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美人恩重

桓度心中一動,想起那次躲進夏姬的車底潛入夏浦,又想重施故技。一看之下,廢然若失,原來車底的形制不同,離地只有數寸,除非他變成一片布帛,否則全無擠進去的可能。這種形制的馬車,顯然不適合長途旅程,美觀而不實用,應是皇宮的座駕,想到這裡,決定冒一次險。

馬車在兩旁植滿松樹的長道,緩緩馳向桓度。

桓度提氣躍上樹頂,虎視着逐漸接近的馬車。

馬車來到樹底下,桓度隨意折了根樹枝,運勁向道旁另一方向射去。

樹枝「啪」的一聲撞上另一邊的樹叢,發出清脆的聲響。

馬車前後各八名的侍衛,被聲音所驚,一齊轉頭望向另一邊。

機不可失,輕盈得像只小鳥的桓度從茂密的樹葉枝交錯處倒翻而下,葉聲輕響,像一陣微風拂過,一下打開門關,閃入了馬車內。

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瞬息間,完成了這一連串複雜的動作,錯非桓度身手,拿捏的時間這樣精確,如何能在宋兵眼前,偷天換日。

其實更重要是桓度大膽的冒險精神,在多次的逃生中,他都顯示了這種膽色氣度,令他轉危爲安。

閃入車內,桓度和車內的人同時一驚。

車內的人驚的是無端有人在這等不可能的情況下闖入。

桓度驚的是料不到車內坐的是名女子。而且這樣嬌柔纖美,楚楚動人。

不知是否命運的安排,兩次車上的都是美女。

上次是夏姬,這次從這女子華麗的服裝,看來是宋王妃嬪一類的身分。

那女子還未來得及驚呼,桓度粗壯的大手已把她的小口掩個結實。

女子的相貌極美,她又不同於夏姬的豔麗,清秀脫俗,有一種出塵的美態。

桓度心下大感不安,自己這個俗子冒犯了佳人。不過現在已騎上了虎背。

她俏臉的下半部被桓度的手掌遮掩,剩下最明顯是一對明亮的眼睛。

這對美眸變化萬千,桓度突然驚覺它們竟能清楚傳達出不同的感情,早先的驚惶,已被好奇所代替,然後又變成一種很複雜的感情。似乎混集着憐憫、同情和些許傾慕。

這種反應大大出乎卻桓度意料之外,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車子緩緩而行,外面護着馬車而行的宋兵懵然不知,車內竟然發生這種驚人的變化。

車內的桓度面對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在他的手掌下,他清楚感到她纖巧溫潤的紅輕軟溼潤。柔柔的顫動觸動着他的心絃。

他本來打算一上來便點對方的穴道,但現在卻完全下不了手。這等以硬手法封閉經穴,對體質纖弱的女子,可能會造成長期性的後遺症,他怎能不憐香惜玉?

