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徐光啓

“那個小白眼狼還只是撿地上的石頭,樹枝,向老人偷搶東西;而西方來的無賴卻拿着村裡做的刀具而來,這些刀具比老人手中用的刀具更是鋒利,只是因爲路太遠,來的人沒了力氣,所以打不過老人。”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鍾師傅是指西洋人萬里前來,人數太少。

“這裡有兩個危機,第一,小白眼狼在慢慢長大,力氣在增加,老人仗着自己手中器械比小白眼狼精良,勉強維持着,但要有一天小白眼狼偷師到了老人的器械,老人還能保住財富麼?”

崇禎皇帝心裡暗暗搖頭,沒有改變的話,這種情況一出現,怕是馬上就會風雲突變了。

“第二,這西方來的無賴比老人的器械更是精良,要是哪一天,西方村裡的人知道了老人現在的情況,會不會把整個村裡的壯漢都集合起來,拿着精良的器械,一起過來搶東西呢?老人如果不改變,就算暫時打贏了還沒長大的小白眼狼,還能對付得了整個村子一起過來搶劫的強盜麼?”鍾進衛最後用幾個反問結束了自己的比方。

崇禎皇帝是聽得越來越心驚,以前是沒有多少概念,只是知道大明越走越下坡,最後在自己手裡不小心wang國了,自己還不是很甘心。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講,眼光一放到鍾進衛所說的整個世界來看,才發現大明真的好危險。

“陛下,徐光啓就認識到西方國家的長處,明白彼此之間的差距。就開始積極地找各種機會去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包括各類基礎學科。尋找一切辦法治療老人的隱疾,甚至想讓老人返老還童。是真正在做這些有用事情的第一人,所以後世才稱他爲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聽鍾進衛這麼一解釋,崇禎皇帝才明白爲什麼鍾進衛聽到徐光啓會這麼激動了。

鍾進衛卻還在那邊給崇禎皇帝提醒道:“陛下不要小看這些基礎學科,它們相當於房屋的地基,是讓老人有個好的休息之地的必備基礎。”

崇禎皇帝點點頭,表示知道這個重要。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聽進了自己的一番話,就誠懇的對他說道:“陛下,這個時候,大明還有救,只要陛下用對了人,走的路正確,加上大明本身的人力,物力,大明想成爲臣說過的日不落帝國,也根本不是難事。”

“朕身在局中,有些東西看不清楚,還望鍾師傅多多教教朕。”崇禎皇帝本來就站着,此時向鍾進衛深深一躬身。

鍾進衛一見,嚇了一跳,趕緊還禮道:“陛下,不要客氣,這是臣應該做的,而且,臣想,這也是老天讓臣穿越過來的原因吧。臣一定會幫陛下的,絕不負上天之意。”

君臣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臣給陛下說下現在爲止知道的陛下的幾個臂膀。”鍾進衛向崇禎皇帝說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好,鍾師傅請說。”

“臣根據後世的歷史,加上來大明之後的所見所聞,覺得陛下眼下最主要的幾個幫手,一是軍事方面,有孫承宗和盧象升。孫承宗資格老,性穩重,顧大局,能協調大明軍中各方勢力。盧象升重帶兵,敢打敢拼,是能獨擋一面之人。當然,還有一些將領也是陛下可以用的,比如說西川秦良玉,還有我家大舅子閻應元。”

鍾進衛說到閻應元的時候,心裡一點負擔都沒有。因爲他就是這麼想的,從閻應元守江陰縣城八十一日就可以看出來。

“這個,鍾師傅已經告訴朕了,朕心裡有數。”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連自家小舅子都推薦了,微微一笑,頜首道。

“二是吏治方面,臣推溫體仁,他善於和朝中文臣打交道,並且本身不結黨,不營私,又清廉自律,讓人無話可說。”

“朕已經讓溫卿入閣了,對溫卿,朕也很滿意。”崇禎皇帝也點評道。

“三就是基礎方面,就是臣說的科技方面,當推徐光啓。”

