師教誨,學生謹記在心,這事兒就讓我去辦,先去聯絡幾個同年試試水,那知聞紀事也先辦起來。”

蔡京呵呵一笑:“你就是(毛)(毛)躁躁,做人做事,要瞻前顧後,左右都看一遭,先爲自己留了退路,事情就可以從容辦了。好吧,我也乏了,你先下去吧!”

……………………

過了幾天,彈劾的奏疏就出來了,上疏的只有三個人,都是些京裡頭名不見經傳的清閒官兒,彈劾之人倒不是沈傲,而是軍政事務,說是天一教那邊氣焰越來越囂張,若是不及早弭平,早晚要成爲大宋心腹大患,微臣人等輾轉難眠,且憂且慮,請陛下立即催促馬軍司進兵,四面圍剿,蕩平賊寇。

這奏疏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誰也沒有得罪,裡頭既沒有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更沒有指斥任何人,有的只是一片憂國憂民,拳拳護佑大宋的心思。

奏疏上上去,倒是沒什麼反響,畢竟明眼人都知道,沈傲剛剛到了薄城,現在進兵,終究有點兒不太合適,這幾位憂國憂民的上疏官員,實在是太心急了。

也有發現有點兒不對頭的,明知這樣的奏疏無用,卻還要遞上來,這是什麼意思?

只是就算有什麼不對,卻也無人站出來反駁,人家憂國憂民關你屁事,你要反對,那豈不是說你身爲朝廷命官,尸位素餐,這般大的事,你卻一點兒也沒有放在心裡?

所以這種奏疏反對不得,只能看熱鬧;宮裡頭對這奏疏的態度只是留中,意思就是這奏疏已經看過了,嗯,今天天氣不錯!

如一顆小石子掉入大湖,這三本奏疏,只驚起一點兒漣漪,過後就被人遺忘了。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市井裡頭卻傳出許多古怪的消息,有說沈傲是擁兵自重,不肯進兵剿匪的。也有說沈傲雖是文曲星下凡,兵事卻是什麼都不懂,朝廷這邊用錯了人,看他現今的模樣保準是畏戰不前的。

這些流言開始只是些小風聲,偶爾幾個人談及,只是京畿北路距離汴京太近,對剿匪的消息,汴京人涉及到切身利益,當然也都願意關心,所以流言就有點兒遏制不住了,到後來說什麼的有,也有些爲沈傲辯護幾句的,立即便會引來旁人口誅筆伐,張口便問:“沈傲若真有諸般本事,爲何這麼久還不見他有什麼動靜?爲何還不見他進兵。”

這一句詰問,有理都變得無理了,往往辯護之人只好灰溜溜地告饒。

再後來,汴京城裡也出了個週刊,叫知聞紀事,汴京雖大,遂雅週刊也辦了好幾年,可是這知聞紀事卻還是汴京的第二份週刊。其實商賈們也早已對週刊的利潤眼紅得緊,可是真正籌辦的卻是一個都沒有。大家心裡都清楚,週刊這東西往好裡說是博人一笑,往壞裡說那就是妖言惑衆了。尋常商賈,就是巴結了個尚書、侍郎,也絕不敢輕易去觸這雷管的,所以知聞紀事的創刊,倒是更讓人(摸)不着頭腦了,這份週刊的背後是誰在主導?又認了誰做靠山?

