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

万俟卨一腳向他踢去,笑罵道:“他媽的,吳東勇你還真會見風轉舵啊!”

吳東勇方毫不閃避,捱了他這一腳,連聲道:“是,是!全仗萬大人憐憫。小人今後給萬大人做奴做僕,忠心耿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万俟卨這時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喝道:“你這大膽奸細,這偷偷去向金國運送火器,分明是當了漢奸,受金國皇帝完顏亮的命令而爲!你說說看,當了漢奸,金國給了你多少好處?真是一個王八蛋,來人哪!給我重重的打!”

說罷,幾名衙役立刻將吳東勇方掀翻在地,一頓皮鞭打下來,只打得吳東勇皮開肉綻,叫苦連天,連稱冤枉。

万俟卨又道:“你招了不招?與你一同潛伏在我大宋的金國奸細,還有多少?都給我從實招來!”

吳東勇痛得眥牙咧嘴,哭喪着臉道:“萬大人,小人真的不是金國奸細啊!金國皇帝更沒有給我任何好處,我吳家和金人戰鬥近二十年,彼此之間仇怨極深,豈會和他們勾結啊?”

万俟卨聽後,方微微一笑道:“那你平時可知,吳家中可有人對漢王不滿,並以吳璘遇刺身亡一案未破爲由,對朝廷及漢王暗加抵毀的?”

“這個……”吳東勇心想,這可是連自己都發表過不滿言論的。吳家之人說過不滿之話的甚多,如何敢說啊。

万俟卨見他沉默不語,方大聲喝道:“這等爲金國運送火器的奸細。不打哪有真話的?再給我打!”

衆衙役聽後,連聲道好,於是一陣吆喝,皮鞭又再度亂鞭打來。

吳東勇方大叫:“別打,別打!小人願招!”

万俟卨問:“你們吳家接受了金人好處,參於了向其偷賣軍火的有多少人?”

吳東勇方道:“就我和我大哥兩人。”

万俟卨拍案怒喝道:“看來你真是不長記性,哪有這麼少的?再給我打!”

吳東勇嚇了一大跳。連忙叫道:“別打,別打!有……有……五六……七八個人!”

万俟卨大罵道:“吳東勇,你說話咋不爽爽快快的。五、六、七、八,加起來就是二十六個人,爲什麼要分開來說?”

吳東勇苦着臉道:“是。是,是有二十六個人。”

万俟卨冷哼了一聲道:“你們這等奸細,哪有說真話的?說二十六個人,至少也隱瞞了一半,我看起碼有五六十個人。”

說罷,“砰”的一聲,在桌上一拍,大喝道:“老實交待,吳家當了奸細,參於了向金國販賣火器的到底有多少人?”

吳東勇方聽出他的口氣。人數說得越多,萬大人就越喜歡,反正他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索性便橫下一條心道:“大概……大概有百把人左右。”

万俟卨喜道:“是啊,這才差不多了。”

說罷。方對身邊的萬無憂道:“二弟,你看這吳東勇就是如此賤,不打不招。”

萬無憂哪還看不出大哥的意思,便落井下石道:“正是,還是得再狠狠的打才行啊。”

吳東勇哭天抹淚道:“不用打了。萬大人問什麼,小人便招什麼。”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總之是順着這萬大人的口風,他要自己怎麼說,怎麼就怎麼說,反正吳家的頂樑柱吳璘已倒,吳家在四川的影響力早已不如以前了。想靠自己家裡人來救,幾乎是不用想了。只有順着這萬大人的意思,纔有一線活命的機會。

万俟卨道:“你們吳家這和金國暗地串通的一百多人,個個都已經身居要職了吧。本官看你大哥就已經當上了知府,其他的也必然在四川官場有一官半職不是?是不是?”

吳東勇方道:“是,是。這一百多人,地位高的,如我大哥一般,當了知府,有的在省府當了主事、鹽鐵使,混得差的也當了縣令、縣尉……”

万俟卨道:“你們吳家原來的首領吳璘,聽聞曾想自立爲藩鎮,還自封蜀王,是想把四川之地變成吳家的天下嗎?”

吳東勇戰戰兢兢地答道:“這是族長當年大逆不道的行爲,非常……非常之不對。”

万俟卨又道:“這向金國販賣火器之事,吳家誰是主謀呢?”

吳東勇方道:“這個……這個……小人的確不知。”因爲這事其實從頭到尾就是他一人乾的,就連吳東林也只是一個知情人而已。但他總不能說自己是主謀吧。

万俟卨怒道:“混蛋!你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吧!一個在四川跺跺腳,就能讓四川地面震三震的大家族,幹出這種謀逆通敵的大事來!竟然現任的吳家家主會不知情?你是真以爲本官是如此好哄的嗎?”

吳東勇方道:“好像……好像是的,我們家主吳東元就是……就是主謀,這吳東元可是四川鹽鐵使。官雖不大,卻是一個肥缺之位。”

万俟卨罵道:“什麼好像不好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吳東勇忙不迭地點頭道:“是……是的,此事就是他一手策劃!”

萬無憂聽得万俟卨一路指引,漸漸將這件販運火器的大案攀到吳家家主吳東元頭上,不由得面面相覷,暗暗擔心,雖然他早知万俟卨的用意,但總覺得光憑口供是很難定人罪的。

万俟卨這時又問道:“你們吳家之中,和金國有串通,參於了偷運火器的一百多人,把名字給本官一一招來。”

吳東勇忙說道:“這個……小人馬上就招!”

