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

而此時,岳雲卻已高聲向城頭上喊道:“杜將軍可在城上?能否出來與嶽某一敘?”

杜永對於岳雲能知道自己名字倒是覺得很正常。他既然打算親自來攻城,肯定對城中情形派人打探了一番,知道自己留守彭澤是不足爲奇的。

聽到岳雲喊他,便也在城頭上向其迴應道:“杜某在此,不知嶽將軍找杜某有何事相詢?”

岳雲微微一笑道:“杜將軍,嶽某知你是河北霸州人,十年前便與樑興將軍一起,在金人佔領區發動起義,數年前才南返大宋……更知你對大宋忠心耿耿,一心想北伐中原,收復家鄉。因此,嶽某便想請杜將軍歸順朝廷,共商北伐大計!”

杜永聽罷,卻是冷笑道:“嶽將軍此話差矣,眼下官家好端端的地在鄂州呢。在楚王輔佐下,重新回到臨安執掌朝政乃是指日可待之事。吾念嶽將軍也曾爲大宋立下汗馬功勞。倒不如效忠官家,想必官家亦能不計前嫌,重用嶽將軍!”

岳雲哈哈大笑道:“我道杜將軍是個明事理之人,卻沒想到是個只知愚忠的匹夫!太上皇早在金帝完顏亮攻克臨安時就宣佈退位。當今皇上作爲太上皇唯一存活的皇子,繼承皇位亦是順利成章之事。本將軍乃是代天伐逆,名正言順!而太上皇是被金軍放回來的,他是否被其暗下毒藥,是否已經暗投金人,對我大宋懷有不軌企圖亦難斷定。杜將軍亦是一心爲國之人。豈能甘心屬下士兵被奸人利用,爲虎作倀?”

他如此分析,合情合理,城頭上的楚軍兵丁均覺得有些道理。金國和宋國一向敵對,二十年來戰爭不斷。當年靖康之難時,徽欽二宗被擄走後,至今未被放回(他們還不知道欽宗被金人送到了四川)。而現在卻突然將才抓住的趙構放了回來。要說其中沒鬼,誰也不會信。

杜永向自己身邊將兵望去,只見從自己的副將以下。臉上均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他驀然明白過來,岳雲此話是想動搖自己軍心。

於是,他立刻大喝道:“岳雲你休得施那離間之計。杜某及屬下將兵是不會上當的!”

岳雲嘆了口氣,目光如矩,望向他道:“莫非杜將軍真的要頑抗到底?要知道我軍火炮厲害,只需幾輪炮擊,爾等守軍將會傷亡慘重。彭澤這等低矮城牆,更是一轟即跨。莫非杜將軍就是這般不愛惜屬下士兵生命嗎?”

杜永一聽,哈哈大笑道:“嶽將軍莫非是在說笑嗎?您的火炮早就被徐將軍全部炸燬了,嶽將軍難道能變出火炮來嗎?”

岳雲這時以一種看白癡的眼光望着他道:“你以爲徐旭就真的把我的火炮全炸燬了?要知道我陸軍的火炮雖然毀了,卻還有戰艦上的!我調六十多艘戰艦到彭澤城池邊,只需一輪炮轟便能將城牆擊毀!”

杜永面色頓變。但隨即卻一指天空,一臉不信的神色道:“嶽將軍難道忘了?眼下正下着大雨呢,嶽將軍難道還能讓火炮在雨中發射嗎?”

岳雲這時微微一笑,聲如龍吟一般高聲說道:“雨中的確無法發射火炮,可你和劉琦卻是不知。本王水師戰艦上的火炮都在甲板下,根本不用擔心下雨的問題!”

說罷,他便對身邊的傳令兵喝道:“發信號,通知水師開炮!”

