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

德昭元年六月初,岳家軍已經完全收復了荊襄之地,襄陽、宜都、信陽、房州等地皆已重新迴歸岳家軍的懷抱。而吳璘軍則全部退回了四川,其中絕大部分軍隊皆駐守在巴東城內,並用鐵鎖橫江,意圖阻擋岳家軍水師逆流而上。

岳家軍的主力也已開到屈原的故里秭歸。這裡離巴東城只有百餘里。如果要從荊襄之地進入四川,巴東城則是唯一的行進之路。

由於山路崎嶇,岳家軍的騎兵都只能停留在宜都,根本無法到達巴東。而三峽這一段的長江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加上吳璘軍已經用鐵鎖橫江,岳家軍水師根本無法逆流而上。

秭歸城的縣衙,現在已經成了岳家軍的臨時指揮處,進進出出的皆是軍人。

縣衙大廳內,衆將領皆端坐於此,商討如何攻打巴東。雖然嶽雷率領了一萬步兵已經出發,從貴州進攻四川,但此條路線山多不平,沿途道路十分險峻,嶽雷能不能順利攻進四川還是個問題。所以,岳雲也不能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自己這弟弟身上。

這時,鞏義已經向大家通報了和吳璘的交涉結果。吳璘再次拒絕了招安,稱將擁戴欽宗趙恆爲帝,並阻止岳家軍進入川內。看來和吳璘軍一戰已經不可避免。

“這吳璘老兒也太不知好歹了,俺們嶽將軍已經答應,只要他歸順,五年之內不動他的部隊,還向朝廷稟報,封他爲正一品的太尉,他難道還不滿足?”牛通義憤填膺地吼道。

關鈴瞥了他一眼,然後重重一拍他肩頭,將他拍坐到椅上,冷哼道:“蠻牛,你這可就不明白了。人家現在是蜀王。可是咱們大宋唯一的異姓王了。他豈有放棄之理。而且他從未與咱們交過手,肯定還抱有僥倖心理。以爲憑三峽天險便能阻擋咱們進入四川。”

牛通雖被他拍落在椅上,卻是毫不動怒,嘿嘿一笑道:“我軍火器厲害,眼下江南的梅雨季節亦結束了,那巴東城的地勢再險要又怎樣?只要我們轟幾炮,必能打得吳璘軍狼狽逃竄!”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大家共鳴。一羣武將都爭先恐後地要求爲先鋒,攻打巴東城。似乎認爲這是一個落地桃子,不撿就太不划算了。

岳雲見狀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他雖然亦對攻克巴東城有一定信心,卻是沒部下們那麼樂觀。吳璘乃是一個老謀深算之人,連不可一世的兀朮當年也在他手中吃了多次大虧。他又不是不知道自己手中有火器,但依然不肯歸順,想必有所依仗。對於這樣謀定而後動的對手。絕對輕視不得。

不過,謹慎並不意味着膽小,先對巴東進行一下試探性攻擊,倒也不是不可以。

於是,岳雲便道:“既然大家一致同意開戰,那就發動進攻吧!”

衆將一聽,頓時精神一振。

“郭宇、代毅,現命你二人率三千槍盾兵,七千火槍兵進攻巴東,試試吳璘軍的戰鬥力!”岳雲拋出一支令箭道。

兩人一聽大喜。尤其是郭宇。他自開戰以來,還沒有真正打過一場爽快的戰爭呢。等他趕到彭澤戰場時,戰爭都結束了。爾後去攻打荊襄附近的城池時,往往人還沒走到城門口,城內知府就派人獻上降表,請求歸附了。眼看自己的小兄弟代毅都隨陸文龍攻克了隨州和鄂州,力擒趙構,而自己卻寸功未立。着實心慌。

岳雲命他們兩人去攻打巴東,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一來這兩人也算是自己的老部下了,郭宇雖然並非多謀之人。但作戰卻是穩紮穩打,很難吃虧。代毅則是勇猛拼殺的戰將。兩人配合,正好相互彌補對方的不足。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兩人皆是山賊出身,擅長山地作戰,由他們來試探進攻巴東城,遠比其他武將更適合。

郭宇和代毅很快便點齊了一萬兵馬,從秭歸出發,向巴東進軍了。由於沿途全是山路,道路狹窄難行,雖然僅有一百多裡,但他們愣是走了整整三天才走到巴東城下。

兩人及隨行的兵將望着前方的城池,皆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全都不約而同地升起一個念頭:這城能打得下來嗎?

巴東城只是一個小縣城,所以它一點也不大,相反,應該說比其他的縣城更小一些。

只不過,它雖然城池很小,但卻位置十分險要,正好堵在從荊襄到四川的唯一陸路上。

巴東城依山而建,城北是高達數百步的峭壁,山壁垂直平滑,根本不可攀登。城南則是萬步深淵,南城牆下便是水流湍急的長江。有恐高症的人站在南城牆上就會嚇得腳發抖,更不用說從這裡爬上城牆了。

巴東城也因此只有兩個城門,即東門和西門,這兩處城門便是分別通往荊襄和四川的官道。

只不過,這所謂的官道,也僅僅只有五步寬。而且從秭歸到巴東是一段上坡路,尤其是在要走到巴東城的東門口時,更是如此。道路傾斜得十分厲害。不要說攻城車、井欄、投石機一類的攻城器械根本無法推到城門前,就連扛着雲梯走過去,均有些費力。

吳璘在退守巴東城後,針對岳家軍火器生猛的特點,在城牆上建了許多堡壘,這些堡壘高兩丈,厚兩尺,全用當地青石砌成,只露出一個小孔,可從中發射箭矢和刺出長槍。

而且,吳璘修築的堡壘還分作了兩層,就算岳家軍士兵能用雲梯攀到第一層堡壘的頂上,他們也並不算是攻上了城牆,還需要再攀越第二層堡壘,這樣才能到達後面的城樓上。

但這時,他們的雲梯卻還在城下,如果要將雲梯慢慢從城下拉上來,只怕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便會在蜀軍的箭矢和滾石擂木攻擊下,傷亡慘重十分了。

郭宇和代毅望着這幾乎堅不可摧的巴東城,眉頭皆皺成了一個緊緊的“川”字。看來,這一仗還真是場惡戰啊!

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218章 風雨欲來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145章 伏擊(上)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44章 新式柺杖第87章 善後事宜第172章 戰後安排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3章 四處借糧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84章 臨安來人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186章 潛入府衙第56章 楊幺之妹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61章 逆轉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512章 再遇黃秀麗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24章 定計(下)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695章 秦熺獻計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33章 誤導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218章 風雨欲來
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218章 風雨欲來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145章 伏擊(上)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44章 新式柺杖第87章 善後事宜第172章 戰後安排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124章 新的決擇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3章 四處借糧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290章 幸運獲救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84章 臨安來人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186章 潛入府衙第56章 楊幺之妹第586章 各方逐力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61章 逆轉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512章 再遇黃秀麗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24章 定計(下)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695章 秦熺獻計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33章 誤導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218章 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