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扶搖(一)

河間郡的戰況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幽州軍主帥大營,一瞬間,幾乎所有人都如遭雷擊。大夥這些天來分明看見李旭的戰旗飄揚在易縣城頭,已經被流矢射得千瘡百孔。就在勝利已經伸手可及之時,左營行軍長史秦濟帶來的消息卻打碎了大夥所有夢想。

“弟兄們的傷亡情況怎麼樣,現在撤到了什麼位置?”強壓着內心的驚慌,羅藝沉聲追問。他現在最想知道的其實是兒子羅成的下落,憑藉一個做父親的對年青人的瞭解,他知道心氣極高的愛子絕不會甘心接受這麼殘忍的打擊。成兒可能會不顧一切跟敵將拼命,而李仲堅在傳說中也是萬夫不擋的勇將…….

如果答案真的如此的話。自己還取這如畫江山做什麼。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從小到大就沒讓他受過什麼傷!

“弟兄們前後陣亡了大約六千多人,其他的大多數被李賊俘虜了。”滿臉是灰的秦濟偷偷看了看四周,儘量把聲音放緩,“少帥,少帥沒遇到什麼危險。李賊親口對屬下說,他看到少帥向南方去了……”

“其他人呢,範仲謀和劉德馨兩個呢,他們兩個跟在少帥身邊麼?”老長史秦雍恨不得上前踢自己的族弟兩腳,雖然對方身上多處受傷,血已經透過裹傷的麻布滲到了破碎的鎧甲之外。

“秦長史是被人放回來的吧?你的弓馬無論如何也沒有少帥嫺熟!”搶在秦濟回答之前,曹元讓不陰不陽地插了一句。

周圍看過來的目光立刻帶上了鄙夷。雖然關心自家兒郎的安危,但幽州將領們更看不起變節投敵者。在戰死和投降之間,他們之中大多數人希望自家子侄選擇前一項。

“範小將軍和劉小將軍戰死了。崔、沈兩位將軍受傷被俘,屬下無能,請大帥責罰!”秦濟直挺挺地跪在羅藝面前,目光不敢再與衆人相接。在東路幽州軍所有將領中,以他的年齡最大,作戰經驗最爲豐富。而最後只有他逃了回來,這份責任已經不是他一個人所能承擔。

虎賁鐵騎在幽州盤踞了這麼多年,幾乎每位高級將領身後都站立着自己的家族。如果惹得衆人誤會的話,秦家有可能被連根拔起。

“其他人都戰死了,你怎麼有臉一個人回來!”老長史秦雍快步上前,劈手先給了自家兄弟兩記耳光。虎賁鐵騎中沒有弱者的位置,秦濟更應該和別人一樣戰死,而不該回來報信。雖然他帶回來的消息可以讓大軍早做防備,但對於家族而言,其行爲無疑是一種背叛。

秦濟的臉立刻腫了起來,鮮血順着嘴角緩緩淌落。他苦笑着抹了一把臉,低聲迴應:“姓李讓我必須活着把話給羅公帶到,否則他就不再管俘虜死活。秦某無懼一死,但不敢辜負了大帥和其他被俘的弟兄!”

此言一出,四下裡看過來的輕蔑目光立刻被焦慮和哀傷所取代。大夥再顧不上指責秦濟貪生怕死了。如果沒有他忍辱負重回來替敵人傳話,天知道被俘虜的幽州子弟會落到什麼下場!姓李的對他麾下的將士和百姓雖然很和氣,對待敵人卻是出了名的狠辣。第二次遼東之戰,此子將高句麗數百里江山蹂躪成了一片焦土。而雁門關一戰,據說落在他手裡的突厥狼騎最後沒有一個得以生還。

“姓李的讓你帶回了什麼話?”幽州大總管羅藝目光從秦濟破碎的鎧甲上掃過,問話的聲音如冰一般寒冷。

他能猜到對方爲什麼放秦濟回來。那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示威舉動。李某人試圖通過這個軟蛋之口,告訴幽州將士,他手裡有一夥奇貨可居的人質!而按秦濟剛纔彙報的情況估算,扣除已經陣亡者,目前被李賊仲堅所俘虜的幽州兵馬至少還有一萬五、六千之衆。這其中很多將領都是老將軍們的後生子侄,很多人身上都揹負着整個家族的希望!

秦濟低着頭,血珠和汗珠同時向地下掉。他不敢不回答羅藝的話,卻無法找到一個不激怒大夥的說辭。想了好半天,才把心一橫,咬着牙稟告,“回,回大帥。李,李賊說,他說,他說博陵軍不日即將渡過矩馬河,與將軍會獵於幽州。幽州的麥子熟得晚,請將軍不要擔心他軍糧不足!”

