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進攻穎昌

偃城府衙,現在已經改成了宋軍中路軍的指揮部。岳飛正和一干將領,愁眉不展地望着地圖,一臉憂鬱的神色。

金軍再次發動進攻了,不過金軍的主將白彥敬卻是十分狡猾,不但沒有進攻偃城、蔡州這種大城,就連縣城也不進攻。他將金軍的騎兵全部集中起來,分爲五十股,每股八百人,深入宋軍佔領區展開襲擊。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擊宋軍的後勤。襲擊的目標主要是宋軍的後勤運輸車隊。

如果宋軍的糧草押運車隊護送兵士較多,達到千人以上,他們就放棄攻擊,以免自己遭受重大傷亡。

而如果宋軍的護送兵力較少,只有數百人,他們就展開突襲,焚燒糧草,殺死護送的民夫和士兵。

由於宋軍多爲步兵,在平原上對抗這些來去如風的金軍騎兵十分困難,就算接到警報,援軍“呼哧、呼哧”地趕來救援,但到了現場之時,往往也只是看到被焚燬的糧車和一地的屍體。

岳飛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增加護送士兵,每次運輸糧食的車隊,均要派兩千人規模以上的士兵護送。

這樣一來,倒也讓金軍遊騎感覺難以下手,糧食運輸狀況大爲改善。

白彥敬針對這種情況,也立刻改變了策略,下令金軍騎兵轉而對鄉村中的漢族百姓及進搶掠。他們每到一個村莊,便搜走所有宋軍之前發放的糧食,但只要村中百姓不反抗,卻並不殺人。

如此一來,失去了糧食的百姓。便只得到偃城、蔡州,以及各地州縣城池內。找當地宋軍再次乞討糧食。這讓各地駐軍將領皆面色頓變。

現在中路軍的糧食供應已經到了一個非常緊張的地步,幾乎是每一粒糧食都進行了精打細算的。如今又多出來這麼多失去糧食的百姓,他們如何接濟啊?

求助的信件象雪片一樣地送到了偃城內岳飛的案頭,可岳飛又不是神仙,哪能憑空變出糧食啊?

“父帥,現在被金軍遊騎搶掠的各地村莊的百姓,紛紛向州縣城池聚集,各地駐軍皆感到難以爲濟,有些將領將軍中糧食分發了部分給百姓。導致士兵餓肚子,引發了兵變和逃亡。有的將領因拒絕將軍糧分給百姓,導致與百姓發生了衝突。現在不少將領都請求,按照西路軍和東路軍的策略。給予百姓半個月的口糧後。部隊輕裝上陣,繼續北伐!”嶽雷一臉憂鬱地說道。

岳飛聽得面色頓變,如果可以這麼做。他在李若虛回來時就這樣做了。等到現在才這樣幹,豈不是說明他當初做出的決定是錯誤的嗎?而且,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以及他的作人原則,也不允許他學岳雲和張憲一般,可以不顧百姓的生死。只求戰果。

“雷兒!雲兒和循禮的決定本就是錯誤的!我岳家軍自成軍以來,便是以維護百姓的利益爲宗旨。一直奉行不擾民,不掠奪……‘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是爲父歷來宣揚的口號。怎麼可能本末倒置,爲了打敗敵人就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呢?”岳飛斬釘截鐵地說道。

嶽雷和李若虛對視了一眼,皆露出無奈的神色。

李若虛苦笑道:“元帥,可就算我們用軍糧接濟百姓,也接濟不了那麼多人啊!而且這樣一來,我們的軍糧卻是不夠了。真要如此行事的話,只怕北伐就得暫時停止,先行撤軍了!”

“撤軍?”岳飛聽到這兩個字,臉上不禁一陣抽搐。

這一次北伐,可是他從軍以來,親自指揮的第八次北伐了。也是他認爲準備最充分,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不但朝野上下,萬衆一心,還有遼國這個大援在。金軍的將領,老的一批,如兀朮、粘罕、完顏突合速等皆已死去,金國從皇帝到下面的將官,皆是一羣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夥子。如果這樣還弄得被迫撤軍,他岳飛的面目何存,如何面對岳家軍的將士和對他滿懷期望的大宋百姓?

但現在的情形他亦很清楚,後方的糧食已經不可能再供應多的糧食了。可光復區的百姓卻餓着肚子等他接濟,不然就要餓死,這讓他如何抉擇啊?

正在岳飛有些焦頭爛額之時,他的四子嶽震卻急匆匆地進來報告道:“稟報父帥,金軍主力前進了!白彥敬命崔洪傑指揮六萬金軍步兵,從汴京進駐穎昌了,同時也把大批糧食運進了穎昌,看來他們要發動進攻了!”

“什麼?金軍終於動了!”岳飛聽聞這個消息後,卻是不驚反喜。

如果再拖一段時間,由於糧盡,只怕他還真的只有按李若虛的建議,撤軍了。可現在金軍主動向他進攻的話,卻是可以爭取打一場大勝仗,面子上也好過一點。

“等等!四公子!你說金軍押運了大批糧食進穎昌?一共有多少石?”李若虛聽後,卻是敏銳地感覺到了其中戰機。

“這個,沒有仔細數,但貌似已經運進了三批,每批都有四五百輛大車,按一輛大車可裝糧八十石算,應該有十多萬石糧食了吧!畢竟原先穎昌是他們準備放棄的城市,肯定沒有什麼存糧。”嶽震想了一會兒後說道。

隨即,他略爲好奇地問道:“怎麼?軍師覺得有什麼不對嗎?”

