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

當然,既然有大棒,也有胡蘿蔔。陸游亦深知,一味的血腥屠殺,只會把占城人都逼上梁山。對於那些真心順服的長山蠻族之人,以及真的願意投降的占城軍人。岳雲卻下令各地村寨委任的官吏必須厚待有加,他們個人、家庭財產、以及原來的土地都受到保護,不許任何人欺凌搶佔,哪怕是宋軍士兵侵犯了這些人的利益,也一樣要被處罰。

有些實在膽小如鼠,生怕在宋軍統治下遭到占城王室報復的長山蠻族,他們想要逃走,岳雲也命令各地宋軍可以放行,但須得收走所有糧食武器。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山中占城軍的負擔,二來他們知道了宋軍的優待政策,入山之後正好可以在山中的占城軍及長山蠻族中宣揚一番。

這樣一來,果然有些效果。慢慢的,陸陸續續便有一些膽怯畏死,或者貪戀宋軍的優惠政策的長山蠻族之人,戰戰兢兢地試探着從深山裡溜出來向宋軍投降。而這些新建立的村寨官吏們,均按照陸游的吩咐,供給他們糧食種子、農具等物,並幫助他們重建房屋,分配田地。

這一來,知道宋軍果然所言不假的長山蠻族和占城軍人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人依然屈從於闍耶跋摩的壓力,不敢出來投降,但每天卻總有些壓抑不住之人,橫下一條心跑出來投降。雖然投降的人不是很多,日積月累下來可也不是個小數目。而且每跑一個人,就會影響他身邊同伴戰友的心境,讓他們也有些焦躁不安。

當然,岳雲和陸游、蘇利因等也考慮過,這些來投降的人中。極有可能會含有占城軍有意放出來的探子,於是便將這些人安置在特定的村寨。進行有嚴密管制,讓他們得不到軍方任何有用的真實情報,反而故意放給他們一大批假消息。這些消息和真實的情況相差甚遠,甚至根本就是完全相反的消息,如果其中真有占城人派來的探子,恐怕消息傳回大叻城,只會讓占城軍更摸不着頭腦。

宋軍這種優待投降者,嚴厲打擊頑抗者,並實行“以佔制佔”的方針。大大地弱化了逃入長山之中的占城軍戰鬥力。原先跟隨闍耶跋摩逃進長山的占城軍民約有五萬餘人。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打擊。其中近一萬人就或逃或死了。當地土生土長的長山蠻族,投降和願意歸順宋軍的亦有兩萬多人。

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圍剿進攻之後,長山外圍已經全部被宋軍控制。占城軍還掌握的地方只剩下了大叻城、德蘭城、賓嫩城和外圍的七道關隘。其他的地方已經盡數落入宋軍之手。

此刻,在長山外圍一處較爲平坦的山間空地上。連綿不絕地樹立着數百座營帳。這裡是宋軍的前線指揮大帳。在大帳內擺着的沙盤上,一面面黑色的小旗已經插滿了周圍的山嶺峽谷,每一面小旗就是宋軍現在掌控的一處村寨。而餘下的十六面黃色小旗雖然數量少。但是卻全部插在地勢最險要,位置最高的叢山峻嶺間。

蘇利因指着那十幾面黃色小旗道:“剩下的這十六面黃色小旗,便代表着還未被我們攻破的地方,雖然數量極少,不及被攻陷村寨的百分之一,但也是最大、最難攻的地方。其中更有長山之中唯一的三座城池。這裡亦是長山中地勢最險、最爲難行之處。能否一舉剿滅闍耶跋摩,就取決於這些地方能否被拿下了。否則終是功虧一簣。”

岳雲亦是點了點頭道:“現在我們當務之急便是攻破外圍的關隘,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通往大叻城。一條路是從德蘭走,要經過七道關隘,另一條路則是從賓嫩走,要經過三道關隘,不過賓嫩的三道關隘卻比德蘭的七道關隘險得多。具體從哪邊進攻,亦或是雙管其下,還請大家各述己見,暢所欲言!”

於是,衆將領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了起來。

有人提出雙管其下,看哪邊好攻就以哪邊爲主攻。

有人提出關隘難打,不如示敵以弱,將敵人誘出來聚殲。

有人提出派人假裝逃亡的蠻族山民,進入關隘和城中當內應,以策應宋軍進攻。

岳雲在仔細聽完衆人的建議後,卻微微一笑道:“聽了大家的意見,也給嶽某很多啓發,我綜合了一下大家的方案,想了一個誘敵破寨的計劃,在家一起參詳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說罷,他便開始解說起來。

而隨着他的一一解說,讓衆人越聽越是驚訝,越聽越是聽得驚駭無比,他們萬萬料不到,岳雲竟然在占城軍內部佈下了這樣一枚棋子。

連蘇利因都很意外,不禁侃笑道:“漢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只怕闍耶跋摩就要成我們的階下囚了!”

