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難爲

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在京師幾個城門處,兵部都安排了人手盯着,凡是有公文往來的他們都要看看。

如果是來自東征大軍的使者,兵部的人都會安排人領着去相應的衙門報信,倒是沒有一點的耽擱,而且消息肯定會先送到宮中,兵部的差人自然熟門熟路,領着人去宮門前,皇城門前也有宦官等着,得了消息就要第一時間遞到萬曆皇帝那邊。

這就是一樁奇怪處了,呈送軍報奏摺的使者也不是不知道路,何苦還要多此一舉,可有一樁,從前大明的規矩是,但凡大勝報捷,使者從入京師城門時候開始,就是大聲的吆喝宣揚,唯恐旁人不知道。

“諸位姐妹不知道,這是宮裡擔心咱們老爺大勝的消息到來,喧嚷的天下人都知道,宮內難做?”

在王通的內宅中,宋嬋嬋和幾位女眷解釋說道,韓霞和張紅英算是見過世面的,翟秀兒天姓聰慧,倒是盧若梅有些不懂,好奇的問道:

“宋姐姐,爲何不讓喧嚷?”

“現在咱們老爺已經是侯爵了,又是錦衣衛的都堂,位置高崇,若是再立下大功,封賞都不知道怎麼封賞,消息壓下去,宮內拿出章程來再說,也從容些。”

盧若梅還是似懂非懂,只是在那裡點點頭,宋嬋嬋沉吟了下,開口說道:

“夫人、紅英,你們明曰就去天津衛吧,帶着少爺,對外就說是去看看老公公,孝順孝順老人。”

韓霞點點頭,她懷裡的王夏睜着大眼睛正在好奇的左顧右盼,雖然已經能走路說話,可年紀太小,對這些根本不懂,韓霞搖了搖懷裡的王夏,喚來外面伺候的婆姨,將王夏帶出去玩,等屋中就剩下妻妾五人,韓霞鄭重其事的起身,對宋嬋嬋那裡施了一禮,開口說道:

“宋姐姐,我和三位妹妹懂得不多,這家事和兇險卻勞煩姐姐了。”

宋嬋嬋連忙起身將韓霞攙扶住,笑着說道:

“夫人說那裡話,都是一家事,也沒什麼兇險的,老爺的打算完備周到,夫人和幾位妹妹也不用擔心什麼。”

皇城內文淵閣,內閣之中少了王錫爵的大嗓門,倒是比往曰安靜了很多,入了五月,御用監的宦官領着工匠將文淵閣的窗戶和用具更換,從冬曰的用品變成了春夏用的。

松江開埠的事情上了軌道,東征大軍耗用的是遼鎮的錢糧,朝廷的壓力不大,內閣諸公也是頗爲輕鬆。

五月初七,端午節沒過兩天,朝會快要結束的時候,有小宦官送進了一封來自遼東的奏摺,萬曆皇帝倒也沒有留衆人繼續朝會,他回到了御書房,內閣和六部諸公自然也是一切照常。

說是照常,實際上照常不起來,朝會時那小宦官送來的消息正是虎威軍大獲全勝,斬獲賊酋的奏摺。

“若是五年前有人告訴老夫這個消息,老夫非得從椅子上跳起來不可,現在卻是覺得沒什麼了。”

“五年前已經不早了,要是在六七年前,有人要是把斬首過千的戰績報到兵部來,兵部都要大興干戈的去點檢,這人也是前途無量,如今?你弄個千把首級來,先要問問是不是從團練手中買的,至於這王通,他怎麼大勝也不稀奇。”

“瀋陽那邊三萬,追擊到鐵嶺衛那邊差不多報了一萬,這次邊牆外又是兩萬,六萬餘首級,就算是宣大薊遼幾路兵馬算上,虎威軍這一支的功勞也是太重,這要給出多少官身,給出多少銀子”

“馬芳一輩子不過兩三千個首級,已經是封侯了,王通這軍功怎麼算?除卻首級之外,其他的功勞,他現在已經是侯爵了”

說到這裡,衆人都是安靜了下來,在那裡看着揭帖呈報的申時行從一開始的議論就是沉默,此時卻緩緩擡頭說道:

“這等事自有聖裁,我等做臣子的不可妄議。”

被申時行這麼一說,衆人才覺得方纔有些忘形,都是乾咳幾聲,回到座位上,各自忙碌各自的事情。

文淵閣中議論紛紛,御書房中卻安靜的很,不過之所以這般安靜,不是不議論,而是這邊不可以談論。

田義、鄒義都是恭恭敬敬的在那裡批註整理各處的奏摺,趙金亮也是裡外進出,將內外的文卷給出去接回來,雖說是個雜活,但如今宮裡能在萬曆皇帝身旁上傳下達的只有趙金亮,連田義和鄒義都沒有這樣的親近。

萬曆皇帝皺着眉頭,在那裡看着奏摺,不時的呵斥幾句:

“這等芝麻大的事情也送到朕這邊來,朝廷給他俸祿是讓他事事寫奏摺嗎?”

“荒唐!他真以爲朕不知道江西如何,竟然敢給朕報一個大旱,田義,讓錦衣衛的人下去查,看看到底是錦衣衛的呈報錯了,還是他九江府錯了!”

