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

耶律普速完說得倒是慷慨激昂,殿內遼國衆臣也議論紛紛,但耶律松山、任得敬都是帶兵打過仗之人,就連皇帝耶律夷列也從小便隨同耶律大石出征,皆知這種無把握之戰十分冒險。

耶律普速完雖然智計百出,在之前也出過幾次主意,但那時對付的只是一些內亂叛軍而已,這等國家間的大規模戰爭她從未經歷過。在衆臣看來,她在這種國家間的大戰略方面恐怕未必在行。雖然說的計劃有一定可行性,但失敗的可能性卻是依然很大。

只不過,她所說的佔據四川后的好處,倒是讓蕭塔不煙和耶律夷列有些動心。

“普速完的計策,大家都聽清楚了吧,諸卿認爲可行不?”蕭塔不煙輕輕擡手,制止了殿內羣臣的喧譁,凝聲問道。

這時,遼國的南院大王耶律鐵哥一作揖道:“太后,微臣認爲公主殿下的計劃不可行!”

他是個性格魯直之人,絲毫不怕此言會得罪公主。

“哦?鐵哥爲何認爲不可行呢?”蕭塔不煙微微一頷首問道。

耶律鐵哥搖頭道:“我國與宋國正處於結盟之中,四川正是宋國的地方,如果我們派兵攻入四川,宋國怎會答應?如此一來,我軍則必與宋軍交戰。屆時豈不雙方皆大耗實力,便宜了金國?要知道,我們的生死大敵是金國,可不是宋國啊!”

他的想法立刻得到北院大王耶律松山的贊同。他們皆是從二十多年前便和金軍作戰,好友家人皆有不少死於金軍手中,對於女真人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眼下國內局勢好不容易平定下來,卻要放棄攻金,改爲攻宋,自然不太願意。

遼國的羣臣中,贊同耶律鐵哥想法的人不少,附和者甚衆。

不過。就在此時,一個響亮的聲音卻叫了起來:“太后,臣贊同公主殿下的意見,應該攻下四川,不然將來必然後悔!”

遼國衆臣一眼望去,只見說話之人正是新任戶部尚書許墨,他原本是金國的長安主簿。因是漢人,又是文官。所以在金國一直未得到重用。但自投降耶律大石後,一直對遼國忠心耿耿,又親自撰文說服關中的幾個漢人大家族歸順遼國,立下了大功,爲了拉攏關隴漢人。蕭塔不煙和耶律夷列商量之後,便提拔他成爲了戶部尚書。

許墨這時出列躬身行了一禮道:“太后、陛下,微臣從小就飽讀史書。立志以史爲鑑,爲明主效力。故微臣平素有空隙時多在研究前朝史籍……其實眼下的形勢極象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時期。遼、金、宋三國形勢破似那時的周、齊、樑三國!而眼前無論是我們大遼,還是金國、宋國,皆想成爲那最終一統天下的國家大隋!”

耶律夷列聽了,卻是微微有些愕然。說現在的天下局勢象三國的,光遼國境內的文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甚至還爲哪個國家象魏,哪個國家象吳,哪個國家象蜀爭論得唾沫橫飛。

不過。象他這樣,稱目前的形勢象南北朝時代後期的北周、北齊、南樑三國的,倒是第一個人。

耶律夷列對這段時期的歷史並不是很瞭解,於是便凝聲道:“許大人可否說得更詳細一些!”

“好的!”許墨見耶律夷列有些興趣,心中也暗喜。

他於是緩緩說道:“六百年前,天下亦是三分,爲北周、北齊、南樑三國。當時北周佔據關中、甘涼、四川、荊襄西北部;北齊佔據了現今的河東、河北、山東、河南、江淮之地;南樑則佔據了荊襄、嶺南、雲貴、江南之地……所以,現在的局勢和當年北周、北齊、南樑的形勢極象!”

“當然。現在的情況也有些不同之處。遼、金、宋三國雖然在邊境交界處和周、齊、樑三國相似。但三國的面積都比六百年前的三個國家大了不少!”許墨侃侃而談道:“眼下我大遼除了據原北周的關中、隴右、甘涼之地外,還佔據了不亞於中原面積的西域,控弦之士多達六十萬。實力遠強於當年的北周……”

“而金國除佔據了中原、河東、河北、山東、幽燕之地外,還佔據了幅員遼闊的遼東之地。土地極廣。且擁兵達百萬之衆,實力亦遠強於當年的北齊……”

“至於宋國,除佔據了南樑的嶺南、江南、荊襄之地外、聽說還開拓了臺灣、琉球、呂宋、紅河四州,雖然兵力是三個國家中最少的,但他們卻有火槍火炮之昨,且財政富足,其實力亦大於六百年前存在的南樑……”

“如今,最大變數就是四川了!如果能奪取四川,我大遼便可重走當年北周及後繼的隋朝一統天下之路!”許墨一臉鄭重地說道。

他如此一說,丞相蕭斡裡刺也立刻醒悟過來,大聲說道:“許大人言之有理,南北朝的歷史,微臣也知道一些,北周宇文氏奪取了四川及荊襄北部之後,又滅了北齊,隨後便被外戚楊堅奪篡位奪取了帝位,建立隋朝。隋煬帝楊廣便依靠宇文氏打下的基礎,從四川及荊襄同時出兵,分八路在兩月內滅陳。可見四川的重要性。眼下吳璘軍及岳家軍正在交戰之中,如果我們能佔據四川,則可複製當年北周及後繼的隋一統天下的過程!”

