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巧得兵書

桓度在山野間疾走。兩日前他在松陽告別了巫臣,棄舟登陸,爲了避開囊瓦的追兵,專揀荒山小路奔馳,一心直赴魯、宋等地。

魯國和宋國在當時國小力弱,但文化的發展,卻是諸國之冠。

桓度的內傷還未痊癒,尤其中了襄老一腳,這一陣急行,胸口發悶,隱隱作痛。

下山途中,遠處升起炊煙,看來是個村莊。就在這時天上烏雲疾走,不一會嘩啦啦山雨劈面打來。

桓度冒雨向着附近山村的方向走去,全身溼透,忽地一陣寒意直襲全身,機零零打了個冷顫。

度大叫不好,知道內傷被寒氣引發,這對練武的人最是大忌,重則全身癱瘓,輕亦功力大減。但這時四周全無避雨的地方,又模糊糊走了一陣,腦筋愈來愈昏沈,到後來連雨水也感覺不到,只知全身乍寒乍熱,終於一頭栽倒。

度回覆知覺的時候,已在一個農舍的當中,眼中看到兩個人影,一高一矮。

眼皮有若千斤重擔,連忙閉上。

一個老人的聲音道:「墨先生!我和內子今早在離這裡兩裡外的白石崗發現他時,他已昏迷不醒了。」

另一個低沈但悅耳的聲音道:「這人先受內傷,後被寒氣入侵經脈,我盡力而爲巴!」

兩人似乎再說了一些話,但桓度又沈沈睡去。

此後桓度迷糊中服藥敷藥,有時在黃昏醒來,有時在深夜醒來,每次都見到一對好心的祝姓老夫婦殷勤安慰着他。早先那個墨先生,再沒有出現。

終於在一個清晨時分,桓度神智完全清醒過來,但身體仍是非常虛弱。

那對老夫婦大喜,好像比他們自己康復更爲開心。

度一邊吃着祝老太爲他頇備的稀粥,一邊忍不住好奇問道:「祝老丈!我記得最初有位墨先生來給我治病,不知他現在爲何不來了?」祝老丈咧嘴一笑,露出鄉間純的農民本質,答道:「難爲你還記得他。也是你走運,這墨先生什麼也曉得。」說到這裡豎起只大拇指,續道:「他是新近纔在望風坡處親手搭了間茅寮居住。」又數了一數手指才說:「到現在住了兩個月,他偶爾來村裡,有人生病他便會熱心治療,真是藥到病除,卻從不收費,真是天大的好人。」

桓度把粥緩緩喝下,心中一片溫暖,只覺這以往不屑一顧的組粥,實在是天下極品。

兩日後他巳可起牀行走,全身氣脈暢順,功力無損,只要操練上一段時間,應可回覆平日的水平。

他心下詫異,他這種寒氣交侵引起的內傷,最是難醫,這墨先生不知是何人,竟有這樣的迴天妙手,所以山澤間每多奇人異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翌日清晨,桓度問明瞭路途,向墨先生的茅舍走去。

一路行來,山巒起伏,景色秀麗,山路迂迴,美景層出不窮,各有勝場,一股寧靜清逸,充溢在桓度的心頭。若非身負血仇,定必在此小住一年半載。想起若能偕夏姬退隱此地,什麼劍術功名,也棄不足惜,想到這裡,心下隱隱作痛。

茅寮在一處山坡之上,可遠眺附近廣闊的河山,桓度見只是這寮屋的地點選擇,大有學問,足見其人胸襟廣闊。

來到茅寮前,桓度感到屋內無人,他循例呼喚了兩聲,見無人迴應,輕輕推門,木門應手而開,裡面除了樹幹做成的一幾一榻,和掛在牆上的一些野葛,再無他物。

卻桓度暗忖這人生活的清苦淡泊,非是一般人所能想像。

他不敢冒昧入屋,反身走出,腦海中卻清楚浮現出屋內的一桌一椅,造型簡單實用,而不華,但卻給人匠心獨運的感覺。

定是非常奇怪的感覺,因爲一般情形下,只有精巧華麗的東面,纔可以給人巧奪天上的印象。但偏是剛纔室內似乎粗糙之極的一幾一榻,甚至整間外表毫不起眼的茅寮,細看下都給人一種「巧」的感覺,一種大巧若拙的境界。

