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趁機撈錢

東廠自從在崇禎元年被崇禎皇帝命令非受命不許出禁門後,一直閒置,偶爾跑跑腿,再沒有以前的風光。這次,奉崇禎皇帝聖旨,查找刺客同黨,憋了一股子勁都曬了出來。宮裡除了皇后,貴妃以及王承恩處沒有騷亂到之外,真是查的宮裡雞飛狗跳。

開始還只是查平素和內侍王橫伍走動之人,奈何王橫伍是被先皇差點殺了的人,被魏忠賢所救,現在的崇禎皇帝又是打擊魏忠賢的主,還有幾個人敢跟王橫伍走動。結果自然查不出什麼來,於是,範圍就開始擴大了,開始查之前和魏忠賢勢力比較親近的人。

其實,這個刺殺事件很簡單的,王橫伍一直把魏忠賢當救命恩人看的,結果被崇禎皇帝殺了,以前一直沒有機會也就罷了,剛好鍾進衛出現,然後被安排到他當值的偏殿,而崇禎皇帝以爲是宮內比較安全,鍾進衛的事又給他一驚一炸的,包括王承恩都沒有仔細崇禎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

另外,加上明末時期,守護皇宮的內衛紀律都已經非常鬆弛了,(據傳天啓年間皇宮還被小偷光顧過,侍衛連個小偷的影子都沒見到,只追查到一根從牆上垂下來的繩子而已。)就給了王橫伍一個極好的刺殺崇禎皇帝的機會了,污毒封喉蟲之毒是他在御馬監當差的時候偶爾獲得的,這就是刺殺事件的全部。

很自然的,事件漸漸的開始變質了,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實在沒仇沒怨的就發財。當然,這些都是曹化淳默許的,甚至有部分是其指示的,這個機會是千載難逢的。

這天,阿奇剛給鍾進衛喂完流食,然後託着腮幫子,坐在鍾進衛的牀前看着鍾進衛昏迷的臉。現在,鍾進衛算是阿奇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且不說阿奇已被崇禎皇帝賞賜給了鍾進衛,單就這幾天的相處,阿奇就感覺出鍾進衛並沒有把她當作一個使喚的丫鬟,或者其他類似的,給她一個感覺,鍾進衛是把她當作一個平等的人,或者是朋友,又或者是一個單純愛慕的人。想到這裡,不由得臉紅了起來。其實阿奇心裡還有一種對強者,或者說對有本事之人的仰慕之情,只是沒發現而已。阿奇默默的在心裡祈禱滿天菩薩,神佛,快點讓鍾進衛好起來。

正在這個時候,偏殿的門被粗暴的推開,闖進2個東廠番子,門口的侍衛縮在一邊,顯然不敢表示點反抗的意思。

其中一個東廠番子對着阿奇說道:“你就是阿奇是不?”

阿奇有點驚慌的站起來,低聲說道:“是。”然後那個番子說道:“你的事犯了,跟我們走一趟。”

阿奇一呆,道:“何,何事,我沒做什麼事情啊。”

番子一擺手中的鋼刀,說道:“刺殺陛下的刺客同黨已經招供,有你一份,還不認罪,乖乖跟我們走,還少受一番罪。”

阿奇嚇了的呆住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驚慌道:“沒,沒有,我不是,我不是刺客的同黨,一定是他們記錯了。”

其實壓根就沒有什麼刺客同黨招供的這種事情,宮裡能刮的地方都被刮過了,這2個番子忽然想起,聽說宮裡有個叫阿奇的宮女心靈手巧,平素常自己雕刻些好東西拿出宮外賣,一定是賺了不少錢,就跑過來訛詐了。

2個番子一看小姑娘被嚇的差不多了,對視了一眼,一直沒有開口的那個番子說話了:“看你這個樣子也不像是刺客同黨,或許是個誤會。”

阿奇一聽,趕緊點頭。番子也不讓阿奇開頭,就繼續道:“但既然有了口供,我們雖有心替你開脫一下,也是很麻煩的,你也知道,這事少不了需要那個。”說完,用手比了比銀子的樣子。

這下阿奇明白了,原來是衝銀子來的。但現在形式比人強,就當花錢消災吧,就點點頭,去一邊自己的房間,取了自己的積蓄出來,對2個番子說:“謝謝2位大哥幫忙,這裡是我的全部積蓄,幫忙去通融下。”

2個番子相視一笑,心想還挺上道的。但接到手裡一掂量,臉色就變了,對着阿奇惡狠狠的罵道:“就這麼點銀子,打發叫花子啊!”

阿奇嚇的退後一步,委屈的說道:“我一共就42兩銀子,全在這裡了。”對於平常宮女來說,可能就差不多了,但傳言阿奇賣她那雕刻品賣了不少錢,至少有個100兩以上吧,這裡一半錢都沒有。2個番子覺得被戲弄了,惱羞成怒地道:“往宮外賣了那麼多東西,才這麼一點錢,既然你愛錢不要命,老子就成全你,帶走。”

阿奇其實唯實是冤枉的,第一,謠言總是誇張的;第二,她確實比其他宮女多項技能,能賣點錢,但都是委託侍衛去賣的,那些侍衛欺負她一個弱女子,長期在宮裡不懂行情,就壓個極低的價格回覆她,把一大部分錢都吞了。

阿奇直接跪了下去,哭着說道:“我真的只有這點錢了,我還要照顧公子,麻煩2位大人行行好,幫幫忙。我家公子救過聖上,是聖上最看重的,現在我走了就沒有人照顧公子了。”

