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紙幣

溫體仁答道“銀兩比起銅錢,更是麻煩。”

這個時候,尚膳監的人端着食盤到文華殿外了。

崇禎皇帝示意了下,溫體仁也發現了,就不再言語,讓尚膳監的人擺桌上菜。

一切準備完畢後,崇禎皇帝道:“兩位愛卿,先用膳吧。”

但不一會,崇禎皇帝還是忍不住了,問道:“銀兩的麻煩之處有多麻煩?”

溫體仁一聽,放下筷子,端正的回答道:“陛下,銀兩除了有銅錢的幾種麻煩之外,比起銅錢,更是貴重許多,失之毫釐,皆損失不小,故重量稱重也是一處爭議。”

鍾進衛一邊聽,一邊吃。現代之人和古人比起來,就是缺少了那種刻在骨子裡的禮儀常識和對君王的威嚴認識。

“除以上原因之外,另則還有銀兩和銅錢的兌換關係更是宗麻煩之事。原因爲,銀兩的成色,銅錢的成色,皆影響兩者的兌換。”

崇禎皇帝聽的點點頭,這些事情看似小,但對百姓的影響卻甚大。

“可有什麼解決之法?”

“陛下,大明寶鈔可解銀兩銅錢使用的麻煩,然大明寶鈔貶值甚是厲害,故百姓之用仍以銀兩銅錢爲主,尚未有解決之道。”

溫體仁這麼一說,崇禎皇帝也想起來了,大明寶鈔確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且從太祖時候就已經開始發行,只是因爲貶值過快,無人願意用之,因此從正德年間就已漸漸的不再發行了,而自己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忽略了有大明寶鈔的存在。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不由得嘆道:“如若大明寶鈔能有銀兩銅錢之堅挺,則兩全其美了。”

本來,大明寶鈔貶值之事,可以效法當年宋孝宗,用回收大明寶鈔來控制其貶值。但現在,不管是大明的百姓,還是官員,壓根就不相信這紙能有什麼價值,因此誰都不樂意用。就算朝廷說要回收,也沒人願意信,而且,當前的財政收入也不足於拿出額外的銀兩來回收。

溫體仁想到這裡,也暗暗可惜,要是立國之處,就用此策,長久沿用下來,那還有這些麻煩。

鍾進衛吃的差不多了,見此情況,出言發聲道:“陛下,臣想跟陛下說的,就是這個大明寶鈔的事。”

哦,看來鍾進衛是有解決之法,鍾進衛一下又變爲焦點之所在。

“陛下可曾記得臣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身上攜帶,有一錢包,包裡的錢並沒有銀兩和銅板,而是紙幣和銀行卡。”

溫體仁插話:“何謂銀行卡?”

“銀行卡,就是把錢存入到銀行,嗯,就是錢莊,然後錢莊會把你的錢的數額寫在這個卡里面,隨身攜帶就很方便。”鍾進衛想這樣解釋銀行卡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明白,畢竟這個是科技化的結果。

“那不就是銀票!”溫體仁直截了當的判斷。

“......”鍾進衛無語,細想起來還真的不就是古代的銀票麼。

“這個,我們先不說銀行卡的事,先說紙幣。”鍾進衛趕緊轉移話題來掩飾自己對古人智慧估計不足的尷尬。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倒沒發現剛被鍾進衛鄙視過之事,繼續聽着鍾進衛的講解。

“紙幣比起實物貨幣,有顯而易見的優點。剛纔溫大人有過對比,就不說了,現在主要講講怎麼發行紙幣。”鍾進衛的臉皮甚厚,自己都對貨幣這門經濟學科一知半解,卻在這裡充當大師。

“大明寶鈔之所以發行後仍然沒有成爲市場上的主流貨幣,是因爲發行方式的錯誤。”

鍾進衛回憶後世在網上看到的內容,說道:“大明的寶鈔印出來後,是直接給大臣,給軍隊的吧,還有是讓商人用銀兩來進行兌換,是不是這樣的?”

不是很肯定,還是先問下的好。

“是的。”溫體仁配合着給了答覆。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大明寶鈔應該是值那麼多銀兩了,但大明寶鈔的成本其實也沒多少,老百姓換了回去後,如果不能用來交易,就和普通的紙沒什麼兩樣了。而銀子和銅錢卻不一樣,就算不能用來交易,但其所含的價值還是在的,可以用來製作銀器銅皿之類的。是不是?”