果然,話音剛落,已經有幾個將領同時跳了起來。“姓李的欺人太甚!末將願意領一支兵馬殺到河間去,救出所有弟兄!”鷹揚郎將盧矩大步走到羅藝面前,躬身請命。

“對,咱們直接殺回涿郡,堵在矩馬河邊上,把姓李生擒活捉!”曹元讓揮舞着手臂,唯恐別人看不見自己對幽州的忠誠。

“姓李的幾乎,幾乎,沒,沒受什麼損失!”反正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秦濟索性實話實說。“少帥也沒犯什麼錯,只是,只是對方老謀深算!”

四周沸油般的喧囂聲瞬間被這瓢冷水所潑熄。雖然秦濟的話令人憤恨,但所有將領都不得不承認盧、曹兩人的想法過於自不量力。連幽州軍年青一代中最出色的將領羅成都被李旭輕易擊潰,實力還不如羅成的人送上門去,豈不是白白讓對方抓到更多的俘虜?

“唉!”羅藝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將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此刻,壯武將軍劉義方正沉寂在喪子之痛的哀傷中,晶亮的眼淚滾滿了鬍鬚。懷化中郎將範恆大雙手捂着臉,身體顫抖,努力不讓自己哽咽出聲。只有老長史秦雍的表現還算鎮定,狠狠地瞪了自家兄弟一眼後,他走到羅藝面前,躬身建議:“稟主公,屬下以爲,李賊一時半會兒打不破薊縣城,當下之計,與其回軍與他相爭,不如抓緊時間攻破易縣,生擒呂欽和劉弘基!”

“對,生擒呂欽和劉弘基!”大帳之中羣情激昂,半數以上的人都認爲秦雍的建議有可行之處。易縣守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連日來,從城頭上砸下的滾木都帶着白花花的刀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臨時趕製出來的。等守軍將城內房樑拆無可拆時,幽州戰旗可輕鬆地插上城頭。

更關鍵的一點是,眼下幽州軍手裡沒有足夠的籌碼可以與敵人交易。他們必須進口抓到一批數量與自家俘虜相等的博陵將士。否則,誰也甭想再見到自家子侄!

“倘若大帥不願以屬下的血污刀。秦某願意趕往陣前,做攻城先鋒!”跪在地上的秦濟也重重地向羅藝扣了個頭,請求。

“嗯!”羅藝手捋鬍鬚,低聲沉吟。作爲一方諸侯,他非常理解秦雍所提那個建議的原因。那不是上上之策,但處在老長史秦雍那個位置,卻只能如是選擇。戰死和被俘者中沒有秦雍的家人,他如果直接提出退軍言和,就是對其餘將領的出賣。

而李仲堅的最高明之處便是刻意將羅成放走。在自家兒子安全而部將的兒子或者戰死或者被俘的情況下,接下來無論選擇戰與不戰,對羅藝而言都會後患無窮。

姓李的“光棍兒”已經開始兌現他當日的威脅,羅藝可以將博陵砸爛,他也可以砸爛幽州。大夥頂多一拍兩散,誰也笑不到最後…….

“大帥,末將以爲,儘早回師與李賊言和爲好!他肯放秦長史回來報信,又沒有追殺少將軍,應該是不想雙方把仇結得太深。”正當羅藝猶豫不絕的時候,壯武將軍劉義方擦去臉上的淚,提出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建議。

與羅家一樣,劉家的人丁也非常單薄。劉德馨是唯一的嫡出,並且自幼被當作整個家族的希望來培養。如果能有擊敗博陵軍的機會,劉義方恨不能親手將李旭抓過來,千刀萬剮。但是,眼下不是被仇恨矇蔽理智的時候,倘若薊縣被攻破,幽州軍將像當年的八千西楚健兒一樣無家可歸。

四面楚歌這種老套的戰術,姓李的肯定知道,並且絕對不吝試上一試!

“大帥,你,你就聽劉將軍一句吧!”懷化中郎將範恆大走到劉義方身邊,哽咽着勸告。

“範將軍、劉將軍,羅某知道你們的想得周到。但現在,咱們先把情況弄清楚!”羅藝感動地彎下腰,向兩位心腹愛將施禮。“如果已經沒有取勝之機,羅某絕不逞一時之快。如果將來能給兩位侄兒報仇,羅某會親自提刀…….”