車子忽然停了下來。

桓度眼中威迸射,背脊微微弓起,處在高度的戒備狀態下,以應付任何突變。

那女子望着他的威武形相,眼中露出深感興趣的神情。

這微弱的外表下,有一顆勇敢的心。

一個聲音在車外響起道:「左衛範傑生,向夫人問好!」

桓度大叫不好,剛要拼死衝出,忽地發現事有轉機。原來那女子正點頭示意,眼中同時射出願意合作的神情。

一來刻不容緩,二來儘管大叫大嚷,也不能造成太大分別。桓度決定押上一注,迅速收回大手。

女子輕輕喘氣。

外面又道:「夫人!你沒事嗎?」語氣比以前緊張。

女子嬌聲應道:「什麼事?」「已到宮門了。」範傑生道。

「嗯!」

女子示意桓度在車廂內躲藏起來,她已爲桓度的俊美容貌、瀟風度所動,敬慕之心也不由暗中生起,卻又不敢和他開聲說話。此刻,她直視桓度,面上透着興奮的神情。

馬車緩緩駛進宮門。

兩人默默無語。女子會說話的眼睛射出難分難捨的神色。兩人萍水相逢,乍聚又分。

馬車停下。

女子俯身在桓度的耳邊飛快道:「我知你是孫先生,我國這樣待你,是懾於齊國之威,幸好我已做了點補贖。珍重了,記着,我姓鄭,閨字柔然。」說完推開車門下車而去。

車外傳來鄭柔然的聲音道:「馬兒可以牽走,但馬車卻留在原地,我或者還要外出。」隨從連忙應諾。

這鄭柔然身分奇怪,至於事實如何,看來沒有機會知道的了。

人聲遠去。

馬兒亦被牽走。

桓度正要探察外面的形勢,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車門被打了開來。

一個聲音在外邊輕輕道:「孫武!你可以瞞過宋國那班飯桶,卻怎能過我呂振。況且你已中了我的劍,能殘喘至如今,相當不錯。若你能立即獻上兵書,我可以給你一個痛快。」

桓度心念電轉,這呂振正是剛纔在宋王陵前誇耀自己擊傷孫武的齊國高手。心中一動,忙把聲音裝作受了重傷後那種柔弱道:「你如何知道我藏身車內。」

呂振一陣低笑道:「我一看車輪痕跡,便知載重量大增,再比對以前輪痕的深淺,當然知道是你躲進車內。我也是低估了你,居然受我一劍之後,仍能神不知鬼不覺,避入車內。」

桓度見他一路低聲說話,知道他怕人知曉他在此,不覺心下奇怪,而且自己車行甚緩,他大可在任何一處截停自己,爲何卻要在此處動手。

桓度道:「這交易可以接受,但卻有一個條件,如果你能告訴我,你爲何要待至如今纔出現。」

呂振顯然心情極佳,道:「告訴你也無礙,我之所以待到此刻,就是根本不怕你飛走,其次就想證實鄭妃是否包庇了你。久聞鄭妃美豔無雙,我或可藉此事一親香澤。」跟着嘿嘿淫笑起來。

桓度怒氣填膺,心中殺機頓起。

呂振已在車門出現,手中提着一把長劍,喝道:「還不拿來。」

桓度運功迫出一額汗珠,看來像重傷垂危,在懷裡取出兵書,向呂振遞去。

呂振面現喜色,卻不接書,手中長劍電閃,直向桓度胸口刺去,辣之極。

桓度一側一竄,已把呂振的長劍挾在脅下,一拳擊在呂振胸口,跟着聽到他胸前骨折之聲,呂振倒飛叄尺外桓度這一拳極有分寸,力量雖然強大,呂振的身卻不遠跌。他武功遜於桓度,又誤以爲對手受了重傷,那能不立斃當場。

桓度心想終於爲孫武報了這一劍之恨。他跟着躍出車外,四周靜悄無人,連忙挾起他的身,越過宮牆而去。這呂振是齊國派來的人,一個不小心處理,每每是滅國之由。

公元前五一二年,周敬王八年。

縱觀當時天下形勢,周室逐漸式微,諸國勢力日趨龐大,擴展軍力。列強之中,又以楚國和晉國實力雄厚,在其他諸國之上。

晉國地處中原之地,雄霸黃河流域,楚國以長江兩岸肥沃的土地爲根基,雖偏處南方,卻有進窺中原之心。一時兩雄互相牽制。楚受晉阻,未能主宰中原;晉有楚擾,也不能獨霸天下。

再說晉國和楚國兩強的情形,晉國自從着名的崤山之戰後,與秦國成爲死敵,又與齊國不和,故雖有霸主之名,卻是處處窘迫。加上晉國公室王族日漸衰弱,權力逐漸轉移到公卿和國內的小封臣手上,形成六卿對峙,劍拔弩張,各懷異志,內亂迫於眉睫。當日桓度拒絕巫臣之邀,不和他一起投靠晉國,其理在此。所以這時晉國實在無力外顧。

至於南方霸主的楚國,楚昭王年幼繼位,即起用令尹囊瓦,此人一旦得權,排斥異己,致桓度滅族毀家,弄得天怒人怨,伏下禍根。

在這等形勢下,僻處東方長江下游的吳國,在立志圖強的雄主闔閭的領導下,乘時而與。闔閭更重用深知楚國政情的伍子胥,此人家族盡爲楚王所殺,矢志扶助吳國,以報大恨。乃「修法制,下賢良,選練士,習戰鬥」,爲吳國進行富國強兵之道,卓有成效。