度心下震駭,他精擅劍術。大凡宇宙間任何東西,到了某一層次都有共通的境界。劍術最難是以拙勝巧,看了這墨先生做出來的茅屋和几榻,令他有悟於心。

一個寬大平和的聲音在他左側饗起道:「小兄復元得非常快。」

度全身一震,轉首側望,一個粗衣赤腳的高大男子,立在兩丈之外。這人來到這樣近的距離,桓度仍不察覺,心下自然驚駭。

這人年約四十,面容厚古拙,天庭廣闊,一對眼睛深如大海,露出智慧的光芒。雙手特別厚大,有如慣於苦行的模樣。

桓度躬身爲禮道:「某蒙難受傷,得墨先生仗義施以妙手,特來致謝。」

那墨先生淡淡一笑道:「我墨翟一生奔波各地,這些日子來正思想着一兩個問題,所以在此結廬而居,湊巧碰上你之事,也算有緣。」

度道:「先生世外高人,某有幸遇上。」

墨翟道:「非也非也!本來我見你身負寶劍,劍身血痕隱現,本不想救你,但見你一臉正義,正值盛年,又感可惜,所以異日你若持劍爲惡,我必親手取你性命。」

這幾句話毫不客氣,但這墨翟說出來自然有一種威嚴氣度,令人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桓度心內升起一股怒人,但旋又壓下。他出身富貴,心高氣傲,忍不住道:「某自問每一次出手殺人,都是爲了自保,這世上弱肉強食,如不能持劍衛道,怎對得起天下蒼生。」

墨翟淡淡一笑,度覺得這人渾身上下都給人有拙無華的感覺,甚至一言一笑,都寬大平和,沒有過激的神態。

墨翟深深地望着桓度,桓度也毫不示弱地回望,只見他的眼光若如兩盞明燈,照見桓度內心一切的憂傷喜樂。

墨翟道:「兄你若能真的持劍衛道,確是可喜可賀。可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標準和道理,所以大國的道,便成爲他們侵略小國的藉口,大家族的道,便成爲欺凌小家族的理由。強者智者之壓迫愚者,人與人的衝突,實在於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標準和道理。」

頓了一頓,墨翟續道:「現今諸國高舉的所謂禮儀,其實充滿了矛盾、愚昧和自尋煩惱,禮義與野人蠻族……其實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分別。」

桓度自幼生長於貴族世家,一向以來都信奉禮義的重要。所謂君臣父子倫常之道,不禁出言反駁道:「禮義乃現今社會一切秩序的來源,若無禮義,我們不是返回禽獸的境界。」

墨翟正容道:「所謂禮義是什麼東西,爲什麼殘殺一個人是死罪,而在侵略的戰爭中殘殺成千上萬的人卻被獎賞?甚至歌頌?爲什麼掠奪別人的寶物雞犬叫做盜賊,而攫奪別人的城邑國家者,卻叫做名將元勳?」桓度陷入沈思中,這都是確確實實自有歷史以來,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但卻像呼吸那樣自然,從無人提出來質疑。

墨翟繼續說:「爲什麼大多數的民衆,要節衣縮食,甚至死於飢寒,以供統治者窮奢極欲?爲什麼不管其子孫如何兇殘,統治的權柄要由一個家族世代延續下去?爲什麼一個貴人死了,要把活人殺了來陪葬?爲什麼一條死的打發,要使貴室匱乏,庶人傾家?爲什麼一個人死了,他的子孫在叄年內,要裝成哀毀骨立的樣子,叫做守喪?這一切道德禮俗,爲的是什麼?」桓度沈吟不語,良久才道:「先生所言,發人深省。」心想這些問題使人頭昏腦脹,非是一時間能理解分析,話題一轉問道:「先生初見某時,如何知道某姓氏?」原來他一直沒有告訴祝姓夫婦他的真實姓名,所以忍不住出言詢問。

墨翟仰天一笑,第一次表現了豪雄之氣,道:「要管天下事,必須先知天下事,公子現下名動荊楚,在楚國令尹的魔爪下,仍能縱橫無忌,我怎可不知?」頓了一頓又道:「囊瓦現在邊界佈下天羅地網,公子若要潛離楚境,還需一番轉折。」

桓度覺得這墨翟一方面充滿哲人的智慧,兼又神通廣大,行事出人意表,莫測高深,不由生出敬服之心。

墨翟道:「囊瓦爲禍天下,我理應助你一臂之力,從這裡往西行直抵黃寧山,再折向北行,步行叄日可到東陵,那處山巒重疊,儘管囊瓦叄頭六臂,勢力也不能處處保持同樣強大,可保公子安全逸去。」

