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死營

崇禎三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三千營成軍的第二日,原兵部尚書王洽在審訊前急怒攻心,病死在了獄中。另經刑部和大理寺的審判,袁崇煥被處以死刑,並傳首九邊。

和原本歷史不一樣的判罰,這還得歸功於鍾進衛,把愛新覺羅-阿敏給活抓到了京師,讓京師上下都發泄了一番,沒有了那麼多的氣。

當一段時間後鍾進衛回到京師聽到袁崇煥的死訊,他好奇地問東廠番役,袁崇煥在臨死之時有沒有吟詩之類的。因爲他記得,好像袁崇煥在刑前遺言道: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保遼東。

這詩充滿了一腔報國熱血,一心撲在遼東對虜事業上,曾讓鍾進衛感動過很久。

只是後來,袁崇煥的一些行爲在後世網上引起爭議,疑點很多,讓鍾進衛對這詩產生了疑問,因此纔有這麼一問。

那個東廠番役的回答着實讓鍾進衛意外,說袁崇煥乃是京師百姓痛恨之人,臨刑前看他好戲,痛罵他的人也不少。這種情況下,會有那個罪囚還有心情吟詩。就算他吟詩,別人也聽不清啊。

鍾進衛一聽,覺得有道理。在另外一個歷史,那時的百姓比現在更是痛恨於他,都恨到吃肉的份上了。有那個人還會去記袁崇煥可能的吟詩,然後流傳下去?

鍾進衛想想也不信,很大的可能就是後來被滿清的那些史官給附上去的,以此捧袁抑明。

但那個歷史已經不存在了,真相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鍾進衛也沒再操心這個,把這事丟到了腦後。

袁崇煥行刑同日,內閣輔臣周延儒出京,前往南京,奉旨主持鄉試。

他沒想有這機會,很是高興地走了。

在內閣有溫體仁壓着,他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可以爲所欲爲。到了南京後,就是他說了算,有些事情,對家裡人有個交代,也是到時候了。

次日,也就是蒙古遠征軍成立第三日,孫承宗再一次來到他們的營地。

幾個將領當仁不讓地陪同孫承宗視察着軍隊準備的情況。說實話,三日實在太短,士卒們互相有很多都不認識。什麼陣型之類的都是扯淡,這幾天就只在互相熟悉中。

也幸虧這些原本都是軍中精銳,作戰技能都是在的。熟悉帶隊的將領後,還是能打仗的。

到了午後,五千三百多人,都排隊由孫承宗帶來的書辦執筆寫遺書,以備萬一。

這種仗,如果不是決死之士組成,不是半路跑了,就是一出關就縮回來,根本就不可能達成戰略目的。

這仗要打出大明的軍威,打出大明的國威,同時打疼他們,打得他們再不敢進關,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孫承宗在曹文詔的中軍帳,和他密談了很久後才離去。

第二天一大早,太陽沒有照常升起,陰雲密佈,春雨將下未下,卻帶動氣溫降得更低。

雖是如此,勤王軍營地裡的所有部隊,不管是騎軍還是步卒,隨着“嗚嗚嗚”地號角聲,開始整隊出營,來到遠征軍營地門口列隊。

京師城門在這一天也早早打開,從城裡涌出了無數的百姓,沿官道前往遠征軍出發之路,給遠征軍送行。

爲了保密,勤王軍營地的所有士卒今天才放出了營地。同樣,在京師,組建遠征軍的事兒一直到昨天傍晚,才由朝廷一級一級下傳,最後通過里正傳達到各家各戶。

一個壯漢出了京門之後,就埋頭趕路,想着搶到一個路邊的位置,可以近距離一睹那支復仇之軍。

忽然,他發現前面有個熟悉的身影,當下歡喜地叫起來:“二哥,二哥。”

那人回頭一看,見是他結拜三弟,當下停住腳步等壯漢趕上後,一邊趕路一邊問道:“你怎麼來了?”

“我來看看這支復仇之軍到底是啥樣子的。你呢?”壯漢笑笑答他二哥,但他看到矮個子的臉色不是很好,也沒有和以往一樣跟他說笑。

“婆娘的孃家都被韃子屠了,我是來給這軍隊送行的,算是盡一份力,盼他們能多殺點韃子。”矮個子一邊走一邊回答了壯漢。

其實壯漢在矮個子開口的時候已經想到原因了,現在聽二哥一說,就沒再說話,一起埋頭趕路。

遠征軍營地,所有士卒準備就緒,揹着幾天的乾糧,攜帶各類軍械,着盔甲,牽着自己的戰馬,列成四個大大的方陣,靜靜地等待着最後出發的命令。

帶着寒意地春風吹過,帶動各類旗幟不時地發出“嘩嘩”聲,戰馬偶爾打個白色噴嚏,給這方陣增加了一點點動靜。

方陣前面,曹變蛟、黃得功、左良玉手持刀柄,站立在曹文詔身後,一動不動。

在曹文詔的前面,是內閣輔臣兼兵部尚書孫承宗,一身緋袍在這盔甲叢中格外醒目。

“多的話就不說了,今日奉陛下旨意,給你們送來一樣東西。”孫承宗說完,手往後招了招,他身後的親衛馬上上前幾步,雙手捧着一個盒子,捧到孫承宗的身邊。

“這是陛下給你們的,還是你打開吧。”孫承宗的神情肅穆,莊重地對曹文詔說道。

曹文詔有點好奇這盒子裡裝得是什麼,金銀財寶?不像;神兵利器?盒子不大,也不像。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曹文詔上前一步,就在孫承宗親衛的手上,掀起了盒蓋,稍微愣了下,然後伸出雙手把裡面的東西捧了出來。

