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白杆軍

再說當晚鍾進衛臨睡總結時,對於今天所看到大明軍隊中的火器質量,頗爲擔憂。

火器製造方面的貪腐,如果自己去盯着的話,有崇禎皇帝的全面信任,又剛經過這反腐整頓一案,相信已經問題不大。

而工匠的積極性方面,從後世來的人怎麼都不會犯錯,忽視這個因素。

那麼就剩下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錢的問題。但現在水泥、玻璃的燒製纔剛起步。其中的水泥還要大量用於救災修路,只能撥一部分用於賣錢。

而玻璃纔剛實驗成功,正在用實驗窯裡的玻璃在試製產品,產量還很小。等幾個大型玻璃燒製窯建好後,產量增大,那時候估計能持續賺錢。

可玻璃中什麼最賺錢呢,鍾進衛回想着後世的玻璃用品,有什麼東西會比較貴。

忽然他想起後世看到的穿越書中有說鏡子在古代最貴,鍾進衛也不敢確認,就把顧百川給叫了進來,問他道:“假如有一面鏡子,比現在用的銅鏡要清晰百倍,又可以做的很大很大,你覺得能賣多少錢?”

顧百川驚詫地看着坐在被窩中的鐘進衛,想象着鍾進衛所說那種鏡子,有點不信地回答道:“如果真有此種鏡子,屬下以爲,必是天價。”

鍾進衛一聽,很是興奮,馬上讓顧百川筆墨伺候。他穿衣來到案几前,給安貴義寫了一封信,交給顧百川道:“現在天色已經晚了,明日一早你讓人把信送給安貴義安公公,讓他安排人員根據信中所說試驗玻璃鏡子。”

顧百川拿着手中的信,聽鍾進衛這麼一說,感覺原先還很輕的信一下變得沉重起來,他吃驚地問道:“侯爺,真有那種鏡子,這裡就是那鏡子的製作之法?”

鍾進衛點點頭回答:“是一個大概方法,可能還缺少一些原料,我只記得水銀而已,所以纔要他們按照信中所說的去試驗。”

顧百川顯然比鍾進衛更知道這事的重要性,要是成功了,那是天大的財富。他給鍾進衛建議道:“屬下建議侯爺交代安公公要務必保密。”

鍾進衛一想也有道理,就重新拿回信再補充了這點後,重新交給顧百川。

他不知道的是,歐洲的玻璃鏡子製作技術,是極端保密的,甚至把能製作鏡子的工匠專門送到一個小島上,並派軍隊進行保護。

第二日,鍾進衛還在睡覺,顧百川就進來報告西川秦總兵率白杆軍到了。

鍾進衛一聽,連忙起來,快速梳洗完畢,前去隔壁的中軍帳。

後世瞭解一點明末歷史的人都知道秦良玉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貫耳。

一個女將,能寫入正史,而且不是烈女傳,是將相列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就這麼一位。由此可知秦良玉是多麼的有名,多麼的優秀,同時,也從側面反應出她付出了多少。

當鍾進衛趕到中軍帳時,裡面已滿是人了。

孫承宗正在接待秦良玉一行,其他將領分列兩邊,心情複雜地看着場地中間的女將。

鍾進衛一進去後,將領們紛紛向鍾進衛行禮,就場地中間的西川將領看着這個年輕人沒動。

孫承宗待鍾進衛走到自己座位後,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西川總兵秦良玉,邊上這位是秦總兵侄兒副總兵秦翼明,側後兩位是秦總兵的兒子,都指揮使馬祥麟和他媳婦參將張鳳儀。這位是勤王軍監軍中興侯鍾進衛。”

鍾進衛打量着這位明末著名的白杆軍將領,秦良玉雖老,卻很精神,身姿挺拔,一看就是軍人出身,女中豪傑。

站在第二位的秦翼明大約四十多歲,雖不比秦良玉般英氣逼人,卻也有一股沉穩之氣。

再後面的一對夫妻,大約四十歲不到,站在一起,相得益彰,其中以馬祥麟更是吸引鍾進衛的眼球。

大概是繼承了秦良玉的基因,馬祥麟的身材高大,穿銀甲,着銀盔,全身亮色,讓鍾進衛的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個詞“錦馬超”。