桓度一聽便知可行,連忙稱謝。兩人又談了一會,桓度才告辭而去。

第二天,桓度來訪時,墨翟已人去屋空,桓度不禁心下惘然,這等獨立特行之士,的確令人景仰,桓度又在該地住了十多日,直到完全復元,這本依墨翟之言,離開楚地。

桓度這一病,恰好讓他避過一劫。原來囊瓦盡遣高手,誓要將桓度擒殺,但桓度延遲了出境的時間,讓囊瓦的人空等一場,白白進行了十多日的大搜索,卻徒勞無功。

可見世事塞翁失馬,禍福難料。

經過了十多日不停奔馳,桓度終於遠離楚國,抵達宋國的大邑睢陽。

睢陽在睢水之北,交通便利,因地向河谷,土壤肥沃,是宋國的首府。國君的宮殿、臺榭、苑囿、府庫、諸神廟、祀土神的社、祀穀神的稷、卿大夫的邸第和外國使臣居住的的客館,這些建都集中在城中央,外面環着民家和墟市。睢陽城的墟市在廓門的大道旁。廓門外是護城河,依賴一條吊橋以供出入,入口處是一道可以升降的懸門,日間有人把守,夜間關閉。

桓度來至關門,納了入城的稅錢,纔可以進入城內。這等過門課稅的慣例,是當時國君的一大筆收入。

進城後,車水馬龍,非常繁盛熱鬧,行人「金玉其實,文錯其服」。這處地近魯國,魯國以巧匠着名當世,所以這裡的刺繡車制,多由魯輸入,極爲文明,桓度眼界大開,心情較爲舒暢。滅家毀族之恨,讓愛給巫臣之苦,舟車之勞,無處容身之痛,都暫且拋於腦後。

桓度置身這等文明城邑,心下反而一片茫然,身邊儘管人來人往,桓度卻是斯人獨憔悴!天地好像只是孤獨地剩下他一個人。以往身在楚境,腦中所想到的是便是逃往國外,眼前有一明確目標。如今一旦身在宋境,前路茫茫,真不知何去何從。

如果不是身負血仇,早痛苦得一劍自了。

忽地一陣嘈吵聲音從前面傳來,街角處轉出一隊約二十人的宋兵,由一隊長帶領,在人羣中搜索,似乎在追捕着某一些人。

其中一個小兵驀地看到牽馬而行的桓度,神情一變,立即貼近那隊長耳邊說話。桓度心中大感不妥,那隊長霍地回過身來,大喝道:「停步!」

霎時間桓度陷在重圍之內,桓度立在當中,雖然大惑不解,依然是夷然不懼。

要知首先是這裡遠離楚境,囊瓦勢力難及,況且宋國目下依附晉國,沒有爲楚國作爪牙的理由。那隊長說:「孫武!今日你插翼難飛了。」

桓度神情一愕道:「閣下可是錯認某爲另一人。」

這次輪到那隊長一愕,急忙從懷中探手取出了一張繪有人像的圖畫,比對着看了一會,才道:「細看又不太像,而且你話帶楚音,我們要找的卻是陳國人。得罪之處,還請恕罪。」

桓度見此人謙恭有禮,心有好感,況且自己乃逃亡之身,略一施禮,牽馬離開。不遠處有間旅店,桓度交代了照管馬兒,進房大睡起來。

這一睡,足有六個時辰,醒來已是第二日的清晨。昨天的勞累,一掃而空。桓度忽然遊興大動,想起宋國供宋王祭稷神的宗廟,規模龐大,附近名勝林立,聞名已久,今天得此機緣,不應放過。

桓度向旅店的人問明方向位置,步行前往。當時宋國與魯國爲鄰,魯國雖是一個弱國,受制於齊,但它是列國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毀滅,和成同在春秋時所經幾度內亂的破壞,更增加魯在文化上的地位。所謂「周禮盡在魯矣」。說到物質文明,魯國也是首屈一指,木工、繡工和織工,在魯國都特別發達,當時的建巧器大師公輸班,便是魯國人。宋國近水樓臺,文化自然有一定的水平,桓度細察其建規模和氣象,眼界大開。