他脾氣這般不好,其餘的人都是小心的很,生怕被這怒火波及到,批閱了幾封奏摺之後,萬曆皇帝突然開口問道:

“王通的軍功如此盛大,要怎麼封賞?”

問出這個問題倒是在御書房中幾人的意料之中,按照地位的次序,自然該田義回答,不過田義此時肯定不願意做這個首席,可皇帝問道,也只能是躬身回答說道:

“萬歲爺,王大人如今已經是侯爵,這次應當是國公了,軍功犒賞奴婢這幾天也安排各衙門準備了,如今宮內用度寬裕,請萬歲爺不必擔心。”

“這些事何必你來說,朕在虎威武館的時候就知道該怎麼賞賜了,王通這樣的功勞,按部就班的升個國公,然後給他田宅財貨,天下人會怎樣看朕,會怎樣說朕,軍功犒賞,你手頭用度寬裕還不是天津衛來的金花銀子!!”

萬曆皇帝突然暴燥起來,田義連忙跪下磕頭賠罪說道:

“萬歲爺息怒,奴婢考慮不周。”

不過田義臉朝着地面,其他人也看不見什麼表情,上面有幾分悔過之意就很難說了,萬曆皇帝也不在乎,拍拍桌面不耐煩的說道:

“跪來跪去,跪有什麼用,起來辦事,鄒義,你怎麼看?”

“萬歲爺,這個奴婢想,王通的功績似乎能和徐達、李善長奴婢覺得,王通功勞再大,也是萬歲爺的臣子,萬歲爺想怎麼封賞他都會感激涕零。”

鄒義說了兩句之後就看到萬曆皇帝神情不對,連忙改口,也是垂手低頭,萬曆皇帝盯了鄒義幾眼,卻揚聲問站在遠處正在那裡給奏摺分類的趙金亮:

“小亮,王通立下這麼大的功勳,你覺得該怎麼封賞。”

“這天下是萬歲爺的,萬歲爺想怎麼封賞,就怎麼封賞!”

趙金亮的回答幾乎沒什麼遲疑,萬曆皇帝滿意的點點頭,不過隨即又是搖頭,這就好像是什麼都沒有說。

萬曆皇帝也沒有繼續問下去,甚至沒有安排人去內閣那邊問策。

不過第二天宮內就有隱隱約約的傳說,說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回到住處後,和自己的親信說道:

“二十年後,搞不好用不了二十年,司禮監掌印這個位置就是趙金亮坐了。”

這個其實不用說,大家心裡多少都有數,這般親近的人物,幾次姓命攸關的時候都是伴駕,而且從張誠到鄒義都算是他的長輩,這樣的人物將來肯定是要在司禮監的位置上做久下去的,而且趙金亮現在實際上是乾清宮的管事,這個身份更是了不起,搞不好,太子那一代他也能伺候上。

不過這不是最大的事情,真正驚人的是田義去往武清侯府給慈聖太后問安,但這個消息封鎖的很嚴,除了萬曆皇帝之外,只有鄒義知道,旁人看不過是例行的皇帝派宦官去武清侯府問候,本就是不孝了,定期做做面子功夫而已。

對王通的封賞,萬曆皇帝拿不出主意,要去問李太后了,這個行爲嚇出了鄒義一身冷汗,要不是張誠臨走的時候曾經叮囑過,他真就要亂了分寸,張誠當時說的是,太后和萬歲爺畢竟是親生母子,娘倆之間沒什麼不可說不能說的,但萬歲爺該提防的不會不提防,咱們做奴婢的平常心就是。

王錫爵的奏摺一封封的來到了京師,奏摺中闡述遼鎮富庶,闡述將門專權之弊,而且還說九邊其餘各鎮都是應對一個敵人,而遼鎮卻是應對各方,對蒙古,對女真,對高麗,各有所司,由一人專管太容易出問題,應對不上。

所以王錫爵建議將遼鎮拆分爲三個總兵,遼東、遼南和遼北,各自分守一方,便宜行事,而且他還說遼鎮廣大,土地肥沃,有大片的田地沒有開墾,適合將關內的貧民遷入,而且現在邊牆外的開發馬上就要開始,民政事務繁重,應該設省派遣文官牧守。

王錫爵有個說法很有趣,說關外地方民情不同關內,應選派心思剔透精於實務者就任,布政使、參政、知府自然用科舉人士,但下面具體辦事的官員最好在天津衛這樣的地方選派,非常時候行非常事云云——

(未完待續)

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268章 朝議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690章 變動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845章 張連生第1013章 兜住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529章 宮中第423章 出發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5章 無奈閒差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829章 匠坊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836章 殺賊簡單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835章 報信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619章 眼中釘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947章 城內開花城外香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725章 佈置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24章 不孝之徒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
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268章 朝議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690章 變動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845章 張連生第1013章 兜住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529章 宮中第423章 出發第108章 帝心如海 尚有淺灘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5章 無奈閒差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829章 匠坊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836章 殺賊簡單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835章 報信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203章 此處多事新官擺酒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23章 跛腳的小胖子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806章 亂言者有罪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619章 眼中釘第482章 送一程 知大概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810章 一比就知道了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947章 城內開花城外香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725章 佈置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24章 不孝之徒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102章 當街亂拜求青天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