往深裡一想,許多人便嗅出了點兒味道,倒也願意花錢去買第一期的知聞紀事,想看看這裡頭說些什麼。

看了第一版的文章,裡頭的言語就有點兒過激了,詳細說了京畿北路距離汴京如何如何近,又說天一教如何氣焰囂張,更是小心暗示,若是再不剿除,早晚釀出大禍,最後的要點還是隱約提及及早進兵的事,說再耽誤,極有可能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第7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56章 雞第466章 這就是水平第120章 一網打盡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371章 餿主意第509章 班師回朝第359章 讓你們見識什麼叫畫第559章 猜忌第68章 國子監第330章 很矜持很單純第544章 絕戶第450章 打砸馬軍司第639章 平叛第855章 風浪要來了第761章 討賬第27章 無事獻殷勤第421章 殿試問策第114章 這就叫腹黑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200章 藝考第60章 赤裸裸的歧視第405章 蔡攸是個王八蛋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452章 賭局第544章 絕戶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666章 玩陰的第669章 攀咬到了童公公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567章 散財童子沈郡王第671章 奸黨第419章 文青是種病,得治第395章 愛他,就罵他第811章 暗鬥第454章 流言蜚語第787章 回京收拾局面第738章 發大財了第858章 龍虎鬥第411章 飛鴿傳情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637章 濃情蜜意第692章 是我的,就拿回來第823章 天策上將第841章 你敢來 我敢去第74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8章 太學第870章 刀兵第100章 和蓁蓁交手第420章 兩份懿旨第315章 點最好的茶第831章 陳濟太壞了第894章 抗旨第21章 瘋狂競價第709章 黑吃黑第730章 引蛇出洞第709章 完顏阿骨打第345章 宮中來了旨意第679章 仗劍殺人第340章 原來是你第410章 陪着皇帝壓馬路第392章 大過年也有聖旨第852章 霸氣第693章 徹查第665章 要比奸賊更奸第52章 鑑寶第14章 強大的對手第576章 金殿上的火藥味第141章 我的蓁蓁我做主第674章 打人不犯法第602章 沈傲好欺負第126章 壞人比狗多第67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14章 星星代表我的心第724章 出兵第167章 汴京大火第2章 書童萬歲第186章 栽贓第368章 宮變第542章 玩真格的第762章 遠征第422章 公主你別害我啊第707章 屠殺第601章 老子不吃 誰也不許吃第561章 標杆第767章 沈楞子來了第539章 還怕你殺人第550章 要楞,就楞到底第700章 粉墨登場第720章 攝政王閃亮登場第586章 妒婦第682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410章 給臉要不要?第119章 美女陪着寫書法第483章 鬧餉第844章 變數第496章 死戰第389章 坑爹
第7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56章 雞第466章 這就是水平第120章 一網打盡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371章 餿主意第509章 班師回朝第359章 讓你們見識什麼叫畫第559章 猜忌第68章 國子監第330章 很矜持很單純第544章 絕戶第450章 打砸馬軍司第639章 平叛第855章 風浪要來了第761章 討賬第27章 無事獻殷勤第421章 殿試問策第114章 這就叫腹黑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200章 藝考第60章 赤裸裸的歧視第405章 蔡攸是個王八蛋第888章 大宋需要一個好皇帝了第452章 賭局第544章 絕戶第697章 人心所向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756章 無風不起浪第666章 玩陰的第669章 攀咬到了童公公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567章 散財童子沈郡王第671章 奸黨第419章 文青是種病,得治第395章 愛他,就罵他第811章 暗鬥第454章 流言蜚語第787章 回京收拾局面第738章 發大財了第858章 龍虎鬥第411章 飛鴿傳情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637章 濃情蜜意第692章 是我的,就拿回來第823章 天策上將第841章 你敢來 我敢去第74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8章 太學第870章 刀兵第100章 和蓁蓁交手第420章 兩份懿旨第315章 點最好的茶第831章 陳濟太壞了第894章 抗旨第21章 瘋狂競價第709章 黑吃黑第730章 引蛇出洞第709章 完顏阿骨打第345章 宮中來了旨意第679章 仗劍殺人第340章 原來是你第410章 陪着皇帝壓馬路第392章 大過年也有聖旨第852章 霸氣第693章 徹查第665章 要比奸賊更奸第52章 鑑寶第14章 強大的對手第576章 金殿上的火藥味第141章 我的蓁蓁我做主第674章 打人不犯法第602章 沈傲好欺負第126章 壞人比狗多第67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14章 星星代表我的心第724章 出兵第167章 汴京大火第2章 書童萬歲第186章 栽贓第368章 宮變第542章 玩真格的第762章 遠征第422章 公主你別害我啊第707章 屠殺第601章 老子不吃 誰也不許吃第561章 標杆第767章 沈楞子來了第539章 還怕你殺人第550章 要楞,就楞到底第700章 粉墨登場第720章 攝政王閃亮登場第586章 妒婦第682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410章 給臉要不要?第119章 美女陪着寫書法第483章 鬧餉第844章 變數第496章 死戰第389章 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