耶律松山和耶律鐵哥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也對那段歷史有所瞭解。暗想現在的遼、金、宋三國情況已經和當年南北朝的周、齊、樑三國大不一樣,雖然三國交界處的邊境狀態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多。

首先宋國絕對比當年的南樑強,雖然兵力少些,但因他們擁有火器,以及大力拓展海外貿易,錢糧富足,綜合實力只怕是三國中最強的。

其次金國的實力恐怕也比北齊強多了。僅完顏亮的“南金”就擁兵六十萬,如果加上地方廂軍,湊個八十萬也不在話下。而完顏雍的“北金”雖然兵力比完顏亮少些,但卻全是能征慣戰的女真騎兵。從他能和完顏亮打個平分秋色便可看出,實力絕不比完顏亮弱多少。

相比之下,遼國除了地盤比當年北周大些,士兵數量卻只有不到六十萬,且分佈在從鹹海至黃河、大散關一線的廣大區域,真正在關中、河套等地,能用於對金、宋兩國作戰的兵力不過四十餘萬。算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了。

而且,如今遼國佔據下的關中一帶,早已不是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關中了。那時的關中地區,可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而如今的關中,因連年戰爭,百姓逃亡者甚衆,土地也因水土流失成了著名的黃土高原,經濟十分落後,根本無法和江南、中原等地相比。

兩人正欲出言反對,一旁在龍椅上坐着的耶律夷列,卻略有所思地向蕭塔不煙說道:“母后,孩兒也覺得應該向四川出兵,擊敗吳璘軍,佔據四川!”

任得敬和蕭斡裡刺一聽大喜,連聲稱讚道:“陛下英明!”

耶律松山急了,忙勸阻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四川多山,我大遼士卒雖勇,但卻不善山地戰。且党項人叛亂雖已經撲滅,但大草原卻未平定,按先帝之前定下的方針,我們應該先控制大草原纔對!”

耶律鐵哥也道:“陛下,四川就算拿下來了,在宋軍全力進攻之下,我們也未必能守住,而四川的百姓在大宋統治下已生活了兩百餘年,心向大宋,就算我們寬待其民,他們也未必認同大遼啊!”

耶律夷列卻是搖了搖頭道:“兩位愛卿之意朕已明白,但此事不光是四川一地之得失,更關係到今後我們和岳雲掌控下的大宋如何相處。我們之前已經佔據了原劃爲宋國領土的陝西。如果宋國控制了四川,必遣使向我們提出領土要求。而如果我們一不作二不休,搶先佔領四川,並屯兵於巫峽口,便可防宋國西進……”

他這時緩緩道:“如此一來,我大遼便將大大改善所處環境。如果宋國依舊積弱,我們便能趁南北二金內戰之機,順江東下,滅掉南宋,再從西、南兩個方向進攻金國,統一天下……”

頓了一下,他又說“如果宋國實力強大,我軍便可於之談和。將四川交還於他們,以此換取其承認我方佔領陝西,然後兩國再共同討伐金國,宋國收復幽燕以南之地,我們收復幽燕以北的大遼故土。待兩國形勢恢復到檀淵之盟前後的局勢後,我大遼再圖南下之計!”

耶律夷列的一番話,讓殿內衆大臣兼大爲折服。皆高呼“陛下聖明”。

如此一來,遼軍便進可攻,退可守,既能試探宋軍的戰鬥力,又給自己留下了緩衝餘地,沒有完全撕破臉。從遼軍入川后,看宋軍的反應,便可決定是先滅宋還是先滅遼了。

而耶律夷列和耶律普速完兄妹倆在朝堂上的表現,也讓其母蕭塔不煙大爲高興,認爲這一對兄妹頗有乃父之風,將來必將中興大遼。

於是,遼國羣臣便在大殿上商定了出兵四川的計劃……

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78章 莫耶谷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33章 誤導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24章 定計(下)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683章 宋金大海戰(一)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161章 決戰小商河(二)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206章 順風樓的宴會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496章 以水制勝(上)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258章 雨柔被抓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決定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92章 王氏的陰謀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56章 楊幺之妹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21章 戰爭來臨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253章 又見雨柔
第708章 奇襲汴京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78章 莫耶谷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108章 同歸於盡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33章 誤導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24章 定計(下)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683章 宋金大海戰(一)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161章 決戰小商河(二)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245章 千鈞一髮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206章 順風樓的宴會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496章 以水制勝(上)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258章 雨柔被抓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決定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731章 不平凡的一夜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92章 王氏的陰謀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753章 曼德勒攻防戰(四)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335章 蔡景方的陰謀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685章 宋金大海戰(三)第56章 楊幺之妹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21章 戰爭來臨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253章 又見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