馬祥麟的左眼罩着一個眼罩,就一隻右眼炯炯有神地看着鍾進衛,這又讓鍾進衛想起了三國名將夏侯惇。

白杆軍將領們也在打量着這個遲到的監軍,年紀輕輕的中興侯。中等個子,皮膚白皙,面色紅潤,一看就是一個養尊處優之輩,非是靠軍功封侯。

他們居偏遠之四川,消息閉塞。秦良玉當初匆忙往來京師之時,鍾進衛剛好又昏迷,因此都不得知有關鍾進衛的消息,所以把鍾進衛想成一個靠父輩或者其他方式得到中興侯之位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秦良玉有點擔心這個監軍不好相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以後的日子就麻煩了。

當年丈夫無辜得罪小人而死於非命之事,雖已事隔多年,但多少還是對秦良玉有影響的。

因此,她率先抱拳參見鍾進衛道:“末將秦良玉參見監軍。”

她身後的子侄輩一見她行禮了,雖有人不情願,但也不得不一起跟着行禮。

鍾進衛一見,連忙說道:“不必多禮。秦總兵的威名遠揚,一生爲大明徵戰沙場,必定流芳百世,晚輩很是佩服。”

孫承宗聽得暗暗詫異,鍾進衛在他面前,也沒有自稱晚輩,反而在一個地位比他低的人面前,在一個女將面前自稱晚輩。

秦良玉一聽,心裡一暖,不但是這個監軍肯定自己的功績,而且能從中看出他並不歧視女性,她對鍾進衛的防備之心一下少了好多。

其他幾人見這個紈絝子弟對自家長輩如此客氣,心裡頗爲自豪。曾經因爲主將是女性,受過多少冷眼和歧視,他們已經不記得了;現在幾十萬勤王軍的監軍,卻對秦良玉如此尊重,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他們認爲是白杆軍的功績,最終讓監軍,另眼相看的緣故。

“監軍客氣了,末將吃得是皇上的俸祿,爲國效力是末將的本份。”秦良玉謙虛道。

“你這一路從西川趕來,情況怎麼樣?”鍾進衛關切地問道。

秦良玉稍微沉默了一下,爲了儘快趕到京師,白杆軍付出的代價是不小的。不是爲了給自己表功,而是爲了給那些死去的人一個交代,也得據實回報:“稟監軍,我軍從西川出發,共九千零五人,歷時五十三日,實到八千六百一十五人。”

鍾進衛心裡一算,少了三百九十人,讚揚道:“萬里急行軍,掉隊三百九十人,才百分之四不到,了不起!”

他記得大學軍訓時候,學校組織的一次拉練,才十公里不到的路,掉隊無數。

秦良玉臉色沉重,搖搖頭道:“稟監軍,無人掉隊。”

鍾進衛聽得一愣,無人掉隊,那三百九十人去哪了?

孫承宗已經知道情況,就替秦良玉補充道:“秦總兵之兵,活得都已到了,剩下之人皆沿途溺水病故。”

鍾進衛看看孫承宗,見他並不像開玩笑的樣子,知道這是真的。路上死了那麼多,可見趕路之急。

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能反應出白杆軍的紀律非常好,萬里馳援,神速到達京師而沒有故意掉隊者。

他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白杆軍死得是一百九十人而已,因爲他的出現,秦良玉提前得到崇禎皇帝的重視,讓秦良玉更念聖恩,因此趕路更急,損失自然就更大了。

鍾進衛沉默了,這個時候,他忽然意識到每一支顯赫的部隊背後,都有着無數犧牲的無名兵卒,中軍帳中一下安靜下來。

孫承宗一看冷場,氣氛又有點沉重,就想說話,把事情給安排下。

沒想這時鐘進衛又忽然開口問道:“孫大人,白杆軍的營地都安排好了麼?”

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32章 開民智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751章 我來了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539章 戰後第260章 首勝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682章 突變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95章 脫險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60章 冰棍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82章 突變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68章 突圍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124章 話劇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96章 城破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365章 收四小第819章 陳子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594章 陷阱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88章 朕要了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8章 浩劫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77章 胡正言第8章 擔憂第768章 突圍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74章 影響第855章 僱傭兵第52章 救災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38章 永平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96章 滅口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24章 防禦第103章 開中法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80章 張縛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561章 找到了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
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32章 開民智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751章 我來了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1章 漢魂漢奸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539章 戰後第260章 首勝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682章 突變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95章 脫險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60章 冰棍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682章 突變第15章 偷雞不着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68章 突圍第81章 廢墟新棚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124章 話劇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596章 城破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365章 收四小第819章 陳子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594章 陷阱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88章 朕要了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28章 浩劫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77章 胡正言第8章 擔憂第768章 突圍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174章 影響第855章 僱傭兵第52章 救災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138章 永平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96章 滅口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24章 防禦第103章 開中法第119章 輕視復社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380章 張縛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561章 找到了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