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破城

深夜,泗州城牆上的金軍士兵已經都打起了盹。雖然此地離宋金邊界不遠,但是宋軍現在都早撤到淮河以南的楚州和濠州,他們已經月餘未見有宋軍蹤影出現了。

不過,泗州東門城樓上的守衛這裡卻發現城下有一彪人馬飛奔而來,打的是金軍旗號。樣子似乎還十分狼狽。

“站住!來者何人!”東門城樓的都指揮使立刻便喝問道。

這時,那一隊騎兵聽見問話,方連忙勒住馬匹,爲首的騎兵隊長高聲叫道:“我們是九王爺的親軍,在楚州前線,我軍糧草營地遭到了宋軍突襲,糧草被焚燬大半,九王爺讓我們來通知李將軍,速度調拔一批糧草到楚州救急!”

那城門都指揮使一聽大驚,雖然他們是完顏亮的部下,但卻知道楚州前線金軍的總指揮卻是九王爺完顏宗敏,而完顏亮更是對這九王爺尊敬不已,如何敢怠慢。

他仔細一看城下這彪金軍的裝束打扮,的確人人都穿着鑲有金邊的衣甲,這可是皇室的親軍才能穿的,當下更無懷疑。

於是,那都指揮使就要叫人打開城門,放這彪人馬進來。一名隊長見狀,卻覺有些不妥,便連忙提醒自己長官問下口令,卻反被那指揮使罵了一通:“九王爺的親軍口令又不和我們一樣,問了豈不是白問?”

那都指揮使便喝令城門守衛打開了城門,放這彪人馬進城。然後自己也連忙下到城門口來,準備接引他們入城去見李成。

只聽“吱嘎”一聲,城門打開了,吊橋也放下了,那二十餘騎人馬一擁而入。都指揮使站在馬前,一眼望去,只見當先的是一名身材瘦削的小將,脣薄眼細,卻目光如矩。

他連忙上前躬身行了一禮,說道:“諸位請隨末將來,去見李成將軍!押運糧草到前線之事,須得李成將軍見王爺軍令後才行!”

那員小將這時卻是大笑道:“哈哈!不用了!李成那裡,我自個兒去見他便是!你還是給我留下來吧!”

那都指揮使聽聞此話,情知不妙,心中一凜,手不自覺地就去抓腰刀刀柄。

不料卻只覺眼前寒光閃過,胸中一陣劇痛。

他瞪大了眼睛一看,只見自己胸膛上已經中了一箭,鮮血順着箭尾泊泊流出。而眼前的那瘦削小將正彎弓搭箭射向自己的部下。

“不好!中計了!”那都指揮使懊悔不已,只是他正欲開口呼叫時,卻見一名騎兵揮起馬刀向他直劈過來。

在他將要喊出之時,眼前刀光一閃,那頭顱頓時滾落在地。

就在這一剎那間,搶入城的這彪人馬已經將城門的二十多名金兵殺死大半,並砍斷了吊橋繩索,控制了城門。

“快!發信號!通知大公子他們入城!”那瘦削小將擦了一下臉上的血污,露出一臉微笑對着身邊的部下說道。

一枚紅色禮花隨之射向了天空,那綻開的火花方圓十餘里皆能看得清楚。

“嶽大哥,成了!關鈴已經拿下了東城門!”牛通見到空中綻開的紅色禮花,大喜道。

“大家衝吧!爭取一舉拿下泗州!”岳雲長吐一口氣後說道。

隨着雷鳴般的馬蹄聲,只聽四周喊殺聲大作,千餘精騎如旋風般從東門殺進了泗州城。

此時,關鈴等人已經在城內聞聲來援的金軍攻擊下左支右絀,有些不支了。但見岳雲已率大軍及時趕來,立刻大喜道:“咱們大軍來了!兄弟們,往城守府殺去!”

黑夜之中,金軍也不知道敵人來了多少,但見火光閃爍下,密密麻麻的全是騎兵,心中也是大駭。

他們都和宋軍交戰多年,深知宋軍騎兵極少,基本上全是步兵。可這一回,衝進城來的騎兵少說也有近千騎,那豈不是說,後面至少還有兩三萬宋軍步兵?這可是泗州城內的區區三千老弱殘兵可以抵擋的?更何況城門早已被攻破了。

泗州的防禦使李成得到報告後,也是心中大駭,尤其是得知宋軍殺進城來的是大隊騎兵,當先的將領是一員手持亮銀槍的白袍小將後,更是後怕不已。他可是與岳家軍作戰過幾次的,更與岳雲交過手,深知岳家軍的厲害。

“撤!快撤!我們撤到楚州去和完顏將軍匯合。有這麼多騎兵的宋軍肯定是岳家軍中的背嵬軍。那白袍小將十有八九就是岳雲……這可真是怪事了,他們怎麼會殺到泗州來了呢?”

李成連忙下令撤退。他之前在苗劉兵變時就敗在岳飛手下,爾後先後投靠僞齊和金國,和岳家軍交戰數十場,竟未嘗一勝,更在岳雲這個後輩小子手上敗過數次。早已患上“恐嶽症”。

不過他倒也不怕丟了泗州不好交待。金軍第一名將兀朮,率領最精銳的“鐵浮圖”和“柺子馬”都敵不過岳家軍,他領着三千老弱殘兵又如何敵得過呢?