桓度信步而行,眼前出現一座王陵,內外有兩層長方形的陵寢,外層是中宮垣,內層是內宮垣。在內宮垣內有一座高臺,臺上一排有五座方形的二層建物,嚴謹對稱。桓度暗忖此等在墳丘上建造樓閣宮室,並圍以內外城垣之舉,自然是要死者在死後,也能享受到生前的富貴榮華。

忽然一陣馬蹄聲進耳內,桓度霍地回頭,遠處一大羣宋兵,乘馬而至。這批宋兵全副武裝,下馬後扼守着各處要道,搜查來往人等。

這處是遊人聚集的勝地,一時間產生起一陣混亂恐慌。有很多人遊興立時大減,便欲離去,宋兵一個不漏,向每一個要離開的遊人搜身。

桓度心下奇怪,不知宋兵要找何人何物。不覺大感不安,自己懷內珠寶無數,又帶着印有族名的銅龍,一旦給搜了出來,實在很難預測會有什麼後果。

就在這時,心中警兆忽現,度身形一閃,避進一所廟宇門後。

幾個人走了出來,其中一個帶有濃重齊國口音的人道:「那孫武已中了我的劍,性命不保,我看他今曰插翼難飛了。」

另一個人答道:「呂振老師的絕藝誰人不知,齊國要的兵書我們必可找到。」

衆人一齊得意狂笑,轉眼遠去。

桓度心內念頭電轉,喑忖又是那個孫武,昨天宋兵已在街上搜索他,可能自己和他有點相像,所以誤把自己錯認。只不知道孫武是何許人,還牽涉到一部兵書。

他自己的身分也是見不得人,只想速速離去。剛想審度形勢,一隊宋兵向這宗廟走來。

這些宗廟是平民的禁地,桓度怎能讓人發現,閃身躲入祭臺之後。

宋兵在門口徘徊了一會,轉身離去。桓度正欲離開,一陣血腥,傳進鼻內。

血腥味從一堆雜物後傳出,走近一看,有個人俯伏地上,桓度伸手一探鼻息,這人已經死去,但胸口微溫,應是剛剛斷氣。

這人形貌確有幾分酷肖自己,心中想起那齊人高手說的兵書,心中一動,在體上搜索起來,果然從體懷內找到一份帛書,寫着「孫武着兵法十叄篇」。

桓度打開第一篇,上面寫着「計篇第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一曰天,叄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桓度心中狂跳,書中字字珠璣,發前人之所未發,還想再看下去,廟門外一陣馬蹄聲傳來。

度想到當務之急,應是先謀脫身之計,便想即時離去,剛要起步,忽又轉回身來,原來他突然想到一個大膽的計劃。心下略作盤算,一把抄起身,又把帛書納入懷中,出廟而去。

好在這宗廟靠山而,所佔範圍非常廣闊,一時間難以完全封鎖。

桓度展開身形,迅如鬼魅,不一會竄進山邊的密林裡。

他帶着體,掠上山頭。揀了個叢林,挖了一個深洞,將孫武的體放了進去。

他又沈吟了一會,緩緩解下銅龍,將它和孫武的體放在一起。這銅龍隨他出生入死,又是父親宛親手賜與,這刻放棄,便似硬將一條手臂切下。

桓度心中一陣難過,但形勢所逼,若是還以桓度的身分四出招搖,恐怕隨時喪命,這是不得已之着。

決定了後,反而安心下來,動作加快了很多,迅捷地把穴口填平,又在旁邊拔了一株樹,種在其上,以作辨認。

一切弄妥,桓度喃喃道:「孫兄你死應瞑目,我桓度必定以你之名,將兵法發揚光大,留下千古不滅的威名。」

桓度從小丘的另一端急馳下山,這一回他身懷瑰寶,更不可給宋兵攔截。

來到山腳,一看之下,叫苦連天。

原來所有通路都給宋兵嚴密封閉,飛鳥難渡,心下急謀對策。

桓度暗暗心焦時,左方馳來一輛大馬車,前後都由宋兵護持,顯然是大人物的座駕。

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紅顏命薄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8章 造勢之策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4章 紅顏命薄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5章 與美偕行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暗度陳倉第11章 明主拜將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2章 名劍越女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6章 逃出險境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8章 造勢之策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9章 追獵開始第11章 決勝漢水
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紅顏命薄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8章 造勢之策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4章 紅顏命薄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5章 與美偕行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暗度陳倉第11章 明主拜將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2章 名劍越女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6章 逃出險境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8章 造勢之策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9章 追獵開始第11章 決勝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