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冊後立儲,二王就藩

鍾陵郡王今年已經九歲了,太子妃終於再次有喜,原是件好事。

偏偏她這一胎才發現時趕着太子生母崔貴妃“病逝”,不好大肆慶賀不說,整個妊娠期間都非常的低調。

這回生產又碰上了皇帝大行,從翠華山倉促還都,一路顛簸,忽涼忽熱,儘管有太醫竭力保胎,回到帝都後,除了哭靈前三日外,迄今一直都在臥榻靜養——也真是不順。

是以聽說她順利產下一位小皇子時,大家還鬆了口氣,只道是否極泰來。

誰想衆人才預備好賀禮,跟腳就聽到噩耗:才落地的小皇子沒了!

這下里裡外外吃驚之餘都有點傻眼:如此進宮之後,是道賀呢,還是道惱?

“娘娘快不要哭了!”田氏心疼的看着長女,她們母女原來是很親近的,私下說話也沒那麼多講究,但自從去年衛家在關鍵時刻立場動搖後,到底存下了隔閡。

這會太子妃又將晉皇后,所以田氏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喊她閨名了,“月子裡這樣要落下病根的,娘娘正當盛年,何愁往後沒有更多的子嗣?再者,你還有鍾陵呢?”

“娘您也不想想,這孩子同鍾陵差了多少歲?”太子妃傷心難捺,她這一胎養得其實一直就不是很好,主要是剛懷上還不知道的那會,憂心太過,傷了心神,連累胎兒,接着崔貴妃過世,她作爲親兒媳婦又是冢婦,自要忙碌——可以說前三個月就沒能好好調養過。

後來局勢平穩,她纔有了喘息之機,然而到快生時又發生了這一系列的變故,千盼萬盼來的孩子,才抱到手裡,竟就天人永隔!

這叫她怎麼受得了?

哪怕明知道此刻再哭也哭不回孩子了,卻還是忍不住淚落紛紛,“何況我這回臨盆之前就損了元氣,太醫說接下來幾年都得好好調養,言外之意就是很難懷上——我還能再有第二個孩子嗎?鍾陵雖然好,可統共就一個親生骨肉實在太孤單了!”

田氏聽着也覺得很是難受,於公於私,衛家現在都希望太子妃能夠多子多福的。

只是小皇子已去,不能復生,她也只能嘆道:“你也記得太醫讓你好好調養,可你現在哭成這樣,還怎麼好好調養呢?你要當真想給鍾陵添個胞弟做伴,這會就該斂了悲意,好好將養,方是正途!”

又壓低了嗓子道,“先帝與陛下父子情深,外朝有傳言,說陛下決意爲先帝守足三年之孝,而非以日代月——接下來的二十六個月裡,陛下既然要守孝,自不會親近後宮!你不趁這段時間把身體調養好,屆時若陛下再添新人,那……”

好說歹說,才勸得太子妃收了淚——但喪子之痛當然不可能就此撫平。

對於小皇子之殤,其實不獨太子妃悲痛欲絕,端化帝也深覺痛心。

畢竟才失慈父,繼去幼子,擱哪都是禍不單行了。

嚴格講起來端化帝比太子妃還要難受些,太子妃同顯嘉帝到底只是公媳,談不上多麼深刻的感情。對於公公的駕崩,太子妃其實還有點鬆了口氣。

但對於端化帝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痛入骨髓了。

“如今父皇已然入葬,太皇太后、皇太后與兩位皇姑的晉封儀式,是否可以舉行了?”端化帝把自己獨自關在御書房裡半日才傳出話來,召了顧韶陛見,同他商議,“朕之髮妻雖已居入未央宮,卻仍未正式受冊,到底也不成樣子。

顧韶知道他這麼說,其實主要還是爲了給太子妃冊後——太皇太后與皇太后這會還沒病癒,起身都困難,再弄個儀式不是折騰她們嗎?