2個番子帶走犯人的時候,什麼樣的理由沒聽過,哪裡肯信,直接上前把阿奇鎖走。

經過大門的時候,守在門口的李力和朱國忠(之前的2個侍衛因爲守護不力被處罰了),鼓足勇氣道:“這,這個,不能帶走,他是聖上安排照料鍾先生的人。”2個番子真一臉的惱怒,見這還冒2個出頭鳥出來,於是,一併拿了去。

遵化,順天巡撫府大門,分別列着撫安,鎮靜2塊牌坊,門口站着持槍的兵丁,顯得莊嚴肅穆,一般的老百姓非經過此路不可的時候,都是儘量走巡撫大門另一側的路邊走。

這天,天氣一如既往的炎熱,路上的行人稀少,站門的兵丁也顯得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忽然,一陣馬蹄聲傳來,這個時候,還在路上跑,不是神經病,就是有急事。幾個兵丁擡頭看去,遠遠的從衣着上發現騎馬跑來的是一箇中官,2個錦衣衛。守門的小頭目見多識廣,知道是來傳聖旨的。趕緊一邊安排一個兵丁往裡通報,一邊安排人上去接馬。

來到近前,幾個兵丁上前牽住馬繮,中官也不多話,直接道:“有旨意給巡撫順天右僉都御史王元雅,前頭帶路。”

王元雅,字浦鶴,山西太原衛人,此時正在後面休息,聽聞聖上傳旨,趕緊更衣襬香堂,準備接旨。中官過來後在大廳中央站定,說:“聖上口諭,巡撫順天右僉都御史王元雅接旨,其他人等避讓。”

待其他人等都退出去後,2個錦衣衛把門一帶,然後站在大門2邊。

一切就緒,中官開始傳達崇禎皇帝的口諭:“遼東有變,朕以爲建虜極可能繞過山海關,借道蒙古,從卿防區突入,攻擊京師。故卿當提高警惕,勤練兵馬,萬一遵化遭建虜攻擊,當堅守之,朕當調集軍隊與建虜決戰,一舉殲滅建虜。此爲絕密,卿一人知之即可。”

王元雅聽了崇禎皇帝的口諭,不由一愣,之前是聽說了薊遼督師袁崇煥殺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但聖上怎麼就推測出建虜會來攻擊我的防區,不去打袁崇煥,還繞那麼遠過來,不可能吧,以前也從來沒有來過啊。

王元雅想是這麼想,但崇禎皇帝都這麼說了,打工的,還能怎麼辦,只能照辦唄。於是道:“遵旨。”

傳旨手續都完了之後,中官正準備告辭,王元雅從袖中摸出一錠銀子,不着痕跡的塞給了中官,然後道:“陛下深謀遠慮,臣下深感佩服,不知公公可知陛下如此判斷可有其他根據?”

“咱家不知,”中官收了好處,總的說點,停了下,又壓低聲音說道,“不過聽聞宮中有奇人,給陛下的建議。”他不敢說神仙妖怪的,文官都是一個樣子,如果敢說神仙妖怪的,非吐個妖言惑衆過來。說完後,怕王元雅再問,就連忙告辭走了。

王元雅也沒有再管傳旨的中官,自個在思索:“奇人,啥奇人,給聖上出這餿主意,好端端的又要費錢費糧。既然已經傳旨下來了,總得照做,要不,萬一真發生了,沒有個準備,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想完之後,派人去找大安口參將周鎮,龍井口參將張安德,馬蘭谷參將張萬春等人過來開軍事會議。

之前推行汰兵,結果差點兵變,現在天下並不太平,汰兵實在是萬般無奈,都是因爲軍餉糧草短缺,朝廷給不下來而採取的便宜之策。現在又要進行戰備,用腳趾頭都能知道又要爲軍餉糧草打口水仗了。

王元雅的手裡還儲備了一點軍餉糧草,這是之前汰兵的唯一一點好處,也是他沒有反對崇禎皇帝口諭的依仗。幾個參將一來,聽王元雅這麼一說,就鬧開了。這個說手底下的兵都餓的躺牀上只吞口水,節約糧食,哪有餘力訓練啊;哪個說軍餉拖了那麼久,不發沒動力啊;另外一個又喊盔甲都壞了,連戰袍也補了又補,現在都露屁股了,看是不是要發點基本的啊;反正就一堆理由,軍事討論會就成了一個訴苦大會。你巡撫要練兵可以,先滿足下基本條件吧。

王元雅也要靠這些人辦事,也早料到他們的反應,就開始討價還價,最後定了個士兵10日一練,夜不收撒到蒙古草原。給多少多少軍餉,糧草爲代價。

軍事會議結束,王元雅苦了個臉,心疼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軍需;而各個參將就興高采烈的回去了,巡撫大人給的這些東西有多少會真到士兵手裡,看他們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了。

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97章 勝利者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8章 結賬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47章 思海戰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17章 漢奸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9章 廠衛第48章 結賬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788章 朕要了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章 相信(2)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336章 袁可立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3章 榮譽榜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63章 榮譽榜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132章 開民智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1章 昏迷第47章 物價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295章 獻俘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65章 電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769章 關注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11章 水泥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576章 大灰狼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69章 關注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167章 紙幣定樣
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麼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97章 勝利者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89章 危險臨近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48章 結賬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47章 思海戰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17章 漢奸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59章 廠衛第48章 結賬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788章 朕要了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章 相信(2)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336章 袁可立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3章 榮譽榜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63章 榮譽榜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132章 開民智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1章 昏迷第47章 物價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295章 獻俘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865章 電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769章 關注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111章 水泥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576章 大灰狼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769章 關注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167章 紙幣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