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變天了

陳濟與溫弼舟寒暄了幾句,便將他送走,立即提筆在案上寫了一封書信,叫了個人來:“把這書信送去泉州,殿下這時候只怕也啓程了。”

那人道:“最新送來了消息,泉州那邊的快報已經到了。”

趙佶病重的消息,雖然官方上的消息還沒有送來,可是錦衣衛早在三四天之前就已經接到了消息。那泉州方面的急報還在蘇杭,就已經叫人隨時盯梢,現在急報入了京城,必然會驚起驚濤駭浪,陳濟自然要早做準備。

陳濟淡淡一笑,從容道:“現在在哪裡?”

“過了神武門。”

“神武門……”陳濟喃喃的唸了一句,隨即道:“太子那邊呢?”

“仍然沒有動靜。”

陳濟頜首點頭,道:“那就好生等着,等這消息傳開了,各方面都要盯住,尤其是東宮,是宮中,三省六部也要瞧瞧反應,京中的各位大人,哪個去了東宮的,哪個到了衛郡公府邸的,都記下來。”

陳濟沉思片刻,似乎又想起什麼:“各城門盯梢的人也不能閒着,看看什麼人進出城門。從今日起,所有人都不能閒下,稍有風吹草動,都要死死盯住了。”

“是。”

陳濟吁了口氣,整個人彷彿鬆垮下來,可是那一雙眼眸,仍然綻放着洞察一切的光澤,他坐在椅上,心裡想着:存亡就在此刻了,這麼多人的生死榮辱,也都維繫在今日,從今日開始,在往後的數個月的時間,就是見分曉的時候。

想到這裡,陳濟不禁打起精神,別人他管不着,可是他陳濟在這汴京但凡還有一口氣,都要做好自己本份的事,輔政王與太子的這一戰,對錦衣衛來說,或許只是輔政王十指中的一指,可是陳濟容不得自己有什麼疏忽,本文字由貼吧友情提供,起點首發,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需要,請於起點購買正版。

陳濟所憑藉的,無非是一雙眼睛,代沈傲洞悉這天下的一草一木,真正的決斷,還要沈傲親自做出來。

“這個時候,他在哪裡?是否已經到了蘇杭,或者還在北國?”陳濟喃喃唸了一句,振奮精神,又開始伏案查看滿案的小本子,每一個小本子裡,都記錄着從各地收來的情報。

半個時辰之後,又有人進來,道:“急報已經送入了門下,門下已經慌了……”

陳濟似乎早有預料,只是擡起頭:“楊真楊大人是不是也在門下?”

“是,今日是他值堂。”

陳濟頜首:“看到楊大人出來嗎?”

“還沒有,不過已經有書令史知會各部了。”

陳濟點頭,道:“東宮那邊呢?”

“沒有動靜。”

“再探!”

“遵命!”

陳濟的指節已經開始慢吞吞的敲擊着桌案了,這是沈傲的習慣,可是漸漸的,一旦緊張激動的時候,陳濟也不自覺的學會了這一套。有時陳濟想來,便忍不住想笑,這便是近墨者黑了。

這時候的陳濟,神情濃重,東宮那邊肯定早先就得到了消息,否則不會如此從容,可見泉州方面,甚至是陛下的內侍之中,一定有太子的人,這件事已經可以確鑿了,可以寫一封書信給楊戩,讓楊公公來查。

現在最緊要的是各部堂的反應,楊真楊大人是輔政王的死黨,可是也不能排除他倒向太子的可能,楊真也要盯住。

陳濟心中想得差不多了,又開始揮筆作書,叫人立即送去泉州,隨即叫人吩咐了幾句,繼續高坐在這案牘之後。

不消一個時辰,有人進來,道:“三省六部都已經慌了,消息傳到東宮,東宮上下哀嚎陣陣,太子陶陶大哭。刑部尚書、欽天監正卿,還有殿前司指揮使、步軍司指揮使、十三城門司掌軍使已經去了東宮撫慰太子。吏部尚書、禮部尚書、馬軍司指揮使等人去了衛郡公府。楊大人已經入了宮面見太后。”

陳濟道:“拿名冊來。”

邊上一個侍者忙不迭的拿出一張本子,本子裡密密麻麻的記載着各種名冊,從三省六部,到三司、樞密院,幾乎每一個大佬的姓名都記載其中,陳濟拿了硃筆,將前去東宮撫慰太子的大佬名字紛紛勾了,隨即雙眉皺起,喃喃道:“想不到……想不到這城門司也倒向了東宮。”

“還有什麼其他消息嗎?”

