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傳七子守正一

593、傳七子,守正一

這番話意味深長,而梅蘭德與成天樂在日喀則也曾討論過差不多的內容。成天樂將話題引回繼續追問道:“守正前輩有七名親傳弟子,而如今正一門的太上長老卻只有和鋒、和光與您三人,還有其餘四位呢?”

和曦又接着介紹。和鋒、和光成天樂已經見過了,至於和陽真人,則在修行中隕落。一世修行本就是劫難重重,正一門弟子並不是一味避于山中清修,還有守護宗門以及祖師遺訓之責,他們要比其他門派的傳人付出更多。和陽是在出山代表正一門行事時身受重傷,回山後傷勢未愈而坐化。

這種遭遇也可以想象,比如澤真前不久出山,跑到姜老闆的農莊裡查看和鋒曾遇見過的三頭豺妖如今怎樣。假如他的修爲不足、出手猶豫,又或者那三位妖修過於強大的話,澤真一不小心也有可能身受重傷甚至殞命。

至於和霞,是守正傳人中唯一的一名女弟子,也是意外身亡。她是在世間行遊時遇到了一位混入人世的強大妖王,此妖王聲名顯赫在亂世爲一方霸主,卻殘暴成性雙手血債累累。他在戰亂中樹敵不少,卻屢屢躲過各種行刺與暗殺,與他作對的人下場都很慘甚至死的莫名其妙,而無人知曉其身份來歷。

正一門傳人和霞的眼力自然不凡,識破了他,起因是無意間撞見他離開督軍府化爲原身遠遁百里外製造了一起血案。和霞欲斬此妖,這位妖王被驚動,又化爲人形避入軍營,領軍以槍炮圍剿和霞。和霞突圍受傷,後來潛入軍營將之逼入荒野,但最終鬥法身亡。那山野妖王獲悉和霞正一門弟子身份。也知道害怕,帶傷而去不知所蹤。

說到這裡,和曦嘆息道:“若熟讀中國近代史,就應該聽說過這位妖王的名字,只是世人不清楚他的身份罷了。”

履世失聲追問道:“此事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那妖王究竟是什麼人,他後來就那麼逃了嗎?”

和曦很傷感的答道:“都已是歷史往事,我一生不想再提此人的名字。和霞殞落,我從未見過師尊那麼的悲傷與震怒,他老人家下了一道嚴令。命我與和鋒、和光二位師兄出山斬殺此妖,不完成師命永不得回山。整整七年時間,我們師兄弟三人必有一人在外,每三年輪換一次,每人每次一年。就連長年于山中清修不問世事的和光師兄。也在前後在外奔波了整整兩年。”

姜璋顫聲追問道:“最後呢?”

和曦:“最後還是和鋒師兄一直追查到國境之外,在東南亞一帶找到了他,親手將之斬殺,我們的任務纔算結束。……經此一事,師兄深恨在世間作亂的妖修,我也一樣。”

話說到這裡,廳中完全安靜下來。大家不知道怎麼接話。成天樂如今就是個妖修頭子,難免覺得有些尷尬,而姜璋身爲妖修,更不知道把手放到哪兒纔好。見他們如此反應。和曦又補充了一句:“成總不要怪罪,我說的不是你與你的門下。我恨是的世間作亂的妖修,而非妖修,此與行止有關而與出身無關。就像世間也有大奸大惡之人。但我等應恨的卻不是世人。”

成天樂趕緊解釋道:“晚輩哪敢有怪罪之意,前輩今日之語。是對我、對萬變宗的警醒!……守正前輩的七名弟子中,你方纔已提及五人,那還有和塵與和卿前輩呢?”

