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

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

“還有呢?”

幹清宮內、朱由校被朱由檢說的來了興趣,抓住朱由檢的手,坐到了旁邊的椅子上,殿內的太監識趣的端來了兩碗酸梅湯。

“還有……”朱由檢苦笑道:

“哥哥、弟弟只知道這麼些了,再多,弟弟是真的說不出來了。”

“額……”朱由校微微一愣,緊接着又笑道:

“也是、朝中百官都商量不出來的事情,弟弟不過十歲便能想的如此通透,想來這種事情也很難。”

“既然如此、那哥哥現在就下旨,先調石柱土兵和浙兵分別鎮守遼瀋,裁撤遼瀋兵馬。”

“不可!”聽到這話、朱由檢急了,連忙制止道:

“哥哥不可、這事情若是想成,必須派緹騎日夜加緊,催促兩支兵馬急行軍。”

“先下旨調到昌平,暫時授予瀋陽總兵和遼陽總兵的官職,但是不能直接說要他們裁軍遼瀋兵馬。”

“爲何?”朱由校微笑,顯然是知道其中的門道,但還是想看朱由檢說。

朱由檢沒辦法,只能解釋的通透道:

浙兵和白桿兵的實力,朱由檢根本不用多想,只要朝廷下令,鎮壓遼瀋兩地的五萬烏合之衆,簡直輕而易舉。

“你就這麼自信?”朱由校不由側目看了一眼朱由檢。

“遼瀋兩鎮五萬兵馬,若是眼下下詔,恐怕不出一月,就要全部逃入鄉野,屆時遼瀋空虛,恐怕被老奴所佔。”

畢竟他口中說的,是人數加起來不過七千人的南兵,可以鎮壓人數五萬的遼東兵馬。

說到這裡、朱由檢無奈苦笑,只因爲他知道,這接近七十三萬的人馬裡,只有不到二十萬能打。

“屆時便是遼瀋五萬大軍反叛,也能被輕易鎮壓。”

薩爾滸之戰、必然是有人出賣情報,但這個人不一定是李如柏,可能是被收買的遼人,也可能是李如柏的妻妾,更有可能是朝鮮方面的人。

以明朝的財政來看,不過只有兩千兩百萬石的米、麥,加上四百萬兩左右的雜項,幾萬兩銀子的商稅,還有六百萬兩的內帑收入罷了。

不過、這其中養天下宗室的定額銀兩是一百五十萬,地方還要截留三成,西陲、南邊兵馬還要支出六百萬石的糧食。

在防守長城之餘,調動的極限就是十三萬兵馬,這也是鬆錦之戰明軍的家底。

過了幾秒他纔開口道:“石柱土兵和浙兵的事情,我會讓人去做的,倒是這九邊軍餉的事情,弟弟你還沒有說清楚。”

結果就是他帶着一羣烏合之衆緊趕慢趕,剛剛遇到後金兵馬,還沒下令擺開陣型,自己的大陣就亂套,踐踏死了自己一方上千人。

“大同鎮駐軍兵力7.6萬餘人,太原鎮駐軍兵力5.3萬人,榆林鎮駐軍4.5萬人,這三鎮一共17.4萬人。”

在遼東、只要他們堅守城池不出,加上努爾哈赤眼下沒有火炮,單靠這兩座城池,就足夠磨死後金上萬人。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想法可以被朱由校實現。

“不過年關一過、又積欠1022萬7400兩銀子了……”

熊廷弼自己都曾說:“遼人投奴甚多,城中多有間客。”

所以、在他報出這一長串的軍餉後,朱由校的臉色立馬就不好看了。

“依你之見,九邊應該發響幾何?是應該直接發完今年積欠的軍餉,還是等等?”