“衛娘娘乃陛下發妻,正位中宮理所當然。至於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晉封儀式,臣聽說兩位娘娘至今不減哀痛,想必提起此事,又要惹動兩位娘娘傷心一場,倒不如緩緩。橫豎聖旨已出,名份已定。”顧韶揣摩端化帝此刻提這事,主要緣故還是爲了安慰太子妃。

是以頷首之後,又不動聲色的說道,“不過陛下既然要冊後,鍾陵郡王等幾位皇嗣,是否也一併晉封?畢竟按照本朝制度,太子之子爲郡王,天子之子則爲王。如今陛下身居九五,嫡長子仍爲郡王,到底不合規矩。”

“鍾陵就直接冊太子吧!”端化帝沒聽出來顧韶這麼講就是試探自己在立儲上的態度,不過他就算聽出來了也會這麼說。

一來他這大半年同太子妃相處越發和睦,這會太子妃痛失幼子,他自然要想方設法的安慰,而冊後本是預料中說好了的事情,委實沒有多少驚喜,怎麼也得加個立太子纔夠份量;

二來卻是端化帝自己就是自幼爲儲——他對自己的成長經歷感到很滿意,對自己的父皇顯嘉帝充滿了感激與崇敬,那麼他教養兒子時,當然也是效仿顯嘉帝。所以對於早立太子沒有任何牴觸,反而認爲這麼做有助於打消其他兒子的野心。

……畢竟鍾陵郡王比端化帝有個優勢,就是他不但是長子,還是嫡子,在出身上無懈可擊。

但新君冊完皇后緊跟着就冊了太子——在有心人眼裡,很有些不放心兄弟,故此早早立下皇儲,以示後繼有人,好絕了兄弟的不軌之念!

這裡的兄弟,當然是特指肅王與襄王。

按照顯嘉帝在世時與各方達成的默契,他駕崩之後,這二王是要就藩的。

原本他們也沒打算賴着不走,主要是蘇太后這段時間很不好,作爲親生兒子,哪怕名義上不是了,終歸是惦記着親孃的。

所以肅王私下裡曾向端化帝請求,等蘇太后情況好點了再就藩。

這件事情端化帝是很爽快的答應了,畢竟蘇太后不是他親孃,現在也確實病得不輕,要沒肅王在旁照拂,回頭也來個三長兩短,人家豈能不懷疑新君苛刻嫡母,明知道嫡母病情沉重,還將其唯一的親子遠遠打發走,存心逼嫡母去死?

而肅王既然沒走,襄王妃捨不得代國長公主夫婦,也裝糊塗留了下來。

結果太子這麼一立,蘇太后率先催肅王動身了:“如今不比先帝在時,今上固然寬厚,兄長當家豈能與父親當家一樣?你不必再管我,且帶着舞櫻動身去封地罷——只要你們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肅王當天就去了宣明宮請求就藩——端化帝到這會才意識到冊立太子之舉帶來的影響,不過他原也沒打算讓這兩個弟弟在帝都久留,是以聽肅王說蘇太后已經有所好轉,而自己也該起程之後,意思意思的挽留了幾句,見肅王去意堅決,也就允了。

不過看着眉宇之間尚帶稚氣的肅王,端化帝到底有些不忍,道:“你生長帝都,從沒去過其他地方,這回一走那麼遠,想來倉促之間,東西也收拾不齊。再者如今天還很熱,不如再待上些日子,等過了中秋再走吧!”

肅王明白這是讓自己跟蘇太后再過一箇中秋節,他忍住復

雜的心緒道了謝,接受了新君這番好意。

而他開了頭,襄王那邊也不敢再拖——端化帝一視同仁,也許他過完中秋再就藩。

這消息傳出來後,晉國大長公主差不多每天都要把聶舞櫻召到跟前說話。

當着聶舞櫻的面,大長公主言笑晏晏,精神抖擻,但這個小女兒一旦離開,她便神情黯淡,有時候還會偷偷哭泣。

佳約看在眼裡十分心疼,卻也無可奈何,只得私下向宋宜笑透露:“大長公主殿下原因先帝駕崩悲痛萬分,如今景慧縣主也要遠行,殿下嘴上不說,心中卻猶如割肉一樣難受!奴婢在旁瞧着,都覺得悲慼之極!”