大白話就是通俗易懂,誰也不能否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聽得明白。

“大明寶鈔一開始的時候,爲什麼能用?是因爲朝廷強制使用,朝廷說一貫寶鈔就是值一貫銀錢。可漸漸的寶鈔越發越多,我這手裡還有很多沒用完的,結果又收到好多。好,那我就拿着寶鈔四處買東西去,反正有很多,花不完。我這樣做,你這樣做,最後大家都這樣做,這麼做的最終結果就只有一個,一貫寶鈔買到的東西將會越來越少。而正是因爲寶鈔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老百姓就對寶鈔越發的不信任,恨不得馬上出手,又開始用寶鈔買東西,於是,一輪一輪的下來,寶鈔也就是一張紙了。”

這些貶值的道理,溫體仁基本明白,但崇禎皇帝就不是很明白了,貨幣這塊內容,說實話,古代還沒有專門的人研究貨幣的經濟體制和規律,有明一朝的皇帝都不怎麼理解,全是要用錢了就印寶鈔。

“那麼怎麼讓寶鈔重新從紙變爲貨幣呢?我覺得現在是個好時候。”

“中興伯此言何解?”

“大明寶鈔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怎麼印製了,這樣,重新啓用大明寶鈔的歷史負擔就會輕很多。我們可以分幾步走。”

“第一步,回收以前的大明寶鈔,然後統統銷燬,把歷史負擔解決掉。”

崇禎皇帝搖搖頭:“朝廷現在沒有能力去回收大明寶鈔。”

“不是一比一的回收,可以用市場價去回收,比如一兩銀子回收幾千貫大明寶鈔。”

崇禎皇帝還是搖搖頭,朕的銀質容器都被融掉作爲軍餉了,那還有額外的錢去回收以前發行的大明寶鈔。

“那算了,乾脆耍賴皮好了,咱們另外發行一套紙幣,這樣就沒有一點歷史負擔。”鍾進衛想着封建社會還是有好處的,就是真這樣賴皮掉了,好像也沒有什麼事情。

“鍾師傅且往下講。”

“第一步,召集全國最好的工匠,用最先進的印刷技術,和最好的紙幣專用紙來進行印刷紙幣,盡最大可能來杜絕僞造紙幣的可能性。”

紙幣的一大缺點就是怕僞造,這點,明朝人都是有見識的。以前的大明寶鈔上面直接就寫明,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僞造的處罰不可謂不重。

因此這第一步沒有任何問題,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理解。

“第二步,建立準備金制度。”

這個聽不明白了,崇禎皇帝問道:“何爲準備金?”

“就是發行多少紙幣,就儲備多少實物。打個比方,朝廷要印一千兩紋銀的紙幣,就要有一千兩紋銀的儲備。”

“爲何?”

“爲了建立紙幣的信用體系。朝廷發了一千兩紋銀的紙幣出去,百姓擔心紙幣貶值,不值那麼多錢。那麼沒問題,百姓可以拿那個紙幣來換實在的紋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百姓不用擔心手中的紙幣會貶值。”

“鍾師傅,如此做的話,朝廷有何好處,發出去的紙幣有對應的銀兩儲備,還不如直接發銀兩。”

“陛下,市場流通紙幣,就能解決臣去酒樓吃飯所遇到的那些問題,減少了很多麻煩,百姓自然就會樂意交易,錢財一流通,商業發展就會更繁榮,朝廷自然能從裡面取得更多好處了。”

這裡面涉及的內容很多,鍾進衛也不是很清楚,就只是簡單的講了下,不過就算講解的這麼簡單,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不是非常清楚裡面的關係,只是看到鍾進衛一幅理所當然的樣子,好像道理很淺顯易懂,應該是不會有錯的。

“當然,朝廷所能獲得最主要的好處,還不是這個。”

“那是什麼?”崇禎皇帝一聽朝廷有更大的好處,筷子都被丟一邊了,趕緊問道。

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67章 洪承疇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223章 贖罪銀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10章 吃西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5章 銀子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516章 陽謀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43章 早朝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8章 貨幣戰爭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77章 叮囑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248章 鳥銃第151章 期盼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章 難眠之夜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543章 下馬威第132章 開民智第138章 永平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315章 立威第623章 擔得起第391章 海蘭珠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51章 我來了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2章 傳言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7章 標點符號第35章 盧象升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5章 拖拖拖第32章 反腐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85章 開封府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
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367章 洪承疇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223章 贖罪銀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810章 吃西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5章 銀子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696章 終於盼到了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516章 陽謀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43章 早朝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8章 貨幣戰爭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377章 叮囑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248章 鳥銃第151章 期盼第763章 侯爺到哪裡了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章 難眠之夜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543章 下馬威第132章 開民智第138章 永平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315章 立威第623章 擔得起第391章 海蘭珠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751章 我來了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2章 傳言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7章 標點符號第35章 盧象升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25章 拖拖拖第32章 反腐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85章 開封府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