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學的變化

晚餐過後,李仁德熱情地邀請王家人都住在李家。王永德不願意過多麻煩親家,婉言謝絕。

王永德、王橋和杜宗芬三人回到王曉在華榮小區的家。

李仁德、吳學蓮、王曉、李安健回到省政府家屬院。

14日,王曉開車接父母前往省人民醫院。

省人民醫院設施先進,醫生水平高,吸引了全省疑難重症病人,很多人爲了掛有限的專家號,凌晨就來到醫院等候。行走在醫院走道上,消毒水和病人的氣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醫院味道。從一樓走到五樓,能看到無數形態各異的病人,有男有女,有年輕人有老年人,有富人有窮人,人的脆弱與無助在此一覽無餘。

掛號以後,一家人耐心地在專家門診外面等待,足足兩個多小時才與醫生見面。醫生略爲詢問後,開出一系列檢查單子。拿着檢查單子去交費,杜宗芬被檢查費嚇傻了,道:“還沒有看病,就要花這麼多錢!”王曉打斷道:“醫生當然要依據檢查結果開處方,不檢查就開藥是小醫院的毛病。別老是想着錢,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

抽血、尿檢後,母親去做B超,王橋和姐姐在走道外聊天。

“大學四年,我不會從家裡拿錢,一定要想辦法賺錢養活自己。”王橋是第一次在姐姐面前說出自己的決定。

“二娃別想着去打工,認真讀書的收穫比打工強得多,這是我的經驗。我還有點積蓄,雖然不多,供你上大學足夠。”王曉其實也不寬裕,除了李銀湘留下的房產以及基本停業的裝修公司外,現金只餘下八萬多,這還是趙海所資助,但是她不想把困難告訴父母和兄弟。

“姐,你想錯了。第一,我不是才從學校畢業的學習,早就不習慣讓家人來養活,在復讀班沒有辦法做生意,但是在大學肯定能想到辦法;第二,我從來沒有想過去打工,打工辛苦,賺錢也不多。我說的賺錢是做小生意,比如餐館、書店、花店、文具店等,具體哪一行還沒有做決定,但是肯定要做一個生意。”

王橋與其他同齡大學生最大的不同是闖蕩過廣南,經歷非常豐富。經歷決定思維,儘管沒有一點啓動資金,他還是選擇做生意而不是打工。

“如果真要做生意,那一定要選準項目,啓動資金我可以提供,但是不能太多。”

“姐,我們事先說好,我有可能要借啓動資金,這筆錢必須要還的。”

“你別分得太清楚,分得太清楚就見外了,我只有一個弟弟,我不幫你誰幫你。”

幾項檢查結果在下午兩點以後才能拿到。一家人在醫院外面吃了便餐,兩點後去拿了結果,再找醫生診斷。下午四點治療結束。王橋手中提了一大包藥片、藥劑,杜宗芬一臉沮喪,唉聲嘆氣地道:“我怎麼會得這種病,要花好多錢。二娃馬上要讀大學,大妹公司不景氣,我以後不在省城治病,貴得咬人!”

王永德安慰道:“大醫院水平高,打針拿藥就行了。如果在昌東縣醫院治病,十有八九就要讓你住院,真要住院,這點費用打不過來。所以在大醫院看起來貴,實際上算起來還比小醫院便宜。”

王橋道:“關鍵是要能治病,不能治病,再便宜有什麼用。”

杜宗芬道:“現在企業不景氣,效益不好,說破產就破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家要多存點錢。”

王曉挽着母親胳膊,道:“媽,別擔心錢的事情,人比錢重要,只要治好了病,比什麼都強。”

王橋走在最後面,暫時沒有把“在大學自己養活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免得增加母親杜宗芬的心理負擔。

15日,王永德原本準備返回昌東,李仁德堅持要帶親家到山南城裡玩一天。王永德不忍拒絕張家的好意,同意玩一天,16日再回家。

上午9點,李仁德駕車來到華榮小區樓下,帶着親家夫妻到山南公園遊玩。王橋不願意跟着幾個中年人遊公園,尋了身體不舒服的藉口留在家裡。他在窗邊看着小車走遠,正準備出門,接到姐姐王曉的電話。

“下午五點,你到家裡來找我,我們一起出去和趙海吃飯。”

“你出去吃飯的自由都沒有?”