“佳約姑姑的意思,是想咱們幫忙在陛下面前說話。”宋宜笑把這番話一五一十的轉述給丈夫聽後,簡虛白搖頭道,“陛下已經許了二王過了中秋再走,咱們再去說情,只會適得其反——陛下向來尊重娘,娘這會都沒開口,自然是明白事不可爲。佳約姑姑雖然一片好心,但此事已成定局,無可更改的。”

他輕聲道,“真要更改了,那纔要命!”

——沒準,就是端化帝打算違背顯嘉帝生前的安排,對兩個弟弟趕盡殺絕了!

宋宜笑聞言心裡有數,佳約下次再說時,她不再含糊,委婉表達了無能爲力的事實,佳約嘆息之後,也不再提了。

大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儘管晉國大長公主與蘇太后都很不情願,中秋節,依然如期而至。

這一年的中秋格外冷清。

因着距離顯嘉帝駕崩還不到百日,宮禁之中依然守着種種禁忌。

再加上端化帝決意要守足三年父孝,其他人誰敢逾越?

所以節宴上乏善可呈到了只太皇太后跟前的食案擺放有葷腥,其他人面前都清爽之極。

雖然說御廚做素食的手藝也不差,但一無絲竹二無酒水,這樣的宴飲如燕國公府之前給紀家洗塵一樣,也是又寡淡又寂寥。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太皇太后與蘇太后終於能夠起身,並完整的出席了宴會——不過真正在場看到這兩位氣色的人,心裡都有數,兩位娘娘的鳳體絕對沒有好全,不過是念着肅王、襄王即將遠行,特意強撐着出來聚一聚罷了。

次日一早,肅襄二王皆攜王妃入宮辭行,在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宮中少作盤桓——襄王夫婦再去了趟養母蔣賢太妃的地方——之後王妃出宮,二王至宣明宮拜別。

端化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目送兩個弟弟躬身退出廣殿的身影,唏噓之中,卻也別有一種巨石落地的放鬆。

“日後年節,二王處的賞賜不可懈怠!”他吐了口氣,對身側的內侍叮囑。

內侍伏地領旨,道:“陛下仁厚!”

尚未起身,殿門處人影一閃,卻是樑王走了進來:“皇兄!”

“什麼事?”端化帝雖然對肅王襄王心存芥蒂,但對於同胞弟弟,還是很喜歡很縱容的,看到他,神情頓時緩和了下來,邊擺手示意他免禮,邊道,“上來說話,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見外?”

“禮不可廢。”樑王不是很謹慎的人,話是這麼說,卻也三步兩步上了丹墀,到御案前兩尺處才站住,攏着袖子道,“皇兄,我有一事想求您!”

說着還作了個揖,很是鄭重的樣子。

端化帝意外道:“什麼事?”

(本章完)