當然,這時吳國的實力仍然遠遠落在晉、楚兩國之後,但已形成一股新興的勢力,在東方蠢蠢欲動。

這一天,在吳王闔閭的帶領下,最主要的將領在議事廳聚集。

吳王闔閭首先發言道:「若我吳國欲爭霸天下,應從何處先行做起?」說完精芒閃耀的雙目,環顧手下羣將。闔閭高大雄壯,方面大耳,面色明潤,不怒自威,決斷而且有懾人的氣魄。

衆將一齊沈吟,這問題極爲難答,若沒有充分的理由去支持,必遭吳王輕視。

公卿子山首先打破沈默,揚聲道:「我國偏處東方,與越國爲鄰,西北兩方強敵環伺,理應先與外修好,轉而專心內政,待國勢富強,拉近與晉、楚、齊、秦等大國的差距,始可從容定計,切忌時機未熟,便輕舉妄動。」子山爲人穩重,一向主張漸進式的國策,故有此議。

闔閭淡淡一笑,也不置評,轉眼望向其他各人。

以勇力着稱吳國,貴爲闔閭之弟的夫概王朗聲笑道:「子山此言,未免不合時宜。耍知道在今日這弱肉強食的時代,我雖無害虎之心,虎卻有傷人之意,兼且我國版圖不大,如若龜縮不出,憑這數百里之地,終是難成大事。所以目下當務之急,應着眼於闢地拓展,這樣國勢日強,始有爭勢之望。」這夫概王形態威猛如雄獅,雙目藏神不露,既有謀略又具野心,是吳國最着名的猛將,手上一支長矛從未遇上十合之將,被譽爲吳越第一高手。生性兇殘好戰,手下血腥無數,人人驚懼。

闔閭神色不動地道:「夫概王心雄志高,只不知爭霸之道,應以何着爲先?」這一問便問在節骨眼上,每一個國策,都是一種理想和目標,但如何取捨和施行,纔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夫概王胸有成竹地道:「致勝之道,當避強取弱,例如郯、徐、陳、蔡等小國,可逐漸蠶食,如此累積而進,我吳國必有一日可與晉、楚爭長短。」

另一大將白喜附和道:「夫概王果然高瞻遠矚,本將甚願追隨旗下,爲國爭利。」這白喜與夫概王一向站在同一陣線,共同進退。

闔閭見一直沒有作聲的伍子胥面帶冷笑,心下一動,便問:「伍將軍你的意見如何?」伍子胥道:「夫概王指出吳國之興,在乎能否擴大幅員,本將完全同意。但對實行的方法,卻覺得仍有商榷餘地。」

夫概王面色陰沈,不露半點喜怒變化,他一向與伍子胥不和,這刻心下更是充滿殺機。

白喜連連冷笑,嘿然不語。

伍子胥也不理會,續道:「我國若要蠶吞鄰近小國,足有餘力。但郯、徐等國雖小,卻與其他大國關係密切,爲此一來,我們必犯衆怒,引致列強羣起來攻,徒取其辱。」

大夫鬥辛道:「伍將軍所言甚是。」

夫概王和白喜連連冷笑,搖頭表示極不同意。

這時形勢非常明顯,這五位吳國最重要的大臣,除子山一人主張緩進外,其他都是主戰派,而主戰派又分爲夫概王與白喜一個陣營,伍子胥和鬥辛則是另一種意見。

只有吳王闔閭還未表態。

闔閭一聲長笑道:「伍將軍究竟有什麼計畫,何礙說出來讓大家研究。」

伍子胥淡然一笑,露出極強的自信道:「若要爭霸中原,淮河流域便是我等之踏腳石。」

闔閭皺眉道:「這一帶乃在楚國控制之下,我等如若染指,豈不是會引起與楚國的正面衝突。」

夫概王哈哈一笑道:「那伍將軍就正中下懷了。」

原來伍子胥原爲楚人,因父兄族人均被楚王所殺,故志切復仇,夫概王這就是在暗諷他別有私心。

伍子胥並不理會,他爲人城府很深,等閒不會流露心內的感情,這時他滿面風霜,因過度思慮而略帶蒼老的面容,不見絲毫波動地道:「我若強大,必不容於楚國,況且我國東面是大海,沒有擴張餘地,南方是落後地區,取之無用,向北,齊、晉、秦列強豈容我勢北伸,所以我等如謀躋身上國,必須先擊敗楚國。若要擊敗楚國,就要先取淮夷。這淮夷之地,士地肥沃富裕,又盛產銅礦,必可助我國霸業。」