“這事一句話說不清楚,記得五點鐘來找我。中午提前打個電話過來,讓家裡人有個準備。”

放下電話,王橋想着姐姐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暗自搖頭。他出門後,沿着東城區的街道漫無目的胡亂閒逛,尋找賺錢靈感。

九十年代以後,山南城區如氣球一般迅速膨脹,西部城區由菜地稻田變成了寬闊公路、廠區和樓房,地下被挖開,安放了密如蛛網的市政管網,重要機關大多搬遷於此,一座現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東部城區作爲傳統老區,城市建設明顯落後於新區,街道狹窄,房屋破舊,但是在商業、文化、教育上仍佔據明顯優勢,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王橋走到育才中學附近,發現年輕人明顯多了起來,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暗自納悶:“現在是暑假,怎麼會有這麼多學生?這些年輕人明顯比高中生成熟,難道是大學生?”

有人在人羣中散發宣傳單。

宣傳單主要內容是《關於進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試點意見》,其中一段話引起王橋高度注意:“從招生開始,通過建立收費制度,改變學生上大學由國家包下來、畢業時國家包安排職業的做法。同時,建立相應的獎學金、貸學金制度,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引導學生畢業後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國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針政策指導、獎學金制度和社會就業需求信息來引導畢業生自主擇業。這樣,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後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

另一條是“高等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高等學校可以向學生收取部分培養費用,但要建立科學的收費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收費標準可因地因校因專業而異,既要考慮到實際培養費用,又要考慮到學生家庭的承受能力,由學校提出意見後報學校主管部門實事求是地確定。”

王橋反覆琢磨:“從宣傳單的意思來講,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學校卻不再統分統配,而且還要交比現在更高的學費?他媽的,這是什麼世道!”

在他原來的想法中,賺錢主要是爲了支付生活費用以及學雜費,如果學校要收取培養費,這個培養費肯定比學雜費高得多,否則不會單獨出一份文件。他再讀一遍宣傳單,基本確定自己的判斷大體沒有錯,不由得怒火中燒,忍不住罵娘。

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一幢大樓外牆懸掛着一副不太起眼的標語——山南首屆大學生雙向選擇會。大樓入門處有一塊牌子——山南市人才交流中心,牌子下面是人才交流中心示意圖。

王橋順着人流來到二樓大廳。大廳擺了一圈桌子,圍成四方形。每張桌子都放着用人單位的招牌,有“山南糧食集團”“山南建築投資總公司”等國有企業,還有如“木山集團”等私人企業。最初王橋並不清楚哪些是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聽到參加應聘同學議論,才知道人頭攢動的是國有企業,門庭冷落的是私人企業。

“山南建設銀行”桌前圍了厚厚幾圈同學,他們表情嚴肅,手裡拿着簡歷,奮力朝前擠。

另一家名爲“沙州建投”雖然在桌前寫着“國有一級企業”的介紹,由於不是“山南”開頭的企業,與山南建設銀行相比顯得門庭冷落。“沙州建投”桌後坐着一位衣着端莊又不失時尚的年輕女子,她低頭看着手中資料,並不理睬走來走去的學生們。

王橋覺得這位女子面熟,停下腳步,多看一眼。

居中所坐的女子是沙州建投最年輕的副總經理李晶,她親自帶隊參加山南省第一屆大學生雙向選擇招聘會,沒有想到,滿屋子來應聘的大學生都眼高於頂,找工作帶着明顯的盲目性,追逐着帶有“中國”“山南”字頭的大公司,比如山南第五建築公司業務下滑嚴重,實力遠遜於沙州建投,因爲帶有“山南”兩個字,招聘桌前堆了厚厚一疊應聘書。沙州建投實力遠超山南五建,因爲帶着沙州的帽子,只算地方軍,大學生們不屑於往地市下屬企業投放簡歷,這個展臺目前只收到一份應聘書。

