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新科舉考試

在談判暫告一段落之後,岳雲回到了首相府召開了內閣會議。

在他去四川賑災的這段時間,朝中九部運作倒也正常,除了一些特別緊急重大的事情九部尚書沒有擅作主張外,其他日常雜事都自行處理了。

“今天算是召開我從四川回來後的第一次內閣會議,這段時間各部可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岳雲坐在首相的主位上,目光掃視了一下在座的衆人後問道。

“漢王,禮部有事稟報!”範同說道。

“範大人請直管言來!”岳雲擡手示意道。

範同這時向坐在他身邊的朱熹使了一個眼色,示意由他來彙報。

年輕的朱熹亦是第一次參加這種高層次的內閣會議。表情不禁有些緊張。

岳雲微笑着向他投過一個鼓勵的眼神,柔聲道:“朱熹,不用害怕,聽說你在主持新科舉考試時,可是一點也不緊張的,很多人還說你搞得挺不錯呢!”

朱熹聽到岳雲鼓勵的話語,心緒也漸漸平靜了下來。他清了清嗓子道:“回漢王,下官要彙報的事正是和新科舉考試有關!”

“哦?那請講吧!嶽某對新科舉考試的情況也很感興趣呢。”岳雲聽聞之後,也來了勁。

朱熹於是定了定神,朗聲說道:“本屆新科舉考試經過春季的鄉試、夏季的省試,和秋季的殿試之後,現在已經全部結束,錄取了狀元、榜眼、探花。禮部對於殿試總榜的前一百名均給予了獎勵……”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當然,按照先前的規定,這總榜的名次,只是給予金錢和物質上的獎勵,對於他們將來的職位並不涉及。例如此次科舉考試綜合排名第一的狀元名叫陳元,是陳規大人的公子。他所長者,乃是算術及火器製造。如若讓他按舊科舉考試的狀元那樣安排,外派當一知府。就明顯不合適。所以,經與吏部薜大人和軍部的張大人商議,將陳元安排在軍部與工部聯辦的火器研發局擔任研究員……只不過。工部卻有不少人爲此不滿……”

陳規這時卻是鼻中冷哼一聲道:“那些人的胡言亂語,朱大人完全可以不予理睬,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犬子只是僥倖奪得狀元而已,怎麼可以一來就當什麼大官?”

“哦?究竟是怎麼回事?工部之人有何議論?”岳雲眉頭一蹙道。

朱熹望了陳規一眼,方小心翼翼地說道:“按照本朝以前科舉的慣例,狀元、榜眼、探花都是要任官職的。所以工部的一些官員認爲,陳元作爲狀元,也應該在火器研發局任個一官半職,而不是從最基層的研究員作起。”

岳雲聽後,方如釋重負。暗忖感情是這麼回事啊。他於是說道:“這事其實也好解決,我大宋早就在官職體系上有三套等級。差遣、職務和官品。陳元只是差遣上較低,僅是研究員而已,但可以在職務上和官品上動點腦筋,想辦法弄高一點吧。對於科舉考試中成績較好者。就算不能任官職,也不能讓學子們覺得考好考差一個樣。回頭薜源你們吏部會同範大人的禮部商量一下,就新科舉考試的成績優異者,如何定品階和待遇,擬定一個草案出來!”

薜源和範同連忙點頭稱是。

岳雲這時又向朱熹問道:“新科舉考試中,還有什麼問題沒?”

朱熹忙答道:“當然還有。不過卻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有的考生長年一直讀的四書五經,這次卻設了行政、工藝、軍事、商業、農業、文學等等諸多科目,讓他們感覺有些難以適應。他們之前的所學,只適合去考文學那一個科目,可這個科目出來的人,都是安置在文學院,負責爲民衆寫小說、詩集的。和他們原本想象的當知府縣令等官職,差別太大,所以有些不滿呢。”

岳雲聽後,卻是有些得意,新科舉考試中按考試科目不同,考生的出路就不同。這也是之前他和朱熹定下的調子。一般文人蔘加科舉都是想當官。而德昭朝廷目前也的確需要補充大量官員。但如果想當官員卻只有去考行政這個科目。

李雨柔聽後也是有些好奇道:“那他們爲什麼不去考行政這個科目呢?”

