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三方合力

“叔父大人,天軍這般強盛,倭寇水師必敗,如何不是朝鮮之福?”

李舜臣的侄子也是水師的一名軍將,這年代不管那裡,都是上陣父子兵,這李莞就是李舜臣的副將。

聽到侄子的詢問,李舜臣搖搖頭,趴在船舷上看着航行在朝鮮船隊一側的大明水師,沉默許久之後又是開口道:

“大凡一國大發展海上兵馬,就是存了擴張之心,朝鮮在大明一側,如何是福?”

“大王不還是請求內附,做個大明子民又沒有什麼不好,京師我沒去過,可遼陽就比漢城強了不知道多少。”

對李舜臣的這番話,李莞卻不贊同,在那裡嘟囔了幾句,李舜臣眼睛都瞪了起來,想要喝罵到最後還是沒有出口,李莞也知道不對,急忙跑到一邊照看船隻去了。

現在的風向對於船隊來說是順風,這風向就是大大的優勢,水師聯軍的艦船都是張滿了帆,不過現在大明水師的船卻在降帆,因爲他們的速度遠遠超過朝鮮船隊,還是要齊頭並進的好。

大明船隊之中,大小不一的廣船簇擁着三艘西洋大船,能看到一艘西洋大船上有水師的帥旗。

不過這不是李舜臣關注的重點,在大明船隊之外的二十四艘船隻纔是讓他心驚的,這個被大明水師說是民間義勇的船隊,其中有四艘艦船比明軍水師的旗艦還要大,上面的火炮還要多,他在港口的時候派人看過這幾艘船的名字,叫什麼“飛鹿、海虎、海豹、海狼”,本來以爲是請來的番人相助,可手下人回報,在船上的確有幾個番人,但絕大部分都是天朝的水手船員。

除了這四艘大艦之外,其餘的二十艘也都是帶着近三十門火炮的炮艦,看着就和倭寇的盟友一樣。

李舜臣一直對朝鮮水師的龜甲船和板屋船頗有自信,他覺得,憑着這等強大的船隻,朝鮮不去侵略別人,但自保是完全有餘的,可看到了這個,所有的信心一下子就崩塌了,一直覺得沉甸甸的。

朝鮮官員和大明武將打交道有一套辦法,平安道雖然被倭寇蹂躪的殘破不堪,可酒肉是有的,金銀雖然不多,但弄些樣貌過得去的女子也是有的,伺候的一干人舒舒服服,也就知道了不少內幕。

原來這船隊是遼國公的私產,平日裡都是用來在海上貿易的,就連大明水師裡的那些西洋炮艦,都是遼國公的船廠給造出來的。

這些消息知道了之後,朝鮮水師的一干武將都覺得匪夷所思,這樣的大船要多少銀子,朝鮮造這幾艘龜甲船都是三代積攢出來的,這樣的大小炮艦,耗用的材料,花費的銀子,這個到底要多少。

能有這樣實力的遼國公到底富到了什麼程度,李舜臣也是兩班出身的人物,是讀過書的,從前看到一個成語說是“富可敵國”,總覺得這句話誇張,可聽明國軍將的描述,才覺得這個詞恰如其份。

不過,都說那遼國公船隊有十艘這樣的大艦,對外號稱是“十海大艦”,其餘六艘那裡去了,其實李舜臣也明白,二十四艘這樣的船隻出來,已經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其餘六艘那裡去了,這個念頭總是繚繞心頭。

其實李舜臣身邊的人也是奇怪,實際上,現在朝鮮的局勢比幾個月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平安道和咸鏡道馬上就要全境光復,遼軍雖然失敗,可新來的明軍主力強悍無比,光復全境也是指日可待了,可李舜臣卻沒什麼歡欣鼓舞的神色,臉上的憂慮更重,不知道在擔心着什麼。

“倭寇水軍就交給左水使大人了,其餘的,自有我軍料理”

有人從明軍旗艦上收到了旗語指令,仁川外海已經能看到前面的大批倭寇及其同盟的戰船。

這幾日的風向是最利於水師聯軍的,因爲順風的狀態下,明軍的船隻要比倭寇的快很多,主力戰艦甚至還要超過沈枉船隊的船,就算是倭寇在海上想要逃跑,也會被追上,這等局勢,還不如選擇在風小的近海地帶作戰,或許還有點機會。

“叔父大人,叔父大人”

李莞喊了幾聲,李舜臣纔回過神來,大戰在即,主將居然走神了,李舜臣一直在龜甲船的最高一層的龍頭處,在那裡看着“義勇船隊”,聽到侄子吆喝,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吩咐說道:

“避開敵人的炮艦,貼近倭寇的船隻近戰,衝撞點火爲主,火器和弓箭慎用,小心被人敵人放火,隨時準備打旗語發信號請天軍船隻迎戰敵人炮艦,快去安排吧”

這就是老成軍將的安排,李莞領命,連忙過去安排了。

龜甲船和板屋船上的船帆次第放下,桅杆傾倒,在最下一層的船艙兩側,一杆杆碩大的船槳伸出落入海面,然後號子響起,船槳開始滑動起來。

有了前面幾次戰鬥的比較,朝鮮水軍都是信心滿滿,己方的炮艦肯定要強過對方的炮艦,倭寇水師肯定不是對手,李舜臣也將指揮權交給了慶尚道右水使,自己卻在仔細觀察着大明水師的動向。