曹、黃、左三將就在曹文詔身後,因此聽到孫承宗的說話,和他們主帥一樣好奇,全都盯着主帥,看他從裡面拿出什麼東西來。

很快他們發現曹文詔從盒子裡捧出來的是一塊摺疊的錦緞,開始以爲是給曹文詔的戰袍,有點失望。不過馬上發現這個想法錯了,看大小、制式,絕不可能是戰袍。

孫承宗看曹文詔已經拿到手裡了,就對他道:“展開看看。”

曹文詔已知道這是一面錦旗,他聽孫承宗一說,捏住錦旗的兩角,然後猛地一抖,雙手舉高,展開了手中的錦旗。

這面旗幟爲紅色錦緞,鎖金邊,中間一個大大的黑色“死”字,幾乎佔滿了旗幟。

孫承宗看到曹文詔露出一絲疑惑地神情,就對他解釋道:“陛下決定改京營三大營之一的三千營爲死營。存決死之志,方入得這死營。營之所向,片甲不留。這死字旗,就是你們的營旗,你們這死營已是京營三大營中的騎軍營了。”

曹文詔身後的三將聽見孫承宗的說話,一下激動起來。原本他們以爲朝廷只是把他們當作了敢死軍,派出去打韃子,死活不管。

沒想皇上卻如此重視他們,甚至爲了他們而改了三千營的名。無名無份的一支臨時拼湊的軍隊有了它自己的名字-死營,如此一來,就算他們此次回不來,歷史也將記住他們。

曹文詔轉身招來親衛,讓他們把營旗升起來。然後轉身單膝跪地,向孫承宗抱拳道:“此去死戰,不勝不歸!”

曹變蛟、黃得功、左良玉也緊跟着單膝跪地:“此去死戰,不勝不歸!”

在他們後面的各級軍官也隨之跪地:“此去死戰,不勝不歸!”

接着大方陣也響起一陣巨吼:“此去死戰,不勝不歸!”

聲勢之大,讓營外的勤王軍士卒紛紛轉頭看向遠征軍的營地,不,現在應該是死營的營地。

孫承宗點點頭,上前扶起曹文詔,小聲道:“別讓營旗失陷在草原。”潛在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一定要活着回來。

曹文詔站起來後,用力點點頭,然後轉向方陣,忽然伸出右手,振臂一呼:“萬勝!”

“萬勝!”這是三將的聲音。

“萬勝!萬勝!萬勝!”方陣也隨之發出巨大的吼聲,聲浪直衝雲霄,彷彿要撕裂那些遮擋太陽的陰雲一般。

不少戰馬好像感覺到了戰場的蕭殺氣氛,多了一份躁動,紛紛“咴兒咴兒”地叫了起來。

孫承宗的一個親衛此時上前幾步,稟告道:“吉時已到。”

曹文詔見孫承宗輕輕點頭,就再一抱拳,然後迅速轉身,往邊上由親衛牽着的坐騎走去,翻身上馬後一牽繮繩,面向方陣下令:“上馬開拔。”

“咚咚咚”地鼓聲隨之響起,死營五千三百餘人一起上馬。

死營的營門隨之開啓,“死”字營旗和“曹”字將旗在最前面,宛如巨龍的兩隻眼睛,在前面引路。而死營將士則一排五騎,徐徐跟隨前進。

“敬禮。”在軍官的口令下,勤王軍全體士卒無聲地向行進中的死營將士致以軍禮。不管自己是不是貪生怕死,軍人對於勇者總是會心生敬意的,這禮敬得實心。

死營將士在此情況下更是挺直了腰桿,保持着隊列前行,一種自豪在他們心底涌起。

當死營走到勤王軍的隊列盡頭時,曹文詔發現前面的官道兩側是密密麻麻地百姓。

同時,百姓中也有人發現有軍隊開過來了。個頭比較高的壯漢搶先呼喊起來:“來了,來了。大家快看啊。”

矮個子一聽,開始緊盯着那支軍隊,心裡評估着到底能不能幫他復仇。

走得近了,曹文詔看這些百姓的衣着,有粗布麻衣的低層百姓,也有穿錦衣貂皮的富家子。從他們的行頭上估計,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在曹文詔走近之後,人羣開始騷動起來,忽然,矮個子從人羣中衝出,站到了官道中間,攔住了死營去路。

第66章 汰兵第36章 監軍制度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854章 請罪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50章 死人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295章 獻俘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122章 溫育仁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章 相遇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751章 我來了第12章 傳言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67章 訣別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8章 結賬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515章 持久戰第67章 將爺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67章 煩惱第111章 水泥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866章 看稀奇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74章 應對第623章 擔得起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769章 關注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88章 偷城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92章 會師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20章 勝利迴歸
第66章 汰兵第36章 監軍制度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854章 請罪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50章 死人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91章 藩王會議(1)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295章 獻俘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122章 溫育仁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章 相遇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751章 我來了第12章 傳言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67章 訣別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94章 一線生機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8章 結賬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515章 持久戰第67章 將爺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567章 煩惱第111章 水泥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866章 看稀奇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74章 應對第623章 擔得起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769章 關注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88章 偷城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92章 會師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20章 勝利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