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太宰府

太宰府建立於7世紀的奈良、平安時代,直到12世紀一直是管理九州地區的重要政治、經濟的政府所在。當時中國、朝鮮和日本接觸時,太宰府亦是重要的涉外商業、談判窗口。也是接待渡來人的地方。

同時,它亦是日本治理九州地方的部門,擔當國防、外交等九州一切政務。權帥是名義上的統治者,而大貳是實質性的太宰府長官。

九州島在日本皇室心目中,是一個偏僻荒廢之地,因爲此島雖然靠近高麗和中原,卻是火山爆發不斷,又常有颱風襲來。所以從公元9世紀右大臣菅原道真以來,太宰府權帥一直作爲大臣的流罪、左遷之職。

在五十餘年前,原本統治九州島西南部的薩摩藩強大起來,連續吞併了大隅國和日向國,到了島津中久執政時,則自稱三國守護大名。並買通了一些京都的大臣,讓鳥羽天皇封他作了太宰府大貳,使之成爲九州的實際統治者。

島津中久的地盤也是僅次於關西平氏和關東源氏之後,在日本第三大的。他一直躊躇滿志,準備採取“遠交近攻”的方法,先和關東源氏聯盟,滅掉關西平氏,再繼續向東發展,打敗關東源氏,成爲日本新的徵夷大將軍。

不過最近幾年來,他卻諸事不順,先是和平氏爭奪四國島失敗,然後收受了蔡景方的賄賂,派出自己弟弟島津中年領水師主力進攻大宋,原本只是想引明州水師出戰。再和一干大宋海盜一起,消滅這小小的水師而已。卻沒想到自己弟弟鬧了個全軍覆沒。

這樣一來,他就再無實力對外擴張,只能自保。而就在此時,卻又得蔡景方傳信,稱害得他水師主力覆沒的罪魁禍首岳雲眼下成了宋國的使臣,要來出使日本。且已經暗中和關西平氏結盟,隨行的還有已經投向平氏的藤源忠通,企圖對他不利。

島津中久深知在自己的水師全軍覆沒後。無力阻截宋國的使節艦隊,於是便在自己三弟島津中義的建議下,通知了關東源家的家主源爲義。

源爲義得知此事後。亦大驚失色,便派自己的弟弟源爲朝率領關東水師主力艦隊,與島津家還剩下的戰艦一起,在九州鹿兒島水域攔截宋國使節艦隊。他並不打算殺死宋國使節,而是打算將其俘走,再說服其爲己所用。

島津中久對岳雲恨之入骨,原本不想同意,但無論此時他實力大減,已經無法和源家象原來那樣平等對話,最後也只得屈從於源爲義的意見。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兩家合起來兩百多艘戰艦的龐大艦隊,竟然被岳雲的三十多艘戰艦打了個落花流水。

據後來逃回來的人稱,宋國戰艦上那種會噴火的鐵管,可在一百八十丈外就發射看不見的炸彈,威力比上次的瓦片炸彈還大。日本的安宅船幾乎是中一發就失去戰鬥力。中兩發就要沉了。而且宋國的戰艦掛的全是奇形怪狀的軟帆,速度極快,他們想追也追不上。最後源氏敗退回關東,而島津家水師的最後一點家當全部葬身海底。

“眼下看來只得嚴防死守了!我們沒了水師,敵人要在九州島登陸進攻,再容易不過了!”島津中久不禁有些後悔。他眼下最怕的就是宋國使節通知了平氏。讓平氏來進攻。雖然他自信太宰府城牆高大,易守難攻,敵人無法攻破,可自己轄下的其他城池可就會被敵人攻破不少了。

就在這時,他屬下一名武士卻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道:“島津大人,不好了!海上出現了大批戰艦,看旗號似乎是大宋和關東平氏的艦隊。”

島津中久嚇了一大跳:“他們來得這麼快?”

他隨即便氣急敗壞地叫道:“通知所有人上城牆防守!然後將吊橋拉起,把城門關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島津中久方帶着手下一羣武士走上了城牆。他頭頂戴上了鐵盔,身上穿着重重的鎧甲,腰間跨着一把鋒利的日本刀,右手一直按着刀柄。在城牆上來回巡視着。

看到手下的武士們都逐漸到位,他方驚魂未定道:“我就不信,他們還能攻得破我的城池!”

島津中久有此自信也是有原因的。這九州島的太宰府三面靠海,一面靠陸,城內有數口清泉,水源不缺。敵人從海上是無法架雲梯登城的,頂多在戰艦上射些弓箭進行騷擾。而唯一的陸路又是一個長下坡,大型攻城車和投石機等幾乎拉不上來,只能架雲梯攻城,可這太宰府城牆卻又特別高,約有近二十丈,別說一般的雲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就算達到了,要攻上城牆也很難。是以平氏在十餘年間兩次進攻太宰府均告失敗。

而這時,大宋和日本關西平氏的聯合艦隊已經駛進了太宰府所在的海岸,兩百餘艘戰艦開始拋錨,並放下小艇,兩千名平氏的士兵,以及一千岳家軍士兵均到了岸上。而讓那些平氏的士兵有些奇怪的是,岳家軍的士兵每人都揹着一個很大的黑色皮囊。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

之前,岳雲已經從平清盛那裡瞭解了薩摩藩的實力,在他們的水師全軍覆沒後,島津中久大約還有五千餘名士兵,其中駐守太宰府的有兩千人,其他三千人則分散在九州的各處城池內。

駐守太宰府的士兵大都有武士身份,武功較強,島津中久給他們的待遇也不錯,因此對其忠心耿耿,想誘降什麼的基本上就不用想了,只有硬攻一條路。

岳雲聽完之後不禁感概,一個五千人的領主就號稱日本第三大地方勢力,而所謂的頭兩強平氏和源氏,兵力也不過一萬多人,這日本的戰爭拿到中國來,完全不值一提啊!

“大家加油吧!咱們爭取早點把這太宰府攻下來!嶽將軍已經許諾,如能順利攻克城池,人人都有重賞!”牛通和關鈴一邊對屬下的士兵鼓勁道。他們正從船上將一些攻城器械搬下來……(未完待續。

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72章 二女相爭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23章 定計(上)第75章 返回之路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26章 守城部署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594章 建康的風波第754章 曼德勒攻防戰(五)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364章 薩摩藩的覆滅(上)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208章 驛站驚變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638章 德蘭之戰(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說服義軍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789章 金國的崩潰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58章 劉光世赴任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191章 收網了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9章 撤軍危機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635章 討援兵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73章 定址琉球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274章 殿試(中)第833章 大結局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314章 遇刺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57章 薩摩藩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5章 冤家路窄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
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72章 二女相爭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23章 定計(上)第75章 返回之路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26章 守城部署第359章 山越人來攻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594章 建康的風波第754章 曼德勒攻防戰(五)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364章 薩摩藩的覆滅(上)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208章 驛站驚變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69章 翻手覆雲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422章 完顏稟之死第638章 德蘭之戰(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說服義軍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789章 金國的崩潰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58章 劉光世赴任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191章 收網了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9章 撤軍危機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635章 討援兵第163章 決戰小商河(四)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73章 定址琉球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567章 晉封漢王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274章 殿試(中)第833章 大結局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314章 遇刺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57章 薩摩藩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5章 冤家路窄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