朝鮮這邊在觀察大明,大明那邊也是在觀察這裡,飛鹿號雖然在各艘船中比較老舊,火炮也不是最強大的,可卻是三江船隊第一艘大炮艦,幾個統領都喜歡用這艘船作爲旗艦,這艘船的船樓也是做過改裝,更適合瞭望和指揮。

倭寇的船沒人去關心,那個在三江船隊的人眼裡,不過是待宰的豬羊,沈枉的船也沒什麼人關心,因爲他要比大明水師和三江船隊弱太多,倒是朝鮮水師大家都在那裡盯着。

看到龜甲船和板屋船落下船帆,胡安嘟囔了一句葡萄牙土語,然後笑着說道:

“真沒想到,在東方還能看到地中海戰法的戰艦。”

周圍諸人也都知道地中海,那是歐洲的一片大海,因爲在幾個大陸的包圍之下,所以海面很平靜,很少有什麼風浪。

所謂地中海戰法,卻是意大利幾個城市共和國艦隊的打法,就是非常穩,非常大的船隻,裝備上大量的火炮,然後戰鬥時候的機動都是依靠人力划槳運行,說白了,就是個移動炮臺和堡壘的架勢。

笨重並不是一個好的描述,不過這樣的船隻在近海作戰上,因爲穩重可以安裝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大炮,而且巨大,衝撞上佔有優勢更大,因爲穩定,可以承載更多的步卒,可以讓步卒更適應海上作戰。

在某些時候,這樣的戰艦也是海上霸主,直到蓋倫船和克拉克船的出現,他們同樣可以造的更大,機動力卻更強,而且能夠航行遠洋,這才一步步淘汰了原來的那些近海大船,胡安倒是沒想到在這裡看到。

朝鮮水師的船隻讓衆人感嘆了一番,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沈枉的船隊沒有逃跑,居然就這麼迎了上來。

“真是鐵了心跟鬼子混了,我還以爲他們不是跑就是要投降呢”

有人低聲罵了一句,大明水師的船隻已經是迎了上去,那邊龜甲船和板屋船衝撞倭寇船隻,然後放火射箭,當真是威風無比。沒有多少火炮的廣船彼此射擊之後,就是互相的閃避碰撞,靠近了就是拿着刀子跳幫廝殺。

相對於這種精彩的戰鬥,炮艦之間的比鬥就很無聊了,雙方在海上變換着陣型,都企圖要搶佔到上風位。

船隊在變換陣型中慢慢的拉開拉長,炮窗都是打開,在船艙裡的軍官們在那裡大聲咒罵着督促士兵裝填彈藥,船上的水手在那裡緊張的變換船帆,操縱舵盤,船長則是盯着旗艦的信號。

來回兜着,彼此靠近,終於到了足夠近的距離,海上響起了雷聲......

在那裡觀戰的李舜臣身子一顫,能看到兩方船隊之間突然白煙瀰漫,在船隊隊列的另外一側,能看到無數水柱炸起。

白煙還沒怎麼消散,沈枉船隊的殘破不堪已經能看到了,不少船隻桅杆都已經斷裂,有的船已經開始下沉。

能看到大明水師船隊又一次的變換陣型,但這一次沈枉的船隊沒什麼抵抗,乾脆利索的豎起了白旗。

相對於這樣簡單枯燥的戰鬥,大明水師那邊就精彩很多,陳璘練出來的水軍在戰術和配合上都要比沈枉船隊和倭寇高超很多,隨着時間的進行,優勢越來越大,沈枉的船隊想要脫離戰場,卻總是被大明水師的船隊圈住幾艘,然後吃掉,繼續追擊。

“大人,又有一艘倭寇船隻被撞毀”

李舜臣所在的龜甲船上一陣歡呼,他們這邊打的也是順風順水,倭寇也是決死一戰了,但不管是裝備上還是戰意上,都是遠遠落後,倭寇能指望的同盟也已經潰敗,他們的結局也就是被殲滅了。

朝鮮水師此時也有和大明水師別苗頭的意思,各個奮勇當先,歡呼聲和戰果的通報,不斷傳入李舜臣的耳中,但是李舜臣卻沒什麼喜色......

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524章 君臣相知不畏人言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233章 織網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52章 李文遠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975章 三大恨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876章 征服者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240章 萬人敵運河邊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391章 羣臣笑聽不懂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1097章 彼此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706章 逐水草而居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042章 海上第87章 有驚無險激勝心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605章 在即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609章 血夜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1051章 破城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68章 抓人撈人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763章 慢攻城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650章 確是相似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
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544章 京師大案 易查難辦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524章 君臣相知不畏人言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233章 織網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628章 錦衣衛指揮同知第52章 李文遠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975章 三大恨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876章 征服者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457章 城前鬧劇 天子微惱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240章 萬人敵運河邊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785章 信不信 認不認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391章 羣臣笑聽不懂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1097章 彼此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706章 逐水草而居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042章 海上第87章 有驚無險激勝心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605章 在即第665章 衆笑王通 恩威並施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247章 超前的團隊建設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761章 城外激昂 城內生亂第1094章 定策 戰起第609章 血夜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1051章 破城第319章 出人意料的大佬反應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713章 外鬆內緊 往事今昔第68章 抓人撈人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763章 慢攻城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650章 確是相似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232章 萬事要開頭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