“回先生的話,東宮那邊出來了些內侍,在城中四處打聽消息,倒也沒有作出什麼過份的舉動,倒是有一個,盯在衛郡公府邸那邊,卑下們見他只是盯梢,所以暫時沒有驚動。”

陳濟不由笑起來,道:“咱們在看誰與太子勾結,太子也在看誰與輔政王一條心,這倒是有趣了,不過靠幾個閹人又有什麼用?他要看,就索性給他看,仍然不必驚動,不過叫個人在後頭盯着,若是還有其他的事,立即來報。東宮那邊仍舊盯着,現在最緊要的,是太后那邊,什麼時候楊真楊大人從宮中出來,立即回報吧。”

陳濟叫人換了一副茶,喝了一口之後,這廳中只剩下他孓身一人,他開始細心的琢磨起來,將許多名字重新排列,再在這些人的後頭開始寫上各種註釋,每個人會有什麼背景,是否能調動軍馬,比如那殿前司,馬軍司、城門司,這三司都是掌握軍機的部門,在從前的時候,主官並不能調動軍馬,可是一旦有事,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在這個時候,一旦陛下駕崩,太子即位,新皇帝的聖旨,到底哪些軍馬會貫徹下去,這都是可以琢磨的事。

除了這些,六部那邊也是重中之重,這些人的身後,都有一張極大的網,包羅萬象,絕對不能小視。

陳濟一邊沉吟,一邊提筆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了些什麼,隨即又重新拿了張紙重新抄錄了一下,慢慢的梳理起來。

相對於陳濟這裡的平靜,整個汴京都已經炸開了鍋。楊真身爲門下首輔,連忙入宮,到了景泰宮這邊還未進去,便跪在檐下,伏地哭告:“臣楊真問太后安。”

太后在裡頭打着雀兒牌,聽說楊真來了,心下不喜,可是等楊真在外頭哭告,立即察覺出了事,連忙撤了牌桌,道:“進來說話。”

楊真進去,俱言相告,太后聽得頭暈目眩,邊上的敬德立即去攙扶,好不容易緩過來勁,太后才低泣道:“怎麼突然就病倒了,之前還說很健朗的,哀家還沒有先走,難道教哀家白髮人送黑髮人?”

楊真這時候不哭了,開始勸慰:“太后不必悲慟,陛下或許只是染了傷寒也未必。”

太后道:“你不必安慰哀家,哀家知道,若只是真的染了微恙,一定不會送急報過來,他這是要準備後事了。”

楊真默然無語,猶豫道:“這麼大的事,一定要有個人來主持局面纔好,否則汴京必亂。”

太后頜首點頭,淚眼朦朧道:“可惜輔政王不在京中,否則有他在,哪個宵小敢恣意胡爲,現在是太子監國,索性召太子來吧。”

楊真點頭。

太后又哭,楊真只好默然告退,忙不迭的出了宮,卻不親自去叫太子,只叫了個人去請,他這般做,自然是有考量,眼下這局面,還是謹慎些好。楊真直接回了門下,門下這邊,更是亂糟糟的,不少部堂派了人來打聽消息,一些人甚至是跪在臺階下陶陶大哭。

趙佶雖然不是個好皇帝,可是誰都知道,這老皇帝去世,將來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有人是真心悲慟,也有人是念及到自己前程。

楊真聽得心煩,叫來個錄事,道:“把人都趕走,陛下還在呢,哭什麼喪。”

胥吏們只好請這些大人回去。

楊真回到門下省坐定,整個人沉着臉,一動不動,這消息實在來的太突然,讓他難以消化,莫說是他,便是全汴京都知道,這風雨是真的要來了,歷來皇權交接都是血雨腥風,更何況是眼下這朝局。

