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兩策之論

主敬殿內,只有崇禎皇帝和王承恩兩人,並無外臣在內。

如果有外臣的,就算崇禎皇帝要求,也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魏忠賢剛倒下不久,宦官干政的下場啊。

王承恩想了想,回稟崇禎皇帝道:“陛下,奴婢記得陛下剛登基之時,有下詔要求臣工:章奏冗長,不便省覽,以後各衙門條陳章疏,務要簡明,其字不出一千,如詞意未盡,不妨再本具奏。”

稍微停了停,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奴婢以爲,陛下之意即爲提高效率,而觀鍾先生之法,卻補了斷句之誤。畢竟凡夫俗子沒有陛下之天份,如若官員之間或者官員領會陛下之意的時候,因爲斷句之誤而辦錯了事,也甚可惜。”

王承恩看看崇禎皇帝微微點頭,於是,就做了自己的總結:“鍾先生之法,與陛下之要求,相宜得章,此爲奴婢的一點淺薄之見。”

“不錯,大伴能一下看到鍾先生此法之妙。”崇禎皇帝笑着表揚了王承恩,想了想,又道:“大伴去傳禮部尚書溫體仁前來覲見。朕想推廣此法,還得徵求下禮部尚書的建議。”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而退。

崇禎皇帝坐在御椅上,把兩幅奏章擺開並排放在一起,再細細的看了一遍。臉上露出了笑容:鍾先生,胸有大才,想法一個接一個。但其文采,呵呵,笑着不自覺得搖了搖頭,這大白話啊,童生都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奏章來啊,假如童生有資格寫的話。

不大一會功夫,禮部尚書溫體仁奉召前來覲見,剛來之前,心裡還在琢磨啥事,最近陛下很不開心的,不會有什麼倒黴事吧。

到了之後,發現崇禎皇帝臉色舒展,微帶笑意,就知道不會是什麼壞的事情了。

看到溫體仁過來覲見,想起他和鍾進衛曾經的對話,一起救駕的事情,不由得有了跟溫體仁說笑的想法:“可知朕傳卿過來所爲何事?”

肯定不是吏治,建虜,勤王軍相關之事了,這些事的話,聖上不可能帶着笑意的。那麼是何事呢,讓陛下開心的,也沒聽到朝中有何喜事。

溫體仁一遍想,一遍梳理可能性。忽然想起了難道是鍾進衛醒了,剛好和自己也有關聯,所以讓自己過來了。

“陛下,可是鍾進衛醒了?”溫體仁試探道。

“呵呵,愛卿果然聰明過人,猜對了一半。”崇禎皇帝笑着表揚了下溫體仁,然後繼續說道:“鍾先生不但醒了,還給朕出了兩個主意,其中一個涉及到禮部,故傳你過來商議商議。”

哦,這小子竟然醒了,不錯,老夫以後應該能多個盟友。

“不知是何主意,陛下,可否讓臣一觀。”溫體仁躬身道。

王承恩一直退在一邊看着這對君臣的對話,對於崇禎皇帝現在的好心情也感到開心,主子難得露出笑容啊!

沒等感嘆完,就聽到了崇禎皇帝的說話,忙上前去接過一份奏章,轉遞給溫體仁。

溫體仁很是好奇,不知道那個奇怪的鐘進衛會出什麼稀奇古怪的主意。展開奏章一看,一行行秀麗的字體躍入眼簾,不由一愣,怎麼寫的字像個婦人寫的。不過馬上醒悟過來了:鍾進衛的字當初在那個所謂的黑板上看到過,難看的字體怎麼能與此相比,應該是他的丫鬟代寫的。

溫體仁看起具體的內容來,馬上發現是有關文章斷句用的一些符號,句子結束,疑問,關聯等等都有不同的符號相區分開來。

說真的,這些東西他本人是不屑用的,斷句,是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基本功。但看陛下的意思,是比較看重這些東西,並想推廣,要不然也不會叫自己來。

想了下,確實也存在因爲斷句問題而發生的一些誤解事件,或者是故意誤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比如對聖人之言的斷句,都斷句爲對自己有利的讀法。如果有一套符號來規範的話,或許就減少了很多歧義,與一些重要公文或對應的要緊事項中不止出現傳達有誤的情況,看來要推廣還是有必要的。

想到這裡,溫體仁把奏章一合,然後對着崇禎皇帝躬身道:“陛下,臣以爲鍾先生此套符號用於正式公文或要緊事項的傳達,能保證意思的正確傳達。故臣懇請陛下推行此法。”

嗬,不用崇禎皇帝開口,溫體仁就把他的想法先說出來了,真是人精。王承恩在一邊如是想道。

“這麼說,你們禮部是同意推廣這套標點符號了?”崇禎皇帝確認道。

“是的,陛下。”溫體仁想着,這套東西對於所有人,並沒有切身利害關係,推廣並沒有難度。

“好,此事就交給卿去做了。推廣之後,奏章,公文等官方正式內容,包括佈告等都需使用此套標點符號。至於民間詩詞歌賦文章之類,無須要求。”崇禎皇帝見溫體仁確認沒有意見的,就把這事吩咐給了他。

“是,陛下。”溫體仁拱手道。

吩咐完這件事,崇禎皇帝低頭看向御桌上剩下的那封奏章,一時沒有說話。

溫體仁等了會,沒發現崇禎皇帝有給自己看剩下的鐘進衛的主意的意思,於是,就想告退。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擡起頭來,開口了:“這些天的事,朕想愛卿應該都有看在眼裡,不知有何看法?”