說到這,他的聲音也有些哽咽。範、劉兩位將軍卻將個人的恩怨放在了幽州利益的後面,此番高義,不由得他不敬重。

“將來若有機會,秦某也願意爲幾位賢侄報仇!”秦濟抓住機會,趕緊表白。

“你先站起來吧。來人,打盆水來給秦長史洗洗臉!”羅藝又嘆了口氣,命令。

“謝大帥不殺之恩!”秦濟知道自己的性命保住了,再次叩頭及地。他是被李旭逼着回來給羅藝送信的。事實上,他寧願去做俘虜,也不想擔任這個差事。但惡鬼一樣的敵將用刀逼着他跨上了戰馬,並且讓他再也沒勇氣回頭。

非但如此,倘若幽州軍和博陵軍再來一場戰爭,秦濟寧願躲得遠遠的。他可以放棄自己的前途,放棄家族事業的繼承權,也不想在面對那個姓李的惡棍。永遠也不想。

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出仕(四)第3章 何草(二)第4章 變徵(五下)第1章 出柙(二)第3章 曠野(四)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爭雄(一)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虎雛(四)第6章 持槊(七)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取捨(六)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無名(六)第7章 盛世(七)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肱股(三)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獵鹿(五)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取捨(三)尾聲一正劇版第1章 雷霆(二)第1章 擊鼓(七)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羽化(五)第5章 歸途(四)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羽化(五)第3章 無衣(六)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故人(五)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壯士(四)第4章 干城(六)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出仕(六)第6章 持槊(六)第5章 歸途(三)第1章 出柙(六)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諾言(四)第2章 吳鉤(七)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浮沉(二)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無名(四)第4章 補天(二)第1章 雷霆(一)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補天(三)第4章 醉鄉(五)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羽化(二)第4章 干城(五)第1章 擊鼓(三)第7章 盛世(三)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無家(三)第7章 盛世(一)第7章 盛世(十三)第1章 擊鼓(七)第7章 盛世(三)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獵鹿(七)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三)第7章 盛世(一)第5章 無名(二)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背棄(五)第4章 醉鄉(四)第2章 虎雛(六)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浮沉(六)第2章 出塞(四)第2章 展翼(一)第2章 壯士(一)第5章 諾言(六)第1章 雷霆(七)第3章 何草(四)第1章 擊鼓(三)第5章 出柙(五)第2章 背棄(三)第1章 雷霆(五)第2章 背棄(七)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吳鉤(七)
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出仕(四)第3章 何草(二)第4章 變徵(五下)第1章 出柙(二)第3章 曠野(四)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雷霆(五)第3章 爭雄(一)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虎雛(四)第6章 持槊(七)第6章 持槊(九)第4章 取捨(六)第4章 故人(二)第5章 無名(六)第7章 盛世(七)第3章 爭雄(六)第3章 扶搖(二)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肱股(三)第3章 曠野(三)第5章 獵鹿(五)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取捨(三)尾聲一正劇版第1章 雷霆(二)第1章 擊鼓(七)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羽化(五)第5章 歸途(四)第6章 持槊(九)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羽化(五)第3章 無衣(六)第1章 羽化(五)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故人(五)第4章 干城(三)第2章 壯士(四)第4章 干城(六)第3章 何草(二)第2章 出仕(六)第6章 持槊(六)第5章 歸途(三)第1章 出柙(六)第4章 補天(二)第5章 無家(六)第5章 諾言(四)第2章 吳鉤(七)第3章 爭雄(四)第3章 浮沉(二)第2章 虎雛(七)第2章 出仕(六)第5章 無名(四)第4章 補天(二)第1章 雷霆(一)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補天(三)第4章 醉鄉(五)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羽化(二)第4章 干城(五)第1章 擊鼓(三)第7章 盛世(三)第1章 盛世(六)第5章 無家(三)第7章 盛世(一)第7章 盛世(十三)第1章 擊鼓(七)第7章 盛世(三)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獵鹿(七)第2章 背棄(六)第2章 壯士(三)第2章 背棄(三)第7章 盛世(一)第5章 無名(二)第2章 壯士(五)第2章 背棄(五)第4章 醉鄉(四)第2章 虎雛(六)第5章 無名(二)第3章 浮沉(六)第2章 出塞(四)第2章 展翼(一)第2章 壯士(一)第5章 諾言(六)第1章 雷霆(七)第3章 何草(四)第1章 擊鼓(三)第5章 出柙(五)第2章 背棄(三)第1章 雷霆(五)第2章 背棄(七)第2章 背棄(七)第5章 無名(六)第2章 吳鉤(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