總之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爲太監高淮亂遼,導致遼人不信任明朝,而親近蒙古和建奴的結果。

因此他看向了朱由校,而朱由校也在沉思。

“因此、南兵並非比北兵強大,只是南兵中的石柱土司兵,和戚金所訓練的浙兵強大罷了。”

朱由校還是在擔心錢的事情,而朱由檢對此只能解釋道:

“依臣弟只見,可以按照每鎮士兵先發二兩銀子來還欠響。”

“因此,延邊九鎮一共72萬9000人,按照每人二兩銀子,就是145萬8000兩銀子。”

“必須先讓這兩部人馬入駐遼瀋,再宣佈裁撤遼瀋兵馬,才能穩妥。”

兵部不給他練兵的時間,麾下兵馬還是前任總兵留下的。

說白了、薩爾滸之戰每個人都有責任,李如柏也有,但不應該全部責任都扣他腦門上。

所以明末從張居正死後開始,九邊就經常欠響了。

“早年北兵強,是因爲北方的蒙古人不斷叩邊,加上女真亂邊,因此常有大戰,北兵也戰力強大。”

“九邊兵馬、遼東鎮26萬,薊州鎮8萬6000人,宣府鎮駐軍兵力8萬4000人,這三鎮總共43萬人。”

他本來已經退休二十一年,都六十八歲的年紀了,兵部突然讓他復起,本質上就代表了無人可用。

現在去想到底是誰出賣情報,倒不如想想怎麼穩定遼東局勢。

哪怕裁撤了五萬遼東鎮的兵馬,也最多是減少三十萬兩不到的軍費支出罷了。

“此事當悶聲細做、不讓外人所知。”

“弟弟不是自信,是瞭解南兵和北兵的戰力。”朱由檢無奈的解釋道:

“我朝兵馬、向來是一方強、一方弱。”

“之後固原鎮駐軍兵力近6萬人,寧夏鎮駐軍兵力約2.5萬人,甘肅鎮駐軍兵力約4萬人,這三鎮一共12.4萬人。”

李如柏在李如鬆帳下不過一個先鋒,治軍不嚴。

“只是李如鬆戰死後,北兵就一日不如一日了,那李如柏,如今朝野說他通賊,可他居家二十一年,不知遼鎮兵馬敗壞。”

朱由檢的話、並不是爲李如柏翻案。

“這次發響之後,尚積欠147萬9400兩銀子。”

這麼一算下來,留給朱由校的,只有八百六十萬石糧食,七百萬兩左右。

一個六十八歲的老將,麾下全是別人的兵馬。

對此、朱由檢能做的,只有對朱由校安慰道:

“哥哥不必擔心、弟弟過些日子去御馬監巡視,會想辦法用皇店和皇莊爲哥哥賺些銀子的。”

這樣的財政收入,養九邊七十三萬兵馬,上千萬軍餉,簡直就跟做夢差不多。

“薩爾滸一戰、李如柏麾下的兵馬早已不是當年李成樑留下的遼東鐵騎了。”

“噗嗤……”朱由校突然笑了出來,看着稚嫩的朱由檢笑道:

“御馬監那十幾萬兩銀子,能起到什麼用處?弟弟自己留着花吧。”

朱由校打趣着朱由檢,可心裡還是因爲自己弟弟的話感覺十分溫暖。

他不由握緊了朱由檢的手,臉上笑的很是開心……

(本章完)

第93章 大仇得報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0章 兄弟和睦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71章 遼鎮敗壞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77章 野心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06章 愚民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206章 殺遼商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
第93章 大仇得報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30章 兄弟和睦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兩更)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71章 遼鎮敗壞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288章 炮轟建虜第285章 生擒朱由檢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77章 野心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567章 獸窮則齧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89章 攤丁入畝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06章 愚民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58章 河西見聞第206章 殺遼商第215章 炮擊老奴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233章 籌備復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202章 遼東備戰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514章 無毒不丈夫第386章 殺紳分地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116章 吸血蟲的勳貴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95章 藩王質問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232章 率先中興的大明財政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