衆人也都連口稱讚,認爲是目前最好的作戰計劃了。

見大家均贊同此方案,岳雲方這時站起身,環顧了一下衆將,胸有成竹道:“大家作好準備吧!依此計行事,雖不敢說十拿九穩,但擊敗敵人的可能性卻是極大……我們爭取一戰定乾坤吧……”

衆將轟然答應,然後便一起出了大帳,開始準備作戰了……數日後,從藩朗通往長山外圍的官道上,一大隊車輛正緩緩而行。

數百名宋軍兵士盔甲鮮明,押着幾十輛大車向的方向行進,大車上裝得滿滿當當的,車輪在道路上輾出厚厚的印子,雖然車廂是用黑布蒙着,可誰都猜得到,裡面裝的不是武器就是糧食。

占城的季節並沒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一年到頭都是炎熱無比,當地人按降雨量的多少分類雨季和旱季,而現在,正是占城的雨季。官道左側的小河正歡快的流淌,蒿草也正如雨後竹筍般地瘋長着。

長山附近多山,官道也不是一馬平川,只能說相對地形緩和一點,和平原比起來,依舊是崎嶇起伏。在馬鳴蕭蕭中,押運輜重的兵士緩緩行入了一道峽谷。

這峽谷兩側壁立千仞,對峙而出,地形頗爲險惡。

宋軍官兵慢慢的進入了谷口,爲首的將領手中橫握長槍,威風八面,帶着幾十鐵騎在前方開道,後面的兵士則分列左右護着輜重,小心翼翼地張望着兩側。

“黎將軍,要不要搶這隊宋軍?看上去人也不多。”一名叫作馮尚福的占城軍將領望着正在緩緩入谷的輜重車隊,嚥了下口水。

聽到他的話,這支占城軍的主將黎元雄摸了摸自己下巴,然後望了望天空,現在正下着小雨,雖然雨勢不大,卻能讓宋軍的火器無法發揮作用。

他於是嘿嘿笑了一聲道:“當然搶,他們不過數百人,我們的人有一千多,而且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這裡,不搶就是傻子了!”

“可是阮成武將軍的部隊還沒有來,如果宋軍中全是精銳部隊,我們恐怕也未必能勝。”馮尚福還是有些不放心道。

黎元雄冷哼一聲道:“要不是阮成文和阮成武這兩個混蛋極力主張撤進長山,我們哪至於天天在這鑽山溝,好似山賊一般。要不是可以搶些宋軍的輜重,以及從長山周圍的寨子買些糧食,大家只怕早就過不下去了……還有,你怎麼事事都提阮成武?就因爲他哥哥是駙馬嗎?”

“當然不是啦!誰不知道黎將軍纔是陛下的小舅子,是正宗的皇親國戚啦!”馮尚福忙陪上笑臉道。

黎元雄於是冷笑道:“我就讓陛下,我黎元雄也是一條好漢。並不是只了阮成文和阮成武纔可倚仗!聽我號令!將大石推下山谷!”

隨着他一聲大喝,半山腰的大石頓時轟轟隆隆地向峽谷中滾過去,塵土飛揚中,黎元雄驀然站起,手中單刀高高舉起,雨水從刀尖直流到刀柄,再淌到地上。

他眼中滿是豪情道:“占城的勇士們,衝鋒!殺光這些宋軍!”

占城的士兵立刻雙目放光的向山下衝去,彷彿這些宋軍就是一羣待屠的羔羊。好不容易捱到一個下雨天,又能見到宋軍如此多的輜重行進過來。的確十分難得啊。

而且,這些盔甲鮮明的大宋士兵在黎元雄眼中,感覺並不需要害怕,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應該是繡花枕頭,一肚子草。越是盔甲鮮明的兵士就越是不堪一擊,因爲那意味着這些兵士往往就是養尊處優的時候居多,經歷惡戰的時候少。

像他也和陸文龍手下的兵士交戰過,那些士兵個個都穿得破破爛爛的,好多鎧甲都是破洞,看上去就是一羣亂兵。可是他們散發出的戰鬥力才叫驚人,不管是不是下雨,他們手中有沒有火槍,黎元雄遇上這些部隊,無論他再怎麼拼命,都幾乎是必敗無疑。

而相反,那些穿得漂漂亮亮,一塵不染的士兵,則往往是宋軍才收編的占城地方私人武裝,剛剛穿上宋軍的衣甲罷了。他們大多都是乾的後勤工作,沒怎麼經歷大戰。遇上占城軍來攻,往往就會驚慌失措。在遠處還好點,他們手中有火槍,但一旦被敵人近了身,就往往一潰千里。

眼下天空中已經下起了小雨,再不怕敵人會放火槍,所以黎元雄在山腰間望見這隊宋軍的時候,心中便是暗忖有戲!RQ。

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711章 西姜口之戰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40章 突襲(下)第357章 薩摩藩第805章 出兵日本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25章 初次交手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73章 定址琉球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444章 臺海大戰(中)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61章 逆轉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86章 黃龍府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680章 紇石烈志寧的佈置第145章 伏擊(上)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4章 論商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575章 遇刺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9章 撤軍危機第363章 太宰府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728章 宴會的異常情況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75章 返回之路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83章 三返楚州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
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329章 請君入甕第711章 西姜口之戰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296章 攻島計劃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40章 突襲(下)第357章 薩摩藩第805章 出兵日本第602章 “德昭未遂叛亂”的善後第516章 兵戎相見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25章 初次交手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301章 侯賽因的要求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73章 定址琉球第510章 趙琢登基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752章 曼德勒攻防戰(三)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444章 臺海大戰(中)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61章 逆轉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807章 高麗滅亡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86章 黃龍府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520章 三國內部的混亂局面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712章 收復穎昌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680章 紇石烈志寧的佈置第145章 伏擊(上)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4章 論商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575章 遇刺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9章 撤軍危機第363章 太宰府第58章 狹窄的空間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728章 宴會的異常情況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75章 返回之路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83章 三返楚州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