至於楊真自己,此時已經不必猶豫,他這門下首輔,早已是輔政王死黨,現在就算是想投靠太子那也已經遲了。

更何況對楊真來說,自己的政治報復在京察,而京察是輔政王鼎立支持,而太子即位,不管採取何種考量,都會制止京察繼續下去。楊真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的心血白流。

可是眼下卻有一個難題,不管如何,太子是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是將來的皇帝,這就是說,自己若是鐵了心站在輔政王一邊,難道要篡位嗎?想到這裡,楊真不禁打了個冷戰,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楊真知道什麼叫做原則,可是現在,他必須在原則和政治抱負之間作出選擇了。

楊真木然不動的沉思良久,最後苦笑,向一名書令史問:“衛郡公在中書省嗎?”

“回大人的話,今日不是衛郡公值堂,應當不在。”

“那就拿了老夫的名刺去,請他來門下省敘話。”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石英才快步到了門下,臉色凝重的可怕的看了楊真一眼,也不像往常一樣寒暄,大喇喇的坐下,道:“楊大人,泉州那邊還有沒有消息?”

楊真搖頭,嘆道:“暫時還沒有。”

石英吁了口氣,道:“陛下的事楊大人怎麼看?”

石英這也算是開門見山了,楊真想了想,也不繞圈子,徑直道:“太子登基誰也不能阻止,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石英默然,他當然知道楊真的無奈,其實他何止不是力不從心,從前陛下康健的時候,依附的人如過江之鯽,現在陛下病重,已有不少人轉而投向了太子,比如那城門司的掌軍,往年與石英是一向交好的,可是今日,卻直奔了東宮,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許多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

可以想象,一旦新皇帝登基,這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因爲誰都知道,這大宋朝是皇帝說了算,太子做了皇帝,就是太子說了算,本文字由貼吧友情提供,起點首發,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需要,請於起點購買正版。

名份二字,重若千斤,此時的局面,已經對輔政王,對石英、楊真大大的不利。可是不管如何,他也必須撐下去,輔政王沒有回京,這汴京,就只有楊真和石英二人來支撐了。

楊真喝了。茶,慢悠悠的道:“不管如何,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咱們也不能處處被動。”楊真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最後道:“馬軍司那邊,是絕對效忠輔政王的。只要馬軍司還在,太子也不敢胡作非爲,所以就算太子登基,暫時也奈何不了你我,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等着,等着殿下回京。”

石英想了想,嘆道:“也只能如此了。”

楊真苦笑道:“只是三皇子只怕不保了。”

石英與三皇子有着姻親,聽楊真這般說,不禁露出冷色,道:“他敢?”

楊真道:“有何不敢?若是沒有輔政王,太子或許還能留着三皇子,可是現在輔政王在外,又掌握着軍馬,這三皇子對太子來說,是萬萬不能留的。石大人,老夫說句不當說的話,不管三皇子如何,石大人定要沉住氣,若是跳出來,反而遂了太子的心願。”