李若虛一拍大腿,驚喜地對岳飛建議道:“元帥,現在機會來了!我們的糧食不夠吃,但卻可以去奪取金軍的糧食。眼下金軍既然已經往穎昌運進了十多萬石糧食。如果我們趁金軍立足未穩之機,攻破穎昌,奪取城中存糧,便可緩解這場糧食危機了!”

岳飛聽後,微微有些猶豫,穎昌城可不是什麼小城池,周圍有兩所衛城,分別位於城東和城西,互爲崎角。現在金軍主力已經進駐,想要攻下也不是什麼容易之事。

但是,現在橫在他面前的卻只有一條路了,攻下穎昌,或者中路軍的北伐還能繼續下去,如果再等着時間從自己手中流逝,那麼中路軍必將在筋疲力盡,士兵餓得四肢乏力之時,迎來金軍的反攻大軍,到時,自己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了。

“好!就按李軍師的建議辦!諸將回去整頓部隊,三日後出發,攻打穎昌!”岳飛起身而立,作出了決定!

“謹遵元帥命令!”大帳內衆將皆抱拳領命,臉上都露出喜色。北伐進行了兩個月了,看着西路軍和東路軍攻城拔寨,自己卻一直幹些開倉濟民,安置百姓的雜事,心裡都憋着一股火氣。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宣泄的時候了。

三日後,岳飛整軍向穎昌進發,他亦採取了較爲穩妥的辦法,由嶽雷爲左路軍主將,領兵三萬攻打穎昌西面衛城;而李顯忠爲右路軍主將,領兵三萬攻打穎昌東面衛城,而自己親率主力九萬,攻打穎昌城。

宋軍早就憋足了一股勁,誓要拿下穎昌,而嶽雷、李顯忠皆是久經戰陣之將,東西衛城雖然防禦還算堅固,但在宋軍火炮轟擊之下,亦是數段城牆被毀,守城金軍見城牆缺口如此之多,早已膽寒,在宋軍攻入城內後,稍作抵抗就全部崩潰逃離。

與之相反的是,穎昌城的金軍卻進行了頑強抵抗,岳飛猛攻兩日,卻是未能攻克,反而折損了些士兵。

穎昌是汴京南面的門戶,如果能攻破穎昌,北面就再無任何險阻。雖然之前的數次北伐中,穎昌都被岳家軍攻破過。但金軍顯然也從中吸取了教訓,將城牆修得無比堅厚,而且金軍亦有火炮和火槍,雖然數量和射程、威力均不及宋軍。卻也給宋軍制造了相當的麻煩。

在戰鬥的間隙,李若虛上來說道:“元帥,金軍對穎昌的防守非常重視,駐紮了重兵防禦。崔洪傑是金軍中路軍的主將,雖然是個漢人,但因他娶了女真的女子爲妻,所以女真人對他極爲信任,穎昌的六萬金軍士兵,不管是女真人還是漢人,皆由他指揮。他自己也時常逢人便說,稱自己是女真人的女婿。此人對金國十分忠誠,開戰前,絕大部分漢將皆被調往北方了,唯有崔洪傑和胡紡二人留下。原因就在於完顏亮根本不信他們能被我們策反。”

岳飛點了點頭,這樣甘心爲女真韃子賣命的漢人他見得太多了,除了崔洪傑,還有韓常、李成、酈瓊……真是數不勝數。

嶽雷這時說道:“父帥,穎昌城高牆險,且金軍也有火器,我們如果一味強攻,恐怕會吃大虧啊!”

岳飛聽罷,思量了片刻道:“本帥觀這崔洪傑只知死守,在我軍攻擊失利後不知趁勢反擊,也非什麼大將之材,只是他帶兵多年,守城經驗豐富,所以我們一時難下。但只要我們能將他引出穎昌,再截斷其後路,則穎昌唾手可得也!”

李若虛聽聞之後,亦是稱讚道:“元帥的計策與屬下心中的想法完全一樣。屬下建議,我們可以先放出謠言,就說崔洪傑早與我軍有了勾結,如此堅守,只是因爲自己被手下的女真將領監視着,無法反叛而已。金國雖然重用他,但崔洪傑總是個漢人,就算完顏亮和紇石烈志寧對他放心,但那些女真將領對於讓一個漢將當他們的主將卻總有不服。他們又怎麼會對崔洪傑真正放心?如此一來,崔洪傑害怕屬下奏他通敵,完顏亮派人查他是否有叛亂之嫌,必然會沉不住氣!”

岳飛聽後大喜,當即便拍案叫絕道:“行!就按軍師所言行事!”

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264章 別院廝殺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61章 逆轉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30章 破城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戰(六)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38章 突襲(上)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14章 論商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269章 事情鬧大了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558章 九嶺鎮之戰(九)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635章 討援兵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40章 突襲(下)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50章 懲治秦熺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35章 奠定勝局
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751章 曼德勒攻防戰(二)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264章 別院廝殺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61章 逆轉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30章 破城第755章 曼德勒攻防戰(六)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38章 突襲(上)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14章 論商第349章 大央嶼海戰(下)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269章 事情鬧大了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404章 新的計劃第558章 九嶺鎮之戰(九)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608章 與黃秀麗的曖昧晚餐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635章 討援兵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795章 金遼公主的決鬥第105章 宴會驚變(上)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667章 逛青樓的公主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40章 突襲(下)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260章 不可小覷的趙眘第50章 懲治秦熺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35章 奠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