溫體仁一愣,以爲要給看那第二個主意呢,沒想卻是問過去幾天事情的看法。低頭想了一會,然後說道:“陛下,臣以爲,鍾先生說的一句話可以概括。”

崇禎皇帝一聽,來了興趣,顯得更關注了。

“即爲嶽武穆的一句名言: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則前些天的事絕不可能發生。”

是啊,朕的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的話,那還有建虜猖狂的份。崇禎皇帝的心裡嘆了口氣。

不過光嘆氣是沒有用的,崇禎皇帝問溫體仁道:“愛卿可有良策?”

“臣以爲,位居高位者,當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另倡導廉政,打壓貪fu,提拔有爲官員,嚴肅大明律,發揮督察院作用,會有好轉。”

崇禎皇帝微微有點失望,意料之中,但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爲大部分言論都是老調重彈,大家都這麼說。意料之外是說位居高位者,當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引導廉潔風氣。其他大臣還沒有一個敢說的。

“愛卿生活清苦,乃廉潔之臣,朕心甚慰。之前卿救駕有功,朕一直未賞,今次鍾先生已醒,並給朕推薦了幾個人,朕甚滿意,且又給朕出了兩策,朕想一併封賞之。”崇禎皇帝站起來,微笑着對着溫體仁說道。

“臣之本份,不敢當賞。”

“朕意讓你入閣,協助朕做好吏治。可好?”

入閣是每個文臣的終極目標,也只有入閣之後,纔有希望當上內閣一把手,那時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己的政治抱負也能得以施展。想到這裡,溫體仁躬身拱手道:“陛下,替君分憂乃臣之本份,只是閣臣按規矩,乃需廷推。”

“這個不用愛卿當心,愛卿有一大優點,朕以此提拔愛卿入閣,諒他們也無話可說。”崇禎皇帝很有把握的說道。

溫體仁見聖上如此說,也就不再推辭,忽然想起一事,就問崇禎皇帝道:“陛下,剛纔所言封賞鍾先生,不知如何向羣臣宣佈其來歷?”

崇禎皇帝笑了:“這個,朕已和鍾先生商量過,言其乃宋之後裔,來自海外,因思故國,特意回來的。”

“可何以到得宮中,因此得了救駕之功?”溫體仁還是有問題。

“哦,這個,朕未深思,愛卿可有主意?”

溫體仁沒做細想,奏道:“陛下,臣路遇慕名前來京師之鐘先生,交談得知其見識廣博,故引見給陛下,因此到得宮中,恰遇刺客行刺,故此有了救駕之功,不知可否?”

“哈哈,愛卿言之有理,事實確是如此!”崇禎皇帝一聽,哈哈笑了起來,有此一說,就都圓起來了。

崇禎皇帝解決了又一個事情,心情很好,看到御桌上的奏章,就順手說道:“鍾先生另外一策,愛卿也閱下,看有何想法。”說完,示意王承恩把奏章轉給溫體仁。

溫體仁想着,這個鍾進衛又出什麼主意,看聖上的意思,這份奏章,應該更爲重要,前面如果言談不歡的話,說不定自己還看不到呢。想到這裡,不由有點好奇。

咋一看奏章之下,也是和崇禎皇帝一樣的感覺,整一個奏章都是大白話,很是鄙視。不過對於內容,卻越看越嚴肅,越看越認真。

雖然大白話很沒有一點文學功底,可勝在直白,加之有標點符號作爲輔助,整篇文章的意思一目瞭然,不會有誤解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裡面的內容,讓人震耳發聵,耳目一新。

自古以來,君主和武將之間一直是防之用之,防甚於用,以致於外敵入侵之時,武將之能力不能十全十的發揮,從而戰事糜爛。此策卻把監視將領之手段用到士卒軍需上,掐將領之命脈卻又不限制將領之發揮,且有層層監督,互相監督之手段,防其腐敗。妙啊!妙啊!

不過,馬上,他意識到這個奏章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當下就想向崇禎皇帝提出來,可又覺得有點不妥,一時有點兩難。

不小心碼過了十二點,就把今天的發了吧。

第254章 白杆軍第11章 昏迷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588章 偷城第6章 難眠之夜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9章 指點江山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56章 劉興祚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04章 宣言第649章 跳雷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66章 屠城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300章 宣傳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88章 朕要了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36章 袁可立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24章 勳章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章 難眠之夜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6章 紙幣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156章 劉興祚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23章 勤王詔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15章 立威第609章 殺手鐗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588章 偷城第227章 兄弟情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9章 斷人財路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334章 不擺譜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32章 挽留炮灰
第254章 白杆軍第11章 昏迷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588章 偷城第6章 難眠之夜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9章 指點江山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156章 劉興祚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04章 宣言第649章 跳雷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66章 屠城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300章 宣傳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88章 朕要了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495章 藩王會議(5)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36章 袁可立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24章 勳章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6章 難眠之夜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6章 紙幣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156章 劉興祚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23章 勤王詔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15章 立威第609章 殺手鐗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588章 偷城第227章 兄弟情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9章 斷人財路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334章 不擺譜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232章 挽留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