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何以報德

這位文官侃侃而談,軍帳中的一干軍將卻都是面sè都有點古怪,這等事並不是第一次遇到,大明文人統兵,文人書讀多了,又要顯示自己和武將有不同,總喜歡講一些仁義道德,而且大明的小說話本之類的不少,什麼依靠仁義收服人心,什麼敵人感懷自行舉義來投的段子都是不少,讀書人那裡打過仗,就把這些東西當真了。

武將們整日裡生死裡打滾,自然明白這一干事都是扯淡的,奈何文貴武賤,有些話不說還是不說了。

不過這位酸子今日裡在王通面前扯這個,且看王大人怎麼應對吧,王通的臉sè同樣是有些古怪,這書生還沒說完,王通開口問道:

“東虜入遼鎮之後,掃破村寨,擄掠來的男丁用作奴隸,女眷賣給其他韃子爲奴糟踐,這個事情你知道不知道?”

大戰破敵之後,東征大軍也是救下了不少被韃虜抓獲的漢民,且不說骨ròu分離,每個人的情狀也是極慘,據說是把抓來的漢民當作牲畜那般,甚至還不如牲畜的待遇,這等事看到,軍中人人義憤填膺,在瀋陽也有人寫文痛罵,自然人人都知道。

這麼一問,那文官愣了下,只得是抱拳施禮回答道:

“下官知道”

“本帥聽聞那虜酋也是讀過三國的,想來也是知道些道理,爲何不對大明軍民施行仁義,讓大明軍民感懷恩義來投呢?”

聽到王通這麼問,那文官臉sè青白不定,卻不知道如何回答了,王通又是繼續說道:

“你說的那個,本帥雖然讀書少,可也明白,這就是以德報怨的意思吧,不過本帥還記得這後面還有句,叫做‘何以報德’,那些韃虜如此屠戮我大明子民,血債累累,你看他們老弱fù孺可憐,你可知道韃虜兵卒都是他們親族,都是他們供養,染着大明百姓血ròu的財物也是交給他們用度,這血海深仇你一句仁義揭過去了?書怎麼讀的?糊塗!!”

王通最後幾句聲音提高,那文官臉sè漲的通紅,自己一個清貴文官,居然被一個老粗這麼訓斥,當時就想着拂袖離開,可到底是京師中有根底的人物,知道什麼人可以得罪,什麼人卻耍不出什麼風骨。

在王通面前,什麼文人風骨和派頭都是耍不出的,這位爺在京師那可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得罪了他,什麼文貴武賤,什麼風骨,都不要想着拿出來,得罪了他,天下文臣士林都不敢和你同仇敵愾。

想要這麼認了,心中憋氣,可這文官也明白,王通真要發起狠了,不僅他算不得什麼,他身後的人被王通連根拔起也是眨眼的事情。

王通呵斥了這句之後,帥帳中的諸將彼此交換了下眼神,都是禁不住幸災樂禍的神sè,那文官遲疑了半天,到最後還是行大禮賠罪說道:

“學生失言了,請大帥贖罪!”

“你寫字怎麼樣!?”

對這個人的賠禮,王通也沒理會,卻直接問了這個問題,那文官一愣,能去六部做個郎官,怎麼也是科舉正途走上來的,科舉步步順利,一筆好字是少不了的,儘管不知道王通爲什麼問這個,但能從方纔的尷尬中轉個話題他也是願意,連忙又是躬身說道:

“回稟大帥,下官的字還算看得過眼。”

“取紙筆來,本帥說你來寫,字要大,要寫正楷!”

王通沒理會對方習慣性的謙虛,直接說道,帥帳衆人都是糊塗,心想軍議都沒怎麼說話,大帥訓斥了這文官之後,怎麼還要寫字了,現在女真人明顯玩的是不和你大軍交戰,然後小股襲擾的戰術。

這樣的戰術大家都明白,大軍總是被sāo擾,又是在敵境作戰,士兵們必然心浮氣躁,士氣下降,如果糧道和補給再出什麼麻煩,恐怕這等小問題就要變成大禍,可眼下想要應對卻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帥帳中筆墨紙硯都是常備,那文官神情已經正常了不少,準備停當,他拿起了máo筆,等着王通發話,王通沉yín了下,開口說道:

“寫兩幅字,一幅字是‘集村並寨’,另一幅字是‘燒光、殺光、搶光’!”

王通說完,那文官愕然了半響,第一幅字還有點講究,這第二幅字實在是粗俗不堪,太過直白,這還有什麼體統嗎?不過方纔被訓斥一番後,他卻不敢luàn說了,寫完之後,將字送到王通的案頭,然後退下。

王通看了看端端正正的兩幅大字,點點頭,取出大印蓋上,王通說話的聲音不小,帥帳中的軍將都是聽的清楚,衆人卻都是明白了些,神sè都是慎重了起來,王通從書案後站起,肅聲說道:

“從今日起,去各處清剿的,以五百騎爲一隊,各處村寨不得留存,財物細軟牲畜一概攜帶至大營左近,每集齊一萬人送回遼鎮,如有不從者,一概以賊人論,殺無赦!”

聽王通的語氣,這已經是軍令了,諸將不敢怠慢,齊齊抱拳躬身答應,王通轉向李如柏,開口說道:

“李參將,白馬村那邊你領人去一次,就按照三光之策來吧,jī犬不留,也給敢於妄爲的韃子一個教訓!”