這一番話極有見地,吳王闔閭點頭不已。連夫、白兩人也一時語塞。他們兩人均是有謀有略的名將,自然知道伍子胥所說確屬高見。

子山道:「伍將軍之言道盡敵我形勢,但楚國軍力十倍於我,兼且我國地處長江下游,而楚國則居江之上,敵人順江攻我則易,我逆江而上則難;何況楚國水師名震天下,大將如白素功皆是水上名將,我等何能與之抗衡?」子山始終主和而不主戰,但他的見解,正指出了吳國一向屈處下風的因由。

伍子胥道:「我就是針對這點,定下了幾個對付之法。第一,我們要努力學習陸上攻守之道,特別是精研車戰之術。大王如若批准,我有一故人現在晉國,此人既精於此道,尤熟楚軍戰術,得他來助,當能如虎添翼。」

闔閭點頭道:「伍將軍心目中的人選必是叛離楚國的巫臣,此人離楚後,親族盡爲子反、囊瓦等所殺,血海深仇,果然是理想人選,伍將軍可放手而爲。」他對伍子胥這避重就輕、不與敵人在江上交鋒的策略,顯然極爲欣賞,要知吳本江湖之國,習水戰而不習陸戰,但從水道與楚爭,實無法勝楚,故這一着實是對症下藥。

伍子胥道:「其次於我方另一個有利因素,就是利用敵人鞭長莫及的形勢。要知楚國勢力雖能遠達淮河中下游,但因距本土太遠,難以駕馭,故也是其薄弱環節。因此淮夷之地,是我所必爭的,也是能爭的。」頓了一頓,他接着道:「楚國設在此地的叄邑州來、鍾離及巢,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只要奪此叄鎮,便能控制淮域,大利西進。我們可分叄師進擾,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使楚師疲於奔命。」

闔閭拍案叫絕,連與他一向不和的夫概王和白喜,也不得不點頭同意。但亦更生嫉忌之心。

鬥辛這時插嘴道:「在這之前,我們先要經略後方,斷越之援楚。」

伍子胥道:「這個必然。」

闔閭心內歡喜,正要讚賞。那知伍子胥道:「下將還有一個提議。」

衆人心下大奇,不知他尚能提出什麼奇謀妙計。

伍子胥也不說話,從懷內取出一卷帛書,呈上闔閭。

闔閭接過開卷一看,不一刻露出驚詫之色,霍地擡起頭來問道:「此人何在?」伍子胥道:「這人十日前由齊國到來臣下之居所求見,獻上所着兵書,真是天縱之才,發盡前人所未發,臣與他論道十日,心想如得此人爲我吳國盡力,那怕大事不成。」

闔閭仰天長笑:「伍將軍請儘速爲本王引見此人,果真天助我也。」

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5章 與美偕行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2章 名劍越女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7章 暗度陳倉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情場戰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6章 逃出險境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1章 重會故人
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5章 與美偕行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2章 名劍越女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2章 名劍越女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7章 暗度陳倉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情場戰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6章 逃出險境第11章 明主拜將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1章 重會故人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0章 詭辯之道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前朝遺美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4章 前朝遺美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7章 識破身分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8章 造勢之策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6章 情場戰場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9章 巧得兵書第11章 決勝漢水第11章 決勝漢水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3章 王府夜筵第08章 大江戰雲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9章 追獵開始第05章 與美偕行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7章 暗度陳倉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6章 逃出險境第04章 紅顏命薄第03章 王府夜筵第10章 美人恩重第05章 書齋春色第08章 大江戰雲第09章 巧得兵書第01章 重會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