第十四章 進女學第四百四十八章 封口令(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興公主有喜第五百十一章 老臣的價值第六百十五章 懊悔的裴荷第一百十八章 這件事情,到此爲止!第五百三十五章 甲十一再次出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顧韶下獄第二百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零六章 悔婚第一百二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零二章 斡旋(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爭吵第一百八十六章 悲劇的以退爲進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衛家第四百零八章 喪訊與哀榮第二十五章 北疆噩耗第四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大家都看看,關於開荒第六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九十六章 被俘真相(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夫人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嗯,這章很多人都猜到了已...第一百七十三章 怯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事情麻煩了!第二百五十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十章 衛銀練的婚事(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叔嫂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情敵相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事情麻煩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五百零九章 母以子貴?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宵出遊,偶遇蘇氏第五十二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九十八章 顯嘉帝暈倒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后相請明天就要上架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巧舌如簧韋夢盈要上架了第二百七十章 又到食蟹時節第一百七十六章 催產第三百十八章 顧韶的算計(下)第三百三十章 繼母求助第二百十四章 踩着一個個女子上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十八章 新年第六百二十五章 瑤宣二妃第五百九十五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九十八章 抉擇這兩天第六十三章 不要說的好像我辜負了你一樣!第九十三章 爲夫還是低估了自己的機敏!第二百四十三章 等與不等,都是絕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昏厥番茄牛肉麪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夫妻爭執第四百二十九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三十章 意外的結果第五百九十七章 了結(上)第二百十章 謝依人出閣第二十四章 送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令牌之事的後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貴婦也不好做!第五百十三章 驚天秘聞!晉國&儀水&簡離邈(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十四章 端木嵩,你好狠!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謝我?你在折磨我!今天第九十一章 爭儲之兆第三百六十六章 拉偏架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帝病危第三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線希望第五十九章 她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第二十七章 心有靈犀未點通第二十六章 廢物!你除了哭還會做什麼!關於女主和生母的感情第五百十五章 朱芹之死(上)第六十五章 名聲不好?我過得好!第五百八十七章 還有一個優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零七章 朝堂爭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帝允諾第四百五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章 回府第五百零八章 當年情懷第五百二十九章 檯面之下第二百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五百十八章 惴惴不安的燕侯府今天白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還有個襄王呢?第一百十八章 這件事情,到此爲止!第二百六十三章 提親第四百零八章 喪訊與哀榮第三十三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十章 謝依人出閣
第十四章 進女學第四百四十八章 封口令(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興公主有喜第五百十一章 老臣的價值第六百十五章 懊悔的裴荷第一百十八章 這件事情,到此爲止!第五百三十五章 甲十一再次出現第五百三十六章 顧韶下獄第二百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零六章 悔婚第一百二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零二章 斡旋(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爭吵第一百八十六章 悲劇的以退爲進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衛家第四百零八章 喪訊與哀榮第二十五章 北疆噩耗第四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大家都看看,關於開荒第六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九十六章 被俘真相(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夫人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嗯,這章很多人都猜到了已...第一百七十三章 怯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事情麻煩了!第二百五十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十章 衛銀練的婚事(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叔嫂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情敵相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事情麻煩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五百零九章 母以子貴?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宵出遊,偶遇蘇氏第五十二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九十八章 顯嘉帝暈倒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后相請明天就要上架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巧舌如簧韋夢盈要上架了第二百七十章 又到食蟹時節第一百七十六章 催產第三百十八章 顧韶的算計(下)第三百三十章 繼母求助第二百十四章 踩着一個個女子上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十八章 新年第六百二十五章 瑤宣二妃第五百九十五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九十八章 抉擇這兩天第六十三章 不要說的好像我辜負了你一樣!第九十三章 爲夫還是低估了自己的機敏!第二百四十三章 等與不等,都是絕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昏厥番茄牛肉麪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夫妻爭執第四百二十九章 幕後之人第四百三十章 意外的結果第五百九十七章 了結(上)第二百十章 謝依人出閣第二十四章 送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令牌之事的後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二十一章 貴婦也不好做!第五百十三章 驚天秘聞!晉國&儀水&簡離邈(七)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十四章 端木嵩,你好狠!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謝我?你在折磨我!今天第九十一章 爭儲之兆第三百六十六章 拉偏架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帝病危第三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線希望第五十九章 她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第二十七章 心有靈犀未點通第二十六章 廢物!你除了哭還會做什麼!關於女主和生母的感情第五百十五章 朱芹之死(上)第六十五章 名聲不好?我過得好!第五百八十七章 還有一個優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零七章 朝堂爭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帝允諾第四百五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章 回府第五百零八章 當年情懷第五百二十九章 檯面之下第二百十九章 明察秋毫第五百十八章 惴惴不安的燕侯府今天白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還有個襄王呢?第一百十八章 這件事情,到此爲止!第二百六十三章 提親第四百零八章 喪訊與哀榮第三十三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十章 謝依人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