和曦本已傷感的神情變得更加傷感:“正因爲我等三人出山斬妖,師尊便命師弟和塵駐守齊雲觀,後來他就一直是齊雲觀的觀主。他做錯一些事情,因小錯又釀大錯,有違正一門的門規,且是知錯而錯,受到的處罰將極爲嚴厲。

他自己心裡也清楚,主動回山在師尊面前領罰,已入了生死關。這一世要麼壽元已盡、要麼超脫成仙,總之不會有人再見到他了,生與死無別。他入生死關已有二十七年,連我也不知他如今的情況怎樣了。”

成天樂聞言深爲感憾,他終於明白自己問起如今正一門究竟有多少位大成真人時,履世爲何會回答說不清楚。他也不禁想起了於道陽,這隻蛤蟆妖困於遼東洞府中,某種意義上也在閉生死關,要麼壽元已盡、要麼能傷勢全愈脫胎換骨成功。

但於道陽的情況與和塵前輩又不一樣,和塵自行領罰,入的是真正的生死關。沒有想到以守正真人之能,親手調教出的弟子中還有人能犯下這樣的過失。如此說來師徒傳承確實是很重要的,但最終的際遇成就也要看個人自擇,爲師者不能解決弟子的一切問題。

接連談了和陽、和霞與和塵的往事,和曦真人是越談越傷感,眼圈都泛紅了,成天樂怕他再談下去眼淚就會下來了,趕緊又岔開和塵的話題道:“那麼和卿前輩呢?”

和曦的神情終於恢復了一絲暖意:“他是我們師兄弟中最特別的一個,在山中學道數年,卻對師尊說此非他一世所求,於是離山入蕪城不再爲正一門弟子。從一九四七年開始,他就在蕪城中學當老師,一九七九年,被評爲第一批國家特級教師,也是蕪城的第一位特級教師。

他離休之後還主動要求學校反聘了好幾年,直到一九九六年才放下教鞭,一輩子教了四十九年的書。……嗯,而若是減去被打成右派、關牛棚、挨批鬥、靠邊站、下放勞動的那些年,滿打滿算他應該是教了四十年的書。”

成天樂目瞪口呆道:“世間還有這樣的修士!”

和曦微微露出了笑意:“很好,成總,你仍稱他爲修士!和卿離開正一三山之後就恢復了俗名,也與崑崙修行界再無關係,當時皆以爲他學道不成才如此。而我師尊飛昇之前卻提到了和卿,稱其人另有修行,雖只做了一輩子的中學教師,卻堪稱當世一代大儒,且桃李滿天下。”

史天一很感興趣的追問道:“和卿前輩都有哪些學生?”

和曦答道:“你不認識的也就不必說了,告訴你幾位可能感興趣的。我和鋒師兄的末徒澤真與澤真之父,這一對父子都曾是和卿的學生。如今崑崙修行界的盟主石野以及石野之師,這一對師徒也曾是和卿的學生,甚至還是同班同學;而在他們那個班,還有蕪城廣教寺葛舉吉贊前輩的衣鉢傳人尚雲飛。但和卿與他們都是世俗學校中的師生關係,並非崑崙修行界中的師徒關係……”

成天樂嘆道:“這位中學老師,簡直太牛了!……可是蕪城廣教寺又是哪一派宗門,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史天一也說道:“我在蕪城這麼長時間,也從沒有聽說過啊!”

和曦再度嘆息一聲,反問史天一道:“你經常提起履世曾在二十六年前的正一三山會上於我師尊身後捧玉淨瓶,可知那法會中央的高臺上當時有幾人?當時共有三位前輩在座,分別是葛舉吉贊大師、家師守正、崑崙盟主石野的師父忘情公子。與成總交好的三夢宗弟子丹遊成,當時也站在忘情公子身後,手中捧着一把紫砂壺,裡面還有一壺剛泡的茶呢……”

蕪城有座廣教寺,據說最早建於唐代,幾經興廢近代唯餘幾面殘牆及無頂七層雙塔,塔中石磚上有蘇東坡手書遺蹟。

明末清初,著名的苦瓜和尚石濤年輕時曾在廣教寺中作畫六年,留羅漢圖百幅。民國時期,這一珍貴的藝術瑰寶流落日本。到了一九九九年,又被收藏家崔如琢以一億元人民幣購回,就是著名的《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曾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那每一幅羅漢圖上,都有廣教寺的硃砂印記,也是廣教寺的曾經的歷史側證。