石英臉色蒼白,腦子嗡嗡的響,也不知楊真的話聽進去了沒有。

楊真見石英如此,搖搖頭,心裡想:只怕又要搭進去一個了,輔政王不知什麼時候纔回京,只怕至少還要一兩個月的功夫,這一兩個月老夫怕要度日如年了。

第137章 人品好啊第589章 一定娶你第425章 沈傲保媒第525章 鬥法第335章 遇到下馬威第68章 國子監第56章 下套第458章 禮節很重要第502章 戰功彪炳第428章 閨房之樂第750章 摸摸皇帝老子的屁股第70章 蔡京的孽子孽孫第875章 以退爲進第528章 講武殿羣毆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150章 帝王心術第419章 文青是種病,得治第819章 十萬雄兵第334章 上任第780章 還你一個清平世界第407章 淘到寶了第397章 契丹國使第664章 太師是朵花第13章 周小姐很傷心第679章 仗劍殺人第143章 泥婆羅王子第673章 打劫第340章 原來是你第837章 滾蛋第11章 書法第44章 高潮第882章 陽謀第884章 校尉何在第526章 尷尬的皇帝第729章 趙佶的疑心第631章 越王逼宮第409章 教訓你這個狂生第521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744章 告訴你,本王是什麼東西第592章 搶婚第470章 橫的怕楞的第177章 唐大人威武第544章 絕戶第554章 新政第751章 事有反常即爲妖第334章 沈大教頭第64章 認親第7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74章 沈傲要玩命了第489章 切掉 切掉 切掉第398章 國際友人你莫嚇我第413章 一塊玉引發的血案第827章 決戰的時候到了第696章 晉王斷案第782章 死國而已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569章 一盤散沙第611章 兄弟情深第147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876章 先帝門生第517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358章 流氓一個比一個狠第845章 擊垮他第613章 虎入羊羣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725章 戰書第581章 彌天大禍第651章 龍顏之怒第74章 被小郡主逮了個現形第104章 姐妹花第86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3章 提前交卷第697章 童貫入京第636章 動手第201章 過關斬將第78章 聰明的小郡主第696章 龍潭虎穴第578章 沒有聖旨的聖旨第516章 天大的好處第351章 講義氣的沈學士第115章 強大的對手第100章 和蓁蓁交手第419章 月又圓第841章 你敢來 我敢去第417章 宮鬥第316章 活神仙第631章 越王逼宮第882章 陽謀第768章 滅越第98章 一夜百次娘第456章 皇子的怨念第347章 抽死你第179章 年關第513章 這才叫陰險第314章 廟會第357章 異國青樓第724章 出兵第769章 砸的好第695章 錢留下第153章 這個太監有意思
第137章 人品好啊第589章 一定娶你第425章 沈傲保媒第525章 鬥法第335章 遇到下馬威第68章 國子監第56章 下套第458章 禮節很重要第502章 戰功彪炳第428章 閨房之樂第750章 摸摸皇帝老子的屁股第70章 蔡京的孽子孽孫第875章 以退爲進第528章 講武殿羣毆第777章 此地無銀第150章 帝王心術第419章 文青是種病,得治第819章 十萬雄兵第334章 上任第780章 還你一個清平世界第407章 淘到寶了第397章 契丹國使第664章 太師是朵花第13章 周小姐很傷心第679章 仗劍殺人第143章 泥婆羅王子第673章 打劫第340章 原來是你第837章 滾蛋第11章 書法第44章 高潮第882章 陽謀第884章 校尉何在第526章 尷尬的皇帝第729章 趙佶的疑心第631章 越王逼宮第409章 教訓你這個狂生第521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744章 告訴你,本王是什麼東西第592章 搶婚第470章 橫的怕楞的第177章 唐大人威武第544章 絕戶第554章 新政第751章 事有反常即爲妖第334章 沈大教頭第64章 認親第7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374章 沈傲要玩命了第489章 切掉 切掉 切掉第398章 國際友人你莫嚇我第413章 一塊玉引發的血案第827章 決戰的時候到了第696章 晉王斷案第782章 死國而已第396章 打的就是契丹人第569章 一盤散沙第611章 兄弟情深第147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876章 先帝門生第517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358章 流氓一個比一個狠第845章 擊垮他第613章 虎入羊羣第887章 輸即是死第725章 戰書第581章 彌天大禍第651章 龍顏之怒第74章 被小郡主逮了個現形第104章 姐妹花第86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3章 提前交卷第697章 童貫入京第636章 動手第201章 過關斬將第78章 聰明的小郡主第696章 龍潭虎穴第578章 沒有聖旨的聖旨第516章 天大的好處第351章 講義氣的沈學士第115章 強大的對手第100章 和蓁蓁交手第419章 月又圓第841章 你敢來 我敢去第417章 宮鬥第316章 活神仙第631章 越王逼宮第882章 陽謀第768章 滅越第98章 一夜百次娘第456章 皇子的怨念第347章 抽死你第179章 年關第513章 這才叫陰險第314章 廟會第357章 異國青樓第724章 出兵第769章 砸的好第695章 錢留下第153章 這個太監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