李晶感覺有人駐足桌前,擡頭看了一眼,隨口道:“這是我們公司的資料,你可以看看。我們雖然是沙州的國有企業,實力還是很強的。”

第242章 筆談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113章 婉拒第189章 散夥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112章 醉酒第374章 族譜第244章 唱歌喝酒第387章 緊急救援(二)第264章 晏琳(四)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368章 事業起步第134章 意外第348章 焦心事第110章 窗戶紙第74章 高考第48章 一段往事第157章 垃圾第465章 組織處理第120章 春節第249章 社會關係(五)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195章 見面會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12章 洪平被砍第348章 焦心事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197章 酒戰第370章 連鎖反應第142章 請客第191章 鄧建國第120章 春節第170章 夜探第344章 被拜年第197章 酒戰第119章 學藝第107章 蹊蹺第83章 牛清德第357章 黨員大會第351章 植樹第28章 懷孕第449章 檢查大鵬礦第339章 又過春節(九)第249章 社會關係(五)第120章 春節第251章 低頭第246章 社會關係(二)第319章 祭祖(五)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370章 連鎖反應第19章 再送情書第283章 工地生活(三)第92章 協會第226章 風雲再起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307章 報道(一)第109章 開業第301章 相見(三)第398章 舊人新事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232章 三板斧(三)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238章 修路(二)第452章 驚雷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207章 突破禁區第339章 又過春節(九)第一百五十六 煩悶第73章 夢境第325章 祭祖(十一)第2章 破釜沉舟第412章 王大俠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198章 皮蛋瘦肉粥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61章 誓師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94章 書法看標題不用訂重感冒三天請假第302章 相見(四)第1章 倒數第一第18章 包強回來了第229章 酒品(二)第242章 筆談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413章 異數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357章 黨員大會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83章 再論族譜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128章 野人第460章 重逢的歌聲第102章 舊鄉老友第418章 考察第124章 暗算第48章 一段往事第66章 春夢
第242章 筆談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113章 婉拒第189章 散夥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112章 醉酒第374章 族譜第244章 唱歌喝酒第387章 緊急救援(二)第264章 晏琳(四)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368章 事業起步第134章 意外第348章 焦心事第110章 窗戶紙第74章 高考第48章 一段往事第157章 垃圾第465章 組織處理第120章 春節第249章 社會關係(五)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195章 見面會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12章 洪平被砍第348章 焦心事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197章 酒戰第370章 連鎖反應第142章 請客第191章 鄧建國第120章 春節第170章 夜探第344章 被拜年第197章 酒戰第119章 學藝第107章 蹊蹺第83章 牛清德第357章 黨員大會第351章 植樹第28章 懷孕第449章 檢查大鵬礦第339章 又過春節(九)第249章 社會關係(五)第120章 春節第251章 低頭第246章 社會關係(二)第319章 祭祖(五)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370章 連鎖反應第19章 再送情書第283章 工地生活(三)第92章 協會第226章 風雲再起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307章 報道(一)第109章 開業第301章 相見(三)第398章 舊人新事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232章 三板斧(三)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238章 修路(二)第452章 驚雷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207章 突破禁區第339章 又過春節(九)第一百五十六 煩悶第73章 夢境第325章 祭祖(十一)第2章 破釜沉舟第412章 王大俠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198章 皮蛋瘦肉粥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61章 誓師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94章 書法看標題不用訂重感冒三天請假第302章 相見(四)第1章 倒數第一第18章 包強回來了第229章 酒品(二)第242章 筆談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413章 異數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357章 黨員大會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383章 再論族譜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128章 野人第460章 重逢的歌聲第102章 舊鄉老友第418章 考察第124章 暗算第48章 一段往事第66章 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