朱熹聽聽,苦笑道:“王妃,他們有很多人也參加了行政科目的考試,但對於考題的設置卻有很大的不滿和異議,這次新科舉考試,行政科目不考《論語》,不考四書五經,卻出些稀奇古怪的題目,讓他們無所適從。”

何鑄聽到這裡,也插話道:“漢王,老夫雖是監察部的人,按理說不應該插手禮部之事,但亦覺得這次行政科目的考試題目有些離譜啊!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可這次主要用於選拔官員的行政科目考試卻根本不考《論語》……而且,不僅是《論語》不考,四書五經皆被排除在外。卻考了一些偏題,這樣是大大的不妥啊!”

岳雲忍不住笑問道:“何大人,有何不妥呢?”

何鑄忙舉例道:“比如,那行政科目考試第一題便是:‘國家和皇帝誰更重要?當皇帝的決定會損害國家利益時,是否要執行?’自古以來,國家和皇帝本爲一體,可這題目卻似要把國家和皇帝對立起來,豈止是不妥,簡直是大逆不道啊!”

朱熹臉色有些尷尬,這題目可是岳雲提醒他加入的。目的就是判斷參加行政考試的學子是那種傳統的只知忠於宋朝皇帝的人,還是接受了新思想,認爲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纔是應該維護的最高的目標的新興文人。

何鑄這時又吹鬍子瞪眼道:“此外,後面那些題目也一樣有些離譜,過於細節化了。比如第五題是:‘如果你是一名縣令,州府下達的稅收任務難以完成,此時你應該如何應對?’……又比如第十八題:‘如果你是一名通判,遇上以下案子,該如何判案……’甚至還有一些涉及到救災、盜匪方面的事。這些事務只有等他們任職之後,才能慢慢學會。可如今在新科舉考試中就出現了這些題目,讓這些從未當過官員的文人如何知道啊?”

岳雲卻是搖頭道:“何大人,你說的情況嶽某卻是不贊同,他們既然想當官員,那就應該明白這些事情該如何做。如果讓他們上任之後再慢慢去適應,那還考試選拔幹什麼?任何一個能提筆寫字的人,只需要熟悉一段時間都可以幹下來了。所以想當官,就必須有比普通人更強的協調能力和應對複雜事務的能力。當然,如果他們想考試取得好成績,可以進臨安學院的行政系去好好學習一下。明白在新時代官員應該做些什麼,應該瞭解多少知識,這纔是他們需要走的途徑。”

他還想再申辨一番,薜弼卻衝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了。

何鑄想了一會,嘆了一口氣,方沉默不語了。rq

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565章 “性賄賂”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50章 懲治秦熺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331章 大獲全勝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164章 決戰小商河(五)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63章 掉包計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32章 一項美差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5章 爲民出頭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833章 大結局第565章 “性賄賂”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775章 紅貓的奸計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542章 風雨飄搖的巴東城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30章 破城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99章 憂傷的誤會第148章 如何出洞第98章 競拍秀麗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635章 討援兵
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565章 “性賄賂”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50章 懲治秦熺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331章 大獲全勝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164章 決戰小商河(五)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647章 四川大地震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63章 掉包計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32章 一項美差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5章 爲民出頭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295章 再見楊月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669章 南洋的戰事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569章 發行國債第833章 大結局第565章 “性賄賂”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571章 黃秀麗的逆推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319章 花魁大賽開賽了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775章 紅貓的奸計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216章 如何反制?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542章 風雨飄搖的巴東城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30章 破城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99章 憂傷的誤會第148章 如何出洞第98章 競拍秀麗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635章 討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