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

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

“鐺……鐺……鐺……”

泰昌元年十月初五,隨着晨鐘作響,最先走出宮門的不是即將要出發的朱由檢,而是朱由校。

他昨夜處理奏疏直到子時才睡下,但一想到朱由檢今日就要出發後,只是匆匆睡了兩個多時辰的他就穿着常服起牀了。

幹清宮的宮女太監一陣忙碌,最終在寅時七刻擺駕,將朱由校的步輦移駕到了東宮門口。

在朱由校到達東宮門口的時候,近兩百車的銀兩、行李已經出發了,只有朱由檢還在勖勤宮用着早膳。

沒有驚動任何人、朱由校步行入宮,小心翼翼的走向勖勤宮。

門口的曹化淳和王承恩等人見到朱由校進來的時候,嚇了一跳,連忙準備行禮。

只可惜他們的動作被朱由校擡手打斷了,而朱由校也走到了朱由檢的身後,看着桌上的三葷兩素一湯,微微笑了笑:

“這麼多、吃的完嗎?”

“嗯?”聽到熟悉的聲音,朱由檢一轉頭,頓時和好皇兄四目相對,差點沒一口湯噴出去。

朱由檢一開口,朱由校便是一愣,因爲他所說的話,都是他心中所想的。

“哥哥若是想,萬不可叫人縱火、下毒。”

不過本着木匠的習慣,他敲了敲椅子,微微皺眉道:

“以你所見,應該如何?”朱由校緊皺着眉頭,死死看着自己的弟弟。

“我倒是什麼都不缺,就是哥哥在朝廷裡,常朝的時候別和御史、言官們一般見識就行,氣壞了身體就不好了。”

他只覺得弟弟願意爲了自己能報仇,能做出這種事情,十分感動。

“嗯!”朱由檢迴應一聲,而這會兒他們也走到了東宮門口。

“他們不是以被打板子而驕傲嗎?打得他們屁股開花,看他們還驕傲不驕傲。”

說罷、他就走出了七八平大小的車輦中,而朱由檢雖然沒有下車,卻打開窗子,探出了半個身子。

曹化淳留在了勖勤宮,他需要在之後接待戚金的浙兵和秦邦屏的白桿兵前往昌平。

王承恩見狀,緩緩行禮道:

“殿下、東西都已經從玄武門送出了,可以擺駕了。”

“這麼快?”朱由檢一邊迴應,一邊看向了好皇兄。

這下說下雪等開春,等開春必然要說雨水大了,等夏至。

“弟弟去了昌平,勞心力的事情交給承恩和楊漣去做,每月記得回一次宮裡,缺什麼就叫承恩告訴忠賢,哥哥爲你添上。”

“卻不想去歲的時候,母親去世,我也哭成了淚人。”

站在門口的幾個小太監見狀,連忙舉起羅蓋傘,而朱由校才發現這麼會兒時間,天上居然飄飄灑灑的下起了初雪。

“總之哥哥不用管,這件事情我會去做,這段時間哥哥不要給外臣把柄,應該好好的照顧李康妃。”

只是他這囑咐被朱由校聽到後,不由輕笑道:

“我是天子,是皇帝,言官和御史們要是氣到了我,只叫人拖出去打板子就行。”

說着、朱由校笑容又慢慢凝固,隨後皺緊着眉頭握住朱由檢的手道:

“弟弟保重。”

朱由校看了一眼朱由檢,沒有說什麼,只是拍了拍他的手:

您是好興致了,萬一被言官知道,又要彈劾我了……

只是兩人的空間,最後還是被停下的車輦打斷了。

這麼一來二去,一年就稀裡糊塗過去了。

“既然這樣、那你就帶回來給我看看吧。”

“自古都是哥哥寵愛弟弟,廢些時間有什麼的?”

“當時母親說、人若是難過、自然哭出來要好些,但我想哭不是什麼好事,就哄着你。”

“又叫皇兄?”朱由校眼神一下子幽怨了起來。

至於朱由檢爲什麼能猜到,是因爲歷史上李康妃就是被縱火而未被燒死,隨後所有黨人官員上疏不應該欺負李康妃,因此後續弄出了不少醜事。

“做套傢俱?那有點費時間了吧。”朱由檢埋頭喝湯,但好皇兄卻寵溺笑道:

早就準備好的四馬車輦已經等待着了,而陸文昭也微微躬身道:

“我保證她活不了多久。”朱由檢一臉認真,難以想象這樣的話是一個十歲孩童口中說出。

朱由校有些惋惜,但還是抓住朱由檢的手站起來,隨後解下了自己的裘衣,披在朱由檢的背後,幫他繫好了裘衣後,試了試鬆緊:

“駕!”