到了第二天黃昏時,李成總算跑回了楚州城外的金軍大營。

這一百多里路,他率領着這些老弱殘兵,用兩條腿跑路,居然只花了一天一夜就跑到了,也可算是個奇蹟了。當然,跟他一起跑到的只有百餘名身強力壯之人,大部分人都丟在路上了。

鎮守金軍大營的完顏宗敏得知泗州失守,也是大驚失色,連忙將正在攻城的完顏亮和紇石烈志寧召了回來,商量這突如其來的噩耗。

此時,李成卻是打死也不敢上報只看到了千餘宋軍,他腦筋一轉,便向完顏宗敏彙報道:岳家軍已大舉進攻泗州,岳雲率背嵬軍及踏白軍、選鋒軍等三萬餘人強攻泗州,他力戰整夜,實在不敵,才被迫撤退云云。

“李成,你真的看到宋軍來了這麼多人?”完顏亮厲聲喝問道。他是比任何金將都着急,泗州是他的駐守地,現在楚州沒攻下來,泗州卻丟了。而且進攻楚州還是擅自行動,未報兀朮同意。就算他是皇族子弟,只怕也會吃不了兜着走了。

而且金軍的糧草雖有部分已運抵楚州前線,但大部分仍在泗州,現被宋軍襲奪了泗州之後,糧草盡失,南下進攻的計劃已不可爲。他想立下大功的夢想亦告破滅,還背上了這麼大一個責任,怎能叫他不着急。

“是的!領頭的就是岳雲,而且他們還有數千騎軍及數萬步兵,末將實在不敵才只得被迫撤退的。”李成一邊說着,一邊還故意亮了一下他手臂上的傷口。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養傷吧!記得泗州失陷之事不得向任何人提起!明白了嗎?”完顏宗敏心中雖然駭急,但面色卻仍然平靜地說道。

李成一聽,心中大定,暗自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在路上故意用刀在手臂上劃破了幾條傷口,以示自己是經過了一番“英勇抵抗”後才寡不敵衆,被迫撤退的。

待李成一走,完顏亮就迫不及待地說道:“九皇叔,你就這麼信李成的話?”

完顏宗敏冷笑一聲道:“我看李成這廝目光閃爍,眼神飄忽,就知其一定在誇大其詞。岳飛現在還在朱仙鎮安置百姓,忙得焦頭爛額,又有四哥的十萬大軍在汴京與其對壘,他哪來的空隙派兩三萬人馬跑到七百里外來進攻泗州?這李成編謊話也不會編,如果他說是張俊的部隊,說不定我還信幾分。哼!我就知道這幫僞齊的降將,逃跑的本事比誰都高,一打起仗來就痿了!”

他話一說完,卻見站在自己面前的孔彥舟一臉神色尷尬的樣子。這纔想起孔彥舟也是原僞齊的將領。忙乾咳了一聲道:“孔將軍作戰英勇,自然不在其列!”

孔彥舟這時神色方好看了一些。

完顏亮卻實在忍不住了,他立刻上前對完顏宗敏道:“九皇叔,泗州失守之罪,我責無旁貸。現楚州亦一時難下,請讓我率本部人馬回奪泗州,不然四叔父追究起來,亮恐難以交代。”

完顏宗敏卻搖頭道:“亮兒,我四哥要追究你的責任,自有我去說情!而且進攻楚州一事,本就是我作的主,你怕他甚麼?只是泗州系我軍要地,不能不奪回。就讓志寧去吧!”

“什麼?讓志寧兄去?”完顏亮聽後,眼中一凜,立刻就大叫了起來:“九皇叔,莫非你認爲亮不堪此用?”

紇石烈志寧也有些疑惑,完顏亮守的城池由他去奪回恐怕不大妥當吧。

————————————————————————————————

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72章 二女相爭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416章 兀朮身亡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42章 回到楚州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691章 徐州難攻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78章 莫耶谷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686章 宋金大海戰(四)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478章 監察部的籌備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275章 殿試(下)第158章 分兵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800章 大爆炸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44章 新式柺杖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593章 曾暢的落網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427章 漢城危機
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437章 南宋劇變(上)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377章 遼夏大戰的序幕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72章 二女相爭第502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三)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416章 兀朮身亡第396章 高麗劇變第42章 回到楚州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739章 登基大典(下)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321章 精彩的花魁大賽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691章 徐州難攻第412章 潼關之戰(三)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78章 莫耶谷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686章 宋金大海戰(四)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449章 臨安朝貢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597章 叛軍圍攻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82章 朱熹的見解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763章 金國的困局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478章 監察部的籌備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344章 火槍雛形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532章 吳璘的對策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275章 殿試(下)第158章 分兵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800章 大爆炸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44章 新式柺杖第339章 欲擒故縱第593章 曾暢的落網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152章 南撤的危機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309章 陳伯康的暗訪第299章 大獲全勝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774章 蕩婦嶽小釵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618章 地方官員的苦衷第427章 漢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