李如柏也是大聲的答應,王通轉身又對那個文官說道:

“這兩幅字上的意思你想必已經懂了,拿着這兩幅字去往各軍,宣講此策,你明白了嗎?”

那文官身子顫了顫,連忙領命。

自邊牆至赫圖阿拉,乃至今後大軍行進的路線兩側,不得有村寨留存,全村人丁必須去指定的地點集合居住,服從大軍的安排。

如果敢於違背,甚至勾結小股的女真兵馬,那麼人丁全部殺光,村子被燒燬,一切財物和給養都會被搜刮的乾淨。

王通的意思說的很直接明白,那文官宣講的時候也不敢有什麼隱瞞,再加上有王通蓋印的那兩幅大字,各軍的將士都是心中有數了。

深入敵境,對敵人百姓的燒殺搶掠,看起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實際上限制頗多,很多文官和帶兵的武將,都會用這一條來約束部下,清除異己,而且王通治軍嚴明,大家都縮手縮腳,頗爲收斂。

王通這“集村並寨”和“三光”兩策,卻是徹底爲他們消除了顧忌,讓他們去放手大幹。

一直是紀律嚴明的虎威軍這次也參與了進來,各路大軍對虎威軍的戰力都是頗爲敬佩,不過,對燒殺清剿的事情卻很有自信,認爲這個虎威軍就未必懂行了。

沒想到的是,虎威軍動手之後,他們卻自嘆不如,兩相比較,他們的三光不過是吹過一陣風,吹掉些浮土而以,殺些人搶掠些財物,或者放把火,可虎威軍做這等事,那就是連根拔起,刮地三尺,一切能換錢的財物都可以搜檢出來,所有藏着的人口也都能找出來,村子裡的房舍和院落一定會被燒個乾淨。

這等事經過,由不得他們不佩服,強者恆強,這虎威軍能到今天這個地步,固然有他的道理。

那個白馬村經過這件事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是跑進了山裡,也有少部分老弱留下,老弱們被拷打後問出了那些人山中藏身所在,然後留在村子的人被殺,整個村子也被放了一把火,被燒了個乾淨。

村子裡的人躲在山中也不會躲到太難到達的地方,他們還有僥倖,大軍找不到他們會很快離開,不過他們想錯了,遼鎮兵卒找到了他們,短暫的戰鬥之後,將白馬村的人俘虜一併帶下了山。

看到擺在村子前面的屍體,看到變成一片廢墟的村寨,白馬村的村民們都是崩潰了,然後就是遼鎮騎兵們的報復。

遼鎮騎兵離開後,也有其他村寨的人來到這邊看風sè,他們只看到的是村子的廢墟和狼藉一片的屍首,現在已經是開chūn的季節,山中的野獸正是缺乏食物,那些屍體都被撕咬的殘缺不堪,看着悽慘無比,有如地獄。

凡是勾結建州女真小股部隊襲擊明軍的村寨,一概都是被搗毀,所有居民都被屠殺,屍首就那麼橫在村落之前,警示旁人。

唯一被放過的幾個村寨都是供出了附近那些小股部隊的藏身之處,他們的殺身之禍被免去,但也只能是被帶到大營這邊圈住,等待處置。

各軍官兵樂此不疲,隨軍的有些文官屬吏什麼的卻很是受不了,有了帥帳那個教訓在,誰也不敢當面說什麼仁義道德,不過也有人寫信回瀋陽,或者是自家記個筆記,無非是說這裡“有若禽獸”“人間地獄”。

話說回來,那位在帥帳中和王通談仁義道德的文官也是寫信回瀋陽,但不是談什麼仁義敗壞,而是說眼下大營這邊人丁和便宜的財貨衆多,都是低價發賣,現在拿着現銀過來採買,肯定大有利潤,看着趨勢,大軍愈發深入,可以撈取的利益就會越多,所以讓留守在瀋陽的家僕多帶些銀子過來,不要錯過

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941章 寧夏鎮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1132章 廷對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16章 生意開業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397章 那時東風壓倒西風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674章 城內行軍法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52章 烈女子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157章 得罪不起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885章 螳螂之後 未必是雀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608章 夜深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90章 生意人船匠來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1044章 開場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253章 夜探第1115章 兀良哈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53章 夜探第7章 見義勇爲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61章 威風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128章 開始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789章 太后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128章 開始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455章 神箭攪局 滄州無卡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083章 人選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
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461章 虎威板甲 秦法追則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941章 寧夏鎮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1132章 廷對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103章 別家禍 少年戲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305章 體面大辦怨氣滿腹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16章 生意開業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397章 那時東風壓倒西風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733章 遍地馬賊各軍相聚第71章 權閹再登門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674章 城內行軍法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48章 爲淵驅魚 一淵驚擾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52章 烈女子第802章 笑對爾等手段第157章 得罪不起第520章 御前問答 滅口瞞報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885章 螳螂之後 未必是雀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64章 黑袍光頭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512章 我千敵萬 虜騎圍攻第608章 夜深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490章 生意人船匠來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721章 一視同仁 羣議宗祿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1044章 開場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253章 夜探第1115章 兀良哈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253章 夜探第7章 見義勇爲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61章 威風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128章 開始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789章 太后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128章 開始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357章 三才上疏大奸王通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1088章 股肱之臣第455章 神箭攪局 滄州無卡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083章 人選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