當下說了許多人的姓名,那倒並非捏造。

万俟卨道:“很好!你把這些人的姓名都寫了下來,他們現在擔任的什麼官職,也都一一寫明。

吳東勇方道:“有些人的官職已經作了調動……有些小人不大清楚。”

万俟卨想了一會便道:“你不清楚?那就寫原官職好了!還有:如果有人在軍中任職,也一併寫了出來!”

這時,衙役拿來紙筆,吳東勇便連忙書寫名單,這一百多人的名字和官職,還真寫了一半天。

万俟卨待他寫完之後,又簽字畫押,方命衙役將他拖了下去。

待一干人走後,萬無憂方道:“大哥,這輾除吳家在川中勢力的想法,我知您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可是單憑吳東勇的口供,恐怕只能扳倒這吳東林,想要扳倒整個吳家卻是不行吧!”

万俟卨哈哈一笑道:“無憂,你當大哥真的是糊塗了嗎?如果我們單憑這份口供,不要說定吳家一百多人的罪,就連吳東林的罪都定不了。”

萬無憂聽後,方迷惑不解道:“既然大哥也知道定不了他們的罪,又爲何要如此麻煩,硬逼那吳東勇攀附上吳家在四川官場和軍中的人呢?”

万俟卨這時方道:“一百多人的大名單,只是畫了一個圈,我們待會再叫四川的眼線彙報他們平時偵察到的情報,如果這些人平素有對咱們漢王不滿的,對朝廷不忠的,借吳東勇這個口供的機會,就向漢王建議,將其一干人等停職調查……”

說到這裡,他神秘一笑道:“可這如此大案,涉及四川官場、軍隊一百多人,怎麼能倉猝之間就能調查完畢?他們停職期間,總得另外安排其他人來頂替他們的位置吧?待過得一年半載,調查完畢,這些人以證據不足爲名,將其釋放了。他們的名聲也早敗壞得差不多了。就算朝廷給他們安排職位,只怕也是一個無權的閒職了。如此一來,你我既無過錯,那幫清流不敢再說我搞什麼冤假錯案,擴大化辦案,又兵不血刃地將吳家在四川的勢力影響消除了。對漢王來說,豈不是最好的結局?”

萬無憂這才明白過來,方大喜道:“大哥果然深謀遠慮,無憂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二天,万俟卨便向岳雲彙報了初審結果。岳雲一聽這吳東林不但有弄虛作假,欺瞞朝廷,侵吞府庫錢糧,逼死災民的行爲,還偷偷向金國販運火器,這可一下子成了驚天大案。是非得一查到底不可了。

於是,岳雲立刻派人通知成都的楊政,讓他派人來暫時接管樂山的事務。同時留下万俟卨等一干人,繼續在四川徹查此事。而他則和趙瀅兒一起,坐船順岷江而下,到達渝州,再在那裡換大船回臨安去了。

他亦是不得不回去,因爲鞏月漓和李貴派人向他送來了密信,稱查辦蘇州知府何清源之案,有了突破性進展,事關重大,要他趕快回來定奪。

雖然信中沒有說具體發現了什麼情形。但鞏月漓以飛鴿傳書的方式,加急發往四川,足見的確情況緊急。

岳雲亦知,如果不是事關重大,鞏月漓在查出結果後,交由監察部的王童,或者刑部留守的侍郎審理便行。但這次卻非得要他本人回來處理,想必當真有什麼重大發現。

因此,雖然對万俟卨所稟報的,吳東勇稱,吳家上下一百多人都涉嫌走私火器、侵吞災民錢糧的事很是懷疑,卻也無法留在四川處理此事了。

不過,岳雲臨走前,倒是再三叮囑万俟卨,絕對不能亂來。只能對吳家的人員進行停職軟禁,不能逮捕動刑,以免釀成事端。

万俟卨倒是滿口答應了下來,但岳雲卻從他的眼神,看出此人又在打什麼壞主意了。

“唉,這可真是個酷吏啊!”岳雲上船之前,不禁搖頭道。(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587章 兩拔宋使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387章 難以善了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98章 競拍秀麗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60章 反擊第78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3章 四處借糧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672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57章 船上驚變第688章 騷擾戰第186章 潛入府衙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116章 斷後重任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796章 百合還是曖昧?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131章 完顏雍的決策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74章 重返楚州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99章 東漂之女第196章 李雨柔來了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598章 皇宮劇變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663章 掉包計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818章 雙皇約會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439章 計將安出?
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587章 兩拔宋使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387章 難以善了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98章 競拍秀麗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60章 反擊第78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13章 四處借糧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672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57章 船上驚變第688章 騷擾戰第186章 潛入府衙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103章 入城赴宴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116章 斷後重任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796章 百合還是曖昧?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第410章 潼關之戰(一)第684章 宋金大海戰(二)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131章 完顏雍的決策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74章 重返楚州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99章 東漂之女第196章 李雨柔來了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598章 皇宮劇變第214章 後果嚴重第187章 驚悉陰謀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784章 沙河之戰(下)第663章 掉包計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610章 春韻樓的難處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173章 神秘信件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701章 牛刀小試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654章 万俟卨的計策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襲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818章 雙皇約會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439章 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