“哦,這塊內容朕還是有點模糊,鍾師傅再給朕詳細說說。”崇禎皇帝謙虛求教道。

“就是百姓生活,軍士打仗都會涉及到的東西。光是一個數學,老百姓算術會用到,而軍士放炮的瞄準也用到數學裡面的拋物線知識。徐光啓在這方面,好像翻譯了不少西方的名著,比如《幾何原理》;還寫了不少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有名的是《農政全書》。自然科學,陛下知道不,這是後世科技發展的基礎。”鍾進衛不是非常清楚徐光啓的著作,就把自己記得的兩本書說了出來。

以前崇禎皇帝對這個科技什麼的認識不深,但現在已經有留心,因爲上一次已聽鍾進衛說過一次科技的事情,知道對於鍾進衛這個來自後世的人,都反覆強調的事情,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崇禎皇帝對徐光啓的書還是有了解的,聽了鍾進衛這麼一說,有點疑惑道:“朕聽說過《幾何原理》,但鍾師傅說的《農政全書》好像沒聽過。你沒有記錯吧?”

“不可能記錯,這兩本是他最有名的兩本,所以臣記得。”鍾進衛肯定的說道,“那本《農政全書》裡面還有很多有用的東西,我還很奇怪陛下爲什麼不用呢?”

“哦,按你所說,這本《農政全書》還真引起朕的興趣了。朕找他要一本看看,到底寫了些什麼。”崇禎皇帝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陛下,可能我口才不行,表達不出徐光啓的重要性。但他所學到的東西,所推廣的理念,真得是大明未來必走的路。”鍾進衛有點恨自己的表達能力不行,要是前世做銷售的話,估計早就鼓動崇禎皇帝給徐光啓加官進爵了。

“鍾師傅,你放心,朕是知道你的一顆公心的。但朕總要找個理由才能提拔他的,你也應該知道那班文臣的,不是麼?”崇禎皇帝安慰他道。

“陛下,那讓他也參與到水泥的製造中來好了。這樣他就有功勞,到時候,水泥真要成功了,臣也不要什麼侯爵,把徐光啓放到最合適他的位置就好了。”鍾進衛出了個主意,他對侯爵不侯爵的還真不怎麼在意。

崇禎皇帝一聽,微微一怔,鍾進衛爲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能到一個他認爲合適的位置,可以犧牲掉他封侯的機會,這品行,真是從未有見過!

崇禎皇帝一下被鍾進衛感動了,如此盡心盡力地爲大明舉薦賢才,一心爲公的做法,真是曠古未有!

崇禎皇帝帶着感情對鍾進衛道:“好,朕下旨給他,命他前往陶瓷廠,受你節制,一起參與水泥製作。”

鍾進衛一聽,啥,讓徐光啓來當自己小弟,這玩笑開大了吧。

鍾進衛連忙推辭,崇禎皇帝莊重而嚴肅地對他說道:“鍾師傅,你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孫師傅,盧知府,還是徐侍郎,都是由你舉薦才能真正爲國效力。你,鍾師傅,纔是朕最最重要的臣子,也是大明最最需要的人!”

鍾進衛無語,我就一宅男屌絲,平凡老百姓一個,咋就成了大明最重要的人了呢。

對於任何一個帝王來說,知道幾百年歷史的發展,又一心爲國謀心的人,豈不就是最獨一無二,最重要的人麼!

鍾進衛心裡覺得徐光啓這個名人,年紀又比自己大,當自己小弟還是不大妥當。想再說說的時候,王承恩帶着溫體仁來了。鍾進衛只好把徐光啓的事情放到了一邊,先問下溫體仁有關輿論引導的工作進行的怎麼樣。

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48章 吐血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5章 密謀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15章 追債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2章 救災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96章 滅口第647章 空城計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122章 溫育仁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515章 持久戰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97章 勝利者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48章 教育部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570章 苦啊第156章 劉興祚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54章 白杆軍第6章 難眠之夜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48章 結賬第746章 天津衛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20章 趙率教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54章 競拍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367章 洪承疇第656章 第一次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
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48章 吐血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551章 無敵於天下第85章 密謀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715章 追債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52章 救災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96章 滅口第647章 空城計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122章 溫育仁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515章 持久戰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597章 勝利者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48章 教育部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570章 苦啊第156章 劉興祚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54章 白杆軍第6章 難眠之夜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48章 結賬第746章 天津衛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20章 趙率教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54章 競拍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367章 洪承疇第656章 第一次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