這時,只見傳令兵立刻快馬趕到岸邊,對着江岸上的戰艦揮動着紅綠兩色小旗。

未過多時。只見在江岸上一艘艘如小山般的巨型戰艦側舷上打開一個個方形的窗口,伸出一根根黑呼呼的炮管……

片刻之後,只見戰艦上的大炮炮口吐出了一連串火光,震耳欲聾的炮聲響徹大地,數十發炮彈頓時呼嘯而至,在彭澤城牆上立刻騰起一團團火焰,響起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火光和濃煙頓時瀰漫了整個城池上空。慘叫聲,哭喊聲,驚呼聲不斷。

待濃煙散過之後,杜永和他屬下的士兵們方驚恐萬狀地發現:那段城牆已經整整被削低了一丈多,城牆上原來站立的近百名士兵已經沒有一名還站立着了,全都成爲橫七堅八的屍體躺在斷垣殘壁上,不少屍首還缺胳膊少腿,血肉模糊,部分殘肢斷臂落到了杜永所在的城樓上,有幾滴血水甚至就沾在了杜永臉上,讓他心中不寒而噤。

暗忖這岳家軍戰艦上的大炮威力,可比金軍的火炮厲害多了。

這時,岳雲那悠揚朗朗的聲音傳了過來:“杜將軍,本王念你是條漢子,對大宋一直忠心耿耿,更在抗金戰爭中立下過功勞,才只讓戰艦轟擊那段不重要的城牆。如果你繼續負隅頑抗,本王將會命令戰艦向你所在的城樓,以及其他幾段城牆轟擊了!彭澤這破舊低矮的城牆,只需半個時辰便能轟塌。如若你還念及部下的生命,不想讓他們白白送命。就出城反正吧!望杜將軍三思!”

杜永抹了一下臉上沾的血水,望了一下自己身邊的部將和士兵,只見他們被剛纔的炮擊嚇得個個一臉懼色。

他長嘆了一口氣,知道以如此士氣,是根本無法指望他們殺出城去和岳家軍拼命的。更何況岳家軍的火炮既然能打到城牆上來,也能打到他們出城的人羣中去。自己這些士兵亦是血肉之軀,如何抵擋得住敵人的炮彈啊?

杜永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副將和幾名統領,低聲問道:“你們的意見呢?”

那副將哭喪着臉道:“敵軍炮火兇猛,如果堅持不降,在敵軍炮火轟擊下,我軍必然傷亡慘重,且會連累城中百姓……其實,大家都是大宋的軍隊,奉誰當皇帝不是一回事嗎?只要能帶領我們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便行……”

他的意見其實也是大部分楚軍士兵的想法。另外幾名統領聽聞之後也連連點頭道:“杜將軍,末將附議!”

杜永長吸了一口氣,凝聲道:“那我們真的降嗎?”

幾名將領一起作揖道:“但憑杜將軍作主!”

杜永臉上露出一絲猶豫的神色,隨後思量了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轉身對自己的副將沉聲道:“傳我命令,打開城門,向嶽將軍投降……”

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506章 風香亭的談判(下)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223章 各方反應第743章 解決南洋問題的機會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29章 突襲泗州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381章 翻雲覆雨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673章 北伐前的準備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325章 回到水師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72章 二女相爭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193章 真實的陸文龍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191章 收網了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406章 到手了!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82章 定計報復第191章 收網了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469章 盧容之戰(上)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206章 順風樓的宴會第357章 薩摩藩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228章 與朝廷的對決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403章 二探浣衣院第363章 太宰府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51章 壽宴開始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676章 戰爭動員
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451章 形勢生變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506章 風香亭的談判(下)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223章 各方反應第743章 解決南洋問題的機會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29章 突襲泗州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809章 陸游的苦衷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514章 六親不認的万俟卨第381章 翻雲覆雨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673章 北伐前的準備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325章 回到水師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72章 二女相爭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193章 真實的陸文龍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191章 收網了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406章 到手了!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82章 定計報復第191章 收網了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469章 盧容之戰(上)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505章 風香亭的談判(上)第338章 立足臺灣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622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206章 順風樓的宴會第357章 薩摩藩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536章 初戰巴東(中)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228章 與朝廷的對決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403章 二探浣衣院第363章 太宰府第456章 營救前夕第51章 壽宴開始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676章 戰爭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