“初雪不大,我若是趕得緊些,明日應該就能到昌平。”

朱由檢見狀,腦中想了想後,纔開口道:

他算是看出來了、自己的好弟弟,有事的時候一口一個哥哥,沒事的時候一口一個皇兄。

連忙嚥下嘴裡的食物,朱由檢才起身搬開了凳子:

“皇兄一起。”

朱由校說着以前的種種,但朱由檢心裡卻覺得有一絲怪異。

“我來送送你。”朱由校坐在椅子上,拉開旁邊的椅子,示意朱由檢坐下。

夏至到了、肯定又要說酷暑難耐,等秋分。

“……”聽着這話,朱由檢心中無言。

劉氏和王氏都是因爲誰死的,他十分清楚,好皇兄的這些話像是在敘舊,但更像是在數落當年的仇恨。

“呵呵……”見朱由檢邀功的模樣,朱由校笑了出來:

“我記得劉娘娘去世的時候,你沒日沒夜的哭,怕被皇考聽到,就跑來我的殿裡。”

若是旁人見到,恐怕會十分恐懼,但朱由校卻沒有。

他側頭看向朱由檢道:“下雪了,莫不等開春再去?”

“哥哥坐。”朱由檢被點破,露出了尷尬的笑容,心裡不免在想好皇兄怎麼走路沒聲音。

朱由校的少年心性展露無遺,這種做法便是朱由檢都想起那畫面,都有些想笑

“行了、走吧。”

“嗯……”見陸文昭這麼說,朱由校不露悲喜,只是牽着朱由檢的手上了車輦,而王承恩和魏忠賢也分別上了馬車、爲二人駕車。

繫好裘衣,朱由校牽着朱由檢的手,並排着向勖勤宮外走去。

朱由檢心裡百感交集,也囑咐着好皇兄。

魏忠賢兩人一抖馬繮,車輦開始向着皇宮北面的玄武門駛去,一路上朱由校和朱由檢談了他以前的好多事。

“昌平那邊已經建好軍營了,哥哥不用擔心我住的地方,東宮的庖廚也帶上了,哥哥就看我明歲帶一支能打的軍隊交給哥哥就行。”

“我下車去往文華殿了,外面風雪大,弟弟別送,染了風寒不好。”

看着笑的很開心的好皇兄,朱由檢縮了縮脖子,而這時陸文昭也走到了勖勤宮門口。

“萬歲、殿下、玄武門還有四百錦衣衛負責護送,羽林三衛已經在安定門外了。”

因此他握住了朱由檢的手,而朱由檢也沒有說什麼。

“這椅子木料不錯,就是太老了,過段日子我給你做些傢俱,把勖勤宮的傢俱都換換。”

他看着朱由校下車後,轉身上了步輦,然後才放心的坐回到了車輦中。

“擺駕文華殿!”

步輦上、魏忠賢唱禮,兩輛車駛向了不同的方向。

大雪紛飛,同樣坐在車內的兩兄弟開始經歷人生這麼多年來,“最遠”距離的別離。

(本章完)

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95章 藩王質問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74章 百事艱難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352章 直諫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96章 扶弟魔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68章 海納百川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93章 大仇得報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523章 荊棘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143章 大反攻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71章 遼鎮敗壞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17章 皇五弟知兵
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95章 藩王質問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554章 書不如人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51章 蠢蠢欲動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621章 英雄出少年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330章 貪官晉商 弔民伐罪第74章 百事艱難第535章 欣欣向榮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70章 真實的滿清八旗第352章 直諫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96章 扶弟魔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19章 倔老頭楊漣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468章 京師震動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175章 兵權纔是道理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582章 蠢蠢欲動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19章 川兵入瀋陽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68章 海納百川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93章 大仇得報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523章 荊棘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143章 大反攻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2章 最毒婦人心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385章 無過便是功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71章 遼鎮敗壞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492章 直布羅陀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17章 皇五弟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