到了近代,黃教活佛葛舉吉贊自川西來道蕪城廣教寺升座,一度只有殘垣孤僧,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風氣轉變,重修香火又見興旺。在二十五年前,葛舉吉贊活佛虹化涅槃,並留遺言“七入人間,此去不回”,意思就是他不再轉世了。

世人皆知他是一位黃教上師,因此供奉香火者甚衆。差不多的場面,成天樂在雪域高原也見識過。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葛舉吉贊也是崑崙修行界赫赫有名的前輩高人,當年的正一三山會中央法臺上只有三位前輩落座,其中就有他,可見其地位尊榮。

葛舉吉贊大師有一名衣鉢傳人叫尚雲飛,在大師虹化後遠走海外,結交政商各界成了一名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尚雲飛在崑崙修行界身份地位不低,但是呢,崑崙各派同道並不怎麼待見這個人,只是表面上的禮數還算尊敬,原因當然是因爲其人行止。

後來尚雲飛非但行止有偏,而且結黨亂法犯下重罪,被世間高人查出了罪證。他讓警察帶給走了,這就是前幾年的事情,他如今仍身在牢籠。其人雖還在世,但廣教寺這一支傳承在崑崙修行界已相當於絕嗣。這件事情各派同道都不太願意提起,所以史天一也沒聽說過。()

394 五百年掩幽府待後人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038 孺子可教活寶又一個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328 醉芳庭緣起聊齋故事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597 真樂境自光明157 黃牛白馬人面同席笑談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549 天真趣見素抱樸609 送金匾敲山門596 禮往來得玄珠827 發硎利劍在掌籬雀自投羅網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632 擬妄境孔天晶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95 西溪遊詩情畫意606 步從容立端正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371 心無騖望遍野寒針翠004 老店百年止街頭一面正文943萬里山川已踏破功夫用盡偶得來361 人既立道場即身而立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593 傳七子守正一716 真情入轂假意禪機262 畫中游似曾相識過還留正文895攬盡眼底人煙景攜手伊人天下游265 輪迴心人生若可復初幸414 坐懷丘聲聞見雅客392 相見初再撫楊柳春風756 一苦二清甜三杯五味全067 明察秋毫耳隔牆幾雙175 雪泥鴻印隱現神龍鱗爪跡245 桑田改浩然英跡今猶在正文909放狐歸山尋狼穴又遇故知在異國802 處心積煊赫一笑惹清秋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687 母慈子孝大愛無聲467 無離定載營魄抱一732 佈局深謀遠行事大有機170 劍蹤舞影鋒輝映月落清旋816 冰峰燃血色玉湖碎金波690 九錫現世亢龍難悔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309 留恩去拂衣淡對功與名901 布徙崎其遙思兮身飛舉而放遠目059 狐假虎威鼠類再登壇338 有緣人飄然去留名成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正文888山中晴夜倚門梅花賞月鈴聲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779 道大象無形嘆人面仍妖148 殺一儆百終日如臨深淵216 瞻前顧後造景觀移借左右791 拔地飛銀虯倚天聽雪嘯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647 見彌勒有佛緣956 持者無由憑器聖誰證上帝在人間174 去念通達曉窗覺夢語匆匆正文936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131 無訴無求莫哀怨休自憐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016 虛授人漁實退結己網050 迷仙美酒品風情萬種595 題龍畢可點睛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248 江湖術一捶二興再登梯592 瑞玫露調神飲023 觀音莫名混沌開一竅325 安本座不以浮名愁我327 重入世今朝散發風中正文908當自斬已所不欲駭荼毒何祭屠刀604 水中蓮在湖央573 神丹會終揚眉516 魚入水藏鳥於林632 擬妄境孔天晶298 品雅意閒情逸坐休輕薄正文896言志無邪詩三百書中自有神霄符855 炎精火海銷骨造化雷電凝珠583 排排座分果果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862 只聞江湖門檻不識金口玉言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747 足下尋常道歧路人不同017 釜底抽薪斷緣而無傷311 三堂論莫誑言清者自清294 困狼突夜奔驚雷直撞鹿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834 寫劍意於神符凝法力祭霄雷162 遊園驚夢大夢何處人煙687 母慈子孝大愛無聲970 塵緣何須求了盡彼岸哪得世外尋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563 小須彌蓮華佛土335 外爐鼎生機元氣完足017 釜底抽薪斷緣而無傷373 玉龍煙雪花木露成珠
394 五百年掩幽府待後人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038 孺子可教活寶又一個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124 真人露相豈容雜魚相欺328 醉芳庭緣起聊齋故事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597 真樂境自光明157 黃牛白馬人面同席笑談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549 天真趣見素抱樸609 送金匾敲山門596 禮往來得玄珠827 發硎利劍在掌籬雀自投羅網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632 擬妄境孔天晶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95 西溪遊詩情畫意606 步從容立端正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371 心無騖望遍野寒針翠004 老店百年止街頭一面正文943萬里山川已踏破功夫用盡偶得來361 人既立道場即身而立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593 傳七子守正一716 真情入轂假意禪機262 畫中游似曾相識過還留正文895攬盡眼底人煙景攜手伊人天下游265 輪迴心人生若可復初幸414 坐懷丘聲聞見雅客392 相見初再撫楊柳春風756 一苦二清甜三杯五味全067 明察秋毫耳隔牆幾雙175 雪泥鴻印隱現神龍鱗爪跡245 桑田改浩然英跡今猶在正文909放狐歸山尋狼穴又遇故知在異國802 處心積煊赫一笑惹清秋786 聞驚情莫亂應行事不紊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687 母慈子孝大愛無聲467 無離定載營魄抱一732 佈局深謀遠行事大有機170 劍蹤舞影鋒輝映月落清旋816 冰峰燃血色玉湖碎金波690 九錫現世亢龍難悔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309 留恩去拂衣淡對功與名901 布徙崎其遙思兮身飛舉而放遠目059 狐假虎威鼠類再登壇338 有緣人飄然去留名成232 前循舊物不見真容唯塵霧正文888山中晴夜倚門梅花賞月鈴聲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779 道大象無形嘆人面仍妖148 殺一儆百終日如臨深淵216 瞻前顧後造景觀移借左右791 拔地飛銀虯倚天聽雪嘯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647 見彌勒有佛緣956 持者無由憑器聖誰證上帝在人間174 去念通達曉窗覺夢語匆匆正文936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131 無訴無求莫哀怨休自憐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016 虛授人漁實退結己網050 迷仙美酒品風情萬種595 題龍畢可點睛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248 江湖術一捶二興再登梯592 瑞玫露調神飲023 觀音莫名混沌開一竅325 安本座不以浮名愁我327 重入世今朝散發風中正文908當自斬已所不欲駭荼毒何祭屠刀604 水中蓮在湖央573 神丹會終揚眉516 魚入水藏鳥於林632 擬妄境孔天晶298 品雅意閒情逸坐休輕薄正文896言志無邪詩三百書中自有神霄符855 炎精火海銷骨造化雷電凝珠583 排排座分果果762 五彩妖雉羽飛天鳳凰毛862 只聞江湖門檻不識金口玉言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747 足下尋常道歧路人不同017 釜底抽薪斷緣而無傷311 三堂論莫誑言清者自清294 困狼突夜奔驚雷直撞鹿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834 寫劍意於神符凝法力祭霄雷162 遊園驚夢大夢何處人煙687 母慈子孝大愛無聲970 塵緣何須求了盡彼岸哪得世外尋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563 小須彌蓮華佛土335 外爐鼎生機元氣完足017 釜底抽薪斷緣而無傷373 玉龍煙雪花木露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